..續本文上一頁比如承許以種子産生芽果,是作者設想以這個種子産生那個芽果,由此才産生,這就是把非功能增益爲功能,因爲離開種子以外,並沒有以其它作者能生芽果的功能。
⑥功能損減爲非功能:比如承許種子上沒有生果的功能,以菩提心攝持下行持六度沒有辦法成就無上的菩提果,這樣就是把功能損減爲非功能。
3、以緣起善巧斷除執著作者性的我見:
在某一種緣起現象上,如果對于因、果、用這叁個方面有增益和損減,那就是對于緣起不善巧,沒有如實抉擇到這一緣起的自性,落在愚癡當中。相反,如果對于因、果、用沒有任何增減,如實的抉擇,那就是善巧緣起。本來是如是因,如是用,如是果,而你也如實的了知,這就是清淨的智慧,沒有落入增益或損減的惡見當中。下面舉例說明,如何以緣起善巧破除執著作者性的我見。
比如我們做飯,在高壓鍋裏加上米,配好水,然後打開煤氣竈,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米飯就做好了。一般會認爲,我是做飯的作者,但是實際上,米飯是緣起的産物,不是以作者做成的。爲什麼這樣講呢?關鍵就是緣起的相和作者的相不同,作者的相是常、一、自在的相,所謂常、一、自在,就是恒常不變,獨一,能夠自在,但是緣起的相,是和合相,是生滅相,是不自在的相。比如這個米飯的能生因緣當中,包括米、水、火、高壓鍋、時間、空間以及人的動作等等,米不是水,水不是火,火不是高壓鍋,這些米、水、火不是人的動作,也不是時間,所以各個都不同的,不能說是一種獨一的作者。假如你說“我就是作者”,可是離開其它的因緣,或者其中只要有一個因緣缺少,你什麼飯也做不出來,請問:“以你能做什麼呢?”想一想就知道。再從無常性上觀察,作者是常恒不變的相,而因果是刹那生滅的相,在果産生的刹那,因緣已經滅盡。在這些刹那刹那生滅的因緣上,你能找到哪一個不滅的作者呢?第二刹那的時候,可以說己經面目全非了,是不是你這個作者也死亡了呢?
通過以上的分析,如果我們對于緣起的自性善巧,能認識因緣的多分和刹那性,就可以破除執著常一作者的惡見。
以緣起善巧破除了一體不變的作者之後,我們還應當知道,在名言當中,是在什麼上面施設作者的假名。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在積聚因緣的補特伽羅五蘊相續上假立作者的名稱。比如,我在院子裏面種了很多花,最開始是我買了花和花盆,然後把花栽在花盆裏面,經過幾天澆水之後,鮮花都開出來了,這樣我就會說:“這些花都是我一手栽的。”像這樣一個栽花者的假名,是在什麼上面施設呢?就是在攝集栽花因緣的五蘊相續上施設的。因爲在花開之前的因位,是以我的五蘊攝集各種因緣,到現在果位,這個五蘊的相續沒有斷滅,所以就說我是栽花的作者,來安立作者的名稱。一切世間的假名都是這樣安立的。比如工人、農民、司機、廚師、會計、工程師、作家、牧民等等,這一切一切假名都是在積聚能生因緣的相續上假立。因爲所作的果法各不相同,對于積聚果法能生因緣的五蘊相續,也就可以安立各種不同的作者名稱。
以上緣起善巧的內容非常重要。這是佛法的精髓,展開來就是一切宇宙人生的道理,就是一切世間和出世間的學問。彌勒菩薩用十個字,把緣起善巧的要義點出來,就是“緣起義于因,果用無增減。”但是,真正對于一切法的因、果、用遠離所有的增減、如實照見的,唯一只有遍智佛陀。其余出世間的聖者菩薩、聖者阿羅漢,世間各個領域當中的智者,都只是對于部分的緣起,在深淺不同的層次上有所善巧的。所以,不能認爲緣起善巧的意義,我完全精通。只是口頭上能背得動這十個字,並不是真正生起了善巧緣起的大智慧。“十個字”是原則,需要把他貫徹到萬法的一切層面上。在緣起的善巧方面,能夠深入一點,能夠廣大一點,智慧就會進步一點,這需要有一個智慧不斷深入、不斷廣大的過程,所以對于緣起的學習,不是一天的事情,可以說,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之間,都要學習甚深緣起法,到成佛時才算是無余遍知萬法的緣起規律。
