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珍惜暇滿▪P5

  ..續本文上一頁就佛陀的事業,利益無量無邊的衆生,即使被一萬個人同時嘲笑,也不應該放棄。

  比如你出發去寶山取寶,很多窮光蛋嘲笑你的行爲,你會不會放棄取寶呢?不會的,你只會付之一笑。一大群人沈浸在吸毒的快樂當中,而你不吸毒,他們嘲笑你,你會怎麼樣?也是付之一笑。因爲是非、利害你看得清楚。

  設想一下,你如果跟世間人同流合汙,結局是什麼?爲了不被嘲笑,隨順他們,他們做什麼,你也做什麼。拉你喝酒,你就喝酒。拉你唱歌跳舞,你就跟著唱歌跳舞。結局是什麼?是不斷在生死中流轉,喪失了成佛度衆生的大義。怎麼能因爲瘋狂者、迷亂者的嘲笑而放棄成佛度衆生的大業呢?

  我們佛弟子皈依了叁寶,是以佛菩薩的教言爲准繩的,按佛菩薩的教言去行事,佛菩薩告訴我們什麼應作、什麼不應作,是應當遵循的。這樣想清楚,自己的心就安了。

  戒娛樂器具

  家裏有電視機、電腦、攝相機、照相機等等,就像酒鬼身邊有了酒、獵人身邊有了槍、餓鬼身邊有了美味一樣,看到手就發癢,心就按捺不住。所以都是障道的冤家,一律要清除幹淨,不能留在屋裏。

  有人說:這樣我的生活就沒情趣了、沒品味了。

  不會的。修出離心、菩提心、無二慧是生活最高的品味,是往佛菩薩的品位上靠。拍拍照、看看電視,這是庸俗世間的一點樂趣,品味是非常低的。想一想,古今大修行人的關房裏有什麼照相機、電視機,沒有一例是以現代生活方式而成就的。

  外物本來虛假不實。佛法是喚你回頭、不要迷在幻化的客塵裏虛生浪死。你倒抱著假相不放,還美其名曰“時尚”、“有品味”、“有情趣”,多半是給“自我”铐上幾副“美麗”的鐐铐,越铐越脫不開。

  一天之中哪怕在佛法上花一小時,也能得到千萬年的利益。《賢愚經》上講,稍微對叁寶做供養,就得到人天九十一劫的圓滿,何況是緣著正法殷重地聞思修,利益更加不可思議。這一生能努力地修積往生資糧,臨終就往生極樂世界了。耗那麼多時間、精力做世間法,不如做出世間法的億億分之一;無量劫追求世間法,不如一天一個小時花在佛法上的意義大。

  你在佛法上得到的是永恒的樂。利用這個人身,能把無量劫要受的苦徹底消盡,能得到盡未來際永不退失的安樂,能徹底顯發佛性功德,能得到無窮無盡的法樂受用,再幫助盡虛空界的衆生脫離輪回,這樣大的義利是在你這個人身上就能實現的,而且是一生就能成就的。爲什麼這麼糊塗,把一切暫時、究竟利樂所依的如意寶,用來造集叁惡趣的業因?爲什麼用無價的金器使勁地裝糞呢?有人善用人身成了佛、菩薩、往生了極樂世界;有人用人身造業,使自己淪爲旁生、餓鬼、地獄衆生。這就是珍不珍惜人身的兩種結局。

  我們要去掉虛假的生活,由一整套假相包裝起來的所謂“現代”方式要盡情抛掉,抛掉了就回歸到了道上、回歸到了法上,就返樸歸真,回到了本心,也就能與道相親,道心純厚。修道人不能做到少欲、不能樂在道中,就是沒有道心!儒者求道尚且“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禅者用功,連自己都要忘掉,其他哪裏是究竟法呢?如果不能少欲還說“珍惜暇滿”,那就成了自欺欺人。因爲任貪欲膨脹,大量的時間都被耗在裏面,還說什麼珍惜暇滿呢?

  很多人大多數時間用在賺錢、追求享受上。他對生活的要求降不下,吃穿用度降不下。能降下來,也不至于這麼累。像眼鏡,普通的一百塊就能配,非要配上千塊的;手機,兩百塊的就能用,非要買叁、五千塊的;衣服,幾十塊就能穿,非要買上千塊的名牌。什麼都追求高檔、時尚,當然就成了金錢的奴隸、不得不辛苦勞作了。其實,儉樸的生活才省心、才安樂。

  撿回浪費的時間

  就是把以往浪費的時間撿回來。佛法並沒有古今之別,只是人的生活方式有不同。如果我們能迷途知返,采取與道相應的方式,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

  所以大家從今天開始,要重新安排自己的人生,把不該浪費的時間都撿回來,把浪費人生的事都杜絕掉。把時間盡可能用在佛道上。這樣才能依止人身修道,贏得人身的大義。

  暇滿本來是用來攝取大義的,其它與道不相幹的都要放下。心只能緣一種,要麼緣法,要麼緣非法,凡是緣非法的都是浪費生命。一切跟修道無關的,能減少的就減少,能放下的就放下。一定要作智慧的安排,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要想辦法節省時間,攝取佛法的大義。

  我們修行淺的人,白天在外奔波,做不得主。重點要把握住一天的早晨、夜晚和節假日這些時間,這些時間不能再錯過了。對外,要禁止夜晚出去活動、接觸世間人;對內,要禁止看電視、上網、打電話閑聊等等,這才有時間上的保障。

  不改掉看電視、打電話、上網、閑聊的放逸惡行,就只有淪爲無暇的人生了。是有暇、還是無暇,全看你自己。喜歡看電視、打電話、上網,就是無暇之人,因爲心都被攪亂了,怎麼聞思修佛法呢?連佛法最起碼的功德也難以生起。一般人看電視、打電話、上網、購物時興致勃勃,做功課卻無精打采,馬虎了事。精氣神早被欲塵吸光了,馬馬虎虎念一下,打個哈欠就睡覺了。

  作“吞噬暇滿的惡魔”想

  舉兩個例子:

  比如,看到街上、地鐵站臺上賣報紙,就像見到魔鬼一樣,不要碰它。要這樣想:報紙讓我散亂、讓我生種種不清淨的分別,把我拉向輪回、拉向惡趣。它就是張牙舞爪的魔鬼,吞噬我人身的精華!

