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4)▪P2

  ..續本文上一頁這個顯微鏡也看不出來,不可更分。所以我說佛法超過科學就是這樣子。釋迦牟尼佛距我們現在幾千年,就可以講出這樣子的科學理論了。然後七乘以七,連續乘七次,你算看看,兩千多年,佛就講出這個道理來了。不可更分。所以實極微名最極微,天眼可以見,可是色聚微再七分,以及極微之微,名假極微,色聚微以及極微之微,名叫做假極微,就是不是真的極微,幾乎天眼看不出來。那麼在這個[不可更分]這四個字要注意聽,在楞嚴經裏面講的,這叫方便說,而佛法裏面講的,譬如說,你分到最後,沒有最後,只要[有]就一定可以分。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裏面就談到,你說分到最後不可分,極微之微不可分,釋迦牟尼佛問:極微之微有沒有?你說有。有的東西怎麼不可以分呢?是你能力不夠所以不能分,如果說,有不可分那就變成空了,釋迦牟尼佛說,有多少個空,那麼多少的空集合起來,變成一個極微之微?多少的空再怎麼集合起來,也不可能變極微之微,對不對?佛陀好厲害!我看到楞嚴經真是佩服!

  如果分到不能再分,那佛陀問你:[不能分]是有還是沒有?你指[有]不能分,還是[沒有]不能分?如果你講沒有,那怎麼講不能分?沒有就沒有,如果你講有,那就可以再分,那就不能稱爲不可以分,對不對?正確的。十二門論,就是這樣討論的。如果說不可分,那就變成空,那多少個空,可以變成極微之微?那也錯,空怎麼可以集合成一個微塵點呢?不可能的事情嗎。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那怎麼可能湊成微塵點?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這個就是方便比喻講,用分析,其實緣起性空不是這樣子的,緣起性空是講無自性。所謂無自性,就是這個連這個……,變成有個具體的東西,其實也不是靠這個,也不是靠這個,當體就是互相依靠的東西,也不是這個在主宰,也不是這個在主宰。所以要知道緣起是什麼道理。緣起無自性,在這裏就要注意聽了。所謂緣起無自性,是說這個世間不是任何東西在主宰著一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主宰一切,所以他講緣起。比如說,人與人之間因緣和合,你也不是主宰這個世間,我也不是主宰,所以才講無自性。無自性就是沒有永恒,沒有主宰性,不是任何東西在操縱他,叫做無自性。所謂緣起無自性就是無常性,因爲無常性所以本來就是空,所以你說上帝在控製這個天地萬物,你也可以說是因爲我們衆生有承認他,因爲上帝跟衆生也是一個緣起,那也是無自性。

  所以,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所以要借重中觀的思想,就是說中觀常常用比喻,譬如說叁根蘆葦,這樣交叉依靠著,把一根蘆葦抽掉,二根就倒下來,爲什麼?二根蘆葦架不住的, 叁根蘆葦中要抽掉一根,所以說,那叁根裏面的蘆葦,說這一根支持這一根也對,這一根支持二根也對,另外二根,甲支持乙、丙也對;乙支持甲、丙也對,丙支持甲、乙也對,抽掉一根蘆葦,二根就倒下來。意思就是無自性,就是這個比喻。就是(重複)的因緣,誰也不是主宰誰,這個世界,佛陀就告訴我們,它是一種緣生緣滅的東西,緣生緣滅是怎麼來?因爲透過意識執著,變成質礙的東西,我們爲什麼會有質礙?因爲我們透過意識,所以變成真實性的東西。譬如說我們晚上在做夢,人家拿刀子要殺我們,我們拼命地跑……,醒過來,那是做夢,我們因爲有意識的承認,意識的幻化,所以我們一直認爲這個世間是真的東西,這個桌子硬梆梆的,我們眼睛一看,這個都是真的東西,肚皮也看不過去,可是我們用X光一照,都是空的,剩下骨頭,將來我們發明連骨頭照下去都透過去,這是境界的層次不一樣。我們認爲真實的,對境界高的,那都是虛妄的東西。所以緣起無自性,會歸到最後唯心所造,因爲我們的業力蓋住了,所以我們硬梆梆的東西就是硬梆梆,牆壁就是牆壁,我們一頭撞牆而死,那是因爲你是凡夫才撞得死,你叫釋迦牟尼佛怎麼撞牆而死?他怎麼撞?牆就是他的心。叫菩薩撞牆,一頭撞怎麼撞不死呢?因爲他沒有色法心法的分別,色心就是圓融的東西,這要怎麼撞?一撞,頭可以伸進去水泥牆裏面,又縮出來,又如如不動,本來就是這樣子,圓融無礙的東西,色法就是心法,心法就是色法,他怎麼撞得死啊?所以佛怎麼會生病呢?他示現的嘛!

