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弥陀经讲记 六▪P2

  ..续本文上一页住那是方便有余土,同是一个净土你程度不同受用就不同。我们凡夫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就是拿念佛来说修行的程度还是有高下,要分等级,这个世界的情况下文佛还说这里就不说了。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佛有三种身。法身,就是证的真如,诸法实相;报身,就是能证法身的功德和智慧,就是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成就;化身,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种种庄严。佛有三身,三身各有二种,法身一种叫自性清净的法身;另一种叫离垢妙极法身。自性清净的法身人人本具,本有佛性都是一样的,皆当成佛,本来具足。另一种叫离垢妙极法身,虽然本具法身生死轮回都是脏东西,都是无明烦恼尘垢。要把无明烦恼断尽,把尘垢洗净了才算真正的法身,所以法身有二种。本来是佛,现在还是众生所以要修行,修行到你成就,把无明断尽了才是离垢的法身。

  报身有二种,佛积集福德智慧资粮成就的果报,这个果报,这个报身一个是自己受用的,自受法乐,别人看不见;他受用报身现种种的庄严,让别人看见他的相好庄严。真正佛的报身,凡夫的福德智慧还争得太远所以看不见,地上(见道)以上的菩萨才看得到佛的他受用报身。

  化身:一个是佛示现成佛,释迦牟尼佛在我们娑婆世界来示现成佛,叫示现的化身;还有随类化身,随便哪类众生他老人家都去度化,六道众生的身相都可以化现,这叫随类化身,佛有这么三身。

  这个佛“号阿弥陀”。释迦牟尼佛把阿弥陀佛的名字为我们宣扬出来。阿弥陀佛说了,才说阿弥陀经。学佛学的是佛。佛的三身以长时间说,今天不说了。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主要指在凡圣同居土,因为这个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看得见的。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还是示现的化身,如果是报身我们凡夫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也看不见。示现化身还是有法、报身才能现化身,所以示现化身也有佛的三身。

  “有世界名曰极乐”“有”念佛宗与其它修法不同,要修一个有,我们学法要说空,空是空我们凡夫的境界,空我们的执著,修念佛宗不同,是有,是空上的有,有这么个世界。“其土有佛”有这么个人,是有,不然我们对这个事总是信不下去。这个地方、这个人,有。现在有,非过去有,未来有,现在就有。为什么这样说?确确实实指个地方,有这个地方,我要往那个地方去,欣:求,听到那个地方好,佛是实实在在有,佛的净土也是有,让众生生起欢喜心。这个话是佛老老实实说,诚心说,说了你才晓得这个地方,心才专一往那个地方趋向。佛说了,六方佛还要说你念佛就能往生,让你把心收起来一心一意继续念佛,这叫净念相继,心不乱想,想什么,没有比这个事再好,一心就想念佛。这样一说对你众生就有好处,使众生心专一。第三给你说这个话使你晓得西方净土,阿弥陀佛都是实有的,不是幻境。在深山旷野有时雾气,水气现起的假相,就像妖魔现的相,佛经说的譬喻叫阳焰。水蒸气远远看有水,近看没有,鹿子见了以为是水,就朝那地方跑,所以有个名字叫“鹿爱”,是个假相。极乐世界与佛都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假相,有些人说是假相若是假相有人听了以为释迦佛骗众生的。为华严经作注的李长者说极乐世界是释迦佛说的权宜之计,不是权宜之计,说确确实实是有。因为末法时代的众生都把假相当成是真的,说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假相。不能这样说,法华经里佛说“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释迦佛担保这个事不是空的,是真实事。

  第四层说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在你自己心里头。众生本具佛性,你能成佛,你既能成佛,你就有佛土,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再远也在你的心里头,心的力量大。心的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不同,物质世界受远近时间限制,唯独精神世界不受远近时间限制。西方极乐世界心想极乐世界就有极乐世界,不要想这个事那么玄远,并不玄远,你自己本来就是佛,你成佛了自己就有净土,佛与净土都是你有的,不要想得太遥远,唯心净土不遥远,净土就在你心头。

  今现在说法,人有地方有,就是现在,非过去未来。阿弥陀佛度众生用什么方法度呢?阿弥陀佛跟释迦佛用一个办法。“今现在说法”释迦佛度众生靠他说法,阿弥陀佛亦复如是说法。这里引了释迦佛说大云经时,对大云密藏菩萨说,说西方有世界叫安乐国,佛叫无量寿,他现在说法,他说些什么呢?无量寿佛告诉菩萨说娑婆世界有释迦佛现在说法。释迦佛说法时阿弥陀佛也在说法,喊他那的菩萨来听释迦佛说法。阿弥陀佛的寿长,释迦佛已涅槃了。阿弥陀佛还现在说法。所以要遇到佛说法很困难,我们这个地方释迦佛已涅槃了,弥勒佛没有来。弥勒佛以后来我在哪里呢?所以还是打算往阿弥陀佛那个地方去靠得住些,所以说了极乐世界劝你发愿往生。

  说“有佛,号阿弥陀”劝你持念佛的名号,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举“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就是这个用意。这是经的序分。这个序是发起你的信心愿力使你能修行。

