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ter">
祈求加持:
無可思大悲藏眼觀視
無垢智主師利微妙音
無余群隊魔滅唯密主
雪嶺勝賢頂嚴宗喀巴
善慧稱揚蓮足下祈禱
頂禮上師叁寶!
爲度如母有情,發無上菩提心!
全文分叁:一、引言 二、正論 叁、後跋
甲一、引言
盡攝一切佛經扼要,以龍樹無著二大車軌的妙道爲基礎,以無等阿底峽尊者的教誡做抉擇,以至尊文殊菩薩的竅訣爲命根,以稀奇的無垢教理爲依處,以易解的譬喻及具足關要的傳統教言作嚴飾,顯示出叁界法王遍智宗喀巴大師的心要,成爲如日輪般普照世間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其爲善見一切佛語妙義的唯一眼目,能滿無量群生所欲的如意寶王,彙集百千妙論江河的無盡大海,明示一切取舍之處的叁界明燈。
開講之前,首先簡介本法傳承的情況。本論自宗喀巴大師代代相傳,傳至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1984年春,大恩上師賜予五明佛學院弟子廣論傳承,我的傳承則是從上座汪青堪布前求得的,他于1984年親自得過大恩上師的傳承。
大恩上師在境界中親見過宗喀巴大師。1986年7月20日這一天,上師宴坐床上,眼前忽現一道耀眼白光,接著,一位頭戴黃色班智達長耳帽、身穿叁衣的大士現在面前,上師當即認出是宗喀巴大師,便上前作禮。
在境界中,宗大師爲上師傳授《叁主要道》,並說:“我現于彌勒菩薩座下,法號文殊藏,如今你的弟子中若有人背誦《叁主要道》,受持八關齋戒,以法性力的加持,暫時必能轉生兜率天,將來我成佛做獅子吼如來時,將會成爲我的首座眷屬。”說完,化光而去。
上師將此次親見宗大師的情景告訴弟子們,此後,便有道孚、爐霍等地許多格魯派的格西與僧人,前來上師面前求法。1989年,在北京,第十世班禅大師也親自在上師前求過《叁主要道》傳承。
大恩上師住世期間,一貫秉持佛教諸宗派究竟圓融無違的觀點,平等護持藏地各大教派。他老人家曾親見宗喀巴大師,在學院傳授過《菩提道次第廣論》傳承,並多次講授宗喀巴大師的《叁主要道》。
甲二、正論分叁:一、名義 二、論義 叁、末義
乙一、名義分叁:一、造論者 二、譯者 叁、論名之意義
丙一、造論者分叁:一、造論者無與倫比 二、造論者名稱 叁、造論的時處及經過
丁一、造論者無與倫比分十六:一、化界無與倫比 二、授記無與倫比 叁、降誕無與倫比 四、修學佛法如實通達無與倫比 五、一切聖言現爲教授無與倫比 六、修法正行無與倫比 七、正見無與倫比 八、修行無與倫比 九、行爲無與倫比 十、講論無與倫比 十一、辯論無與倫比 十二、造論無與倫比 十叁、培養弟子無與倫比 十四、佛教事業無與倫比 十五、總集無與倫比 十六、如是宣說之必要
戊一、化界無與倫比
《金剛手續》中雲:“宗喀巴大師爲一切諸佛的幻化。”《蓮師傳記》中亦雲:“宗喀巴大師爲金剛持佛的化身。”尤其諸密續中宣說宗大師爲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
《文殊根本續》中授記:“世間我涅槃,地上成虛空,汝現異生相,行諸佛所行。彼時雪山中,有歡喜蘭若。”此爲釋迦牟尼佛告于文殊菩薩:于我涅槃後,此世間成爲虛空之際,汝將示現爲凡夫身相,行持諸佛所行事業。爾時汝于雪山中,興建歡喜寺(噶丹寺)。
《空行秘密續》中授記:“文殊師利號賢慧,增廣教法極稀有。”文殊菩薩將示現名爲賢慧的凡夫身相,彼將增廣佛陀教法,極爲稀有。宗喀巴大師七歲出家時,頓珠仁欽仁波切爲他取名爲賢慧,藏語“羅桑”。
至尊彌勒菩薩也親言:“如諸佛菩薩眼目及心髒般的文殊菩薩化身,將出現于世。”
因此,宗喀巴大師並非普通化身,而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示現于娑婆世界的真實化身,如同《文殊根本續》、宗大師本人著作及五世達賴喇嘛所稱贊的那樣。
以下宣說無與倫比的道理。
《佛說放缽經》中雲:“今我得佛,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前過去無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恩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之父母也。”《見一切刹土經》中亦雲:“叁世諸佛皆因文殊師利菩薩而得成佛,文殊師利乃一切諸佛之父,稱誦十方所有諸佛菩薩名號,功德不及稱誦一遍文殊師利名號。”《心地觀經》中亦雲:“叁世覺母妙吉祥。”
