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因果明镜论》讲记 一▪P2

  ..续本文上一页认识空性显现的世俗因果谛,这叫空有圆融,性相圆明,这叫慧眼。所以说“澈大千”,三千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一切因果的本性,一切本性的因果,都能够圆满了知。“如如因果不虚误”,如其因,如其果,一点都不虚假,真真实实地给我们揭示,一点都没有误差。因果是怎么样的,他就怎么样觉悟,有这样的智慧。“亘古亘今常宛然”,虽然说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揭示出来的,但是这样的因果之理,释迦佛出世也是这样,不出世也是这样。那是法尔如是的道理。虽然说法尔如是的性相道理,但是没有诸佛这种大善知识,我们就不能够圆满地认知。虽然说现实的道理就是这样,但是你因为不能够明了,不能够认知,所以说往往是背离而行,与因果道理往往是不合拍的,不相应的。就由于我们不合拍、不相应,所以说才造成了我们今天受苦、烦恼,习气毛病越来越深沉。所以说,我们根本受苦的原因在这个地方。这是顶礼释迦文佛。为什么要顶礼他?因为他有圆满的智慧,能够给我们揭示恰如其分的因果观念,能够把法尔如是的真理揭示给我们。

  “稽首观音同体悲,滔天业海几多泪,欣乐未曾播善种,避苦依然造苦因;”这就是顶礼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要顶礼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了悟自性以后,从自性当中生起同体大悲心,慈悯一切众生。慈悯他们干什么?慈悯我们陷在滔天的业海当中。“业海”,就是我们自己行为所种的种子,它的一种行为,它的一种结果。种子太多了,所以说称之为海。善善恶恶,这样的恶,那样的恶,积累在一起数之不尽,穷之无底。所以经上说:假如我们自己所造的业有形有相,四大海水容纳不尽;要把它堆起来,须弥山不足以形容其高。我们的业有多少?无量无边,就像大海一样的深广。大海还是有限量的,但是我们自己的业没有限量。所以说,称之为业海。为什么叫“滔天”?业海当中所起的波浪太大了。就像台风、飓风,海翻卷起来。你到大海边去看,钱塘江的浪潮,卷起来十几丈、二十几丈,不得了。我们善善恶恶的业堆积在一起,今天给我们掀起的滔天巨浪,可以说淹没了一切,给我们制造了多少的灾难。我们陷在这样的苦海当中受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泪。这些泪积累起来,可以说数之不尽。四大海水多不多?多。但是不足以形容我们所受的苦,所流的眼泪。就因为我们现在的业果,就因为我们业海的滔天巨浪,受了不知道多少苦,流了多少泪。所以说,观世音菩萨从同体大悲当中来怜悯我们。

  大家反思一下这一两年,我们所受的苦还少吗?非典、瘟疫、战争、地震、水灾、旱灾,到今天又是猪流感。我们所受的苦还少吗?不少。每一年都有新出的问题,都让我们胆战心惊。每一年我们都期望明年会好一些,但是一年一年层出不穷的问题,让我们连家门都不敢出。如果说你没有遭遇到这样的灾难,还有一丝侥幸之心,但是去年的地震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边。也许我们有多少亲人被淹没在地震的巨浪当中,人没了,钱没了,什么都没了。这些不是我们所受的苦吗?我们想不想离开这些苦?想。但是,你虽然想离苦,想得到真实的快乐,但是世间上的人很稀奇、很古怪,一点善种都没有播种下去。人家说,地震以后有一部分人变得很聪明了,变得很行善,很积德,对身边的人很慈悲,很宽容了。我觉得,地震的苦难对这一部分人真真实实起到一种加持作用。还有一部分人,变得更加醉生梦死。他在想:“地震来了,什么都没有了,我存了几十万的钱要是以后一旦地震来了,吃也没有吃好,玩也没有玩好。算了,我现在还是及时行乐吧!”赶紧把这些钱取出来,该吃的吃,该玩的玩。结果,加促了他对世俗五欲的堕落过程,加促了他造业的过程。他自己对前途感到很渺茫,人在地震面前变得很脆弱,他对于人生的未来也没有把握,所以到今天变得更消极,更沉沦,更享受世俗五欲。世间的善业乃至出世间的善业,不愿去播种。如果说我们是这样,能够脱离苦海吗?能够得到真实的快乐吗?每一个人反省反省。我们连年遇上这些灾难,发没有发愿为改变这些灾难而做多少善业?没有。就在那里流眼泪,就在那里哭:“好恐惧!”但是到头来,无所作为。这是一种非常可悲的现象。希望我们从悲痛当中走出来,化悲痛为智慧,化悲痛为力量。要认识因果道理,要赶紧发善心,做善业,播善种,早日结善果,让我们从恶劣的命运当中,走出阴影,那就好了。

