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經講記 叁▪P2

  ..續本文上一頁子。人家說要念得來風雨不透要念得你念佛這個本事頂事,頂什麼事?就是頂煩惱的事,你要念得人家在罵你都不聽到,人家在冤枉你都不知道,要頂得住這個事,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有什麼刺耳的話我都不聽到。可是你不能,師父在教你,你都不知道,那就不行。是你心頭起煩惱的時候,你就把那些煩惱的話不聽到,把煩惱息下去了,然後你的光明就出來了,智慧就出來了,這個就拿念佛來斷煩惱。佛法裏任何一個煩惱主要是斷煩惱,看你念佛念得來斷不斷煩惱,首先你現前的功夫那就算你念佛得了力,念佛能抵得住煩惱,你在冤枉我,我沒有聽到,你在整我,奚落我,我沒有聽到,我只曉得南無阿彌陀佛,抵得到這個事,你念佛就有一點力量了。

  第叁就是明宗,說明我們爲什麼要修這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我們都不修,爲什麼專門要修這個法門?所謂什麼宗什麼宗都是各人修的法門不同,叫宗。走的是這道門,我是這一家人。宗就是法門。蕅益大師稱贊這個法門,他說不管任何一個宗都是這麼的意義,宗是“修行要徑,會體樞機”修行你必要的徑,徑就是捷路,比哪條路都快當,有許許多多的宗,都是修行要徑,爲什麼?那就看衆生,衆生修行這個法門跟你適應,這就是你的修行要徑,不然爲什麼佛要開這麼多——八萬四千法門,就是衆生有八萬四千種煩惱,各人有各人的病不同,各人要吃的藥不同,煩惱就是病,法門就是藥,所以一切法門都是有用的法門,就看跟哪個衆生的病符合。念佛這個法門下文還講叫叁根普被,這是一個萬應藥,大家都吃得。

  “會體樞機”,“體”是什麼?就是心經講的諸法實相,宇宙的本體。“會”就是你能通達得到,你能夠證悟得到,也就是各人自心本具的佛性,這個就叫體,人人有個天真佛,各人都有本具的佛性,但是你自己的佛性你自己都找不到,自己的主人自己都找不到,所以你就成爲衆生,你沒有認識到你自己的本來面目,你要通過這個念佛法門,你就“會”。“樞”:轉得動的地方門才能開,你才能進去,你要開悟就靠念佛才能“會體”,才能證悟。證悟的關鍵叫“樞機”機關,如電燈的開關。所以佛教我們的法門就是爲我們找開悟的機關,各人要開哪個開關才行,所以叫“會體樞機”。

  “萬行的綱領”萬行就是一天到晚修六度萬行,種種實踐,行heng,就是實踐,實踐總起來就叫六度,廣開來就有說不完的數字,叫萬行。修行不是一件事,處處時時都要修行,這個是你一切修行的綱領。從哪個地方下手修,實際上經的宗就是經裏提出來叫你怎樣怎樣修行,修行的辦法就是一個捷徑,修行法門無量,我們修哪一個呢?找一個非常非常捷要的,念佛就是修行的捷徑。念佛又有觀想念佛種種念佛,持名念佛念六字洪名,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捷徑裏的捷徑,簡單。所以叫徑中徑又徑,捷徑中的捷徑。這就是宗的意思。

