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欄杆,欄杆在地下的分界線,是莊嚴地下的。“羅網”是莊嚴空間。“行樹”一行行的樹木,莊嚴空的地方。欄楯、羅網、行樹,都“是四寶”所成,“周帀圍繞”說把極樂國土周圍圍得滿滿的,這些都是四寶所成。總的說一說極樂世界的環境。欄與楯是欄杆,橫的叫欄,豎立的叫楯。有七重。四寶:在大本彌陀經說,金銀。七重羅網,說四說七都是姑且說一個數,其實有無量衆寶圍繞說不完。
爲什麼要說七重?七重表我們修行叁十七道品。叁十七道品分七個科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叁個科目。五根五力,兩個科目。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又是兩個科目。具體修行不管小乘大乘都要通過叁十七道品。叁十七道品就是七科,七寶就是象征七科道品。道品就是修行的次第。四寶表示淨土常樂我淨四種功德,也就是涅槃的四種功德。我們凡夫有四種顛倒,在無常的環境裏執爲常,無常就是時間性,一切有爲法有形相的,不管是精神物質都受時間性的限製,變異無常。我們衆生對于無常的境界認爲是常,不可能是常但總要想常;對著很苦的環境,娑婆世界無非是苦,我們顛倒執著,總想在娑婆世界找一點可以享受的樂。娑婆世界沒有樂,無非是苦。叁苦就把苦說完。無我計我,沒有真正的我,都是我們無始以來我執,自己哄自己,執著有我。不淨,這個娑婆世界是穢土髒得很,不說極樂世界的人看到,我們這個環境就是天人看到也髒的了不得,我們總覺得我們的環境,第一想自己的身子幹淨得很,所以第一要觀身不幹淨。身最不幹淨,熱天汗水多得很。凡夫就是常樂我淨四種顛倒:對無常認爲常,苦認爲樂、無我認爲有我、不淨認爲淨。不淨謂淨就是一種顛倒,在西方淨土不但沒有顛倒,且永離這四種苦,西方極樂世界才有真正的常,往生的衆生都是跟佛一樣。佛是無量壽,往生的菩薩都是無量壽,真正是常。西方極樂世界“但受諸樂”,那個環境沒有一點苦、沒有一點說我。我就是我自由自在到極樂世界才能自由自在,在娑婆世界再努力環境不自由,生老病死脫不到。“無有衆苦但受諸樂”才是樂,自在無礙,要怎樣行動就怎樣行動,才有自在。淨,極樂世界才幹淨。娑婆世界的人都不幹淨,都從媽肚子出來就不幹淨,環境也不幹淨。極樂世界才是常樂我淨,常樂我淨是涅槃的四種功德,在娑婆世界好容易證到涅槃,至少證阿羅漢才有涅槃的四種功德。到了極樂世界現前就等于證了涅槃的常樂我淨。說四寶就是指涅槃的四種功德。所有這些莊嚴在凡聖同居土都有了,就是大家的增上善業所感,高等的善業。問你娑婆世界造善業,在娑婆世界環境好一點,再好也是穢土。極樂世界善業感的比我們殊勝得多,所以叫增上善業。這是一般的,說我們還沒有什麼修行,就是普通的凡夫往生,都可以由增上善業感得凡聖同居土這樣的莊嚴,其它叁土就更不必說了。
這些莊嚴還是因緣所生法,爲什麼是因緣所生法?因爲是各人的淨業所感。我們在穢土在生死中帶有染汙的叁業,所感的環境不同。淨土都是淨業,凡聖同居土也是淨業,不超出因果的規律,要有這個淨業才感這個淨土。
下面進一步推廣說明極樂世界受用的環境。佛又叫“又舍利弗”,讓他注意聽,上面說周圍住的環境,這一段說七寶蓮池。七寶蓮池是往生淨土有情托生的地方。無量壽經說有多少浴池,我們說蓮池,我們說池子是栽蓮花的。實際上那個池不純粹栽蓮花的,蓮池等于印度人的浴池,印度天氣熱人人都要洗澡,國王造很好的浴池供養佛自己受用。“極樂國土有七寶池”不像我們的池拿水泥石灰修的,極樂世界的池是七寶所成。
