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整个世界的选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汤因比博士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具有远见地指出:中国必须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如果全盘西化,则势必给世界带来灾难!
不过,令人痛惜的是,汤因比根本没料到,在他去世后没几年[4],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些历史学家也说:汤因比博士若还在世,看到如今的现状,可能特别伤心。为什么呢?本来他对中国抱有很大希望,希望儒教思想跟大乘佛教在21世纪,可以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并视其为拯救人类的唯一妙药。然而如今的中国,已经背弃了他所寄予厚望的历史使命。人类如果没有精神的归宿,只是拼命地追求外在物质,到了最后,很有可能自取灭亡。
当然,也并不是说只要是古代的,就全部非常好,毕竟有些传统也不一定适合当代。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古代的全部不好。藏地著名历史学家、旅游家根登群佩曾言:“认为过去的传统都是魔鬼造的,应当舍弃,而新来的应统统接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所以,古代心灵方面的教育,比如感恩、惜福、节约、孝顺等理念,我们还是要重视起来,并继承下去。
在心灵教育方面,除了儒教文化、西方心灵哲学、其他宗教以外,我个人经过多年的学习体会,觉得更好的应该是佛教。听说在座很多大学生,在一些老师的带领下,举办过七天的禅修夏令营,这非常好。如今人们在追求名闻利养之余,更需要一份心灵的宁静,哪怕只有短短七天,也是一种享受。当然,这种享受的背后,还有更深的一些境界。
要知道,人之初,本性都是善的,但因为后天恶知识、恶劣环境的影响,染污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才出现了种种颠倒迷惑。所以,大家有时候应该到清净的寺院去调整心态,通过禅修的方式,来认识心的本性;或者通过学习佛教的因明和中观,用自己的智慧去分析万法是不是空性?
佛教中提到的空性,并不是说空就空了,它有一套严密完整的逻辑推理。你们作为大学生,有些人自认为很聪明,那你不妨用最尖锐的智慧,观察万事万物到底是不是空?这样一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物理学家的观点,与佛教非常相合。尤其是量子力学,会让你觉得最终全世界都空了,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国外也有位教量子力学的老师说:“任何一个人,学完量子力学若不感到困惑、震撼,那说明他没有学懂量子力学。”
其实,不管是人类学、社会学,还是自然科学,从方方面面来看,在佛教浩瀚如海的经论中都能找到答案。只不过现代人被各种妙欲迷醉了,认为眼前有了钱财、地位、工作,就以此而满足了,根本没兴趣知道万法是不是空性?人到底有没有前世后世?也正是因为不懂这些道理,他们才敢肆无忌惮地造业,从来也不担心因果。
不过,不相信有前世后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源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误导。实际上,“进化论”完全是一种猜测,并没有确凿可靠的依据。但很多人听它这样一说,就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前生来世,死后一了百了,于是就在几十年的短暂人生中,不择手段地追求享乐,对今生的行为无所顾忌,以此毁坏了生生世世的善根。
当然,我也不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承认前世后世,但如果你想驳斥它,就要有非常可靠的依据,不能只是口头上不承认。昔日,非常伟大的法称论师,在《释量论》中用了大量丰富的理论,建立前世后世存在的合理性。这些深奥的知识,假如你没有花一定的时间研究,仅仅听了只言片语就想否定它,这是一种愚痴的行为。
所以,我平时喜欢跟知识分子交流,希望更多的人懂得人生真理。其实,这些关键问题,你也不得不掌握。比如说,你只承认今天,不承认明天,只顾现在的挥霍,不管晚年的窘迫,那就太目光短浅了。同样,你也不能只承认今生,却不承认来世存在,假如你不行善法、天天作恶,将来长劫感受恶趣之苦时,必定会后悔莫及。
这些问题,大家一定要善加思维,要为了来世多积累资粮。只有这样,你的善业慢慢成熟后,才会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一个人要想幸福,只谈今生而不管来世,是不明智的;人类要想发展,只看外在的物质,不管内心的道德,也不会有进步可言。
因此,发展的话,要内、外一起发展;幸福的话,要考虑今生、来世的幸福;教育的话,要兼顾德、才二者。当然,这方面有很多内容可谈,我今天只是抛砖引玉,象征性地简单提一下。大家若想深入了解,可以学习佛教的诸多经论,从中你定会发现具有价值的“珍宝”。
其实,我以前也读过师范,对当老师很有兴趣。在座的很多人,有些现在是老师,有些将来是老师。作为一名老师,务必要注重心灵教育,自己也要言传身教,以美德去感化他人。希望我们这一颗善心、这一刻的心灵交流,能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增添一分色彩!
--------------------------------------------------------------------------------
[1] 《俱舍论》云:“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
[2] 汤因比: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美国《新闻周刊》曾评论:“他已成为一位世界通哲,而与爱因斯坦、史怀哲、罗素并列。”
[3] 池田大作:日本人,被誉为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作家、国际人道主义者。1983年获联合国和平奖。1999年获爱因斯坦和平奖。
[4] 汤因比于1975年离开人间。
《新时代需要心灵的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演讲》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