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因果明鏡論》講記 六▪P3

  ..續本文上一頁都沒有作用了!”是不是這樣?所以這個時候就很容易犯。你沒有學習,就不能亂說。我們不了解的,不要說是針對佛法,就是針對世間法,不了解的盡量少說,少發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你不認知。你說一句“我不知道!”這有什麼過錯呢?非得要充行家,說你知道,但說出來又與事實相違背。這個就是我們學佛的一種態度。不僅僅是學佛的一種態度,爲人處事都是一種態度。不能夠這樣幹,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要有如實的態度就很好了。如果沒有如實的態度,自己不了解,憑猜測打胡亂說,這種大妄語多半都會犯。今天接觸到一般人,說西方極樂世界,“我怎麼沒有看到西方極樂世界呢?”說地獄,“地獄在哪裏?地獄我怎麼沒有看到呢?”所以,一定要我們看見的,他才知道,他才說是有,這個是非常狹隘的,也是方式方法的不對頭。乃至你心裏面,你看到沒有?別人心裏面,你看到沒有?它有沒有?也有。所以,態度上要糾正過來。對于我們不了解的,不胡亂發言。這個就很好。

  過人法,一般要發生慢心、面子思想、要高人一籌,往往有這些心情的時候最容易犯,不願意輸給別人。“你說你對,我比你還對!”“你行,我比你還行!”“你修行,我比你還修行!”“你有精進,我比你還有精進!”往往在這個裏面最容易犯過人法妄語。所以,要知道妄語它有這叁大類。爲什麼要知道這些呢?因爲妄語我們是最容犯的,在口業上是最容易犯的。我們這張嘴不僅僅是吃飯,還有說話。說話不好好說的話,就容易造口業。

  五離間語

  妄語是一種。下面第五種,是離間語。離間語,就是挑撥離間。人家的關系本來很好,你說這樣、那樣的語言讓別人心裏不高興,兩個人關系産生分裂,距離越拉越遠,故意破壞別人之間的關系,這就叫離間語。這個要注意!哪怕是學佛的出家人也好,居士也好,這個很容易犯。

  看一看離間語所針對的對象,是和合的,或者說不和合的衆生有情。和合的衆生有情倒是離間語所針對的環境,對不和合的衆生難道也算犯嗎?也算犯。別人的關系本來就已經很危險了,讓你再說兩句話,那不是雪上加霜嘛!別人的關系不是越來越不好嘛,是不是?你不就達成離間別人關系的目的了嘛!所以它也算犯。

  第二個,是發心。就是認識上首先要沒有錯誤。第二個,是發起的心,對于和合的衆生,想要讓他們相互之間不高興,相互之間背離;于不和合的衆生,我們很歡喜。今天假如這個居士批評了那個居士,看到他們之間有嫌隙出現了,于是他就湊上去:“這個人就是個壞蛋,我以前就知道,但是以前我不好跟你說,今天我看他接觸到實實在在壞。”“是不是壞呢?”“他有很多壞的事情,我跟你說。”于是別人一聽,是這樣的。別人就更遠離于良好的關系,相互之間就背離得越來越厲害。就是世間上所說的落井下石。所以,這也屬于這個範疇。

  加行,在發心的基礎上,以實語或者不實語。注意,哪怕就是你說實在的話,但是你讓別人之間的關系發生不好了,相互之間背離了,也屬于離間的範疇。所以,我們學佛的還很要注意這個。爲啥呢?學佛的大多數都很善良,其間就要有善巧。善良而不善巧的,他說:“我就是直脾氣人,我就是見到什麼就要說什麼,我這個人是咋樣,我就說咋樣。”以爲自己的脾氣直,以爲自己說的老實話,但是這個老實話對衆生會産生一種什麼樣的影響,要注意。如果不注意,說出來很多時間就傷人心,讓衆生之間不和諧。所以,這個時間要注意。這兩種情形都屬于。