  又比如,進入一家大型超市,商品琳琅滿目。馬上警惕:這是魔宮,一進去就被吃掉兩、叁個小時的暇滿,不能進去。自己的生活能簡化,就可以少進甚至不進大超市。我們修道的人,粗衣淡飯隨緣過。養活自己用得了多少?不應該被五欲所累。像穿的幾身衣服,好好地洗,好好地穿,兩叁年都不用換,哪裏要經常逛時裝專賣店呢?像這樣舉一反叁,對種種世間五欲都作“吞噬暇滿的惡魔”想。

  即生成就的所依

  在《虛空珍寶經》裏,佛說:“內心分別沒有摧滅,就是散亂者,沒有閑暇。內心分別寂滅之後,自性安住,稱爲閑暇。如此了知心的自性之後,心和真實義相應,稱爲圓滿。”

  大家都希求即生成就,即生成就的前提就是遠離無暇。什麼是無暇?眼耳等六識入在六塵境界裏流蕩,就是無暇。上等人寂滅虛妄分別,自性安住,叫做“暇”。依止寂止之後,以勝觀智慧照見真實而證悟,叫做“滿”。以這個爲所依,止觀雙運,就能即生得大成就。唐代趙州禅師說:“老僧四十年不雜用心,除二時粥飯,是雜用心處。”覺明妙行菩薩說:“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中等人應當放下萬緣,念念緣在法上。最下等也應當爲了修道,戒掉上網、聊天、電話、電視、旅遊、串門、請客吃飯這些毫無實義的事情,盡可能地利用時間修法。如果連這個最起碼的要求都做不到,那就不是修道人了。因爲你連修道的所依——暇滿都不具足,怎麼能修道呢?

  來果老和尚講過他自己修行的經曆,他說:

  光緒叁十叁年春天,我住在金山禅堂,發願以開悟爲期,不悟不出禅堂,立行不倒單,不請病假、香假、縫補假、經行假、殿假,甯可死在禅堂,不死在外寮。單參“念佛是誰”,毫無其他妄念。

  規矩熟悉後,就安心辦道。任何人見不到我的眼珠,聽不到我的音聲,沒見過我回一個頭。

  一天洗澡回來,走到大殿門口,忽然擡眼往裏看了一下,就被方丈室的僧人呵斥說:“放逸!”我慚愧得無地自容,到開大靜後,自己打耳光七八下,痛責自己。

  又一天,有人問我大殿裏供的是什麼佛像?我回答不出。他又追問佛像有沒有胡子,也不能回答。因爲我從來沒有擡頭向上看過。

  一天在齋堂裏受供,工夫得力,舉起碗,一動不動,大約有五分鍾。被僧值打了一記耳光,碗和筷子全都掉地,衣袍沾滿湯水,碗碎成幾塊。還是工夫把住,不許打失。像這樣,從早到晚地用功,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都不虛度。

  到光緒叁十四年九月二十六號,晚上第六支香,開靜的木魚一敲,猛然豁落,就像千斤擔子頓時卸下,打失娘生鼻孔,大哭不止,悲歎無盡,迷惑直到今天,沈沒輪回,枉受種種苦楚。可哀可痛!可限悲思,無法言表。

  這就是珍惜暇滿的上等之相。念念心在法上,六根絲毫不散亂,所以能速得成就。古人說:“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大家要努力向上等修行人看齊,即使暫時做不到像他那樣,也一定要做到他的一分。

  以上“珍惜暇滿”的內容就講到這裏。

  最後祝願道友們在新的一年裏,個個珍惜暇滿,努力勤精進聞思修行!

  2011年1月1日

  

  法師元旦開示——珍惜暇滿(二)

  元旦和大家交流了暇滿的法義之後,陸續收到了一些提問,在此擇要進行回答,希望能加深大家對暇滿的理解。

  1、問:上師您好,聽了“珍惜暇滿”的開示後,認識到了過去在逛街、上網等俗事上浪費了很多時間,感到非常慚愧,感謝上師的提醒。現在還有個地方不清楚,父母年紀大了,和我們又不住在一起,比較寂寞,經常需要我打電話和他們聊天,請問這樣的電話可以打嗎?

  答:事有輕重緩急,只有努力精進聞思修佛法,早日具備徹底幫助衆生的能力,才能盡早盡快地救渡父母脫離輪回苦海,這是最徹底的幫助父母的方法。如果自己在佛法上沒有什麼進步,可能對父母的幫助也不會很大。

  當然,老年人社交活動圈子小,生活比較寂寞乏味,子女應該多和父母溝通,豐富他們的生活,這是子女盡孝的本分;同時父母是福田,這也是子女累積福報的一個殊勝方便。

  而且多打電話,完全可以和聞思修行結合在一起。如果父母還沒有學佛,可以根據他們的根基和意樂,耐心地談些現代因果事例,談談即使是名人、偉人也不能永遠生活在這個世間的客觀現實,然後啓發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思考,啓發他們的信根。如果父母已經在學佛,每次打電話,就以佛法爲談論的…

《珍惜暇滿》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