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非女(黃門)。
【此之初者,《攝分》中雲:若于母等、母等所護,如經廣說,名不應行。如馬鳴阿阇黎說此義雲:“言非應行者,他攝具法幢,種護至王護,他已娶娼妓,諸親及系屬,此是不應行。”】
不應行淫的女性,《攝抉擇分》說:若對母等或母等所守護,如經廣說,稱爲不應行淫之境。如馬鳴阿阇黎解釋此義時所說:所謂“非應行”,共有七種:一、他所攝者;二、具法幢者;叁、種姓護者;四、國王護者;五、他人已娶的娼妓;六、諸親;七、親屬。
【他所攝者,謂他妻妾。】
“他所攝”,指他人的妻妾。若對歸屬他人所有、尚未離婚的妻子行淫,即是邪淫。
【具法幢者,謂出家女。】
“具法幢”,即出家具法幢或顯現幢相的女性。
【種姓護者,謂未適嫁,父母等親,或大公姑,或守門者。或雖無此,自己守護。】
“種姓守護”,指尚未出嫁,由父母等親人,或由嶽父母、公婆守護,或爲守門者守護,或雖無這些,但自己守護自己。
【若王若敕而守護者,謂于其人製治罰律。】
“國王守護”,指對其人已製定治罰的刑律。
【于他已給價金娼妓,說爲邪行。顯自給價,非欲邪行。大依怙尊亦作是說。】
若是他人已給價錢的娼妓,則說是邪淫。顯示若自己給錢則不是邪淫[33]。阿底峽尊者也作此說。
【男者俱通自他。】
不應行淫的男性,包括自己與其他男性。
【非支分者,謂除産門所有余分。馬鳴阿阇黎雲:“雲何名非支?口便道嬰童,腿逼及手動。”大依怙雲:“言非支者,謂口、穢道及童男女前後孔戶,並其自手。”此說亦同。】
“非支分”,指除産門外的其余部位。馬鳴阿阇黎說:“如何叫做非支呢?就是口、肛門、兒童、腿逼及手動。”阿底峽尊者說:“非支,是指口、肛門、童男的肛門、童女的大小便道及自己的手。”此處說法相同。
【非處所者,謂諸尊重所集會處,若塔廟處,若大衆前,若于其境有妨害處,謂地高下及堅硬等。馬鳴阿阇黎雲:“此中處境者,在法塔像等,菩薩居處等,親教及軌範,並在父母前,非境不應行。”大依怙師亦如是說。】
“非處”,指四處:一、師長們集會之處;二、佛塔、寺廟中或近旁;叁、大衆前;四、處所中有妨害,指地面高低不平或堅硬等。馬鳴阿阇黎說:“此處“處所”,即在經書、佛塔、佛像等前,在菩薩住處等,在親教師、軌範師前,在父母前,不應行淫。”阿底峽尊者也作此說。
這裏要注意,夫婦臥室中不應陳設叁寶所依——佛像、佛經、佛塔、上師像等。因爲叁寶所依是皈依、供養的境,在皈依境前作不淨行,極不合理。
【非其時者,謂穢下降,胎滿孕婦,若飲兒乳,若受齋戒,若有疾病,匪宜習故,若過量行,量謂極至經于五返。】
“非時”,包括以下情況:一、出月經時;二、孕婦懷胎滿月(男胎懷九月,女胎懷九月零十天),在臨産期間;叁、正給孩子喂奶時;四、正受齋戒時;五、身有疾病時,房事不宜;六、過量行,“量”指最多到五次。
【馬鳴阿阇黎雲:“此中非時者,穢下及孕婦,有兒非欲解,及其苦憂等,住八支非時。”大依怙尊亦複同此,稍差別者,謂晝日時,亦名非時。】
馬鳴阿阇黎說:“此處“非時”是指出月經時,婦女懷孕時,嬰兒在身(正給孩子喂奶)時,對方沒有行淫的興趣時,身心苦憂等,或持八關齋戒時。”阿底峽尊者所說與此相同,略有差別之處,即:在白天行淫,也叫非時。
【非支等叁,雖于自妻,尚成邪行,況于他所。】
非支、非處、非時這叁方面,即使對自己的妻子做,也成爲邪行,何況對他人妻子。
酉二、意樂
【意樂分叁:想者,《攝分》中說:于彼彼想,是須無誤。《毗奈耶》中,于不淨行他勝處時,說想若錯不錯皆同。《俱舍釋》說:作自妻想而趣他妻,不成業道。若于他妻作余妻想而趣行者,有二家計,謂成不成。】
邪淫的意樂分叁。一、“想”,《攝抉擇分》中說:于彼彼想,指須無錯誤想。從總的方面說,在他妻中,如果對張妻作王妻想,也屬于無錯誤想。《毗奈耶經》中講到不淨行他勝罪時說,不論有錯誤想或無錯誤想,都是同等的。問:爲什麼《攝抉擇分》說的想,條件更爲寬松?答:因爲《攝抉擇分》主要是根據在家人宣說的。
《俱舍論自釋》中說:作自妻想而趣向于他妻,不成爲業道。如果對他妻作余妻想而趣行,則有兩種說法,即成爲業道或不成爲業道。
【煩惱者叁毒隨一。等起者,謂樂欲行諸不淨行。】
二、煩惱,即貪嗔癡中任何一者。叁、等起,即樂欲作不淨行。
酉叁、加行
【加行者,《攝分》中說:教他邪行,教者亦生欲邪行罪。《俱舍釋》說:如此則無根本業道。前或意說非根本罪,然須觀察。】
