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因果明镜论》讲记 六▪P2

  ..续本文上一页经常有点权力的,觉得这个东西好,那个东西好,你要一赞叹,别人一恐惧,不敢不给你。也属劫夺别人的财物。在其位谋其政,要为老百姓服务。不能够为老百姓服务,利用职务之便贪赃枉法,这也属于不与取的行列。第二个,是盗窃不与取。就像盗贼一样,在主人没有看见的地方暗中把东西偷走。这个叫盗窃不与取。第三个方面,是欺诳不与取。比如经商做生意,为欺骗对方而打各种各样的妄语,或者在称上做手脚,在尺寸上做手脚,以这些来欺骗别人获得财物,这都属于欺诳不与取。今天做生意的大多数就是这样的。有个做生意的人给我说:“现在做生意谁不这样?”你要买十斤水果,拿回家一称没有十斤。称的时候是十斤,拿回家就不是。你说要买菜,就那么点菜,但是买回家一称重量不够。所以说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法。今天我们为了图利,往往在财物上犯不与取。今天有一点,明天有一点,往往是绞尽心思要达到目的。所以,为了生存,为了谋取几个利益,在世间上造的业难道还少吗?也不少。所以,一定要警惕。

  三邪淫

  第三个方面,是邪淫。邪淫,就是不正确,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它所针对的环境,一个是所不应行。比如,不应该行淫欲的对象,你行了淫欲,那就属于邪淫。还有,非支,在行淫欲的地方不对。非处、非时,时间地点不对。就有这四个方面。所不应行,比如除了自己合法的配偶以外的一切男、女、黄门等等,都不应该与之行淫,这就属于所不应行。在钦·文殊友和噶mb不动金刚各自所作的《俱舍论释》里面,尤其强调不能够与自己的父母、儿女以及七世之内的宗亲行淫。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儿女乃至七世之内的宗亲,犯了邪淫的果报特别厉害。第二个所对的环境,是非支。即便是合法的夫妻,除正常的地方,其余的地方去行淫,就算犯了邪淫。所以,夫妻之间特别注意。比如,口里、大便道、手上、股间、大小腿之间,都属于非支。在身体上,不是正当的身体部位。第三个方面,是非处。指不能够行淫的地点。比如,在上师附近,塔庙之中,他人看得见的地方,这些都不是正当的处所。《俱舍论释》当中指出,不能够在有光明的地方行不净行。不净行,就是淫欲法。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不能在夫妻的卧室当中供佛像。所以,在家的居士特别要注意。你的卧室里面供有佛像、经书,有三宝的对境在,那就得小心了。所以不能够在卧室里面去供。否则每次行淫均属于犯邪淫罪。另外,假如你身上所佩带咒语、佛像、加持品等等,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够随便取下,但是你在做不净行的时候应当拿下来,放在另外一边,放在卧室以外的房间中,否则也属于犯根本罪。所以,不讲就不知道。一般大概知道要是合法的夫妻,但是合法夫妻之间也有很多规定,它才算不犯邪淫法。这个要特别地了解。非时,就是夫妻之间也不能行不净行的时间。比如,在白天,或者女方在月经期间、妊娠期间、产前产后,在哺乳期,或者说在持八关斋戒的时间当中,或者说身体有病,还有对方不高兴的时候,内心里面苦恼忧郁的时候。这也不属于行不净行的时间,所以要禁忌。

  第二个方面,是发心。发心,第一是认识上没有偏差。上面四种情况我们都认识得清清楚楚的。第二个,是发起心。就是内心愿意去做不净行。内心里很欢喜,很愿意,很主动,很渴求,那就是发心。加行,就是内心里面产生淫欲的念头,口里面说相关的淫欲的语言,身体上实施淫欲法,这就是加行。究竟,就是男女二身相结合了,自己也在过程当中享受其乐趣,那就算犯究竟的邪淫罪。书上说,以我所执而与境合。我所执是什么?就是自己的身体。过限是什么?入如毛头许,那就算是过限。受乐,就是心里面很欢喜这样,很愿意这样,享受这个过程的乐趣。所以,这样就算犯了邪淫罪。

  四妄语

  第四个恶业,是妄语。妄语所针对的环境有八种。一种是已见说未见,已经见到了说没有见到;已经听闻到说没有听闻到;已经知道了说不知道;还有已觉说未觉,已经觉察到了说没有觉察到。这四条还有反过来的,比如你没有见到说见到了;没有听到的你说听到了;没有知道你说知道;没有觉察到你说觉察到了。加起来就有八种。这种说妄语所对的对境,一定要是听得懂你话的人。要是听不懂你话的人,就不算,因为妄语发生不了作用。你想说妄语,要别人听得懂。听不懂,是一个石头,它听得进去吗?听不进去。一个不懂中国话的老外,听不懂你这话的意思,你再打一千个妄语,一万个妄语,别人也听不懂,不知道你在干啥,目的达不到。所以,对境一定要能够了解你所说话的意思、内涵,才算犯妄语。

