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整個世界的選擇。爲了實現這個目標,湯因比博士早在叁十多年前,就具有遠見地指出:中國必須保持自己的價值觀,如果全盤西化,則勢必給世界帶來災難!
不過,令人痛惜的是,湯因比根本沒料到,在他去世後沒幾年[4],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放棄了自己的傳統文化。有些曆史學家也說:湯因比博士若還在世,看到如今的現狀,可能特別傷心。爲什麼呢?本來他對中國抱有很大希望,希望儒教思想跟大乘佛教在21世紀,可以在全世界遍地開花,並視其爲拯救人類的唯一妙藥。然而如今的中國,已經背棄了他所寄予厚望的曆史使命。人類如果沒有精神的歸宿,只是拼命地追求外在物質,到了最後,很有可能自取滅亡。
當然,也並不是說只要是古代的,就全部非常好,畢竟有些傳統也不一定適合當代。但是,我們也不能認爲古代的全部不好。藏地著名曆史學家、旅遊家根登群佩曾言:“認爲過去的傳統都是魔鬼造的,應當舍棄,而新來的應統統接受,這種想法是不對的。”所以,古代心靈方面的教育,比如感恩、惜福、節約、孝順等理念,我們還是要重視起來,並繼承下去。
在心靈教育方面,除了儒教文化、西方心靈哲學、其他宗教以外,我個人經過多年的學習體會,覺得更好的應該是佛教。聽說在座很多大學生,在一些老師的帶領下,舉辦過七天的禅修夏令營,這非常好。如今人們在追求名聞利養之余,更需要一份心靈的甯靜,哪怕只有短短七天,也是一種享受。當然,這種享受的背後,還有更深的一些境界。
要知道,人之初,本性都是善的,但因爲後天惡知識、惡劣環境的影響,染汙了我們的本來面目,才出現了種種顛倒迷惑。所以,大家有時候應該到清淨的寺院去調整心態,通過禅修的方式,來認識心的本性;或者通過學習佛教的因明和中觀,用自己的智慧去分析萬法是不是空性?
佛教中提到的空性,並不是說空就空了,它有一套嚴密完整的邏輯推理。你們作爲大學生,有些人自認爲很聰明,那你不妨用最尖銳的智慧,觀察萬事萬物到底是不是空?這樣一觀察,就會發現很多物理學家的觀點,與佛教非常相合。尤其是量子力學,會讓你覺得最終全世界都空了,連自己都不敢相信。國外也有位教量子力學的老師說:“任何一個人,學完量子力學若不感到困惑、震撼,那說明他沒有學懂量子力學。”
其實,不管是人類學、社會學,還是自然科學,從方方面面來看,在佛教浩瀚如海的經論中都能找到答案。只不過現代人被各種妙欲迷醉了,認爲眼前有了錢財、地位、工作,就以此而滿足了,根本沒興趣知道萬法是不是空性?人到底有沒有前世後世?也正是因爲不懂這些道理,他們才敢肆無忌憚地造業,從來也不擔心因果。
不過,不相信有前世後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源于達爾文“進化論”的誤導。實際上,“進化論”完全是一種猜測,並沒有確鑿可靠的依據。但很多人聽它這樣一說,就認爲人死如燈滅,沒有前生來世,死後一了百了,于是就在幾十年的短暫人生中,不擇手段地追求享樂,對今生的行爲無所顧忌,以此毀壞了生生世世的善根。
當然,我也不是要求每個人必須承認前世後世,但如果你想駁斥它,就要有非常可靠的依據,不能只是口頭上不承認。昔日,非常偉大的法稱論師,在《釋量論》中用了大量豐富的理論,建立前世後世存在的合理性。這些深奧的知識,假如你沒有花一定的時間研究,僅僅聽了只言片語就想否定它,這是一種愚癡的行爲。
所以,我平時喜歡跟知識分子交流,希望更多的人懂得人生真理。其實,這些關鍵問題,你也不得不掌握。比如說,你只承認今天,不承認明天,只顧現在的揮霍,不管晚年的窘迫,那就太目光短淺了。同樣,你也不能只承認今生,卻不承認來世存在,假如你不行善法、天天作惡,將來長劫感受惡趣之苦時,必定會後悔莫及。
這些問題,大家一定要善加思維,要爲了來世多積累資糧。只有這樣,你的善業慢慢成熟後,才會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一個人要想幸福,只談今生而不管來世,是不明智的;人類要想發展,只看外在的物質,不管內心的道德,也不會有進步可言。
因此,發展的話,要內、外一起發展;幸福的話,要考慮今生、來世的幸福;教育的話,要兼顧德、才二者。當然,這方面有很多內容可談,我今天只是抛磚引玉,象征性地簡單提一下。大家若想深入了解,可以學習佛教的諸多經論,從中你定會發現具有價值的“珍寶”。
其實,我以前也讀過師範,對當老師很有興趣。在座的很多人,有些現在是老師,有些將來是老師。作爲一名老師,務必要注重心靈教育,自己也要言傳身教,以美德去感化他人。希望我們這一顆善心、這一刻的心靈交流,能爲整個社會、整個人類增添一分色彩!
--------------------------------------------------------------------------------
[1] 《俱舍論》雲:“佛之妙法有二種,教法證法之體性。”
[2] 湯因比:英國著名曆史學家,被譽爲“近世以來最偉大的曆史學家”。美國《新聞周刊》曾評論:“他已成爲一位世界通哲,而與愛因斯坦、史懷哲、羅素並列。”
[3] 池田大作:日本人,被譽爲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作家、國際人道主義者。1983年獲聯合國和平獎。1999年獲愛因斯坦和平獎。
[4] 湯因比于1975年離開人間。
《新時代需要心靈的教育——華中師範大學演講》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