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學修佛法 第一課

  

如何學修佛法

  

第一課

  

益西彭措法師 講授

  這次趁國慶放假,大家來利用這難得的空閑時間,一起來學修佛法,積累一些解脫的資糧。這次我想針對大家目前學佛的情況,根據經論中的教證,和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的珍貴教言,來和大家談談有關學佛的正確方法,因此題目是:如何學修佛法。

  現在佛教團體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佛弟子們所從事的自利利他的事業也越來越豐富,聞思經論,修行打坐,放生護生,以及各種慈善事業,現在都逐漸開展起來了。在從事這些多種多樣的活動的同時,大家也應該必須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並且應該抓住其中的核心內容。

  

  

一、佛法的核心

  那麼佛法的核心是什麼?要認清這個問題,就要從揭示衆生輪回真相的十二緣起支中去尋找答案。

  1、輪回之苦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會看到許多需要幫助的衆生,比如花光了積蓄還沒有治好重病的家庭,遭遇飛來橫禍而導致生活困難的人,在貧困地區上不起學的孩子,以及那些疾病纏身的流浪貓、流浪狗等等,他們的處境非常艱難,盡量去幫助他們,是一個佛弟子應該做的份內事,是慈悲心驅使的一種必然行動。

  同時也應該看到,解決了他們的一時之需,是否能解決了他們的一世之需。世事是無常的,在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得到幫助後,他們是否從此就沒有困難了呢?這是誰也打不了這個包票的。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凡夫人不能保證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那些現在接受幫助的人,在接下去的時間裏注定還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各種困難。

  爲什麼會這樣呢,從輪回十二緣起支中我們可以看到,輪回的因是煩惱和業,輪回的果是生和老死。如果因沒有解決,那麼生和老死過程中的各種苦難將會源源不斷地湧現。

  由此可見,目前對他們做一些生活上的幫助,雖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這種作用的效果是有限的,就像“揚湯止沸”一樣,在一鍋水已經沸騰的時候,只是把表面的開水舀掉,是無濟于事的,因爲鍋底的大火還一刻不停地在燃燒呢。

  而且還有更多的衆生,正在遭受比這些更悲慘的苦難,他們有的生活在地獄裏,有的生活在餓鬼道中,每天遭受著痛苦的折磨。

  2、苦之根源

  導致衆生苦難的原因,首先是業力,正是這些業力的不斷出現,才出現了各種各樣大家不願意見到的結果。如果有一種辦法能幫助衆生消除業力,這將是最有意義的事情,就能夠給他們帶來更深廣和更長久的安樂。

  消除衆生的業力,比較直接的辦法,就是用自己的功德回向給衆生,讓他們重業減輕,輕業消除。但是就業力的種子來說,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每個衆生都已經積累了無數億了,並且新的業力種子還在不斷地産生之中,因此這業力種子是無法通過回向的方法來徹底消盡的。

  業力種子是因爲煩惱而種下的,種下了的業力種子又需要煩惱的滋潤才能不斷地成熟,那麼控製並消除了煩惱,就切斷了業力的命脈,也就達到了消除衆生苦難的目的了。那麼煩惱是否有根源呢?再從煩惱的來源上去尋找,又會發現衆生的煩惱來自對“人我”的執著,而人我執著又來源于衆生的無明。

  通過這樣的尋找,就把導致凡夫衆生苦難的從淺到深的各種原因都找到了。只要斷除了處于源頭的衆生的無明,就可以一勞永逸地消除世間衆生的各種苦難了。

  3、斷除苦難源頭的方法

  如果一個人沒錢生活,有錢的人布施一些錢,他就立即能消除貧困,但要斷除衆生的無明,比起做世間的善事,要複雜和艱巨得多,這是世間的財富所不能解決的。要解決他的無明,就像醫生能給病人看病一樣,要有一定的能力,最理想的是自己已經消除了無明或煩惱,最少的程度上,也要已經知道如何消除無明的真實方法。

  那麼從哪裏能找到徹底消除無明的方法呢?單憑凡夫自己能找到嗎?決定不能,否則從無始以來,那麼多的時間裏,自己要能找到的話,早就找到了。從外道和世間學說裏能找到嗎?也決定不能,否則他們也早就解脫了。綜觀這個世界上,各種宗教、學說之中,只有佛法才提出的苦難的根源,也就是無明導致了我執,從而産生了煩惱,製造了業力,形成了苦果這一緣起規律。因此一個聰明的人,理智的人,對自己前途負責的人,對他人的苦樂放在心上的人,就應該從佛法中,去求得能夠脫離這種十二緣起支束縛的真實方法。

  4、學佛難嗎?

  答複:佛法中確實已經清楚地指出了衆生在輪回中受苦的原因,以及脫離輪回的方法。那麼這些真理和方法是否能夠馬上學到手並付諸實踐呢?這對于少數智慧高的人來說,是可能的,曆史上也不乏這樣的榜樣,比如六祖大師、全知麥彭仁波切、上師法王如意寶等等,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不用說加以應用,單單是理解這些真理和方法,都會覺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爲什麼會困難呢,是否佛法故意弄得晦澀難懂呢?

