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經講記(七)
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金輪王的金輪有多大,金輪的軸心有四十裏,這裏所說的池中蓮花大如車輪,不是世間上的車輪,是跟金轉輪王的金輪那麼大,有一由旬。小的由旬四十裏,中等六十裏,大的八十裏,認真說大小不可限量,看人的功德有好大,蓮花就不同。有個問題,如果蓮花娑婆世界大小差不多,極樂世界的蓮花大小差距那麼大,是不是人的差距也那麼大,差距就是由各人修行的功力,若用功你的福報就大,蓮花也大,不用功你的福報就小蓮花就小。若我們衆生聽說淨土法門就發心,信願持名有信心願力認真受持阿彌陀佛的名號,立刻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裏就要長一個蓮花苞,還把你的名字寫在上頭,假使你精進念佛,蓮花就要長,天天長,一天比一天大,顔色一天比一天鮮豔,如果你退了心舍棄了這個法門,蓮花就會焉,如果你一輩子把這個法門受持到底,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接引你往生,就生在這朵蓮花裏,你剛剛發心持名,那個地方就預備了,就是你住的地方,叫蓮胎,不生在父母,九品蓮花爲父母,清淨身不是娑婆世界不幹淨的身,所以花開你就可以見佛。假使你修行不到家,才去看不到佛,在蓮花裏包著,經過一段時間才見到佛。蓮花就是我們修行的出入,你要解脫凡夫的殼殼,只有到那個地方去才清淨,其中蓮花大如車輪,車輪說明花不但能在裏頭住,還可以如車一樣把你從娑婆世界載到極樂世界,也可以把你載到十方世界去度衆生,接引衆生出離苦海。所以蓮花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你能生在蓮花裏邊實在是無上的幸福。
“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蓮花有種種顔色,各有各的梵文名稱,青蓮花叫優缽羅花,黃蓮花叫拘物頭,紅的叫波頭摩,白的叫芬陀利。優缽羅這個名詞我們常常用到,因爲它是蓮花的第一種。青色青光:因爲往生的菩薩本身就放光,蓮花就像它的胞胎,所以蓮花也要放光,極樂世界的蓮花有無量的光,無量的色彩,不過基本有這四種顔色,其實不止這四種顔色。“微妙香潔”贊歎蓮花有四種優點,這簡單說。蓮花的殊勝說不完。微:不像我們粗的物質,是高等的,沒有障礙,我們凡間的物質,百法說色法有質礙,穿不過有妨礙;極樂世界的物質沒有妨礙,隨便穿得過,所以叫妙。香:沒有髒的,不是普通的物質,潔:這個東西不是五塵物質,我們世間色聲香味觸都叫塵,能使我們染汙,極樂世界的環境不使我們染汙,清潔的。香潔:蓮花微妙香潔,有情生在蓮花裏出來身體依報當然是微妙香潔。說蓮花你往生這個地方就有這麼殊勝,生死輪回中生死非常不幹淨。微,是高等的物質,高等的都小得很,原子、電子。微,不是粗的物質,大小是隨你修行願力,沒有固定的形狀,它自在無礙。你剛發心念佛,蓮花就有你的名字。你假使精進,蓮花就長得好,你假使懶惰懈怠不好生念佛,蓮花就要焉,所以如影隨形,各人修行各人曉得。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總結上文這一段,說明阿彌陀佛的功德才成就的,所以淨土是佛的大願大行。有那個願力,我們現在叫理想,佛法叫願力。我們說四有:有理想就是願力,趣向,那個東西沒有現前有時甚至很遙遠的,我們說共産主義是我們的理想,社會主義是我們的理想,高尚的希望這個就是理想,極樂國土也是一個理想,阿彌陀佛有這個理想,有理想要去做,光有理想不做不行,所以願跟行要扣起。光做沒有願力沒有目的,漫無目的做也收不到效,願就是要有目的,有目的不做也枉然。光說聽到極樂世界,也想要去極樂世界就要修行,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這再簡單不過,所以極樂世界成就如是功德。是阿彌陀佛從前發了大願,有崇高的理想,修了大行才莊嚴了這個國土。阿彌陀佛從前是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前發了四十八大願,四十八願度衆生,你們要看淨土五經,要念,擴大自己對極樂世界認識的範圍,只念這一本彌陀經、阿彌陀經是我們天天的主修,彌陀經爲我們提出修行的法門主要依靠持名念佛,其它還有多少問題。大本彌陀經十六觀經我們要學。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當法藏比丘時,在佛前發了四十八願,第叁十二願說:假使我成了佛,我的國土地面以上一直到虛空所有宮殿、樓閣、水池、花樹,國中所有一切萬物都是無量的寶種種寶,種種香所合成,且莊嚴得很好看,嚴飾奇妙,超諸天人。我國土的環境比天人的環境還超出,它的香要熏到十方世界。使十方世界的菩薩聞到我國土的香都要修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我辦不到這樣我不成佛。阿彌陀佛的淨土有這樣莊嚴是阿彌陀佛原來就發了這個願,發了願之後就勇猛精進行菩薩道,修了二十一億個佛土的菩薩行。光有希望不幹不行,這是阿彌陀佛修行的功德,把四個淨土都莊嚴起來。阿彌陀佛有大願就成爲衆生善根的因,阿彌陀佛修的行是跟衆生種福德的緣。因爲阿彌陀佛有這樣的因有這樣的緣,由佛的加持所以我們衆生的修行非常容易成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在帶動我們。