由于文殊菩薩爲叁世諸佛之師及父母,宗大師又爲文殊菩薩的真實化身,因此在化界方面無與倫比。
戊二、授記無與倫比
釋迦牟尼佛在《文殊根本續》中授記:未來行持諸佛事業。
在宗喀巴大師叁歲時,第四世噶mb若佩多傑(遊戲金剛)應元順帝迎請,從西藏前往漢地,途經西甯。大師的父親帶他去拜見噶mb。當時,噶mb爲大師授居士五戒,並授記道:此子未來將到衛藏[1]住持正法,其事業將如第二佛陀般興盛。
至尊彌勒菩薩授記:汝將如佛陀般出興于世,成就宏偉廣大事業。
斷教派祖師瑪吉拉准也授記說:比丘羅桑紮巴建立正法妙軌,與釋迦佛轉*輪等同。
月稱菩薩授記:在邊地雪域,名爲羅桑者,將弘揚無等佛陀的聖教及我的妙宗。
蓮師傳記中授記:持顯密教羅桑紮巴者,于八世中廣弘顯密教。
上述授記都一致提及,無等宗喀巴大師將如第二佛陀般廣弘佛陀聖教,因此授記方面無與倫比。
戊叁、降誕無與倫比
宗喀巴大師誕生時剪截臍帶滴血的地方,後來自然長出一棵白色旃檀樹。此樹葉子十分奇特,每片樹葉都現有獅子吼佛的聖像或文殊五字明的字樣,因此被稱爲古本[2]旃檀。後來,在樹邊建立的寺院也稱爲古本,即世所共稱的青海塔爾寺。
從古至今,除佛陀之外,所有的智者、成就者都沒有出現過長出菩提樹的祥瑞,唯獨法王宗喀巴大師的降誕具有這種瑞相,因此降誕方面無與倫比。
戊四、修學佛法如實通達無與倫比
克珠傑大師贊歎說:印度世親菩薩及藏地的布頓大師,雖然廣聞博學,但也並未如宗喀巴大師一樣全部通達。
章嘉國師在《宗派論》中說:宗喀巴大師的傳記,主要是以揀擇智通達一切甚深之法,並以事勢理通達一切基道果。
文殊菩薩是叁世諸佛的智慧總集,無余通達一切盡所有法與如所有法,而宗喀巴大師又是文殊菩薩的真實化身,因此在顯現上具有遍通顯密諸法的無上智慧。
戊五、一切聖言現爲教授無與倫比
在西藏,噶舉派有聖言現爲大手印的教授,甯瑪派有聖言現爲大圓滿的教授,薩迦派有聖言現爲道果的教授,噶當派有聖言現爲無常與菩提心的教授,然而,一切經續論典無余現爲教授,唯是宗喀巴大師一代教法的特色,因此具有一切聖言現爲教授方面的無與倫比。
戊六、修法正行無與倫比
宗喀巴大師,外具與聲聞等同的功德,具足清淨戒和出離心;內具與菩薩等同的功德,具足陀羅尼、叁摩地、神通、菩提心和中觀正見;密具金剛乘的功德,現前樂空智慧。不但如此,而且在金剛乘的叁種成佛——即生成佛、中陰成佛、後世成佛中,獲得了中陰成佛。因此,宗大師在修法正行方面無與倫比。
戊七、正見無與倫比
西藏前代的論師,有些自己沒有證悟,有些雖然證悟但沒有留下著作,有些雖有著作但沒有在世間廣泛流通,而宗大師既有證悟,又有著述,而且在世間廣泛流通,這是他老人家的不共之處。
當年,宗喀巴大師在澳喀地方閉關靜修時,曾經親見許多寂靜相和憤怒相的本尊。尤其在澳喀拉當,極力祈禱上師與本尊無二無別之後,觀修方面已獲成熟。當時現見龍樹師徒顯現身像,並出現佛護論師手持中觀經典賜予加持的吉兆。次日,大師獲得一本佛護的《中觀論疏》,仔細閱讀之後,真實無誤地通達了龍樹師徒的理論,對于空性之理如實獲得見解。
戊八、修行無與倫比
諸論師修行時有些墮于掉舉,有些墮于昏沈,宗大師遠離昏沈和掉舉,相續中早已成就修行,並按無誤的修行體驗撰造論典。在其相續中已生起了如自己所說般的真實叁摩地。
戊九、行爲無與倫比
由于時代惡濁,在宗大師出世期間,西藏各寺院中,有些出家人行爲不如法,不知缽具爲何物,連祖衣、七衣的作法也不了知,戒律已廢馳到如此地步。宗大師以大願力廣弘戒律,重整教規,如同結集律藏的優波離尊者一樣護持戒律,事業極爲廣大。因爲大師的恩德,清淨戒律的教法如旭日東升般,在西藏得以重興,佛陀的清淨儀軌也因此重現于世。
以宗大師清淨戒行的感召,西藏大小寺院的出家人無不安住于清淨戒行中,叁衣常不離身,對漉水、觸火等微小過失,偶爾不小心違犯時,也深生慚愧,按出罪儀軌立即還淨。
克珠傑尊…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道前基礎(新廣論講記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