邪淫的加行:《攝抉擇分》說:教他邪淫,教者也生邪淫罪。《俱舍論自釋》則說:教者無根本業道。前者《攝抉擇分》的意思或許是說,會産生非根本的支分罪。然而尚須觀察。
酉四、究竟
【究竟者,謂兩兩交會。】
邪淫的究竟,指兩兩交會。具體情況尚需分析。
申二、以事例說明邪淫因果
先講一則亂倫遭報的真實事例:事件發生在1931年4月22日,當年曾轟動一時。貴州銅仁縣,有位叫翟光遠的人,年將耳順,可是老而無恥,見侄媳錢氏年輕貌美,竟忘記自己是叔公長輩,時時勾引,日久成奸。
兩人的奸情一次被翟嫂常氏撞見了,兩人大爲恐懼,因爲事情如果傳揚出去,勢必遭到族中長輩的嚴厲懲罰。恐懼之下,他們竟發了狠心,買來毒藥,放在常氏的食物中,把常氏毒死,借以滅口。
常氏的兒女見母親慘死,覺得翟光遠嫌疑很大,就追問翟光遠,但翟光遠堅決否認,並對天發誓說:“我若做出這種喪盡天良之事,上天有眼,一定會遭雷擊。”
同年5月1日下午,天空烏雲密布,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忽然一聲霹雳巨響,把翟家的屋頂打成一個大洞。
雨過之後,人們進入翟家,看到翟光遠和錢氏都被雷擊倒,躺臥在地上。錢氏已經死去,翟光遠還能說話,他呻吟哀哭著說:“我與侄媳亂倫,犯下大罪,嫂嫂發覺奸情後,又將她毒死。我罪大惡極,所以遭受雷擊,死後我要和錢氏一同投胎到鄰居石家做牛。”說完立即死去。
說來也奇怪,鄰居石家的母牛,果真産了一頭小黃牛,竟是一頭具有雌雄兩性的陰陽牛。小牛陰部具有雄性生殖器,應當是雄牛,可是臀部另有一個頭,眼耳口鼻俱全,下垂于臀後,如果把臀部下垂的小頭擡起,又可以發現雌性的兩乳和陰戶,是這樣一頭罕見的怪牛。最奇怪的是,人們叫它翟光遠,或者講它生前與侄媳亂倫的事,怪牛就禁不住淚如雨下,低頭表示忏悔。
正如《感應篇彙編》中所說,萬惡淫爲首,淫心一生起,種種惡業都隨之而來。邪緣未湊時,生幻妄心;欲情顛倒時,生貪著心;受阻礙時,害怕人知,生殺害心,生覆藏心,說诳妄語,真正是“廉恥喪盡,倫理全虧,種種惡業從此生,種種善念從此消”。
本來男女以自身業緣各有配偶,這是天定的倫,不可以亂,亂了就與披毛戴角的禽獸無異。翟光遠以邪淫亂了一家的倫常,傷天理、滅良心,當然結局是墮入惡道。《薩遮尼乾子經》雲:“自妻不生足,好淫他婦女,是人無慚愧,常被世呵責,現在未來世,受苦及打縛,舍身生地獄,受苦常無樂。”
《感應篇說定》中記載:
晉江許兆馨,一天去福甯州拜見本房座師,偶經一座尼姑庵,當時對一位年少尼姑生起貪心,挑逗不從,就對她強暴。第二天許兆馨無故發狂,自咬舌頭,把舌頭咬成兩段而死。
這僅僅是現世花報,後世果報必在地獄。汙親人、尊長、僧尼淨衆,罪業極其嚴重,決定墮落無間地獄,被屠割燒磨,無片刻止息,此界毀壞還要轉到他方地獄中受報,他方毀壞,又要轉生他方。《地藏經》雲:“若有衆生,玷汙僧尼,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安士全書》中有一則事例:
清朝康熙某年冬季,南京有個工某,在舟山旅居時,和一個賣面人的妻子私通。賣面人發現後,就把全家搬到其他村莊回避。
不久,工某也搬來了。一天夜晚,賣面人回家,隱約聽到房間裏有竊竊私語的聲音,就悄悄開門,取出面刀在暗中向工某的腦袋砍去,正好砍中。他認爲工某已死,把他連人帶被捆在一起,塞在床下,然後去鄰居家借火。等他回來時,工某已不知去向。
第二天有人來報告,在某地的荻葦中發現一具死屍,血流滿身,外面裹著一床濕棉被,已冰凍成膠。仔細察看,就是工某。陳屍之處離村莊約有一裏遠,中間隔著一條大河。工某裹著棉被渡河逃生,冰水進入頭部,悲慘地死去。
人沒有因果觀念,確實很可悲。爲了片刻的歡娛,頭部被面刀砍破,在冰河中感受徹骨寒苦,最後暴屍于野,成爲永久的羞恥。工某若知道邪淫有這樣悲慘的結局,決定不願意自上絕路,但他沒有知因識果的智慧,以業果愚作出了引火自焚的行爲。這還只是現世報應,後世果報在痛苦的強度、時間和種類上都遠不止此。
《出曜經》中開示邪淫的果報說:“好犯他婦者,衆惡不可計,今身亦後身,現世爲人所見憎嫉。雲何現身爲人所憎?所以爲人所憎者…
《菩提道次第系列——下士道(新廣論講記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