爲什麼阿彌陀佛發願,他修行跟我們有什麼相幹?因爲佛發了大願,修了大行,莊嚴淨土他有這個功德,只要念阿彌陀佛名號,對于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發起信心,發願,持名,所以你就學佛發願,以佛的願爲願,以佛的行爲行,學著佛的修行,所以你就可以種很多善根,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已經成就,我們跟著阿彌陀佛修行,只要念念執持名號,念念成就福德善根。
佛給我們說了阿彌陀經把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種種莊嚴讓衆生想著,想著的時候,就帶動自己內心,自己內心本來是佛,你也有這種種莊嚴,如果你不聽到這個經就不曉得成佛有這種種莊嚴,你聽了之後就把你帶動了,你本來是佛,有佛性也有這種種莊嚴,只要你修。所以阿彌陀佛跟衆生都是平等平等。這就說了我們往生究竟生在哪裏,就是生在蓮花化身,生在蓮花裏。周圍的環境,出生後五根受用的環境。“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空中沒有樂器聽到天樂。我們現在無線電開收音機才可以聽到音樂,極樂世界不要收音機,空中常作天樂,也可以是天然的,或諸天奏,供養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的海會菩薩。地上“黃金爲地”,主體是黃金,其它寶都有。時間一天到晚“晝夜六時”,印度把一日一夜分爲六時,白天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一分等于四小時,六時等于我們的二十四小時。晚上爲初夜、中夜、後夜分,世間上不停止不休息。說六時是將就我們娑婆世界的六時,極樂世界並沒有晝夜六時,人與物都放光。
“雨天曼陀羅花”雨:音玉,降雨,像降雨一樣天上降下天花。天樂是聲音,對耳根。黃金爲地是看到的顔色,花有色有香,眼看到,鼻聞到是五塵上的受用。吃的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這裏沒有說。食就是吃的味,這沒有說。
“其土衆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諸妙花,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是拿花修供養,花是觸,色聲香味觸齊了。黃金爲地是說地的體質,天樂也可以說是天人奏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是福業所感,極樂世界佛與大衆放光明不須太陽所以沒有晝夜六時,說那個地方一天到晚都有那麼殊勝。曼陀羅花:白色,非常清潔,適意,適合你的心意,使你滿意。天人降花爲的是修供養,一切天人的天花供養阿彌陀佛。“各以衣裓,盛諸妙花”盛:念cheng動詞裝起的意思;sheng是形容詞。說曼陀羅花是以曼陀羅花把余花代表了。“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阿彌陀佛成佛了,那個世界的菩薩還要供養他方世界的十萬億佛,因爲這些菩薩都要成佛,要向十方佛學,所以要供養他方佛。
蕅益大師說前文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當然有十萬億佛,所以往生了極樂世界的菩薩還要回來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當來的彌勒佛也可以。要到十萬億佛土去供養,這是阿彌陀佛的神力,十萬億不是死數。“常以清旦”清旦:早晨,早晨以花供養他方世界佛,“即以食時”食時:中午該吃飯時,早上去供養佛不到吃飯時就回來了很快,這就是說那些人都有神通,是神足通,又叫如意通,有叁種優點,第一,哪都能去,如飛一樣很快就去,第二能轉變,變大變小,變多變少任意自在,可以分身無量。第叁變化,他可以變種種身,神變莫測,他沒有走就在那坐著,可分身無量,到處去。十方佛土都可以分身無量去。還可以說諸大菩薩可以入定不出定就可以到處去,就像太陽在天上雖然沒有下來,他的光就照下來,這是說這些人的神足通。阿彌陀佛發的第二十叁願: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乘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土,不取正覺。要是我成佛國中的菩薩由于佛的神通力,他可以在一頓飯時間到他方無數國土,供養諸佛,辦不到的話阿彌陀佛就不成佛。這段顯示雖然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但是他隨時隨地都跟十方世界叁寶通的,如像現在的電話多遠都可以打,有了電視多遠都可以看到人。這是物質的,佛是神通力。在娑婆世界因爲五濁重了,罪惡障了,所以根本極樂世界就在你面前你也見不到,在娑婆世界有了功德,到了極樂世界有了這個功德,在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並沒有離開,所以能隨緣度生。“即以食時,還到本國”要不了好久功夫回來吃飯,一定是在上午,“飯食經行”極樂世界要吃飯,極樂世界可以禅樂爲食。要說吃飯因爲我們衆生都要吃飯,極樂世界吃飯就簡單,自動化,想吃,飯就在面前,不要煮不要人拿,吃完了缽就走了,不洗碗洗缽,天然的飲食,不要安排造作,所以他就沒有事妨礙修行,吃飯問題那麼容易解決。無量壽經說你要什麼缽,就現什麼缽,要金銀寶缽可隨意現,想吃什麼味道,缽中都裝有,想吃多少就有多少,或者根本不吃看一下就飽了,所以不貪,吃完了缽就不見了,到吃飯的時候,缽又擺好了。太舒服了在那沒有生活問題,吃完飯就修行。“經行”我們每天饒佛就是一種…
《阿彌陀經講記 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