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講記(八)
我們這有個女老師,她才出生八十天她父親就死,母親把她帶著,她父親死了兩年才轉世。五歲時一天忽然說起大人話:你們找某處某家找來,我要給她說話。找去就說家裏還有那些事沒有交代完,一樣一樣說,說了想起前世還哭,他這一家人聽了也哭,哭了又怎麼辦?這個事不好解決。他的太太把他氣毒了,說他:你不想把我們孤兒寡母丟下就走了,你今天找我說這些話有啥益處,你還是一個五歲的娃娃,未必回到家裏來給我當家長,來幫助我什麼?她就正色訓了他,就把女兒帶走了,從此那個五歲的娃娃不提這個事了,提也無益,這個轉世的娃娃還在工作。那時把他們找去說得活靈活現。你說這個事是不是假的?老師給我說的,她也沒有認那個娃娃。真人真事,她沒有給別人講。所以叁世因果,有好多實在的事,現前實在的事,過去實在的事,經書記載的很多很多。我們首先要把叁世因果信下去了,我們才會念無常。若不信,死了就完了,有啥意思?有的人就多掙些錢爲兒子買房子,有的人想只活幾十年,專爲世人做好事,這是世間頭等好人,不是好多。真正好的共産黨員他就不信有後世也認真做好事,那可以。多數不行,想這幾十年要值得,所謂值得就是吃好穿好耍好,這不行,成了世上的禍源,于世人沒有用處。所以叁世因果我們從道理上,釋迦佛與大弟子有神通親眼所見,所以這個問題我們先提出來,認識一切有爲法。有爲法因緣所生佛法叫有爲法。這個東西有它的主因有它的助緣才産生的,這些東西都是要消滅的。人也是有爲法,人也是要死的,免不掉。人要死,趁我還沒死我要多做好事,好事中的好事就是要懂得佛法,在佛法中找到一條修行的路。世間社會上認爲的好事,我們佛弟子都應該力所能及做,所以佛弟子就應該做社會上頭號好人,才不愧于當佛弟子,佛弟子心因果,你不行,咋個做好人?要行善,要力所能及的做好事,爭取做頭號好人。從前我們父親與他的同學都是民主人士組織一個好人團體,裏頭有部分人就是民主人士做好人,說話好、行好事、存好心,不信佛法也該如此。有些人有多生累劫的自私的習氣就是要當壞人。當壞人就是從自私的習氣。佛法說無我,根根沒有那個我,你自私自利一天到晚爲那個我打算。批評人說的:你我執當頭,看什麼問題都替我打算自私自利。佛法說你那個我是個假東西,一天把你哄著爲它服務,當了傻瓜。世間上聰明人就爲我服務,我不吃虧。佛說你那個我根本是個錯誤的你爲它服務,就是個大傻瓜。佛法是出世間法,看問題就跟世間不同了。
第一念無常,修行要修無常,第一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這是一個粗的無常,但這很要緊的。細無常就是佛說叁法印的諸行無常,修行的人要隨時修無常觀。隨時隨地觀察世間周圍環境物質的精神的,都要把那個無常看到。我們光看到樹長,冬天落葉,春天開花,我們沒有看到漠不關心,八指頭陀看到桃花落就開悟了,大哭一場,因爲他觸到那個境忽然親切體會,叫萬物的無常,于是他非常沈痛的感覺無常之可怕,無常控製了我們整個宇宙,人生。拿人說,人命無常,拿世界說,世界有成住壞空。我們在這個環境中,我們是愚癡,多生累劫習慣了,無常就無常。但有智慧的人,他遇到那個境一下子就深刻體會無常,痛念無常。修行第一步痛念無常,覺得無常跟我自己有切身的關系,不是隔壁的事,修行的道心才發得走,所以念佛的人要把“死字常將挂上眉”,把死字挂在自己的眉毛尖上。不要想我還年輕。年輕一樣要老,光陰飛逝,我們年輕當然比老的沒有那麼緊迫,但是也說不定,我們還是要緊迫。我們現在要緊要修,要培福培慧,要靠我們現前分寸的光陰,隨時隨地修無常觀,要有這個緊迫感,我們沒有時間去打閑岔,沒有時間去到處遊山玩水,沒有時間去嘻哈打笑,把無常觀修起了我們修行才上得到路。而念佛法門首先提出粗淺的無常,就是死無常,所以念佛法門特別說要修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念佛法門的成效主要修到臨命終時,所以修念佛法門隨時要想到死字。若認爲臨命十念都能往生,到臨終時我把十念拿出來,著什麼急!不是那麼回事,曉得哪天死?今晚死要有這個感覺,要有緊迫感,才推動我們對佛法學習,修習都要快要忙,不要悠悠忽忽,我們念佛隨時想到死。從粗無常,然後進一步體會佛說的微細的無常,刹那刹那的無常,一切事物的生住異滅,包括我們的人生在內,都是刹那無常。我們根本沒有體會到刹那的無常,這是細的無常,看到人沒有死,過了一分鍾就短了一分,過了以刹那壽命短了以刹那,下一刹那根本不是前以刹那的你了,所以念佛第一修無常觀。無常觀就是叁法印的第一個。