  发心,一个是想,就是于前面八种,于能够懂自己意思的人没有偏差地认知。就是我们所见的变现为未见,由未见变想为已见,等等。那就是有偏差。你已经见到了,故意要把它想成没有见到;或者说你自己没有见到,想成自己已经见到了。就是想方面要没有偏差。第二个方面,是发起的心。发起掩盖真实的情况,而且交换为另外一种虚假的不存在的情况而说,那就是故意打妄语。这是发心方面。故意要把一种东西说成另外一种东西,故意要把这种情况说成另外一种情况。这就是发心,意乐上想这样。

  第三个方面,是加行。就是口里面说妄语,或者口里面不说,默许虚假的情况,也算犯。比如人家问:“有没有神通?”你故作高深,好像已经有神通了,默许了。人家都说:“你已经开悟了!”(默许的样子)答:“开悟好啊!”人家说:“你念佛已经得到一心不乱了。”他没有一心不乱,还故意装作那个样子。人家说:“你善根深厚啊!”“呵呵,勉强嘛!”往往都是这些东西。不爱输这个面子。还有很多居士来给你授记:“哎呀,师父你是乘愿再来!你是再来人!”这个时间也不能默然,要给居士纠正:“不能这样说。你怎么知道我是乘愿再来?连我都不知道我是乘愿再来,你还知道我是乘愿再来?”所以,有好多居士就爱去奉承。你也会遇上这样的情况,“哟,你是开悟的人!”我们很多人就默然了。“我开悟了吗?真的开悟了吗?那就开悟了吧!”自己不说话,默然允许。这个也是属于打妄语的范畴。或者说以身体的相状指示虚假状况。比如,别人说这个事情是怎么样的,他虽然嘴里面不说,但是他做手势,做各种各样的怪动作,让别人认为这个是假的,不是真的。这算不算犯妄语?也算犯。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做或者教他人做。这个是加行方面。

  怎么样才算是妄语的恶业圆满究竟了呢?就是你想说的,所想表达的意思为对方所理解了,这个就算犯究竟。按照《俱舍论》观点,有染心把真实情况说成另外一种虚假的情况,当别人了解了意思,因此而变更了解,就成为妄语。什么叫变更了解?别人原来认为是这样一种情形,这种认识是如实的,结果经过你的改变,用种种的方法使别人改变了认识,那就说明你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妄语就算犯究竟了。如果他人不理解,或者在内心里不至于变更原来如实的了解,这个就算没有犯究竟的妄语罪。不算犯究竟的妄语罪,算犯绮语罪,成为没有意义的话。所以这些是绮语。以下三种语业,在对方没有了解的时候,都仅仅成为绮语。所以,妄语一定要对方能够理解。对方能够理解,才算犯究竟。对方的认知要发生改变,这就算犯究竟。对方听不清楚,没有理解,没有改变认识,就不算这个恶业。

  所以,妄语分为三类。第一个,是一般妄语。比如,我们内心里面有欺骗别人的心而说的一切妄语,严重后果没有产生,只是一般性的,就叫一般妄语。结果不是很严重。第二个,是大妄语。比如,修定没有功用,持戒没有功用,念佛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世因果没有,六道轮回没有;说这些善法没有功德,说那些恶业没有罪过,杀生、偷盗、邪淫等等一切没有罪过;还有说清净刹土无有安乐,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真正是那么样快乐吗?不一定。我们就说这些语言;说三恶趣不存在,或者三恶趣根本就不痛苦,这些都属于;还有说佛陀、诸佛菩萨没有功德。这些都属于犯大妄语。第三个方面,就是过人法妄语,也叫做上人法妄语。什么叫上人法,什么叫过人法?超过一般人的境界。他没有这种境界,他说已经得到这种境界了。比如,你没有开悟说你开悟了,没有神通你说有神通,乃至于没有得定说自己得定了,没有真实的信愿之心你说有真实的信愿之心。所以,这些都是自己没有得到的境界,超过一般人的境界,你偏偏说自己具备有这样的功德了,这就属于上人法妄语。所以要注意了。一般妄语,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犯。甚至大多数居士都在说:“师父,我今天又打了个方便妄语了!”他很高兴,“我欺骗他们,我跑出来了!”也属于犯妄语。虽然只是一般妄语,但要养成习惯了,很容易就朝大妄语去了。不能够养成这样的习惯!什么叫“方便”?在这个地方一定要把方便妄语能够领会。所谓说的方便妄语,一般说不是为欺骗众生,而是为了做善业,利益众生,你这样跟他说他不太能够接受,用另外一种善巧的方法。但是,我们今天往往是为了自己私欲,做坏事,偷懒而打这些妄语,才说为方便妄语。所以,像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大妄语容不容易犯呢?也很容易犯。为啥呢?我们今天一般众生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比如,善法、恶法我们认识得清楚吗?大多数都认识不清楚。乃至诸佛菩萨的境界,乃至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很多是超出我们认识能力范围之内的,但是今天的人往往是无知者无畏。偏偏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要打胡乱说。这个时间,就最容易犯大妄语了。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一个态度,要不知者为不知,知之者为知之。比如,你今天在学净土法门,其它的法门你学习了没有?别人问到其它法门的时候,你就不能随便乱说。“哎呀,末法时代了,其它法门…

《《因果明镜论》讲记 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