  阿彌陀經的宗開開來就是叁個字:信願行,阿彌陀經裏的行就是念佛,叁個階段,首先要信心,沒有信心就不會發願。人家說哪個地方風景好得很,你想到就想去,你不相信他的話你就不會想去。阿彌陀經說極樂世界殊勝得很,你先應相信,相信之後你才會發願要去,怎麼樣才能去?釋迦佛說你只要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你就可以去,所以第一個就是要信。信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信爲道源功德母”,信是一切修行的根源,一切功德的母親,一切善法裏都有信,阿彌陀經裏說水鳥樹林都在念五根五力,五根五力起頭就是信,十一個善心所頭一個就是信,佛說的話你不信就沒法進門了。所以修行學佛的次第:信、解、行、證。第一個先要相信這個道理,然後要理解這個道理,然後你才照這個方向修行,最後才證實這個修行是對的,所以頭一個就是要信。你沒有信心發不起願,沒有願就不會去做不會去行,一定要修行才能滿願。但你要有信心才會發願才會修行。所以念佛的人先聽到佛說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然後發起這個願心,然後你依這個彌陀經用持名這個法門這樣修行,最後你往生極樂的時候你去曉得佛沒有哄我,佛說的話真的,證明我沒有信錯。阿彌陀佛發了這個願的,說我要是成了佛的時候,十方世界的衆生發了菩提心修種種的菩薩行的功德,誠心的發願願意到我極樂世界來,他臨命終時我一定要與諸大菩薩去接他,現在他的面前,如果我辦不到我不成這個阿彌陀佛。這是阿彌陀佛發的願。

  經裏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什麼叫依正莊嚴?依就是環境的莊嚴;正就是那個世界人的莊嚴,所以極樂世界說那些環境樓閣寶池蓮花天樂,說了多少多少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經裏說了正報莊嚴,極樂世界佛的名號是無量光無量壽,那些羅漢菩薩眷屬多得很,也是無量光無量壽,這些衆生往生的都是不退菩薩,這是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讓你生起信心。另一個這個經勸你發願“佛告舍利弗,衆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釋迦佛在阿彌陀經裏就是勸我們教育我們,你們還不發願,應當發願,佛勸衆生發願,有願才能行,修行直接的辦法,就是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你如果念得好,就念得一心不亂,我們念都是散亂心在念,散亂心念能不能往生,說也能往生,但是最好你要能入定能一心不亂。這個法門叁個條件信願行,先說信,信什麼有好多方面,第一信自己,我能念佛的心與佛齊等,我本具有佛性,我這個心就了不起,我一念的時候就能把十方世界包含在我這個心裏頭,要是不信這個,說西方極樂世界很遠很遠,我在這裏念阿彌陀佛怎麼知道怎麼曉得?你不要這樣想,這樣想就是現在你的凡夫心,你要相信與佛同等的心,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不是你身上這個肉團心,所以這個心就是跟佛的心是一樣,佛的心能遍滿虛空,我們衆生的心如果你真正發了心,把你凡夫心息下來就跟佛的心一樣,你的心與佛的心在一起,不要想佛在遠方,你的心就是佛的心,不然咋會有他心通,別人心裏想的你會曉得,你在這想的佛就曉得,因爲你的心就有佛的心那麼大,我們那天說佛的心充滿于法界,你的心還是能充滿法界,只要你發心,所以你不要想到平常那個心,你要想到你的心與佛一樣的心,要信你自己本來有佛性,本來與佛的心是一樣的,所以我現在在這裏念佛,我心的力量範圍像佛的心的範圍那麼大,要把這個事信得即。我的心既然本來跟佛一樣,爲什麼我還是衆生?因爲我有無明,這個心是很快的,一撥轉回頭來,不想那些無明煩惱的事,想佛。念佛的人有“是心做佛,是心是佛”那個佛是你能把他造作起來的,因爲你有那個原料——你本來有佛性。只要敢于想我要成佛,你那個心就會成佛。你不要想這個是很艱難的事,所以第一個要相信你自己,你本來與佛齊等,因爲無明不覺所以才流轉生死,如果你一念回光,相信我自己能夠成佛,就念佛成佛。念佛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能成佛。

