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道前基礎(新廣論講記1)▪P42

  ..續本文上一頁就是在這個城市中依止了某些善知識,在他們面前聽受難得的妙法。當時的桂林叫熏香城。”大恩上師在雲南雞足山時,以等持力認定了無著菩薩修行時的山洞,而且說:“當時我是善財童子,和文殊菩薩以乞丐的形象,遠道前去看望無著菩薩,他專心地修持,身邊只有一個土罐。當時我和文殊菩薩一起發願:生生世世形影不離共同弘法利生。”

  

  [79] 輪圍山:鐵圍山。

  

  [80] 黑茹迦:忿怒本尊。

  

  [81] 大力:米拉日巴的名字。

  

  [82] 進退門:正反兩方面。

  

  [83] 秘密主:金剛手菩薩。

  

  [84] 阿阇黎:華譯爲軌範師,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爲端正合宜,而自身又堪爲弟子楷模之師。又密教之阿阇黎即一般所習稱之上師、金剛上師。

  

  [85] 人中獅子:佛陀。

  

  [86] 由見門中雖有勝劣:實相唯識宗承許依他起實有,不如中觀見抉擇了大空性。

  

  [87] 親教師:親從受教之師,通常指授戒師或一般師父。

  

  [88] 馳騁:奔走。

  

  [89] 堅固:菩薩異名。

  

  [90] 供事:利養(供獻財物)、恭敬。

  

  [91] 現法:現世。

  

  [92] 疾疠:指瘟疫之外其它無法忍受的傳染病。

  

  [93] 諸病:指傳染病、瘟疫之外的其它疾病。

  

  [94] 疫:瘟疫。

  

  [95] 寂靜論師:賢得巴論師。

  

  , 其所傳授的法門一定清淨無垢,如果中間沒有間斷、失壞,所傳來的教授就決定正確可靠。

  以下解釋尊者具足造論叁因。

  【其爲本尊所攝受者。如《贊》雲:“勝歡喜金剛,立叁昧耶王[27],雄猛世自在[28],主尊度母等,谒顔得許故,或夢或現前,常聞最甚深,及廣大正法。”

  尊者爲本尊攝受的情形,如《八十贊》所說:由于親見喜金剛、建立叁昧耶王、觀自在、主尊度母等[29]本尊而得蒙開許。尊者時常在本尊面前聽聞甚深和廣大的正法。有時是在夢中,有時則是本尊直接現身。

  據尊者說,當年在印度,每一次念誦叁昧耶王,念滿千遍時,本尊就會現一次身。來西藏之後,每天現身一次。觀自在和度母二本尊,只要憶念,便會現身,凡有所作,本尊都會在事前授記。不動金剛也是如此。此外,歡喜金剛和勝樂金剛是尊者密部的本尊,現身也是常事。

  下面講述尊者具足傳承教授的功德。

  【師傳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種傳承。後中分二,謂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複有二種傳承,謂見傳承及行傳承。其行傳承,複有從慈尊傳及妙音傳。于密咒中,亦複具足傳承非一,謂五派傳承。複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

  上師傳承方面,阿底峽尊者具有共同小乘傳承和大乘傳承。大乘傳承中,又分度彼岸傳承和密咒傳承二種,也就是顯密兩種傳承。度彼岸傳承又有二種,即見傳承和行傳承。行傳承中又有從彌勒和文殊傳來的二種。密咒傳承中,也具多種傳承,即五派傳承都具足。此外還有宗派傳承、加持傳承、種種教授傳承等。

  以下略說尊者獲得每種傳承的情況。

  小乘傳承,從文殊菩薩現身傳予佛智足論友,又傳至智勝友論師,再傳給尊者。

  大乘度彼岸傳承中,見傳承是由龍樹傳給月稱,輾轉傳到阿瓦都帝,再傳給尊者;行傳承中,一派是由彌勒菩薩傳給無著,再傳世親,輾轉傳至金洲,另一派由文殊菩薩傳給寂天,也輾轉傳至金洲,由金洲大師再傳給尊者這二種傳承。

  密咒五派傳承:一切密咒總傳承、集密傳承、母部傳承、格瑜傳承和雅曼達嘎傳承。其中,一切密咒總傳承,由龍樹傳予聖天,輾轉傳到賢得巴,再傳給尊者;集密傳承,由釋迦牟尼佛傳給恩劄布德,輾轉傳到賢得巴,再傳給尊者,集密的另外二種傳承,尊者也都獲得;格瑜傳承,從龍地傳給勝敵婆羅門,再傳至尊者;雅曼達嘎傳承,從蓮花凱傳予黑足,又傳給尊者。

