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因果明鏡論》講記 一▪P3

  ..續本文上一頁宗派都各自說各自的,來解釋宇宙情與無情間的真理現象。這其中除順世外道之外,各家各派都在不同層次上共許因果規律的存在。什麼叫共許?就是這麼多宗派,這麼多教派都形成一個共識——因果觀念。這是大家的共識。叁世因果的道理在印度普遍爲大家所接受,那個時間不管是內道還是外道,都依因果規律製定了斷惡行善的戒律。所以說,我們平時講戒律的時候,說戒律來源于什麼?戒律來源于佛陀的智慧。佛陀有智慧爲什麼要製定戒律?就是觀照到法爾如是的,如是因顯現如是的果。所以說,爲了讓我們提高警惕,爲了讓我們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能夠斷除一切我們不想要的苦法,所以把因果觀念上升到戒律觀念,更提升一個層次,作爲我們修行一切道法的基礎。所以說,在古印度不管是佛教還是其它教派,這個都是根本。

  到了中國,佛法沒有傳進來之前,儒家道家就是我們中國文化的主流。聖人立教傳說,覺世化民,也是以因果觀念爲根本。《易傳》當中,就說了這樣的話:“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書經》當中它也跟我們所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你做了不好的事情,一切災難就跟著來了;做了善事以後,一切快樂的果報就隨之而來了,吉祥的事情就來了。不要說書上怎麼講,我們每一個人,驗之于自心,驗之于當下,這是我一再強調的。真理是當下可以體驗的,求之可遠,求之可近,遠近都在。你的智慧很好,窮其一生也不外乎這些道理;你說你智慧很低劣,下愚的夫婦也能夠明了因果道理,能夠行持因果法則,從而能夠從裏面得到好處。我經常所說,人與人之間善與不善,和諧與不和諧,馬上就可以體驗。你瞪別人一眼,馬上別人就還你一個白眼;你罵別人一句,別人馬上就有些相應的動作還報于你;你要拿一跟指頭指著別人,別人或者馬上就會對你發怒,就要讓你遭殃。你要對別人合掌,鞠躬,頂禮,你自然就會看到相應的結果。因果的道理,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人人都可以認識,人人都可以體驗。在太上篇當中,也跟我們所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禍福從哪裏來?還是從我們起心動念當中召感而來。佛法所講的唯心所造、唯識所顯,還是我們自己起心動念所造作起來的,還是我們自己虛妄分別心顯現出來的。所以說“善惡報應,如影隨形。”我們自己做了善,做了惡,它的結果就像影子跟隨身體一樣,你走到哪裏,它就跟到哪裏。你在陽光之下,能夠把影子去掉嗎?去不掉。所以說,因果道理非常樸素、非常淺顯,整整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一代又一代有識之士,可以說孜孜于踐行內聖外王的道理。儒家,通過格物致知、誠心正意,從而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內聖外王!在因果的深廣方面,雖然說有大家共許的因果觀念,但是就這些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所揭示的因果觀念當中,在相同當中還有不相同的。在大原則之下,還有細致入微的一種精妙。所以說,在因果深廣方面只有天中之天、聖中之聖,只有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慧眼圓明,能夠深入于諸法的底源,現量照見無量無邊的法界最極真實的因果實相。所以說在佛的境界當中,無量時空、萬事萬物、前因後果,他是一目了然。經書上常常說:如觀掌中庵摩羅果。就像你在手掌當中拿一個水果一樣,怎麼看怎麼清晰。萬事萬物在佛的法眼之下洞照無余。什麼樣的因,它能引起什麼樣的結果,佛一清二楚。我們這些人經過佛的說法,通過曆代的祖師大德、菩薩的發心講經說法,一代又一代高僧大德的弘揚,因果緣起的道理到我們今天才徹底彰顯于世。有的人說:“因果,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他把人排斥到一邊去了。但是佛教所說,因果不離于當人一念,因果不離于當人造作。既然是我們自己所造作的,也可以由我們自己來改變。所以說因果是怎麼樣的因果,運用之妙,在乎一心,在于我們自己。雖然有如是的因顯現如是的結果,但是如是因顯現如是的結果,恰恰說明這世間上萬事萬物沒有自性。所以說,我們的心一變,因果就變了;行爲一變,因果就變了;因果一變,命運就變了;命運一變,苦樂就變了。掌握在哪裏?掌握在我們自己當人的手上。