  第二信他,要信釋迦佛絕不會說謊話,信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在大本彌陀經裏說了那麼多,阿彌陀佛絕不會虛吹,所以你要先信這兩個人,不但釋迦佛、阿彌陀佛在說,阿彌陀經裏六方諸佛都在出廣長舌相贊歎,不但贊歎還說你們應該往生極樂世界,應該相信阿彌陀經,假使你不是佛教徒這個話給你說不大進去,你是佛教的信徒,你就該如此信,相信釋迦牟尼佛相信十方諸佛,我們都知道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佛說的話都是真正的實在的,如語者就是如理如法的,道理上講得通。不诳語者就是不欺騙,不異語者怎麼說就怎麼說,沒有二話,不是今天這麼說明天那麼說。要相信釋迦佛,要相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圓滿,如果不圓滿阿彌陀佛就發了這個誓,就不成佛,他既然成了佛,他那四十八願就要圓滿,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遍覆叁千大千世界,廣長舌相是佛的叁十二相之一,是什麼因才感得廣長舌相?佛舌伸出來把臉都遮得到,阿彌陀經說的豈止遮到臉,遍覆叁千大千世界,說的是個道理,哪有那麼大的舌頭,這是說他說的道理遍覆叁千大千世界是真實的,廣長舌相就是說佛在因位中修行的時候多生累劫從沒有打妄語,最後才成廣長舌相。所以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六方諸佛也不說妄語,我們應信釋迦佛、信阿彌陀佛、信六方諸佛、這叫信自信他。

  信因信果,信什麼因?念佛往生的因決定可靠,就是散亂心沒有好好的念,順口念一句,都能爲將來成佛的種子,何況你一心不亂。《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散亂心念一句佛都是將來成佛的種子。佛經說佛在世時有個老人要求出家,要出家看你有沒有善根,沒有善根不要你出家,佛喊舍利弗看,舍利弗以慧眼觀這個老人八萬劫沒有一點善根,說這個人度不得,沒有善根。老人聽了放聲大哭,佛問爲什麼哭,老人把話陳白了佛,佛叫舍利弗把他度了,舍利弗說佛曾交代過沒有善根的人不度出家,這個人八萬劫來都沒有善根,怎麼度得?佛說:可以度,這個人在八萬劫前是個砍柴的,在山上砍柴老虎來了爬上樹躲老虎,等了很久老虎走了,一下解除警報,他就念一句南無佛,就這一句念佛,可是他念得很誠懇,因爲老虎走了得大解脫。所以念一聲南無佛就這一點善根成熟了,你可以度他出家。老人出了家還是證了阿羅漢。他看到老虎念一聲佛,這個善根都可以成就,念佛一定後來有好處,相信我念佛的因種了,一定功不唐捐,一定不會白費力,將來一定有好處,這叫信因。

  信果,相信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我們念佛的果,相信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麼多往生的人都是從念佛因起才能往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影隨形,人有身體就有影子,在山裏說話就有回聲。跟世間我們看到的現象都是有因必定有果,所以我們念佛的因一定有往生的果。

  信事信理,怎麼會有這麼殊勝的事?你要信事。信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環境那麼好那麼遠,我們怎麼去得到?我們學了佛法,相信佛說的我們周圍的世界都是我們八識田中所現,第八阿賴耶識往昔累積了那麼多經驗在裏頭,就叫種子,種子就要起作用,就會變現我們現在的世界。人家聽到這個事不相信,說你唯心主義太厲害。你說這個世界不是這麼來的又從哪裏來的?這麼大的一個世界,銀河系又從哪調出來的?我們都曉得物質的世界本身還是功能,功能又從哪裏來的?挖這個根根,科學沒有挖出來,佛法已挖出來。科學說物質的基礎還是功能;釋迦佛說我們造了業,第八識裏的功能可發揮作用,叫種子,那個種子就叫功能,外面的物質世界都是我們的業力所感,都是我們第八識裏的功能,我們大家都有這個共業,都在地球上變人,地球就是我們大家共業的功能,所以我們既然過去的業力可以感得現在的世界,我們現在的念佛淨業也可以感得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環境。這個環境就是各人的報,這個報就有各種,六道衆生各有各的環境。相信西方極樂世界實在可以有,爲什麼可以有?我們造了這個淨業,西方極樂世界有那麼多菩薩,有那麼多往生的聖賢都是造了那個淨業,特別是阿彌陀佛造了那個淨業,他就有那樣一個世界。