  “宗派傳承”中的“宗派”,意思是說,總的能分辨一切內外大小諸宗的意義。此派傳承,由阿瓦都帝傳到賢得巴,再傳予尊者。

  阿底峽尊者對內外大小諸宗派的辨別極爲善巧。據說,尊者在西藏獲悉上師賢得巴圓寂的消息時,曾感慨地說:“以前能夠善巧辨別內外宗派的有四個人,就是金洲大師、賢得巴、我和我的弟子地藏。而當時在印度的決議和請問之處,唯是我和賢得巴上師。如今師長辭世,我又到了西藏,印度衰矣!”在尊者聽到了法铠大師圓寂的消息時,也同樣說:“現在法铠師長辭世,我又身在西藏,印度衰矣!”在那諾巴圓寂時,尊者也說了同類的話。

  從這一段傳記看出,當時在印度,不論佛教哪一宗派,都共同以阿底峽尊者爲教主。

  下面講述尊者所得的加持傳承,這一派是由金剛持加持帝洛巴,由帝洛巴加持那諾巴,然後加持種比巴,再傳給尊者的。

  當年,阿底峽尊者聽到種比巴的殊勝功德後,非常想去參拜種比巴。而因緣一直不成熟,就只有作觀想供養,虔誠地祈禱。

  這一天,尊者在夢中見一位比丘,手拿一只人手,邊吃邊走過來。

  當時尊者動念說:“出家人不應當吃人肉。”

  來者問:“難道佛也有過失嗎?”

  尊者聽後心生慚愧。

  來者又問:“你也想吃嗎?”

  尊者答:“我想吃。”

  種比巴就給尊者一個無名指,吃完當即就獲得加持。

  翌晨醒來,尊者就能任運入無分別叁摩地。當時他想:“這是來自佛菩薩的加持,還是來自種比巴的加持呢?讓我搞不清楚。”

  後來,有一位持咒者來向種比巴求加持時,種比巴說:“你和我無緣。”

  持咒者問:“誰與我有緣呢?”

  種比巴說:“戒香寺有位以王子身出家的尊者,叫做燃燈智。我某天在他夢中示現了某種形象加持他,你應當去他那裏求加持。”

  于是,持咒者就來到了戒香寺,把種比巴的話告訴給尊者。尊者才恍然明白那夜夢裏現身的是種比巴。

  以上是阿底峽尊者在夢中獲得加持傳承的事迹。

  種種教授傳承也有好幾派:一派是由龍樹傳給龍智,再傳予賢得巴,又由賢得巴傳給尊者;另一派是由龍樹傳給月稱,然後一直傳到金洲大師,再傳給尊者;還有一派是由龍樹傳給聖天,再輾轉傳到智菩提,再傳給尊者。

  論中的“等”字,是說阿底峽尊者在上述傳承之外,還獲得了共顯密傳承、性相傳承、證得成就傳承及發心傳承等等。

  【親從聞學諸尊長者,如《贊》雲:“恒親近尊重,謂寂靜[30]金洲,覺賢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從龍猛展轉,傳來最甚深,及廣大教授。”說有十二得成就師,然余尚多。

  尊者親自從學的諸尊長,如《八十贊》所說:“恒時親近的上師,有賢得巴、金洲、菩提賢、吉祥智等多位得成就的上師。特別地,尊者還具足從龍樹菩薩輾轉傳來的甚深和廣大教授。”據說,尊者有十二位成就者的上師,如阿瓦都帝、則達日、菩提賢、達瑪熱吉達等,此外還有許多上師。

  【善巧五種明處者,前已說訖。

  善巧五明的功德,在上文中已講述。

  【是故此阿阇黎能善抉擇勝者密意。

  總結:由于阿底峽尊者不但通達五明,還親見本尊得蒙開許,又圓滿具足大小顯密的教授,因此堪能造論,善巧抉擇勝者佛陀的密意。

  壬二、攝義

  阿底峽尊者的心中具有“法門無量誓願學”的深宏誓願。在其一生中,如法依止了許多位具德善知識,謙虛好學,求得了極爲珍貴的教法。尊者胸懷寬廣,大小顯密的佛法都能無余融入自心當中。爲了尋求佛法、續佛慧命,不但在五印度諸國中依止了多位善知識,還前後叁次不遠萬裏去大海洲島參訪一切大善知識,爲法堪能安忍艱辛。在西印度邬金之地,尊者親近了無數具成就的大善知識。由于不惜身命尋求正法,從諸多善知識處獲得了顯密佛法的圓滿傳承,成爲末法五百年的第二遍知。

  總之,阿底峽尊者在157位上師前聽受了菩提道次第,對整個菩提道的次第斷除增益而獲得定解;不僅生起了定解,還由實修道次第現前了證悟;不僅自己獲得證悟,還由自相續成熟,在印藏兩地以道次第法門接引、成熟了無數衆生。因此,在弘法利生方面成就了極偉大的事業。

  辛二、攝受弟子之功德

  【此阿阇黎于五印度、迦濕彌羅、邬僅、尼泊爾、藏中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數。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謂與依怙智慧平等大善巧師,號毗柁跋、及法生慧、中獅、地藏,或複加入友密爲五。哦日則有寶賢譯師、拏錯譯師…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道前基礎(新廣論講記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