所以,實際上萬法都是緣起,沒有一個事物在緣起之外,不通達緣起就是無明的愚癡,有一分通達,才有一分智慧的存在。我們不論希求何種果,首先就是要在緣起上思維,這是最根本的。如果你能以智慧遠離增益和損減的方式,如實抉擇到它的緣起的含義的話,那你自己的相續當中可以現前種種習氣的功德,確實這樣的,因爲你以智慧遠離了增益損減,如實抉擇到它的能生因緣,如實了知到這些因緣聚合的功用,那麼接下來只要想辦法讓因緣積聚,結果自然就會現前。這樣的話,無論是因、果以及作用叁個方面不加增益損減,而且以智慧遠離了增益損減,如實抉擇到它的能生因緣,如實了知到這些因緣聚合的功能,這樣的話産生很殊勝的果報,因爲這樣你完全通達,然後如理如法地修行的話,甚至佛果的一切功德自自然然就會現前的。在這個當中,確實沒有實有我的自性,也就是說,確實沒有實體的作者,確實不能依靠一種緣起之外的造物主,幻想以它來獲得果位。如果你這樣幻想,那就落在一種執著作者性的我見當中,不會有任何結果的。
現在的科學非常發達,人類在駕馭外物的方面具有巨大的能力,這種物質上的成就是從哪裏來的呢?唯一是以人類的智慧對于色法的緣起規律有一定程度的通達,以這種智慧利用色法上的緣起,就可以表現出很大的創造力。但是對于最核心、最重要的內在苦樂的緣起,現代人卻非常非常愚癡的,正是因爲不通達心上的緣起法,導致在真正發展內心的安樂上,現代人的智慧力非常低下。
從內在的解脫上來看,通達緣起是至關重要的,以道次第的修行來說,它的方法就是在內心的緣起上。叁士道當中,任何一種道相的生起,任何一種無顛倒善心的産生,都是建立在緣起上,都是要依仗因緣的聚合。只有以智慧無誤認識到它的能生因緣,然後勵力積聚因緣,最後才可能現前。除此之外,不可能再有其它辦法,不可能有一種實體性的作者。比如要生起出離心,它的能生因就是對于苦谛的無誤抉擇,助緣就是積資、淨障和祈禱上師叁寶,這個因緣不聚合,就不可能生起無欺的出離心。
從利益衆生的方面來看,也是像《大乘莊嚴經論》當中所說的那樣,一個大乘的菩薩爲了廣大的利益衆生,必須通達五明,必須成就一切種智的果位。世間和出世間一切的學問,歸納起來就是五明——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和內明,展開來就是一切所知法的規律。所謂通達五明,關鍵就是要通達萬法的緣起規律,只有善巧緣起,把握和利用緣起,才能真正善巧、有效的饒益衆生。所以,對于緣起的學習是極大的問題,從現在開始,乃至成佛之間都要不斷的學習。這個世間,沒有其它的作者,沒有其它的造物主,一切都是緣起法。通達緣起,就會有無限的創造力。不通達緣起,就是沒有智慧,什麼果位也不會現前。所以緣起義必須要通達的,現在科學發展也是通達緣起的含義而産生的,但是其他的,尤其是內的安樂和痛苦怎麼遠離,怎麼獲得自在對這些方面沒有通達緣起法,所以,一點都不了知,而且非常愚癡,跟緣起的規律産生一種相反的嚴重邪見,是這樣的,所以善巧緣起義是極爲重要的。
《辨中邊論頌講記(十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