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辨中边论颂讲记(十三)▪P2

  ..续本文上一页比如承许以种子产生芽果,是作者设想以这个种子产生那个芽果,由此才产生,这就是把非功能增益为功能,因为离开种子以外,并没有以其它作者能生芽果的功能。

  ⑥功能损减为非功能:比如承许种子上没有生果的功能,以菩提心摄持下行持六度没有办法成就无上的菩提果,这样就是把功能损减为非功能。

  3、以缘起善巧断除执著作者性的我见:

  在某一种缘起现象上,如果对于因、果、用这三个方面有增益和损减,那就是对于缘起不善巧,没有如实抉择到这一缘起的自性,落在愚痴当中。相反,如果对于因、果、用没有任何增减,如实的抉择,那就是善巧缘起。本来是如是因,如是用,如是果,而你也如实的了知,这就是清净的智慧,没有落入增益或损减的恶见当中。下面举例说明,如何以缘起善巧破除执著作者性的我见。

  比如我们做饭,在高压锅里加上米,配好水,然后打开煤气灶,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米饭就做好了。一般会认为,我是做饭的作者,但是实际上,米饭是缘起的产物,不是以作者做成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关键就是缘起的相和作者的相不同,作者的相是常、一、自在的相,所谓常、一、自在,就是恒常不变,独一,能够自在,但是缘起的相,是和合相,是生灭相,是不自在的相。比如这个米饭的能生因缘当中,包括米、水、火、高压锅、时间、空间以及人的动作等等,米不是水,水不是火,火不是高压锅,这些米、水、火不是人的动作,也不是时间,所以各个都不同的,不能说是一种独一的作者。假如你说“我就是作者”,可是离开其它的因缘,或者其中只要有一个因缘缺少,你什么饭也做不出来,请问:“以你能做什么呢?”想一想就知道。再从无常性上观察,作者是常恒不变的相,而因果是刹那生灭的相,在果产生的刹那,因缘已经灭尽。在这些刹那刹那生灭的因缘上,你能找到哪一个不灭的作者呢?第二刹那的时候,可以说己经面目全非了,是不是你这个作者也死亡了呢?

  通过以上的分析,如果我们对于缘起的自性善巧,能认识因缘的多分和刹那性,就可以破除执著常一作者的恶见。

  以缘起善巧破除了一体不变的作者之后,我们还应当知道,在名言当中,是在什么上面施设作者的假名。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在积聚因缘的补特伽罗五蕴相续上假立作者的名称。比如,我在院子里面种了很多花,最开始是我买了花和花盆,然后把花栽在花盆里面,经过几天浇水之后,鲜花都开出来了,这样我就会说:“这些花都是我一手栽的。”像这样一个栽花者的假名,是在什么上面施设呢?就是在摄集栽花因缘的五蕴相续上施设的。因为在花开之前的因位,是以我的五蕴摄集各种因缘,到现在果位,这个五蕴的相续没有断灭,所以就说我是栽花的作者,来安立作者的名称。一切世间的假名都是这样安立的。比如工人、农民、司机、厨师、会计、工程师、作家、牧民等等,这一切一切假名都是在积聚能生因缘的相续上假立。因为所作的果法各不相同,对于积聚果法能生因缘的五蕴相续,也就可以安立各种不同的作者名称。

  以上缘起善巧的内容非常重要。这是佛法的精髓,展开来就是一切宇宙人生的道理,就是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学问。弥勒菩萨用十个字,把缘起善巧的要义点出来,就是“缘起义于因,果用无增减。”但是,真正对于一切法的因、果、用远离所有的增减、如实照见的,唯一只有遍智佛陀。其余出世间的圣者菩萨、圣者阿罗汉,世间各个领域当中的智者,都只是对于部分的缘起,在深浅不同的层次上有所善巧的。所以,不能认为缘起善巧的意义,我完全精通。只是口头上能背得动这十个字,并不是真正生起了善巧缘起的大智慧。“十个字”是原则,需要把他贯彻到万法的一切层面上。在缘起的善巧方面,能够深入一点,能够广大一点,智慧就会进步一点,这需要有一个智慧不断深入、不断广大的过程,所以对于缘起的学习,不是一天的事情,可以说,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之间,都要学习甚深缘起法,到成佛时才算是无余遍知万法的缘起规律。

  所以,实际上万法都是缘起,没有一个事物在缘起之外,不通达缘起就是无明的愚痴,有一分通达,才有一分智慧的存在。我们不论希求何种果,首先就是要在缘起上思维,这是最根本的。如果你能以智慧远离增益和损减的方式,如实抉择到它的缘起的含义的话,那你自己的相续当中可以现前种种习气的功德,确实这样的,因为你以智慧远离了增益损减,如实抉择到它的能生因缘,如实了知到这些因缘聚合的功用,那么接下来只要想办法让因缘积聚,结果自然就会现前。这样的话,无论是因、果以及作用三个方面不加增益损减,而且以智慧远离了增益损减,如实抉择到它的能生因缘,如实了知到这些因缘聚合的功能,这样的话产生很殊胜的果报,因为这样你完全通达,然后如理如法地修行的话,甚至佛果的一切功德自自然然就会现前的。在这个当中,确实没有实有我的自性,也就是说,确实没有实体的作者,确实不能依靠一种缘起之外的造物主,幻想以它来获得果位。如果你这样幻想,那就落在一种执著作者性的我见当中,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现在的科学非常发达,人类在驾驭外物的方面具有巨大的能力,这种物质上的成就是从哪里来的呢?唯一是以人类的智慧对于色法的缘起规律有一定程度的通达,以这种智慧利用色法上的缘起,就可以表现出很大的创造力。但是对于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在苦乐的缘起,现代人却非常非常愚痴的,正是因为不通达心上的缘起法,导致在真正发展内心的安乐上,现代人的智慧力非常低下。

  从内在的解脱上来看,通达缘起是至关重要的,以道次第的修行来说,它的方法就是在内心的缘起上。三士道当中,任何一种道相的生起,任何一种无颠倒善心的产生,都是建立在缘起上,都是要依仗因缘的聚合。只有以智慧无误认识到它的能生因缘,然后励力积聚因缘,最后才可能现前。除此之外,不可能再有其它办法,不可能有一种实体性的作者。比如要生起出离心,它的能生因就是对于苦谛的无误抉择,助缘就是积资、净障和祈祷上师三宝,这个因缘不聚合,就不可能生起无欺的出离心。

  从利益众生的方面来看,也是像《大乘庄严经论》当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大乘的菩萨为了广大的利益众生,必须通达五明,必须成就一切种智的果位。世间和出世间一切的学问,归纳起来就是五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和内明,展开来就是一切所知法的规律。所谓通达五明,关键就是要通达万法的缘起规律,只有善巧缘起,把握和利用缘起,才能真正善巧、有效的饶益众生。所以,对于缘起的学习是极大的问题,从现在开始,乃至成佛之间都要不断的学习。这个世间,没有其它的作者,没有其它的造物主,一切都是缘起法。通达缘起,就会有无限的创造力。不通达缘起,就是没有智慧,什么果位也不会现前。所以缘起义必须要通达的,现在科学发展也是通达缘起的含义而产生的,但是其他的,尤其是内的安乐和痛苦怎么远离,怎么获得自在对这些方面没有通达缘起法,所以,一点都不了知,而且非常愚痴,跟缘起的规律产生一种相反的严重邪见,是这样的,所以善巧缘起义是极为重要的。

  

《辨中边论颂讲记(十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