  所以說,雖然到了今天,科學可謂迅猛發展,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給人們帶來幾千年來難以想象的感官享受,科學技術的神奇能力使以往的許多幻想都已經變成現實了。以前我們說:“我要天上飛!”今天飛上天容不容易?很容易。以前古人想:“有個千裏耳!”何止千裏,就是萬裏,一個電話就來了。所以說,科學技術給我們今天的人帶來了很多實惠,看到這一切的現代人,又陷入于另一種極端,紛紛傾倒在科學的神壇之下。以爲科學就是一切,所以說這又陷入于科學的迷信之中。今天以唯物主義思想作爲主流的現代科學,幾乎征服了整個世界。相比而言,叁世因果道理,好像摸不著,看不見。你要不經過仔細推敲,仔細觀察,實實在在還不太容易領悟。所以說,佛法弘揚在當今,很多時候遇上的第一關就是這個。“你跟我說因果,太抽象了,看不見,摸不著,什麼意思弄不懂,沒看見。”“我只知道有錢好辦事,有權力好辦事。”今天就迷信于權和錢。于是又陷入于另外一種極端。畢竟可見可聞的現量感受更能吸引人心。就像今天,信不信佛?“信”;相不相信因果?“相信”;想不想修學?“想修學”,“但是師父,肉太具有誘惑力了。要吃肉的時候,我就是禁止不住自己,我要去吃肉。”世俗五欲的誘惑力太大。于是在世俗五欲的誘惑力之下,因果觀念就忘記了,修行的觀念就忘記了。經不起世俗五欲的沖擊,經不起世俗五欲的誘惑。于是我們以現實作爲借口,不斷地要求:“師父,佛法還是要改良!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講的佛法到今天就完全適用嗎?不一定適用。”他要改良佛法,要用我們現在狹劣的智慧觀念,去改造圓滿的佛陀智慧給我們講的經法。現不現實?簡直是一種顛倒,簡直是一種瘋狂。所以說,今天很多改良的借口就是不揣冒昧,不知深淺,胡言亂語。無知者無畏,什麼話都敢說。所以說,我們要注意這種借口。只承認感官所及的事物爲真實,而將隱微的因果、性命之理一概斥之爲封建迷信,從而冷漠地對待它。這就是今天我們這些人的弊病。傳統的文化,今天的人已經很偏激,不太容易接受了。原因就在這個地方。所以說,因果作爲支柱的傳統文化的道德觀念,在今天就更不爲人所重視了。講道,講德,講因果。世俗人說:“你太迂腐了,老古董,你不要給我說這些。”所以到了今天,真正可悲在于這樣一個方面。文化的斷代,斷層在今天是空前的威脅。作爲佛教徒,更應該重視這種觀念。所以,龍樹菩薩跟我們說過:“沒有因果的正見,衆生將會墮落于痛苦的惡趣當中。”

  因果緣起的真理,到今天離我們越來越遠,在世界上曾發出的輝煌的光芒已經因爲我們自己的愚癡,因爲我們的耽著、習氣毛病而日漸暗淡。陷入于沈沈黑夜之中的人類,把自己的本性迷失了,瘋狂地向外面追逐,而不知道返本還源。可憐的芸芸衆生雖然渴求天堂甘露一般的快樂,但是卻不知道自己無時無刻都在吮吸著魔王的蠱毒。貪嗔癡叁毒煩惱的戾氣彌滿整個世界,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已經變成了濁浪滔天的業海。瘟疫、SARS、非典、豬流感、地震、生態危機,無不是因爲我們自己滔天業海而顯現出來。所以要認識到,今天到處都可以看到:瞋心的放縱,從而使得世界戰火紛飛,生靈塗炭,暴力槍殺事件頻頻發生,世間上的人們居無甯日;由于貪心的放縱,使得我們上行下效,全國上下奢侈腐敗,可以成爲亡國的一個很關鍵的威脅因素。但是,有誰能夠警醒?我們依然沈溺于花天酒地之中,不顧一切地來滿足自己私欲的膨脹;喪失了智慧的人,以煙、酒、毒品等等來麻醉自己,想借此擺脫我們內心的空虛;在弱肉強食的競爭場上,我們爲了避免被人宰割的命運,不同領域當中的人們壓力空前高漲,疲于奔命;包括幼小的兒童,爲了一輩子的生存,今天在學校裏面都被書本壓得喘不過氣,被父母逼得沒有退路,乃至小小年紀就有灰心喪氣,疲倦,累。很小的時候就厭倦于學習,厭倦于這個世界。你說是因爲什麼?正是天真爛漫的時候,他隨時做出一副七八十歲,已經看破紅塵的樣子。所以,這樣的世界很能夠讓我們警醒。

