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學修佛法 第二課

  

第二課

  

六、最大的慈善是聞思修行

  現在不論在城裏還是農村,都有不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他們非常需要得到人們各種各樣的幫助。圍繞他們開展的各種慈善活動,能解決他們的不少實際困難,也是佛弟子實踐慈悲心的一種方便。但是,在目前佛法逐漸隱沒,叁寶遭到曲解的情況下,弘揚佛法,聞思修行,比起世間慈善來說,顯得更有必要,更加的緊迫。

  1、被曲解的叁寶

  現在雖然有不少大德在精進地弘揚佛法,但是佛法不被大衆理解,甚至曲解的現象依然很嚴重,人們提起佛菩薩,就以爲只是寺院裏供人燒香磕頭的雕塑。提起佛法,就以爲是迷信。提起僧人,以爲就是像電視劇裏演的一樣,是一群整天打打殺殺的人。這種誤解,讓很多人失去了進入佛門,獲得叁寶加持的機會,甚至因爲對叁寶的不敬和誹謗,造下了很大的罪業。

  2、真正的叁寶

  那麼真正的佛法僧是什麼?

  就像《隨念叁寶經》中所說的,佛陀是“諸有情師,諸菩薩父,衆聖者王,往涅槃城者之商主”,是活生生的有情,是一刻不息地在幫助、救度普天下一切需要幫助、救度的人,佛陀不僅僅救度窮人,也救度富人,佛陀不僅僅在幫助凡夫解脫,還在幫助聖者的進步,所以說,無上導師佛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慈善家,他在引導衆生獲得徹底的解脫,獲得最大的聖者財富。

  那麼法寶呢,具有“初善、中善、後善”的殊勝特點,它像黃金一樣的珍貴,不管是誰,內道也好、外道也好,只要認真地學下去,就能獲得世出世間利益。

  僧寶是“所應禮敬,所應合掌”的人,通過僧寶,可以聽聞到法寶,並且成爲聞思修法寶最好的助伴。

  3、叁寶的核心

  叁寶之中,最核心的,最重要的是什麼呢?不是佛寶,因爲佛陀說他並不能直接消除衆生的業力和無明;也不是僧寶,因爲僧寶還沒有完全證悟;最爲主要的就是——法寶。

  就像世間上的水,能普遍地滋潤大地上的一切萬物一樣,同樣地,佛法也能滋潤一切衆生的心田,不管他是人類,還是地獄裏的衆生,不管他是內道,還是外道,不管他是行善積德者,還是充滿煩惱惡業的惡魔,都能從佛法中得到利益。佛法爲什麼具有這麼大的功德呢?因爲佛陀揭示的因果規律、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無二慧,並不是佛陀無中生有地創立起來的,而是因爲這些法義就是這個世界本來就存在著的規律,是這個世界暫時與究竟的真相。但是衆生雖然身處其中,卻不認識,不明白這些真相,反而把一些虛假的現象當作真實,所以遭受了各種的苦難,而佛陀通過修證,發現了這些真相並傳授給了衆生,通過佛陀的傳授,衆生才有了和佛陀一樣修證成就,獲得無上安樂的可能。所以對于衆生來說,這些內容的價值是無與倫比的,從中能産生出一切的安樂,就像如意寶一樣,因此而被稱爲法寶。

  所以佛法並不屬于佛陀,也並不屬于學佛的人,而是適用于任何一位衆生的,也是任何一位衆生想要得到暫時與究竟的安樂,所應該修學,而且是唯一應該修學的內容。佛陀因爲已經修證了這些規律,而最終成就了,僧寶們,就是正在如理修學這些規律。而且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就的人,現在和以後的衆生,也必將因爲修學這些規律,而成爲僧寶,成爲佛寶,而走上自利利他之路的。

  佛陀成佛,獲得了度化衆生的最大能力,那麼佛陀是怎麼樣度化衆生的呢?因爲衆生心相續中的無明,即使以佛陀的力量,也無法直接消除,只有衆生通過聞思修佛法來自己主動轉化,使原先背離法爾規律的思想和言行轉變過來,使它們符合法爾規律,才能逐漸消除無明,獲得智慧,從而如大夢初醒,獲得解脫。所以佛陀雖然也放光動地,也示現神通,但佛陀度化衆生最主要的方便,是依靠傳授四谛等的法寶,讓衆生反觀自心,因此說,佛陀傳授的法寶,是佛陀示現的最大的神通。請道友們一定把這個問題銘記在心!

  從佛法的來源來看,也可以看出它的珍貴性。就像開經偈裏說的,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微妙法。大家現在學習的法寶,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發下五百大願,曆盡千辛萬苦,最終成佛而流傳下來的,這是導師佛陀給衆生留下的最大的財富,是佛陀示現的最大的神通和方便,也是我們最大的無上如意寶。世間的父母,竭盡全力爲子女創造好的生活條件,會爲子女准備舒適的房子,留下盡量多的存款,同樣,佛法就是我們的慈父佛陀爲我們留下的房子和存款,通過佛法,也只有通過佛法,我們才會獲得佛陀那樣的殊勝境界。

  由此可以知道,這個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最能給大家帶來利益的,最不能被忽視的,就是法寶。那麼如何才能發揮出法寶的巨大潛力,體現出法寶的珍貴價值呢?

