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个显微镜也看不出来,不可更分。所以我说佛法超过科学就是这样子。释迦牟尼佛距我们现在几千年,就可以讲出这样子的科学理论了。然后七乘以七,连续乘七次,你算看看,两千多年,佛就讲出这个道理来了。不可更分。所以实极微名最极微,天眼可以见,可是色聚微再七分,以及极微之微,名假极微,色聚微以及极微之微,名叫做假极微,就是不是真的极微,几乎天眼看不出来。那么在这个[不可更分]这四个字要注意听,在楞严经里面讲的,这叫方便说,而佛法里面讲的,譬如说,你分到最后,没有最后,只要[有]就一定可以分。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面就谈到,你说分到最后不可分,极微之微不可分,释迦牟尼佛问:极微之微有没有?你说有。有的东西怎么不可以分呢?是你能力不够所以不能分,如果说,有不可分那就变成空了,释迦牟尼佛说,有多少个空,那么多少的空集合起来,变成一个极微之微?多少的空再怎么集合起来,也不可能变极微之微,对不对?佛陀好厉害!我看到楞严经真是佩服!
如果分到不能再分,那佛陀问你:[不能分]是有还是没有?你指[有]不能分,还是[没有]不能分?如果你讲没有,那怎么讲不能分?没有就没有,如果你讲有,那就可以再分,那就不能称为不可以分,对不对?正确的。十二门论,就是这样讨论的。如果说不可分,那就变成空,那多少个空,可以变成极微之微?那也错,空怎么可以集合成一个微尘点呢?不可能的事情吗。空就是什么都没有,那怎么可能凑成微尘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这个就是方便比喻讲,用分析,其实缘起性空不是这样子的,缘起性空是讲无自性。所谓无自性,就是这个连这个……,变成有个具体的东西,其实也不是靠这个,也不是靠这个,当体就是互相依靠的东西,也不是这个在主宰,也不是这个在主宰。所以要知道缘起是什么道理。缘起无自性,在这里就要注意听了。所谓缘起无自性,是说这个世间不是任何东西在主宰着一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主宰一切,所以他讲缘起。比如说,人与人之间因缘和合,你也不是主宰这个世间,我也不是主宰,所以才讲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没有永恒,没有主宰性,不是任何东西在操纵他,叫做无自性。所谓缘起无自性就是无常性,因为无常性所以本来就是空,所以你说上帝在控制这个天地万物,你也可以说是因为我们众生有承认他,因为上帝跟众生也是一个缘起,那也是无自性。
所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要借重中观的思想,就是说中观常常用比喻,譬如说三根芦苇,这样交叉依靠着,把一根芦苇抽掉,二根就倒下来,为什么?二根芦苇架不住的, 三根芦苇中要抽掉一根,所以说,那三根里面的芦苇,说这一根支持这一根也对,这一根支持二根也对,另外二根,甲支持乙、丙也对;乙支持甲、丙也对,丙支持甲、乙也对,抽掉一根芦苇,二根就倒下来。意思就是无自性,就是这个比喻。就是(重复)的因缘,谁也不是主宰谁,这个世界,佛陀就告诉我们,它是一种缘生缘灭的东西,缘生缘灭是怎么来?因为透过意识执著,变成质碍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会有质碍?因为我们透过意识,所以变成真实性的东西。譬如说我们晚上在做梦,人家拿刀子要杀我们,我们拼命地跑……,醒过来,那是做梦,我们因为有意识的承认,意识的幻化,所以我们一直认为这个世间是真的东西,这个桌子硬梆梆的,我们眼睛一看,这个都是真的东西,肚皮也看不过去,可是我们用X光一照,都是空的,剩下骨头,将来我们发明连骨头照下去都透过去,这是境界的层次不一样。我们认为真实的,对境界高的,那都是虚妄的东西。所以缘起无自性,会归到最后唯心所造,因为我们的业力盖住了,所以我们硬梆梆的东西就是硬梆梆,墙壁就是墙壁,我们一头撞墙而死,那是因为你是凡夫才撞得死,你叫释迦牟尼佛怎么撞墙而死?他怎么撞?墙就是他的心。叫菩萨撞墙,一头撞怎么撞不死呢?因为他没有色法心法的分别,色心就是圆融的东西,这要怎么撞?一撞,头可以伸进去水泥墙里面,又缩出来,又如如不动,本来就是这样子,圆融无碍的东西,色法就是心法,心法就是色法,他怎么撞得死啊?所以佛怎么会生病呢?他示现的嘛!
