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經講記 六

  阿彌陀經講記(六)

  “從是西方”是:就是我們這個地方,從這個地方往西方走,有人問爲什麼說西方?蕅益大師答你問得不對,假使我說在東方,你又說爲什麼在東方,你不該問,說西方就在西方。蕅益大師對這個問題不答。

  說西方有個道理,要跟大家講密法,密法講五方佛,講東南西北中都有佛,佛有五種智慧,佛主要有五方,我們爲什麼單講阿彌陀佛?密法裏修四種法:要修息災法:就是現前有刀兵、饑馑、瘟疫,要修息災法;要修增益法,如果我們求長壽、富貴,求世間一切增益的事,要修南方佛;要修愛敬法就修西方佛;修降伏法,要修北方佛。西方是個愛敬法,西方是紅顔色,紅顔色不易想起,十六觀經叫你看太陽落山時的顔色,那個顔色就是西方的顔色,阿彌陀佛說西方講淨土的法師不講這些,修密法修愛敬法本尊就是西方佛,菩薩的本尊就是觀世音菩薩。在地球上看落山的太陽,就是西方阿彌陀佛的顔色。修息災法就修白顔色,觀世音菩薩白顔色,修毗盧佛白顔色,南方佛就是釋迦佛,釋迦佛是黃顔色,不要把釋迦佛弄成白顔色,玉供佛不代表釋迦佛真正的顔色,真正的顔色是黃顔色。北方佛是降伏的顔色,黑色。所以阿彌陀佛要觀想在西方,什麼叫修愛敬法?愛:心頭喜愛尊敬,一個人要人家喜愛尊敬你,你成佛人家不愛你不尊敬你,你還叫個什麼佛?要成佛要修愛敬法,衆生喜聞樂見,看到你就歡喜,聽到你的名字就尊敬,密法裏就是一部修法,叫愛敬法。修愛敬法的本尊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紅色,我們觀不起佛像,就觀落日,落日就在西方。講經的法師沒有從這方面點出這個問題,實際上念佛法門是密宗裏的一個法門,後來念佛的人跟密宗的人分家了,說你是密宗我是淨土宗,密法裏隨便修哪個本尊,都各有淨土,密法與念佛宗分家,這個又是不合理的。今天因爲談到爲什麼要說西方,這是有理由,從密法裏說阿彌陀佛就是西方,阿彌陀佛就是紅顔色,是愛敬的顔色。我們現在送禮都要拿紅紙包起,爲什麼?說看到喜信人家看到歡喜,心裏歡喜高興,辦喜事都要用紅顔色,顔色有關系,所以十六觀經教我們觀阿彌陀佛,觀不起先觀落山的太陽,觀圓的紅色的光明,阿彌陀佛就是在西方。

  有個說法,說方向是個假的,相對的。法師(蕅益大師)說,假使說十萬億佛土在十一萬億佛土那邊看,極樂世界又在東方了。十萬億是個很大的數,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在世間人的眼裏非常的遙遠,它有那麼遙遠所以它才是淨的,它與我們穢土混在一塊怎麼成爲淨土呢?依我們凡夫說是淨土不能與我們穢土在一起,有十萬億佛土,一個佛土就是一個佛教化的世界,這個具體範圍有多大說不清,總之有須彌山有日月,至少有我們太陽系那麼大。說娑婆世界就是這個地球,有的人說娑婆世界就是南瞻部洲,西藏人把地球喊爲南瞻部洲,另外還有東洲西洲北洲,又是哪個星球,說不清。一個日月一個須彌山,就不僅僅是一個地球,至少是一個太陽系才叫一個佛土。一個日月就是一個太陽系,我們現在娑婆世界也叫一個世界,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的教主,他老人家就教化這麼大一個地方,要過十萬億個這麼大的地方,然後才是極樂世界,從空間上來說很遙遠很遙遠,這樣給我們說,讓我們的心有個趨向,想到極樂世界在西方,距娑婆穢土很遠很遠,如果你走不知何年何月才到,如果你往生是彈指頃,一念就往生。你要淨業成就。

  往生淨土修的淨業,淨業從阿彌陀經說,一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淨業,這個修行非常簡單,修行成就了,像善業成就了生善趣,惡業成就生惡趣,淨業成就生淨土。往生快得很不受時間性空間性的限製,業力再遠都一下子就去了,就像凡夫投生一樣,只要他業力成就了他父母在哪,中陰身就看得到,飛快就去了,中陰身有神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你淨業成就,所以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這麼遠。“有世界名曰極樂”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就是堪忍,堪忍就說這個地方苦多得很忍受不了,衆生在這個世界投生要能忍受能堪忍。與娑婆世界相對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個世界名爲極樂,與我們的世界相反。

  “極樂國土”有別名又叫安養國,說在那個地方的養命之道非常容易,衣食現成,施衣得衣施食得食,想吃飯飯就在面前,想穿什麼衣服衣服就在身上,所以叫安養。不要你勞動,你勞動早已付出,你淨業成就,阿彌陀佛的願力跟你自己修的淨業感得極樂世界,施衣得衣施食得食。也叫安樂,那個地方非常安穩,不像我們娑婆世界生存不定,一下造了善業生天,把天福享完了過去的惡業成熟了,又從天上掉在地獄,一點都不安。安就是樂,只見轉變環境就痛苦不樂,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會一下生天一下墮地獄了,這個國土叫安樂國。又叫清泰,清:清淨,沒有汙濁,泰:各方面都增上。極樂世界樂在哪?“永離衆苦”。你在娑婆世界哪怕行善生了天,天福享完了還要墮落,極樂世界沒有墮落,永遠享受極樂世界這些妙樂,第一安穩,這個地方最穩當,我們要找個保險的地方,只有這個地方最保險,沒有保險的地方。