“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子裏的水有八種優點叫八功德水,不像我們的水,一,澄清,水澄沒有泥沙,極樂國土的水不是水澄了,裏頭一點泥沙也沒有,是沒有雜穢的東西,我們這個世界的水很髒。二,清泠,印度熱清泠就是好水,清清涼涼不冷不熱恰好。叁,甘美,吃著好吃,有的水不好,吃著有怪味。四,輕柔,水是輕柔,此水對人沒有抵抗力,跟你不違反,我們的大河水很猛。五,潤澤,其它水洗了會使皮膚變色,這個水滋潤你使你皮膚光澤。六,安和,安就是你在水中安全住著舒服,不像大水沖起不可抵抗。七,除饑渴,喝了可解渴充饑。八,長養諸根,能營養你,諸根:眼耳鼻舌身意接受此水有補益有好處,這就叫八功德水。真正極樂國土豈但八功德,功德很多,《十六觀經》說每個池子水也七寶所成,此寶是軟的,是從如意珠王流出的七寶,不是硬的。功德也不是八種,無量的功德,還出聲音,跟著樹子流上去又流下,出聲說法,說無常、苦、空、無我,六波羅蜜,不可思議。《無量壽經》說,極樂世界諸上善人要到七寶池裏洗澡,想水好深就好深,想淹到腳就淹到腳,淹膝就淹膝,洗澡就把身子全淹到,不要它那麼深就退下,冷熱隨意,洗了不但身體舒服,心都清淨。“充滿其中”說這個水不會幹,我們的水有時有,有時沒有。那個地方水常充滿的,不像我們這裏沒有水就幹了,有水又長大水淹死人。
“此底純以金沙布地”我們的池底是泥沙不淨,極樂世界的池子底下純以金沙布地,沙是金子的非常潔淨。《十六觀經》說,不光是金沙,池子的水都是真金爲體。下面都是寶石,雜色金剛,五顔六色的金剛石,如果是一種寶石,它底下的沙就是一種寶,黃金池就是白銀沙,水晶池就是琉璃沙,各種各樣。“四邊階道”下池子四邊有梯,叫階,可以上下,可以過路的叫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四寶所成,“上有樓閣”房子是七寶所成。“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瑪瑙”我們的玻璃是人造的,極樂世界的玻璃不是人造的是一種寶石,砗磲:是白寶石,如象牙,赤珠、瑪瑙:是紅寶石。“而嚴飾之”嚴:莊嚴,飾:裝飾,說的周圍的路、房子。《無量壽經》說,阿彌陀佛住的樓閣比欲界他化自在天天帝住的地方高百千萬倍,樓閣有大有小,莊嚴有一寶二寶乃至無量寶,這只說有七寶,不是那麼簡單。七寶首先說金,金有四種優點:一堅固、二柔軟、叁光明、四貴重。銀要次一點。琉璃是青色的寶,玻璃是水晶,砗磲是海裏的一種蟲,長大了就可以拿來用,是白色的。赤珠:是紅的,可能是珊瑚。說的七寶是我們中國有的寶,就將就名字說,實在極樂世界的寶就超過我們所謂七寶百千萬倍。阿彌陀佛不是奢華,不像我們的寶要人去采去經營,這是佛的功德願力所感得依報如此,不像我們享受奢華,是阿彌陀經與往生的諸上善人淨業所成就,善業所感,還有阿彌陀佛的方便,因爲這些衆生喜歡好的寶,所以就莊嚴極樂世界,並不是說到了極樂世界還重視寶貝的東西,這樣好接引衆生。我們衆生在娑婆世界穢土,到處都是磚瓦石頭,山林坑砍,不可愛樂,極樂世界就是這樣,讓衆生趨向它那個地方,要接引衆生,就是要有淨土,所以要莊嚴淨土。
我們在娑婆世界莊嚴不起極樂世界的淨土,我們要莊嚴現前的淨土。我們的廟子不管修得好不好,第一要清潔整齊,我們不能髒亂差,現在世間法要排除髒亂差,這是我們現前的起碼要求。不髒就是要天天做清潔;東西不亂放。我舉個例,韋陀菩薩當面香爐上山門對著大雄殿,豈是我們曬蘿蔔、豇豆……不能在院子裏亂放東西,我看到什麼說什麼,我們的大殿院子就是我們幾十個人的淨土,要曬什麼蘿蔔、姜豆,就拿在人不見的地方曬。人家一進來就看見韋陀菩薩面前擺幾個爛苕箕,全廟子的透慫(四川話:髒亂差)都擺出來了。極樂世界沒有髒亂差。
《阿彌陀經講記 六》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