心,再来看心,受,那就是前五识,想,就是意识。我们有感受就是眼、耳、鼻、舌、身,对五尘有所感受,想,就是我们的意识,我们的分别,最麻烦的就是这个地方,最麻烦就是想。
我们一天到晚就是这个想,很多人都要控制这个想。不对!要放下才对,你单单提一句佛话,别的不要管它,妄想起来也不要管它,也不要管它。为什么不管它是最好呢?我有一个同学,他在念佛,念佛时妄想一起来,他就想一支关刀,用关公拿的那一支刀,杀啊……我说:杀到最后,那支关刀也是妄想,对不对?我说:你干脆想机关枪好了,这样打起来更快,妄想一起来他很痛苦,又没有办法,就想一支关刀要杀它,我说:那你想愈多,不是烦恼愈重吗? 你干脆想一支机关枪,连续扫射开枪,那不是一样?对不对?妄想不能用制止的,也不能重复的,妄想一起来,我把它压,我压、我压……你压在上面,那不是妄想吗?傻瓜!妄想一起来的时候,不要管它,久了就 no power ,没有电,妄想一起来,你不要管它,不要理它,它久了,它就没辙了,你看得清楚就好,你看清楚它就好,用观照的,妄想来了,你清清楚楚,你不要管它,它就无奈你的何,你一直逗它,它愈来愈凶,所以,这个妄想要懂得放下,不要管它,你单提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专精就好了。所以我们一直想要用妄想去制止妄想,那完蛋了,那落入相对立的东西,那永远无限的伸展,怎么样修都不能成佛。成佛很简单,不困难,放下就是那个东西,不要讨论,也不必再讨论,放下是什么东西,放下就是功夫,当下就是了,缘性无自性,不值得你这样执著的,没有多也没有少,也不增也不减,不来也不去,不一也不异,就是这样东西,就是这么简单。
再来[行],就是末那识,就是执著的意思,行就是造作的意思。身口意的造作,统统是透过这个行,支配我们的行为就是第七意识。我们眼睛见,要不要执?这朵花很漂亮,要不要偷拿回去?行,就是末那识,末那就是染有我,法我执,这是行。想跟行是最麻烦的,想就是分别,行就是执著,分别跟执著,就是我们一生一世最大的难关,感情就是透过这二个,你一分别美、丑,你就会执著,所有痛苦都来自于执著,但是这个执著,又有先天性的,又有后天性的。先天性的又不好修,一出生就要吃,不吃就会死。这个欲望是先天性的,没有办法,要吃。但是我们后天性的可以控制,可以控制一下我们不要贪,简单的食物就可以支撑我们的色身,也就不错了。
识就是阿赖耶识,从因缘生,本无实性,这个阿赖耶识就像一个仓库,把所有的种子全部装进来。在阿赖耶识的底下写三个角度,第一个就是根身,幻化出根身,第二、幻化出器界,第三、具足一切种子,你要认识这个阿赖耶识,根身,我们的五根身,色身就是阿赖耶识变现起来的,我们无量亿劫来造的业力,然后那个能量储存在八识田中的仓库,然后那个能量储存在八识中的仓库,我们今生今世福报大,一投胎变成人还不错,八识田中里面,还有地狱、饿鬼、畜生、天人这些种子,但是我们没有转变成这个,我们转变成人, 所以第一个,阿赖耶识会幻化出五根身。第二、器间,就是这个世界,就是你第八意识,你记住!依报随正报而转,你正报是什么?譬如说你今生今世投胎成人,那么你就吃饭、吃菜汤,福报大。如果你投胎成猪,那你就要吃欧罗肥、吃馊水,捡人家不要的。如果你今生今世投胎成大便坑里面的臭虫,那你一生一世就要吃大便,依报随正报而转,知道吗?正报投胎什么,你依报就享受什么,没有办法的。所以说根身、器界、种子,种子就是具足一切,都是第八意识,就是以缘心缘心,用这个心幻化成由业力转化成根身,还有这个器界,还有具足内心里面的一切种子,其实这都是同一体的,同第八意识。所以你的第八意识跟他的第八意识,光光相彻,所以你看到的世界几乎都是相同,人看到的这个业力差不多相同,所以,你的第八意识跟他的第八意识,光光相摄,所以幻化出来,就是共业所感的世间。所以你看那花是红色,我看也差不多是红色的,那你如果叫蚂蚁来看,它就不一定是红色的了。看到怎么一个这么大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蚂蚁一看,它就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所以,蚂蚁看蚂蚁,他们就知道认识那个世界,我们不认识蚂蚁的世间,人看人有共同的世间,鬼跟鬼有共同的世间,不一样的。你第八意识所幻化出来的,业力不一样,所以影现出来的世间也不一样,虽然同样生存在这个三度空间,可是所幻化出来的完全不一样。一只蚂蚁从墙壁上一直爬到上面去,它不晓得有三度空间,也不晓得有四度空间,GOD 神的东西,也不晓得有灵性的东西,不知道的。而人看人是人的世间,鬼看鬼有鬼的世间。所以人看到鬼,那是上层次的空间,跟三度空间,同时一刹那之间交会,那是三度空间透过某一种角度,看到高层次的空间,所以人会看到鬼,这个空间一转换,人就看不到鬼了。就是你的灵界、你的意识状态,在提升到某一种定的时候,你突然看到鬼、看到神、看到这些天人,那是因为你的境界提升一点点,给你突然看到。有的是先天性的眼睛,就可以具足几度空间的观念,所以他可以看到鬼,有的人是必须要修行,修到某一个定力,所以他可以看到鬼,可以看到天神,因为他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所以佛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因为他活在无的空间,无就包括各阶层都有,佛活在空的思想里面,空就包括一切阶层面都有。我们是活在有,有的世界里面,他就必须限制在某一个角度里面,有就有界限,我们众生都是有,有我执、有我所,有的东西就是界限,没有的东西就无量无边。所以佛就活在一种无量无边的高层次面,哪一个众生都清清楚楚,我们活在有的世间里面,我们无法提升,就会束缚在某一种角度里面,三度空间就是三度空间,你一点办法都没有,鬼你就是看不到,但是因为会怕鬼。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4)》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