  但這個世界有一點不同,經中說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蓮花化生,境是化境,化境與天宮一樣。化境這個範圍與我們粗顯的物質世界不同,是高級的環境,不是我們低級的機器測驗得到的,所以我們娑婆世界的衆生肉眼看不到肉耳聽不到。不但西方極樂世界比我們高出無量等級,就是在我們娑婆世界色界天就高出了我們欲界,你要修禅定進入色界天,都要修到六根變過,眼變爲不是現在普通的眼睛,要長高等的眼睛——天眼;要高等的耳朵——天耳,所以色界天的人他的環境物質比我們地球物質高級,你不通過修禅定的力量把你自己的身心轉變過,你跟他打不到交道的,他在另外一套系統裏,所以不但西方極樂世界是化土,娑婆世界的天宮也是化境,不是我們的肉眼能看見的,你如果不信,佛經談禅定的境界都是這樣講,你不但不信極樂世界,佛說的叁界你都不信了。既然叁界中的天人的環境跟我們的環境都有差距,西方極樂世界不是我們能理解,是化出的。是不是真的呢?到實報莊嚴土就是真的。是真的,看對哪個來說,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還是實際見不到,要過十萬億個像娑婆世界的國土,一下怎麼能去得到,就是化生才能一下去了,不但其它的化生,人死了中有身也是化生,中有身跟父母有緣了,他千裏萬裏都有天眼看得到父母在哪裏,他就往哪裏跑。所以極樂世界盡管甚遠甚遠,但實際一下子就到了,跟做夢一樣,這個是真的,不是編來說的。佛說的極樂世界是有的,應信這個事實。信理,信這個道理,那麼遠我怎麼去得到!就是投生的道理,中有身投生多遠都去得了,你修行的人極樂世界去不了嗎?你懂到這個道理的時候,就曉得我們衆生心的環境有多大,佛的心的環境有多大,實際上我們思想範圍應該說跟佛的思想範圍一樣大,所以我們的心與佛的心在一起,這就不覺得有好遠好遠。極樂世界根本是我一念的心裏就有的,極樂世界就在我心裏頭來了,要相信有這個作用,你如果相信這個道理就覺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不可能的事。現在我們生在娑婆世界是我們自己造的業,也是由我們心造的業,極樂世界只要我們想往生我們就能往生,往生淨土就叫淨業。但就要有欣,一個是厭。欣:心頭喜歡,希望。你再說得天花亂墜我不希望到那兒去。我在五臺山住的時候,山溝有個農家的孩子,我們常逗他騙他說,帶你去北京,北京如何如何好,帶你去上海,上海如何如何好。他說:“我都不去,還是我付家村才好。”這就像佛跟我們說,西方極樂世界如何好,他不相信說只有我這個娑婆世界才好,首先欣與厭:厭,先討厭一個東西,有個選擇,不要這個要那個,這是個取舍心,叫欣厭,入定就要靠這個,我們修世間禅定,從欲界的凡夫修色界定的時候就離不得這個東西,我不要欲界的環境要生色界的環境,要有這個動機才能修定,所以西方極樂世界要念佛往生也離不得欣厭兩個字,所以要跟你說:娑婆最苦,西方極樂八個字。你要看娑婆世界究竟苦不苦,這是學佛的總路子。佛成佛度阿羅漢先跟他說苦谛,四谛先說苦,他厭這個苦才找苦的根子,跟他說集谛,我們就是這個惑業苦生死輪回。還有辦法沒?要跟他說惑業苦叁樣東西都有辦法消滅,可以消滅說滅谛。滅谛有辦法沒有?就說道谛。所以釋迦佛說法從菩提樹下開始證世間真理,到鹿野苑給弟子說法,首先說苦。

  

《阿彌陀經講記 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