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讲记(三)
阿弥陀佛又有无量光又有无量寿,所以他的功德、智慧、神通,他的佛土的依报正报的庄严,度生的功德都是无量,所以先把阿弥陀佛这个名字我们念着,念着第一就要懂得诸佛法身这个道理,不要把无量寿无量光讲浅了。佛的法身是如此,佛的报身也是无量寿,法身无相报身有相,佛的报身从哪里来?佛的报身就是佛通过三大阿僧祗劫培福培慧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感得的报,因为佛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大得很,真正佛的报身我们凡夫也看不见,我们没有那个福德智慧看不到那么伟大的人,要地上菩萨——见了道的菩萨才能看到佛的报身,报身就有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福德智慧二资粮圆满所感得的相伟大得很。报身光明太大,凡夫众生看不到,我们凡夫顶大顶大的福气只能看到佛的化身,佛的神通变化的神力,跟我们哪个众生的因缘和合,该以化身让他见到,佛就给他现化身。所以观音经里,你众生应该看到哪样的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给你现个什么样子,你该看到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你没有大善根不行,你只能看到一个老婆婆。这个老婆婆也对,真正看到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化身无量,千变万化,千变万化也是无量的化,变化也是无量光无量寿,其余的功德都是无量。阿弥陀三字就包括阿弥陀佛的法报化三身的功德,一切佛都有这样的功德,不过阿弥陀佛特别愿力大,一切佛的功德都一样,但阿弥陀佛修行时发的愿特别大,所以说四十八愿度众生,所以极乐世界就成为特别殊胜的世界,释迦佛就给我们介绍:有这么一位导师,你们好好去投奔他,娑婆世界没有这么容易修行,极乐世界容易修行,你们只要去了永远不会堕落,所以极乐世界好就好在这里。你在娑婆世界本事再大,你没有成佛你没有成阿罗汉,还要在这个轮回里头转,危险得很,生死轮回的大海随便就堕落了。例举了许多古来修行人堕落后来变人,西藏的活佛来转世,有的转着转着就转到其他的人,所以只有在极乐世界才保险,不要你流转生死,那个地方去了就等着成佛,到成佛时看你因缘成熟,该到哪个国土度众生你就在哪个国土中现身成佛,所以这个在一切法门里头没有哪个法门有这个方便,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二天就可以到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好得很,所以释迦佛要给你介绍阿弥陀佛介绍阿弥陀佛的净土,所以叫《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就介绍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的净土这样殊胜,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方法怎么修行,所以经的题就是佛说阿弥陀经。说,就是介绍。
第二讲经的体,经说来说去真正的内容是什么?大乘的经主要都是说明一切诸法的真实相,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实相般若,所以般若能波罗蜜多,才能到彼岸。真正的大乘经都是说的诸法实相这一个印。实相就是说明诸法的真实相是什么。你们这些凡夫都是无明烦恼执著看问题,没有看到诸法的真实相。要把那些无明烦恼执著习气都去完了,可以看到这个实相。所有大乘经都是说明这个问题,都是说明这个经是以实相为体,这个经的内容就是讲一真法界的真实,这个也是讲的实相。大乘经讲我们的心就是实相不是离开实相之外说的肉团心,众生我们的真心,也是我们本来是佛的真心,跟实相是一套。因为我们有了无明了就见不到这个实相。所有讲大乘经都是要说明这个问题。大乘经的体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一真法界,唯一无二,真真实实,一切法的源底,我们学佛法要彻法源底,一直透彻万法的底,搞穿,就见到法界,到达一真法界的境界,这就是这个经的体。给你说这个经,喊你悟到诸法实相。什么叫诸法实相?就是离虚妄相,把我们众生无始以来虚妄的习气执著的假相都能够超越,那你才见到诸法的实相。诸法的实相是普遍存在,在一切地方存在,所以说“横遍十方”哪个地方这个真理都存在,这个简单讲。实相我们以后要好好学。要讲开悟,要讲用心,好多人就想这个。用心就是把你那些烦恼习气放下,才能见诸法实相。把我们平时的烦恼习气丢一下,我们有的同学都还想学,还发心,有道念,有时一头烦恼习气来了,他就犟起来了。犟就是那个烦恼习气在做事,把那个道理看不清楚。我们不要说什么高深实相,遇到事情我们无明烦恼习气来了,那个犟的习气来了,把那个犟劲放下,就是开悟的头一步,我们犟起来这个事情非做不可,非如此不可,对事情上就是无明在那看问题,对人就是不依你,就是要依我,那就是我执习气在看问题,真正用功先在这个地方用功。参悟先从这些地方参,肯从这些用功开悟就容易,把这些机会丢掉了,去找开悟不好找,开悟就是我们无明的时候,把那个无明放得下。烦恼就是菩提,起烦恼的时候把烦恼战得胜,起无明时把无明退得下去,把我执法执退得下去,就是开悟。我们谈何容易彻法源底,只有一步一步做。你没有积累那个资粮要想一下子透彻开悟不可能的。所以诸法实相,今天不多讲,多讲占时间,这个经就讲不下去了。有机会时再讲。诸法的实相就是离一切相,一切相就是我们执著的一切相,不能一句话说死,各人的执著不同。你执著起时你放下一点就是诸法实相,这个意思很深,以后有机会我们要多讲。先把阿弥陀三个字大家有个理会,从法身上讲这个叫阿弥陀,书的内容就讲阿弥陀。阿弥陀三字本生就代表诸法实相,因为我们不好理解,所以就说无量光,无量寿,这个超时空的。