  所以说,我们喜欢快乐,但是检点起来,到今天我们没有播下什么善种。我们喜不喜欢避开苦难?太想了。但是,我们依然在制造烦恼的业,依然在造恶法,依然在搞阴谋诡计,依然在整人不利己,依然在我们身心世界里面将就自己的习气毛病,依旧懒惰,依旧堕落,依旧愚痴,依旧无明,依旧发脾气。我们非常想避开这些苦难,但是在造恶业的时候,可以说是无所畏惧,比谁都勇敢。但是,一旦所造的业显现为果报的时候,我们比谁都要脆弱。所以说,观世音菩萨就怜悯我们这些愚痴的众生,也要给我们揭示因果的道理。我们今天受苦,是因为造作恶业。所以,我们要避开这些苦的话,要赶紧断掉这些恶法,不要再制造受苦的因,不要再造贪心、瞋心、愚痴心,不要再造杀盗淫妄这些恶业。我们喜欢快乐,就要积累快乐的原因。这样的道理讲起来简简单单,但是否我们每一个人都把这样的道理深入我心,真能够把这样的道理落实在我们自己的因果取舍上,这就很关键。所以说,我们今天学习这部《因果明镜论》,是希望这样的因果观念,能够深入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能够从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开言吐语、待人接物这些细节上,来落实因果取舍观念。

  “稽首上师无畏力,浊世说法醒群迷,此回当要慎取舍,莫再失身陷泥犁;”这是稽首上师。上师已经得到一切智慧,圆满一切功德。断德、智德、悲心都圆满了。不管在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他都是无所畏惧的。所以说,能够给予我们最真实、最圆满的智慧。在五浊恶世过程当中,讲经说法利益众生,要让我们从迷梦当中醒过来。所以说,我们这一回应该要痛念上师三宝的恩德,应该要非常谨慎地把我们自己的行为好好地反省,好好地观照。在我们自己价值观念当中,要非常谨慎自己的取舍,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落实在因果观念当中,要上升到戒律观念当中来。要守戒,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莫再失身陷泥犁”,不要再陷入于这样的地狱火坑当中去。所以说,人人都有死的一天。什么时间死?阎王也没有通知你。死了以后你到什么地方去?取决于我们这一辈子的因果行为。所以说,我们失身于三恶道,失身于泥犁地狱,究竟是谁在作怪?还是我们自己取舍因果行为,在起决定作用。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发心:不要再做错误的事情,不要再把自己失身于三恶道,失身于六道二十五有的生死轮回里。要发这种愿心。

  “秉承依怙法王教,誓造如镜因果论,”在堪布来说,法王是什么?就是他的上师。在我们三界的众生,法王就是谁?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以说,堪布发愿,要以这样的发心,要怜悯一切众生,要把佛的慧眼给每一个众生都装上,要把观世音菩萨的同体大悲心学习好,要把上师的加持,上师说法利益众生的事业要继承下来,就要给予众生因果正见。所以说,来造著这样的《因果明镜论》。“祈愿众生重得眼,乐邦有路莫耽延。”希望我们现在的每一个众生都要长眼睛。长什么眼睛?每个人摸摸自己:“我有眼睛!我不瞎!”我们现在就是有眼睛的瞎子。你只能够看到世俗五欲,只能够看到短暂的世俗利益。没有法眼,没有慧眼,看不到因果观念,看不到万事万法的空性,看不到因果规律。所以说,世出世间的因果观念没有树立,这样的法眼不具备,慧眼不具备。所以,慧眼照空,法眼照有。有,就是体现在这样的因果过程当中。所以说,我们要每一个众生都能够得法眼,都能够从二谛圆融过程当中,来认识世俗有的显现,不离一位,如是的因显现为如是的果。所以有没有这种眼?法眼有没有?所以说,今天学习因果明镜论,就要帮忙我们每一个人都把法眼树立起来,要能够明了这些万事万法的因果关系。“乐邦有路莫耽延”,你要说没有办法解决苦,那就不要想了,因为这种苦没有办法改变。但是今天佛给我们指出来,这样的苦是有办法解决的。它不是铜墙铁壁一块,它是没有自性的,用智慧就可以穿透它。得法得了路子以后,我们就可以真正的离苦得乐。我们欢不欢喜?犹如在黑暗的世界里面,我们窥见了黎明的曙光。高不高兴?到峨眉山,到泰山,到五岳之巅观看日出。一看太阳出来了,游客都在那里高声欢呼,很高兴。为啥?我想还是对光明的期盼,对光明的尊重。落实在法当中,那就是对因果的明了。你要有这种法眼,能够照见如是因显现如是结果的时候,在我们自己身心世界里面的的确确就像太阳一样升起来了。智慧眼、法眼,它就像太阳一样地升在当空,能够照亮一切世出世间的万事万法。那么只要能够看得清楚我们自己脚下的路,你也就不太容易走岔路了。

  所以说数千年以来,通过一代代祖师圣贤的教化,善恶因果的观念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我们东方人的内心之中。东方文化,佛、儒、道,哪一家不讲因果观念?佛教,不说了;儒教,“积不善之家必然有余殃,积善之家必然有余庆。”还是讲一个因果观念。所以说因果观念深入于我们内心当中,成为我们自己安身立命、求道证真的一大根本。我们今天的修行道路,要修行佛法改变自己的性格、命运、恶业,这就是一大根本。你的因果观念有没有?如果没有因果观念,那就很糟糕。今天任何人都说:“我相信因果。”你相信什么样的因果?明不明了?没有因果观念的时候,学习都没有起点,没有根本了。

  在古印度,思想发达、宗派林立、有许许多多的学说。佛陀出世的时候,记载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九十六种…

《《因果明镜论》讲记 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