  當然不是的,凡是佛法,都是聖者們的現量境界,這其實和大家現在的吃飯、喝茶等的現量境界一樣,都是平白易懂的,同時也是符合理證,是有理有據,論述得非常清楚明白的。既然佛法那麼的明白,爲什麼就不容易學呢?原因主要就在于,凡夫衆生習慣了世間的輪回法,衆生的興趣和智慧,也都只局限在和眼前利益相關的事情上,從來就沒有考慮過世間以外的境界,也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學佛,對弘揚以出世間功德爲主的佛法感到陌生,也就不足以爲奇了。

  但是不管多麼陌生的東西,只要願意學,都可以一點點熟悉起來,對于能給我們帶來最大好處的佛法,當然要一而再再而叁地去熟悉了。這個對佛法的熟悉過程,歸納起來,就是聞思修這叁個步驟。這叁個步驟,就是學佛的核心方法。

  5、小結

  輪回的實質是無盡的苦難,苦難的根源不是缺少財富,而是業和煩惱,業和煩惱又産生于無明。因此要徹底解決輪回的苦難,就要解決無明這個根源。而所提到的這些內容,都是在大家的所知範圍之外的,因此必須通過聞思修叁個步驟,才能夠把這些佛法學到手,解決自己和衆生的所有生死苦難。

  

  

二、什麼是如法的聞思修

  1、聞思修的定義

  總地來說,聞思修是學修佛法必然要經過的方法和步驟。聞是先從佛菩薩的經論裏了解到這個世界的苦難本質和根源,也就是苦谛和集谛,以及擺脫這種苦難本質後的境界,以及擺脫的方法,也就是滅谛和道谛;思是把聽聞到的法義消化吸收,用它來提升自己的思想層次,成爲自己的思維和行爲模式;修則是用這些聞思到的法義,來替換掉自己舊有的習氣,並最終使自己的心相續,或者說思想,和聖者們完全一致,達到徹底根除無明的目的。

  這叁個步驟,其實不是佛法獨有的,學習世間上任何一個知識,也都是需要經過這叁個步驟,最後才學習成功的,這其實是衆生學習新事物的一個通行的步驟。

  比如學開飛機,首先要從理論上學習飛機的各種原理和飛行要領,並牢記在心,這就是聞;其次要不斷揣摩,並到飛機上去實地體驗,理解、領會這些原理和要領,這就是思;最後階段是在教練的指導下試驗飛行,不斷地練習已經理解的原理和要領,將其變成自己新的習慣和經驗,這就是修。

  那麼在聞思修中,是否存在著誤區,有哪些誤區呢?下面來看聞思修的誤區:

  2、聞思修的誤區

  在聞思修的過程中,佛弟子要避免五個誤區。

  (1)不認真聽聞。有的人以爲聽聞佛法就是聽個傳承,求得傳承的加持,在聽的時候左耳進、右耳出,不專注于聽聞的法義。如果對法義不具備恭敬心和信心,就得不到傳承的加持,反而緣正法而造下嚴重的惡業,而墮落惡趣。如果對法義具有恭敬心和信心,則必然會認真聽聞,並把聽到的法義牢牢地記在心中。

  (2)只聽聞不思維。僅僅在進行聽聞,聽了很多法,念了很多經,背了很多書,卻既沒有去認真理解其中的法義。大家要明白,一直只是在口頭上念叨“苦苦”、“壞苦”、“行苦”、“空性”、“光明”,而不去動腦筋如理思維,是不可能理解這些法義的。如果沒有經過如理的、紮實的思考,即使獲得了聞慧,這個聞慧除了能幫助認識煩惱之外,還不能起到對治煩惱的作用,因爲它就像畫餅充饑中的餅一樣,看了那圖中的餅,能讓人知道餅長得什麼樣,但是還不能用來充饑。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中說得很清楚:“于基道果一切法,生起真實之定解,聽聞生信此二者,猶如道與彼影像。”即對于基道果所涵蓋的一切佛法,有兩種不同的聞思結果。第一種是根據教理如理思維,從而引生出堅定殊勝的定解,依靠這樣的定解所提供的真實道路,可以極快地證得涅槃;第二種是未隨教理進行如理的思考,只記得一些聽來的詞句,這種是鹦鹉學舌,只是聞得生信,不能引生智慧、遣除障礙,因而不殊勝,就像紙上所畫以及心中臆想出來的道路,沒有實際的作用,不能導向涅槃。

  同時,在思維時必須突破自己舊有的思路和觀點,倘若以自己狹隘、偏執的觀念來修改佛菩薩純淨的見解,這就落入到了穢器的過失中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盡可能地站在佛菩薩的高度上,如實地還原出佛菩薩講說經論時的心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與經論相應,這是獲得經論真正意義的一條捷徑。

  (3)在聞思佛法時不聯系實際。佛法的聞思必須和實際聯系起來,佛陀講授的一切法門,都是爲了消除衆生人法二執,以及由此産生的煩惱、所知的二障,因此講的不是別人的事情,就是大家身心相續中的問題,如果沒有和身心相續聯系起來,沒有和現實進行對應,這樣的聞思就變成空談了,沒有效果,浪費了獲得法義加持的機會。

  (4)只聞思不修行。修行是聞思是獲…

《如何學修佛法 第一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