第三、明宗,说明这个经的宗旨。宗就是修行的道路,修行的道路很多,我们各人要走一条路,找到这条路非走不可,这就成为各个的宗。佛法有八宗、十宗、十三宗,那一宗都是给你说修行的道路。我选择了修行的道路就要走下去,就是我们的宗,是我的宗旨,我的主要目的。把这个主要目的确定了以后才好修行。
这个经说的宗是什么?是念佛。这个法门给你指的修行的道路是叫你念佛。念佛是修行的捷径,这是修行的一条好走道路,捷路,我们走路都晓得走捷路又快又好走。为什么是捷路?念佛成佛。我们以后的成就都是靠我们的薰习,你用佛薰习自己,你自己当然成佛。你假使用人的观念来薰习你自己你可以变人。如果起贪嗔痴来薰习自己,那就是地狱饿鬼畜生的薰习,以后就是朝三恶道走。所以念佛成佛这个道理是很简单的。佛教就讲薰习,修行叫熏修,如衣服要熏香把衣服放在熏炉上烤,你的衣服香了,本来衣服没有香气,但用香薰就有香气了。你本来还没有成佛,只是法身佛,只是有佛性,但是你要成佛,就要靠佛的薰习,你念佛心净想的是佛就得佛的薰习。你用佛把心占着其它都不想,连菩萨阿罗汉都不想,你还想六道众生里升天吗。其它的教说修行就说升天就好,没有出三界,我们念佛不但出三界,当阿罗汉不干,不成佛不行,一定要成佛。一念相应一念佛,要念来相应,念佛的心要念来相应。不要口念心不念,要老老实实认真念,功效就大。口念心不念有时有作用,但作用小,真正念佛念头上想得是佛,你就得到佛的薰习了,一面自己念一面耳听,这个薰习的力量就更大,口在念六字洪名耳又听,就像有人喊你“南无阿弥陀佛”,你好好跟阿弥陀佛走,你心与耳扣起。不要光靠嘴巴,念时要对你的心起非常好的薰习,所以念佛成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一句就有一句功夫,如打铁一样。打一锤就有一锤的功夫,最后把那个东西打出来,你要使劲打,不使劲打铁打不出来。念佛还是要用心,不用心也有效果的,前人的公案,但是我们要知道那些人过去也念过佛,所以才稍稍一念就往生了。我们从前没有念,现在念不用心不行。但毕竟是最直接的道路,念佛就成佛好直接,阿罗汉也不当了,念佛是捷径。持名念佛念一个阿弥陀佛,也不用修观想,光靠口头念。我们众生就是一个口,口说什么心就想什么,我们一天说世间法的话,心里想的就是世间法,二天就在世间法流转生死。我们口头说的不如法的话,两舌恶口绮语妄言,害人的话,二天就流转生死,而且还在恶趣里流转。我们把这个口调过来不说那些话,调来念佛,念佛就成佛,所以这个法门殊胜就在这里,找这个道路。我们众生所以流转生死,就是我们的念,起的是地狱的心就堕地狱,起的是畜生的心就变畜生,起的是佛的心就往佛土走,所以说这个办法最简单最直接,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把阿弥陀佛所有功德想得起,对你的薰习那是多大的作用,所以要选择这个法门来修,就这个意思。你念阿弥陀佛你念的是佛,你本来就是佛,本来具有佛性,外在念阿弥陀佛,内就会把你本具的佛性引发出来,这个就是直接成佛的道路,所以这个法门之殊胜就在这里,所以这个修行就是念佛。
但念佛就要有信心,就要有愿力,你说西方极乐世界再好我没有发愿要去,那不行。愿力是个指导,是个指南针,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心一意念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你必须要行动上老实念佛,多念南无阿弥陀佛,要念得好念一句算一句,真正做。做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好办,识不识字有没有记性都办得到,所以这个法门是易行道,在一切法门中是一个最好的道路,最直切最简易,至高无上,高级得很,不要看他简易,简易的高级,喊你一天都跟佛打交道,没有其它了,所以这成为一个宗,宗有点像主义,修行的主义。我念佛我采取这个办法,在就是我的主义,既然采取这个办法,相信这个法门,念得时候要老实念认真念多念,有这三个才行。光说我信这个还不行,信应行,念的时候要认认真真念,有机会就念,多念,把其它的妄想都放下,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打什么念头?要把从前老念头那些凡夫习气,想的那些人我是非,想的那些不该起的念头,要打死,就拿一句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来打他,不管你什么事我只知道南无阿弥陀佛。不管你再骂我伤负我,在欺负我不知道,我只晓得南无阿弥陀佛,要这样…
《阿弥陀经讲记 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