  我们学净土宗第一个就是把佛说的这几句话信下去“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就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你既学法,还不发愿亲近阿弥陀佛学法?念佛一定成就,成就了往生,就见佛闻法,横超三界,比修其它法简易得多。千佛万佛只提阿弥陀佛,叫你只念一尊佛,念多了心不专一。只观想一个极乐世界,不想往别处。念佛的人要专,专念阿弥陀佛,专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我最后的归宿。这一段还是经的发起序,简单的把经的总纲提出来。

  下面是正文,正文里先说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极乐世界的菩萨是什么菩萨,极乐世界的环境是什么环境,给你说。

  “又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舍利弗心头有这个问题:你老人家说那个地方那么好,为什么叫极乐?佛是非常好的老师,要说法先提了问题,再解释。“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极乐,故名极乐”极乐国土的众生没有三恶道,那些菩萨都是人。“其国众生”就是极乐国土的人民,“无有众苦”,相对的说没有苦,娑婆最苦,娑婆世界有时有点乐,也是苦。苦是苦苦、乐是坏苦,娑婆世界偶尔有点乐,有好吃的好穿的住了好房子,乐是相对暂时的。我们的受用,苦受是苦,乐受要坏,乐受过去了更苦,是坏苦;不苦不乐是行苦,是无常,世间在迁流。所以极乐世界“无有众苦”,苦苦、坏苦、行苦没有。娑婆世界叫堪忍,说娑婆世界的众生受得住这些苦。苦不可忍,你们既然造了这个业在娑婆世界受生就要能忍受这些苦。苦与乐相对,说是乐实际上还是苦。不苦不乐还有无常是苦。所以极乐世界无有众苦,离开了娑婆世界的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苦都没有了。

  有人说乐是对苦说的,极乐世界没有苦,又咋说乐呢?答复说:对娑婆世界比较,娑婆极苦,西方极乐。把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比较:娑婆世界不能常常亲近佛,我们出世没有见到佛;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常能亲近佛,这是第一乐。第二,你在娑婆世界不易听到说法;在极乐世界不但佛说法,水鸟、树林都在说法;第三娑婆世界有恶友牵缠,有的人修行很精进后来就不修行了。恶友,不定指朋友,自己家里的眷属就是恶友,找些事打麻烦,把你牵缠着;极乐世界都是菩萨,不会有人打扰你;第四,娑婆世界许多的魔事,魔事不定是青面獠牙的魔,总是搅扰你不能修行,特别搅扰思想,打断你学佛的思想,打断你学佛的善心,这些就是魔。极乐世界有诸佛护念,魔不能干扰你;第五,娑婆世界有生死轮回,到了极乐世界不再受生死,永远脱离轮回;第六,在娑婆世界有时搞不好犯了错误,造了恶业,过去生的恶业,哪一天成熟,三恶道要去。到了极乐世界永不到三恶道。这个保险,不但不到三恶道,三恶道的名字都听不到;第七,娑婆世界的众生还去谋生活;极乐世界受用自然,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不要你经商,种田;第八,娑婆世界寿命短促,人寿百年,释迦佛才八十岁;极乐世界的众生的寿命跟阿弥陀佛的寿一样长;第九,在娑婆世界修行修着周围的环境不好,有时退道,修不走;极乐世界去了永不退转,是不退菩萨;第十,在娑婆世界修行想成佛,佛道难成,好容易才成佛!到了极乐世界只此一生一定成佛,太好了。这样把娑婆世界的苦跟极乐世界的乐对比,所以“有世界名曰极乐”。

  第一,没有生苦,在娑婆世界投生有八苦,生苦,佛经说投生在妈肚子里如坐狱,叫胎狱。苦得很,叫生苦。极乐世界莲花化身,不住妈肚子没有生苦。第二,极乐世界不老,都是庄严圆满。第三,极乐世界不生病,娑婆世界要生病。第四,极乐世界的人不死,死最苦,人死时四大分离,风刀解体、就像刀一样把你解剖,生龟剥壳;极乐世界的人根本不死,没有死的痛苦,寿命非常长。第五,极乐世界也没有爱别离,大家都是阿弥陀佛的弟子,莲池海会。第六没有怨嗔会,“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尽是菩萨,菩萨遇到菩萨还有什么矛盾。第七,没有求不得苦,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受用自然。第八五蕴的苦,烦恼的苦,五蕴就是我们身体的物质精神,身心两方面,不断起变化就是一个苦,莲花化身没有五蕴的苦。“照见五蕴皆空”没有苦了。娑婆世界要吃碗饭,生活好艰难,不劳动不得食;极乐世界是净业成就就受净土的乐,这个还是通过劳动来的。这是环境苦乐的对比,“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极乐世界修行就有这两个方面:一个是想到极乐世界的好,比较娑婆世界的苦,然后你才能一心修这个法门,并不是叫你厌世。那些修行净土法门的人有好多还是非常积极行菩萨道,仅管我们念佛,趋向往生,但现在的培福培慧并不放弃。要有培福培慧的福德智慧资粮来帮助你,你念佛往生才是因果分明,不是无因而至,所以净土法门不是叫我们消极。反之我们都是菩萨了,我们积极性更大。

  “栏楯”就是…

《阿弥陀经讲记 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