  在喪失了因果正見的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並沒有爲世界帶來真正的幸福,反而導致人心迷失、道德淪喪、社會動蕩、家庭破裂。縱情于五欲當中的人們開始飽嘗難以盡述的苦難,越到後面災難越重。爲什麼?因爲我們不知道返本還源,不知道改惡從善。現實世界的風雨不調、嚴重的汙染乃至頻仍的災難,地球上已經難以找到一方純潔的淨土;沒有了親情的撫愛,沒有傳統美德的熏陶,現代的孩子只能夠任隨社會的汙流毒蝕幼小的心靈;殺業的泛濫、性欲的放縱,帶來了癌症、愛滋病等等一切可怕的絕症,人們的身心健康普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吸毒的瘾君子們被毒品摧殘得成了人間活生生的餓鬼,在這個世界我們就已現量遭受到了惡道的苦報,人間地獄;現代社會的競爭機製,已經把人們改造成一群群時時刻刻都在搏擊著的野獸,在這種世界的較量當中,往往是你死我活。所以說,人變得空前的冷漠,空前的殘酷。這個世界變成了商場,商場變成了戰場。我們的痛苦日漸加劇。

  人類染上了這些瘋狂病,就急切需要療毒解毒的妙方!而徹底根治衆生的業病除了因果的妙方之外,再也不可能有其它的方法。業由心造,還需要我們從心忏悔;命自我立,一切福報,一切真實的利益,還需要我們自己從行爲當中來自求多福。諸佛菩薩,也沒有用水就能夠幫我們把罪業洗淨的能力。他就是通過講經說法,通過因果觀念來喚醒沈迷于世俗五欲的人們。所以說,我們今天如果不再猛醒回頭、改惡向善,慘厲的業報會將我們進一步地推向痛苦的深淵,到那時候縱然藥師佛在世,也無計可施。所以,我們忍心五濁惡世的衆生受苦受難嗎?我們也不忍心。見此受苦受難的時候,我看在座的諸位都能夠掉幾滴眼淚,也不知道是諸佛菩薩的慈悲?還是鳄魚的眼淚?不知道。但是,諸佛菩薩真真實實地以智慧來洞見受苦受難的根源。所以說,在這個世間上樹立因果妙法,來讓我們從迷蒙當中警醒過來,或者讓所有衆生免于叁惡道的墮落,能夠立足于人道而順利趨向于究竟圓滿解脫。所以說,一切的叁寶,一切的曆代祖師都是悲心切切,爲我們宣示因果法。今天就爲了將因果觀念、因果法門廣大地弘傳于人群當中,所以益西堪布秉承諸佛菩薩的教言,秉承上師叁寶的教言,參照佛經、古德論點,以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撰著《因果明鏡論》。這就是堪布造論的緣起。

  祈願本師釋迦牟尼佛、怙主觀世音菩薩乃至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以及十方叁世一切的諸佛菩薩加被這個時代一切迷盲的衆生,開啓衆生無誤取舍的智慧眼睛,遠離現世的深重苦難以及來生來世叁惡六道的慘惡苦報,永遠趨入于安樂淨土的正道,到達究竟、圓滿、真實的淨土。同時,祈願一切善良、有智慧的人們,悲憫這個時代苦難的衆生,發起救世度人的菩薩心腸,將諸佛菩薩的因果法門盡心盡力弘揚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才能夠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爲美好,更爲光明!怎樣才能夠做到?我們今天學習這部《因果明鏡論》這就是開端。學好了以後,我們每個人按照因果謹慎取舍,嚴持戒律,就能夠幫自己脫離苦海,就能夠趨向于樂土;以這樣的因果觀念,再讓我們周邊的衆生都能夠改惡從善,這就是利益衆生。世間上的希望曙光,就發生在我們這一念學習的慈悲心性上、菩提心性上。所以說,希望大家都能夠發心好好學習,也能夠讓有緣的衆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我們把它學好了以後,要讓周邊有緣的衆生都能夠教育他,都能夠幫助他。這個就是弘法利生。所以要好好學!

  阿彌陀佛,今天的時間就到了。

  (毒 毒整理)

  

  

《《因果明鏡論》講記 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