  4、如何發揮法寶的價值

  有的人說我對法寶是很重視的,我天天在念誦經典,也抄寫經書。也有的人說,家裏的佛堂裏供了很多的經書,我天天在對經書燒香磕頭。這些做法雖然都好,都能産生出不可思議的福報,但是要知道,這些行爲的直接結果,也只是福報而已,而沒有能從法寶中獲得最有加持的殊勝智慧。

  對法寶的抄寫、讀誦、供養禮拜,是佛陀要求的十法行中的內容,所謂十法行是:書寫、供養、施供、聽聞、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思、修,這十法行,歸納起來就是聞思修,僅僅做其中的部分法行,是難以獲得佛法的潛在加持的。

  通過聞思修,首先能讓佛法在自己身上體現出它的殊勝加持,讓佛法在自己這個衆生上得到了弘揚,同時,聽得一分,就可以在這一分上介紹給別人,盡管還是處在鹦鹉學舌的階段,但也給別人提供了一次了解佛法的機會,讓別人也具備認識煩惱的能力。思得一分,就可以把這一分善巧地傳講給別人,讓別人較快地理解這一分佛法的意義,獲得壓服煩惱的能力。修得一分,就能在這一分上觀機逗教,讓別人更方便地領悟這一分法的意義。因此,聞思修就是弘揚佛法的一個最大的方便,最有力量的途徑。

  在這個時代,如果本師釋迦牟尼佛,或者說有一位具足法相的善知識,來到我們面前,攝受我們的話,大家想想他會給我們什麼教誡呢?我是這樣想的,他會首先說,不管是爲自利也好,或者爲他利也好,大家首先要調服自己的煩惱。而我們知道,調服煩惱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是得到聞思修叁慧。另外,如果有一位成就者,有機緣直接賜給我們安樂,那麼他會選擇什麼方法呢?還是會選擇指導我們聞思修行,因爲解脫的安樂,是最廣大、最究竟的安樂。

  尤其是有福報出家的僧人,佛陀規定大家應該做的,除了聞思修,就是講辯著,都是圍繞著佛法學修,和弘揚佛法的。僧人們出了家,剃了頭,換上了僧衣,就表明志向更高,目標更遠,希求的是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自他解脫境界。佛經裏沒有說出家僧人還可以做其他的事情。像世間人那樣去打工、養孩子、做生意,這不是出家人應做的事情。當年佛陀和大阿羅漢們,給我們示現的,就是過一缽叁衣的乞食生活,把時間盡量地利用起來,用到聞思修行上去。

  那麼出家僧人是否也能做供養和布施呢?在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之中,出家僧人應該做的,就是法供養和法布施,也就是聞思修行,和講經說法,這比起財布施和無畏布施來說,産生的福報更加的深厚,更加的廣大。

  另外,在家人對出家僧人的供養,份量是很重的,因爲在家人是把出家人當作殊勝福田在進行供養的。也就是說,僧人接受供養後,是需要回向很多福報的。如果精進聞思修,那麼戒相能了解得很清楚,戒律能守持得很清淨,禅定法門、智慧法門的功德都能相應逐漸産生,這樣的行持,本身就能産生出很大的福報,足以回向給供養者,如果不聞思修行,那麼該守什麼戒律,如何守持等都不清楚,其他的禅定法門、智慧法門也都不了解,這樣就難以産生福報,只能用自己舊有的福報去償還了。

  也有的居士說,聞思修佛法,需要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我們工作、家庭都已經很忙碌,怎麼可能去投身聞思修呢?還是做點自己能做的事情好了。這話雖然有一定道理,居士的時間畢竟沒有像出家僧人那樣多,但是一方面,就像世間上流行的一句話: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肯擠總會有的;另一方面,在家人也一樣需要獲得解脫,因此而需要克服的無明和業障,一點也沒有比出家人輕,需要付出的聞思修的努力,也一點也沒有比出家人少。而且在家人因爲放棄不了俗世的羁絆,本身就是煩惱業障較重的體現。其實對于真正解脫而言,在家人選擇了一條更加艱難的道路,因此從對自己前途負責的角度出發,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處境,和下更大的聞思修的決心。而且,如果居士們學修有了一定的成果,趁節假日去給別的人講解一些佛法,也能和出家法師一樣積累甚深廣大的解脫資糧。

  因此在目前來說,幫助那些缺醫少藥、生活貧困的衆生的慈善事業,雖然也非常需要,但是主要的精力,應該投入到精進的聞思修行中去,因爲現在這個階段,護持佛法的法脈,續佛慧命,是更爲緊迫,更應該引起廣泛重視的事業。尤其大陸人口那麼多,地方那麼大,但是聞思修佛法的人很少,原因就是因爲沒有人去講經說法,導致大家都沒有利用好這暇滿人身,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而且,通過傳講佛法,佛弟子的人數增加了之後,也就意味著將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扶貧、放生等慈善事業中去,這樣慈善事業也就能更加輕松地得以開展起來了。

  5、聖者上師法王如意寶的大願

  上師法王如意寶傾其一生的最大事業,就是組建僧團,弘揚佛法。並且法王上師一再強調佛陀的聖法都是對治煩惱的妙藥,應該平等弘揚,並教導弟子在以普賢行願爲指導,以西方極樂世界爲此生目標的基礎上,廣泛地學習佛法的各種微妙法門。法王強調,如果弘揚單獨一個法門,則會無形中導致其余法門的隱沒,佛法存在的基礎就…

《如何學修佛法 第二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