二一個念佛法門的好修無我,無我我們更修不起,總覺得有個我,把這個我放不下。念佛的人,念佛念念就把我放下了。所以斷我執談何容易,真正老實念佛用功念佛就能念到忘我,心頭裝的佛,沒有裝有我。我們凡夫就是把俱生我執無論何時何地總是我字當頭,把我放在前頭。天天不斷念佛,心裏想的只有佛就把我放下去了。念佛法門看似簡單,它把什麼法門都包進去了,什麼修行都包進去了,所以叫圓。怎麼叫頓?我們現在水平很低,要想成佛,談何容易!自己都想我是凡夫,哪有那麼容易?容易,說念佛法門就有那麼容易,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時心想阿彌陀佛,把凡夫自己就忘掉了心頭只有佛,就能成佛。這是不是唯心主義?什麼叫唯心主義?你不要把心跟物看得太粗淺,我們把心跟物分成兩截來說,是粗淺的心與物,說這是物質這是精神,這是低級的看法,高級的看法是,心與物合爲一個。現在科學講物質的世界歸根到底是一些功能,佛法講唯心,講唯識,阿賴耶識歸根到底是講的功能,不管心也好物也好基本是功能,這就超乎我們尋常,把心跟物看成兩個東西就把宇宙人生問題解決不到。把心跟物看爲一個東西,這個問題就解決了。物就是粗淺的現象,心就是高級的現象,所以我們念佛。二個,能斷我們的人我執,也能斷我們的法我執,念佛才能無我,用念佛法門來無我。念佛法門把我跟佛合爲一體,我在念佛,以後我也要成佛,念到心頭只有佛,實際上佛也就是我。所以我們要懂無我,要從法相道理來講這個無我。第一講人無我,五蘊無我,一切有情都是五蘊假和,再說唯物一點,是四大假合,人就是一堆物質。你這個身子是四大的身,你看到的我的身體,我的人身。身體是四大假合。佛基本談的還是唯物的,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四大假合就是物質的,四大就是色法。第一執著有我就從這個地方起我執,把四大假合之身當成我,更進一步是把五蘊假和之身,色受想行識當成我。念佛這個我就放下去了,我的心就跟佛合成一個,我的心裏心心念念只是念佛,就把凡夫的我忘了。我們看真正用功是在老實念佛的人,一般煩惱要輕些,因爲他心裏裝的是佛,沒有裝我了,我就拿給佛代替了,這個是斷我執很直接簡單的辦法,好辦法。
真正用什麼方法斷我執?很不容易,要多久的修行。所以這個叫頓,學禅宗是頓教,如果你是上根利智一下就開悟了,就解決問題了,是個頓。念佛也是一個頓,就念一句佛,就用這個方法就可以把你的塵勞妄想掃幹淨,可以把凡夫的思想變成佛,這個也就是叁法印的諸法無我。諸法無我放在那,怎麼用?在那個地方發揮作用?結果還是擺在所修的法門上。不管你哪宗哪派講了諸法無我,最後還是要擺在你修行上,要用起來,念佛這個辦法把它用起來。所以念佛法門,這個法門就是頓教圓教。二天我稍微講五時八教。念佛伽陀以開頭就講“一句彌陀,我佛心要,豎徹五時,橫該八教”。五時八教,念佛不說好多教,就是你能信願行,能老實念佛什麼都包進去了。不管什麼佛法的辦法都包含在裏頭了,直截了當,直下承當,擔當得起,我能夠成佛,給你說你要成佛,我覺得我怎樣成佛,念佛法門說,你認真念佛就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不再受生死輪回,跟那些阿羅漢大菩薩,所以第一要信得急,就是直下承當,相信念佛能成佛,相信我念佛能出叁界,這個就是上根利智。有問什麼是上根利智?一信之後更不再疑。你信了這個法門以後再不動搖,不叁心二意,不胡思亂想,不對佛的話有懷疑。若懷疑,這就叫鈍,再不懷疑,就是上根利智,是利根,是頓悟,念佛法門就把諸法無我的法印包進去了。
第叁,涅槃寂靜,念佛法門不說涅槃寂靜,念佛法門說西方淨土,西方淨土是變相的涅槃寂靜。大涅槃不是小乘的涅槃。說我們脫離了生死輪回,這個人就灰身滅智,物質精神什麼作用都消滅完了,不再受生死,身子化成灰,智慧也不起作用,不發心度衆生,不受生死,不起作用,佛呵斥叫焦芽敗種。極樂世界去了雖然沒有成佛,必要成佛,等于不退菩薩,不再受生死,等于入了大般涅槃。涅槃寂靜,佛說這個事時說,生死是苦,涅槃是樂涅槃的四個方面常樂我淨。說念佛法門時說娑婆最苦西方極樂,西方就是大般涅槃。我們學佛的人第一個我們趨向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的理想是什麼?大乘小乘同一個理想就是涅槃,沒有涅槃那個境界就不寂靜,就動,有動就是無常,就是苦。到了涅槃,沒有生死輪回,沒有一切的無常現象,所以叫常。我們世間法就是無常。涅槃的四個優點叫涅槃四德。我要想做什麼,我就是主宰。凡夫能做什麼主?我們老法師說的“你有什麼了不起,生老病死跟著你在”!你做不了主,生老病死把你跟著在。你要脫離了娑婆世界,脫離了叁界,才做得了主,才有你真正的我,真正的自由。得了涅槃地位才真正有我,才自在了。說西方極樂,是說到了極樂世界等于我們自在,從此不受生死輪回自由了。西方極樂世界實際就體會了涅槃有我。涅槃才能有我,涅槃才能有自由。
淨:我們的環境想不得,想到實在是髒得受不得。我們…
《阿彌陀經講記 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