  隨自己的意樂而說,只要你喜歡說這些東西那就算犯。不管你說老實話還是不老實話;不管你是直脾氣,不是直脾氣,只要達到破壞別人之間的關系,那就屬于這種。還有一種狡辯的,他經常說:“那兩個人的關系本來就不好嘛,何必用我說呢?我不說他們關系也不好嘛。如果他們關系真好的話,就是我挑撥離間也挑撥不了。但是我挑撥得了,說明他們本身就是不好,本身就是早晚都要離的。”所以,你看我們平時愛不愛落入這種窠臼?就很容易落入這種範疇。所以,有這種所針對的和合或者不和合的衆生有情,我們發起讓他們相互之間背離,或者關系越來越不好,我們說實在的話,或者不實在的話,達到了破壞別人之間的關系,別人理解了,你所說的內涵別人已經知道了,理解了,這就屬于犯離間語的究竟罪。

  離間語分成兩個類別。一個是公開離間語,一般是具有權威的人在兩個人同時在的時候,當面以離間語使他們分開。“你們兩個都在啊,你給他說了什麼,是不是這樣的情形。他對你一直都很好,現在你這樣說該不該?”這兩個人一聽:“這個人原來是這樣的!”下來以後就背離了。這種關系。所以,當面用離間語使別人分開。“別人暗中說你這個人如此如此下劣,當面也如此如此迫害你,今天你們倆我看好像不是這回事。”故意裝作關心別人的樣子。類似這種當面挑撥離間的語言,就屬于第一類——公開離間語。還有,就是今天說的,“要不我們就對質,你要不相信就叫它過來。”叫過來,就屬于什麼了?叫過來就屬于公開離間語了。兩個人面對面,讓別人不舒服。第二個方面,是暗中離間語。比如,在情投意合的兩個人之間,在這個人面前就說:“我看你平時很關心他,但是我覺得他對你沒有你對他那麼好。”以離間語讓他們分開,就屬于暗中離間語。

  六 粗惡語

  第六個方面,是粗惡語。粗惡語就是說粗話、髒話、罵人的話,讓人心裏面不舒服。它所針對的環境,是能夠引生別人嗔恨心的衆生。這個就是粗惡語所針對的環境。只要你讓別人不高興,就是所針對的環境。

  發心,第一個方面,對于這種衆生沒有偏差地認識。第二個方面,發起的心,就是你發起粗惡語,想要別人不高興,想讓別人産生這樣那樣煩惱的心,故意讓別人不舒服。“無事莫惱諸有情”,我們剛出家的時候,師父就經常告誡:“沒有事的時候不要去逞口舌之利,不要去讓別人不高興,要和合,在日常生活過程當中都要這樣注意。”但人與人之間不一定就是這樣,看到別人很高興,故意要說兩句話氣別人。等到別人不高興了,自己反而覺得高興。這個是我們的一種惡劣心態。

  加行,就是以實在的話或者說不真實的話,或者依別人種姓的過失,或者依身相的過失,或者依職業的過失,或者依犯戒的過失,或者依現行的過失,說一切使對方不樂意聽的話。什麼叫種姓?種姓在中國沒有,但是相似的有,就是出生的高低貴賤。比如,“哎呀,你是城裏人!”“你是當官出生!”“你的父母親很有背景!”贊歎別人,這個是說別人背景好。說別人不高興的事情,“你這個山裏面出來的!”“你這個農村裏面出來的!”“你這個窮鄉僻壤裏面出來的!”“你這個沒有教養的家庭裏面出來的!”有這樣的話沒有?經常就有這樣的話。依身相的過失,“你看你這個矮子!”“你看你這個聾子!”“你看你這個啞巴!”“你看你這個醜八怪!”經常就是這樣,依別人身體上的過失來說。還有依別人職業上的過失,“你看你做的什麼職業,人家在當官,你在當什麼,你在當廁所的官!”以職業上的事情來挑別人的毛病。還有依別人犯戒的過失,今天看別人高興:“你高興什麼?你看你那天犯戒了!”讓別人不高興。還有現行的過失,身口意現在的一種過失。依這些種種的,或者真實或者不真實,哪怕你說真實也屬于這種,讓別人不高興。