  下面講佛土,佛土有四種,阿彌陀佛有阿彌陀佛的佛土,釋迦牟尼佛有釋迦牟尼佛的佛土。這個佛土有四個等級,第一叫凡聖同居土,又有凡夫又有聖人的淨土,我們這個世界也算凡聖同居土,凡就是凡夫,聖人也要來,釋迦佛在這降生,阿羅漢在這修行成就,叫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叫五濁惡世,五濁嚴重了就很痛苦,爲什麼叫濁?如清水本淨,丟些土砂水不清淨。什麼是土、沙?就是我們衆生的煩惱習氣,感得這個濁土穢土。濁有五種,第一叫劫濁,劫就是時間,劫濁是其余的四濁會齊了,這個時代是不好的時代,四種濁都會攏了。劫是很長很長的時間,它還有時間性,是無常會變,他不但壞且變化還大得很,你看我們現前世界不單是不好的現象還千變萬化出些花樣叫劫濁。第二見濁,見濁是我們凡夫自己起的邪見,我們五濁惡世的凡夫有五種邪見,一.身見,愛身惜命,只愛我自己這個身子;二.邊見,就是偏見,偏在一邊;叁.邪見,不信因果;四.見取見,我認爲是這樣就執著是這樣,見就是錯誤的見,錯誤的認識,他在錯誤的認識上抓得很緊就叫見取;五.戒禁取,持不該持的戒,自己定不該守的規矩,跟佛法不符合的,跟因果不符合的,認爲持這條戒了不起,不合理的戒持它幹嘛,叫見濁,這五種都叫邪見。我們五濁惡世的衆生在認識上錯誤叫見濁,見濁的力量大得很。外道持那些不該持的戒,還認爲對得很。

  煩惱濁,就是五種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叁毒就是貪嗔癡,慢,貢高我慢。疑,不信叁寶、佛法、因果、善惡。四,衆生濁,娑婆世界的人投生都要找爹媽,爹媽在一起還生出小孩子,投生就很不好。極樂世界蓮花化身好清淨,娑婆世界衆生變了人都低級得很,娑婆世界的人是物質的身子不是蓮花化身的身體,是血肉之軀,看到是個人,碰都碰不得,碰了要出血,熱天出汗,口水,大小便,人就是個臭東西。五,命濁,我們壽命,壽,就是我們自己的業力,我們變人有變人的業力,變人變好久有個限定,還是你的業力,長命短命各有各的業力,這個就是你的壽。壽就是你感得好長壽命的業力,有神識,就有知覺,死了神識沒有了。有暖,溫度,沒有溫度人就死了。壽、暖、識叁和合就有生命,叁樣沒有人就死了。我們娑婆世界的人叁個缺一樣活不下去。極樂世界不死,阿彌陀佛無量壽,阿彌陀佛的眷屬也是無量壽。生到極樂世界不死了,一直都你修行成就,真正是長壽法,到了極樂世界徹底的長壽法。我們娑婆世界壽命受限製。第一修了長命的業力,你放生行善培福才有長壽的業力,第二你神識守著不走,第叁有溫度。極樂世界蓮花化身沒有這個問題,根本沒有死,一直到你成佛,到他方世界成佛,你修行圓滿你就去補佛位。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有情都是補處菩薩,都跟彌勒菩薩一樣,下一生要成佛。在五濁惡世還有差別,叁惡道比人差,人跟天比人又差了,生天了要清淨些,欲界的衆生比色界的濁不淨些。修禅定要觀下界是穢上界是淨。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比娑婆世界完全是穢土,極樂世界才是淨土。

  第二方便有余土,什麼叫方便?是佛的善巧方便把衆生暫時安個地方,你還沒有成佛,沒有到目的地,中間有個歇足的地方,就是佛的方便。《法華經》說的化城,是佛變化的城市,很遠了走不去,中途變個地方在那暫時休息,就是阿羅漢證的小乘涅槃,佛的意思並不是叫你當個小乘阿羅漢就完了,你暫時成阿羅漢,免得你再受生死苦,所以這叫有余涅槃。證了阿羅漢並沒有死,暫時證了涅槃,身體還在。余:阿羅漢往昔造了業才變人,他壽命還沒有盡,報還沒有嘗盡雖然證了阿羅漢還不得死,這叫有余涅槃。佛爲什麼把他們安頓在這裏?他一下子成不了佛菩薩,生死流轉又很苦,讓他入有余涅槃免受生死,暫時住這,如住站房,就叫化城。像走路那麼遠你難得走,化個城市讓你暫時歇歇足,這就是阿羅漢證的有余涅槃。這是通過阿羅漢的修法證的涅槃。小乘的修法與大乘的修法有高低不同,小乘的修法繁瑣得很,真正通達般若要證涅槃就容易些,這是第二層的淨土。

  第叁種淨土叫實報無障礙土,又叫實報莊嚴土,是真正感得的果報。這種淨土就有種種莊嚴,所以叫實報莊嚴,是地上菩薩住的地方,一直到十地菩薩都是住的實報莊嚴土,衆生菩薩的境界。

  第四常寂光土,是佛住的地方。常:沒有變化,寂:寂靜,沒有動亂相,唯是光明相,常寂光土就是佛的法身,法身就是以光明爲相,寂靜不動。法身是常沒有變化。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帶業往生還是凡夫。現在說極樂世界主要指凡聖同居土我們能去。凡聖同居土佛要來此土,佛都成佛了爲什麼到凡聖同居土?佛在那坐著佛的境界還是常寂光土,菩薩住那還是實報莊嚴,阿羅漢…

《阿彌陀經講記 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