  心,再來看心,受,那就是前五識,想,就是意識。我們有感受就是眼、耳、鼻、舌、身,對五塵有所感受,想,就是我們的意識,我們的分別,最麻煩的就是這個地方,最麻煩就是想。

  我們一天到晚就是這個想,很多人都要控製這個想。不對!要放下才對,你單單提一句佛話,別的不要管它,妄想起來也不要管它,也不要管它。爲什麼不管它是最好呢?我有一個同學,他在念佛,念佛時妄想一起來,他就想一支關刀,用關公拿的那一支刀,殺啊……我說:殺到最後,那支關刀也是妄想,對不對?我說:你幹脆想機關槍好了,這樣打起來更快,妄想一起來他很痛苦,又沒有辦法,就想一支關刀要殺它,我說:那你想愈多,不是煩惱愈重嗎? 你幹脆想一支機關槍,連續掃射開槍,那不是一樣?對不對?妄想不能用製止的,也不能重複的,妄想一起來,我把它壓,我壓、我壓……你壓在上面,那不是妄想嗎?傻瓜!妄想一起來的時候,不要管它,久了就 no power ,沒有電,妄想一起來,你不要管它,不要理它,它久了,它就沒轍了,你看得清楚就好,你看清楚它就好,用觀照的,妄想來了,你清清楚楚,你不要管它,它就無奈你的何,你一直逗它,它愈來愈凶,所以,這個妄想要懂得放下,不要管它,你單提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專精就好了。所以我們一直想要用妄想去製止妄想,那完蛋了,那落入相對立的東西,那永遠無限的伸展,怎麼樣修都不能成佛。成佛很簡單,不困難,放下就是那個東西,不要討論,也不必再討論,放下是什麼東西,放下就是功夫,當下就是了,緣性無自性,不值得你這樣執著的,沒有多也沒有少,也不增也不減,不來也不去,不一也不異,就是這樣東西,就是這麼簡單。

  再來[行],就是末那識,就是執著的意思,行就是造作的意思。身口意的造作,統統是透過這個行,支配我們的行爲就是第七意識。我們眼睛見,要不要執?這朵花很漂亮,要不要偷拿回去?行,就是末那識,末那就是染有我,法我執,這是行。想跟行是最麻煩的,想就是分別,行就是執著,分別跟執著,就是我們一生一世最大的難關,感情就是透過這二個,你一分別美、醜,你就會執著,所有痛苦都來自于執著,但是這個執著,又有先天性的,又有後天性的。先天性的又不好修,一出生就要吃,不吃就會死。這個欲望是先天性的,沒有辦法,要吃。但是我們後天性的可以控製,可以控製一下我們不要貪,簡單的食物就可以支撐我們的色身,也就不錯了。

  識就是阿賴耶識,從因緣生,本無實性,這個阿賴耶識就像一個倉庫,把所有的種子全部裝進來。在阿賴耶識的底下寫叁個角度,第一個就是根身,幻化出根身,第二、幻化出器界,第叁、具足一切種子,你要認識這個阿賴耶識,根身,我們的五根身,色身就是阿賴耶識變現起來的,我們無量億劫來造的業力,然後那個能量儲存在八識田中的倉庫,然後那個能量儲存在八識中的倉庫,我們今生今世福報大,一投胎變成人還不錯,八識田中裏面,還有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這些種子,但是我們沒有轉變成這個,我們轉變成人, 所以第一個,阿賴耶識會幻化出五根身。第二、器間,就是這個世界,就是你第八意識,你記住!依報隨正報而轉,你正報是什麼?譬如說你今生今世投胎成人,那麼你就吃飯、吃菜湯,福報大。如果你投胎成豬,那你就要吃歐羅肥、吃馊水,撿人家不要的。如果你今生今世投胎成大便坑裏面的臭蟲,那你一生一世就要吃大便,依報隨正報而轉,知道嗎?正報投胎什麼,你依報就享受什麼,沒有辦法的。所以說根身、器界、種子,種子就是具足一切,都是第八意識,就是以緣心緣心,用這個心幻化成由業力轉化成根身,還有這個器界,還有具足內心裏面的一切種子,其實這都是同一體的,同第八意識。所以你的第八意識跟他的第八意識,光光相徹,所以你看到的世界幾乎都是相同,人看到的這個業力差不多相同,所以,你的第八意識跟他的第八意識,光光相攝,所以幻化出來,就是共業所感的世間。所以你看那花是紅色,我看也差不多是紅色的,那你如果叫螞蟻來看,它就不一定是紅色的了。看到怎麼一個這麼大的東西?這是什麼東西?螞蟻一看,它就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了。所以,螞蟻看螞蟻,他們就知道認識那個世界,我們不認識螞蟻的世間,人看人有共同的世間,鬼跟鬼有共同的世間,不一樣的。你第八意識所幻化出來的,業力不一樣,所以影現出來的世間也不一樣,雖然同樣生存在這個叁度空間,可是所幻化出來的完全不一樣。一只螞蟻從牆壁上一直爬到上面去,它不曉得有叁度空間,也不曉得有四度空間,GOD 神的東西,也不曉得有靈性的東西,不知道的。而人看人是人的世間,鬼看鬼有鬼的世間。所以人看到鬼,那是上層次的空間,跟叁度空間,同時一刹那之間交會,那是叁度空間透過某一種角度,看到高層次的空間,所以人會看到鬼,這個空間一轉換,人就看不到鬼了。就是你的靈界、你的意識狀態,在提升到某一種定的時候,你突然看到鬼、看到神、看到這些天人,那是因爲你的境界提升一點點,給你突然看到。有的是先天性的眼睛,就可以具足幾度空間的觀念,所以他可以看到鬼,有的人是必須要修行,修到某一個定力,所以他可以看到鬼,可以看到天神,因爲他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所以佛無量叁千大千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爲什麼?因爲他活在無的空間,無就包括各階層都有,佛活在空的思想裏面,空就包括一切階層面都有。我們是活在有,有的世界裏面,他就必須限製在某一個角度裏面,有就有界限,我們衆生都是有,有我執、有我所,有的東西就是界限,沒有的東西就無量無邊。所以佛就活在一種無量無邊的高層次面,哪一個衆生都清清楚楚,我們活在有的世間裏面,我們無法提升,就會束縛在某一種角度裏面,叁度空間就是叁度空間,你一點辦法都沒有,鬼你就是看不到,但是因爲會怕鬼。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4)》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