  究竟,就是對方聽了你的話理解了,情緒上也發生變化了。所以,這個就算犯究竟的粗惡語。粗惡語,比如我們對相貌醜陋的人公開宣揚他們的缺點,對那些有生理缺陷的盲人、聾人當面稱呼他們爲瞎子、聾子,或者說出對方的罪惡,或者說出一些低劣的語言。今天我們這些人就是這樣,看別人長得胖,就叫別人肥妞;看別人長得瘦,就說這樣那樣的語言,反正看著什麼說什麼。看著別人腳是跛的,掰子(四川話跛子)就叫出來了。很容易就這樣叫。所以我們平時不太注意這種情形。以溫和的方式使對方心不愉快的語言也包括在惡語中。這個就更惡劣,他自己裝得一副清高的樣子,裝得一副沈穩的樣子,以非常溫和的語言,說出來讓別人跳八丈高的語言,這種人更惡劣。

  七 绮語

  第七是绮語。绮語,就是對對方沒有意義,沒有利益的話。你說出來幹啥呢?對對方沒有利益的話不要說,沒有好處的話不要說。無利,就是沒有利益;無義,就是沒有內涵。我們四川人更應該要注意,擺龍門陣,吹牛,充殼子。充殼子是啥意思?不懂?以前我說過,別人充,就是充米,充米有實在的東西,充谷殼子有什麼實在的意思呢?沒有什麼實在的意思。所以,充殼子也就是這個思,說那些沒有意義的話。

  這裏面有七種,第一是辯論過失。辯論就是鬥爭、爭訟,第叁個就是相互競爭。在這裏面發生這些話。第二個,于外道論典或者咒語愛樂、受持、讀誦。你今天學佛,“哎喲,這個道教音樂蠻好聽!”“那個道教咒語蠻好聽!”今天說*輪~,“哎呀,*輪~的咒語還不錯!”這也屬于這個範疇。第叁個,是被苦惱所逼的語言。成天在那兒傷心歎氣,你說你爲什麼要做這種事情呢?你高興一點不行嗎?別人聽到你這種語言,心裏面難受。所以這也屬于。第四個方面,是嬉笑、喜樂、愛欲之語言。經常開玩笑,把男女間的事情,黃色龍門陣說出來逗大家笑一笑,爲他人做嫁。笑過有什麼意思呢?沒什麼意思。所以這些話也要注意。第五,是樂于在大衆中宣說王論、臣論、國論、盜賊論。跟你不相關的,你說這些幹嗎?說這個國王又怎麼樣,那個國王又怎麼樣;今天薩達姆又怎麼樣,明天布什又怎麼樣,好像他家裏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但是跟你有啥相關呢?今天我們說這個市長又怎麼樣了,這個主席又怎麼樣了。樂于去談論不相關的事情,打發時間。所以說這個政治上的事情我們盡量不要說,說它幹啥?跟你不相關,好好地修行。別人家庭裏的好壞,你不要去亂說。強盜、黑道、白道也不要去亂說。所以往往這些閑龍門陣還是招禍,惹禍的根源。第六種,就是說醉話,說瘋話,說癫狂語。所以這些都屬于。第七是說邪命語。什麼叫邪命語呢?邪命就是用不正當的方式去謀取錢財。邪命語,就是從語言上用不正當的方式去謀取這些錢財,那就屬于邪命的話。算命匠,今天你多而不少看過一點易掌經、四柱八卦,“你這個人,有大災難臨頭!”僞裝得莫測高深的樣子。說:“那怎麼辦呢?”“那你要破的話就拿點錢來。”這個錢一得到,邪命語。所以這些都應該要知道。這是所針對的環境。

  加行,就是勤勇宣說绮語。說這些話的時候,你很積極,很勇敢。叫你辦正事的時候不積極,說這些話的時候很積極。這就是加行。我們今天實實在在大多數都有這種問題,叫你念佛,你無精無神;叫你吹龍門陣,吹死牛,叁天不下來。不管男的、女的,他很厲害,嘴巴很能說。就是喜歡說這些東西。那就是加行。

  究竟,就是你把這話說完了,那就算犯。這個裏面不需要他人解義。因爲本身就是無意義的話,這個說出來有的聽,有的沒聽,聽與不聽只要你說出來就算犯。這是身體上和口業上的七種,下面還有意業上的叁種。

  我們今天的時間就到了。

  (毒毒 整理)

  

  

《《因果明鏡論》講記 六》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