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隆蓮法師譯本)▪P6

  ..續本文上一頁無多擾惱常安適 一切散亂皆寂靜

  舍置別余邪思維 爲令此心平等住

  亦爲調伏自心故 我當一心勤精進

  若於今世若後世 諸欲唯能生衰損

  今生殺縛及刑刖 後世能成地獄苦

  匍匐男女鬼卒前 爲彼再叁作祈請

  或諸罪業或惡名 爲彼一切非所畏

  我甯趣入恐怖中 亦甯耗損諸財物

  若于彼身能抱持 善哉我心亦歡喜

  彼唯骸骨更無他 不能自主亦非我

  何故于彼深好樂 愛著不能趣涅槃

  初時殷勤好護持 後時驚愕何如此

  先爲他見或未見 恒以衣等覆其面

  汝昔迷戀貪著者 今仍如前現量轉

  鳥鸢啄去現其形 何故汝今欲逃避

  昔時若爲他眼見 汝心悭惜極防護

  雲何今爲他啄食 汝心不惜不防守

  若見如斯朽肉堆 烏鸢狐狸所食啖

  可于鳥獸肴膳前 花曼旃檀莊嚴供

  久死屍骸不動搖 汝今見之猶怖畏

  全身搖曳如起屍 汝今見之何不畏

  若其覆蔽猶貪著 何不貪愛未覆者

  若于屍骸非所樂 何故抱持衣覆者

  同依于一食物中 出生便溺及津唾

  此中便溺非所愛 汝于津唾何愛樂

  若其樂著唯細滑 兜羅棉枕何不貪

  謂無氣味及漏泄 欲者唯爲不淨迷

  諸具欲貪下愚人 謂兜羅棉雖細滑

  不能兩兩相交會 由斯不樂兜羅棉

  若謂所貪非不淨 唯余骨瑣筋絡纏

  血肉汙泥塗其外 此物何故置懷中

  汝身自具多不淨 即彼堪供汝受用

  何故于他不淨囊 貪求不淨生貪欲

  若謂所好爲肌膚 妙著美觀爲所欲

  肌膚色質本無心 汝于是中何可樂

  若貪其心是何物 不可觸知不可見

  誰能觸見所未聞 無故抱持何所爲

  他身自性唯不淨 若不了知未爲奇

  自身性亦唯不淨 若不了知深可怪

  離雲淨日照開敷 新茁蓮房偏棄置

  地面若爲不淨汙 偶一觸之生厭惡

  他身不淨出生處 汝今何故欲相觸

  若于不淨既憎嫌 從不淨田所出生

  從于不淨種子也 他身何故置懷抱

  從不淨生不淨蟲 于彼小蟲非所喜

  衆多不淨知性身 從不淨生何可樂

  汝今非唯于自身 不淨自性不诃厭

  乃複于他不淨囊 貪求不淨生貪欲

  龍腦旃檀可意香 香粳時蔬諸美食

  但令入口複吐之 地也沾汙成不淨

  現見不淨有如此 若猶于此心狐疑

  當往觀于屍林中 所棄他人不淨體

  若知朽壞皮裂時 能令人生大恐怖

  何故複于自他身 後時貪著生歡喜

  身所薰染之香氣 亦唯旃檀等非馀

  何故依于余物香 于作人身起貪著

  若彼自性本臭惡 于彼不貪何不可

  世間貪著無義人 雲何于彼以香塗

  是則芬芳出旃檀 于此身中何所有

  何故依于余物香 于余人身起貪著

  若時發長爪甲深 牙齒汙穢垢膩染

  人身自性本如是 袒露觀之堪怖畏

  如此刀劍傷自身 雲何于彼勤剪剔

  我執愚癡力所蒙 于地顛狂頻洗濯

  僅見久死舊屍骸 若于屍林猶厭舍

  搖曳屍骸遍城邑 于此屍林何喜愛

  況複如是不淨物 不酬其值不可得

  爲成此事費勤劬 亦遭地獄等災害

  少年無力致資財 及年方長此何用

  消磨歲月積財富 老矣得之有何益

  或有貪欲下劣人 黎明而起極勤劬

  抵暮歸家身疲極 僵然而臥如死屍

  或由煩惱遊異域 跋涉長途受諸苦

  心欲求于諸女色 而諸女色終難遇

  欲求自利諸愚人 爲彼彼事鬻自身

  彼不可得定無義 徒爲他業風所吹

  或有也賣自己身 他所雇傭無自在

  仍懼妻室育子時 樹下祠中無宅舍

  欲貪欺诳諸愚人 常稱求活故謀生 

  不顧生命臨軍陣 爲利甘爲人役使

  具貪欲者或斷肢 或貫尖扡爲人幢

  或被弋矛相刺擊 亦見投火焚其身

  積聚守護散壞諸熱惱 財爲無邊衰損汝應知

  諸有貪著資財散亂者 陷叁有獄脫苦終無期

  于諸具足貪欲者 所欲害多而利少

  猶如俯首轅下駒 偶一嚼齧路旁草

  畜生如是不爲奇 何可人爲瑣屑事

  造諸惡業生諸苦 壞我難得暇滿身

  所欲決定必壞滅 能令墮于地獄等

  非爲成于大義利 長時所生疲極苦

  若僅以其俱胝分 微苦即能成大覺

  具欲而行菩提道 苦多菩提不可成

  當思地獄等諸苦 利刀毒藥及猛火

  危岩及與諸怨敵 無可比喻貪欲者

  如是于欲生厭離 于閑靜處生歡喜

  诤論煩惱悉空寂 住于寂靜叢從中

  可愛月光旃檀香露滌 廣大磐石適悅如華居

  萬籁蕭然微颸拂林薄 爲他饒益白淨善心生

  空屋樹下石室等 隨心所欲而安住

  遠離執持守護苦 無依無著放意行

  自在受用無貪著 不爲一物所系屬

  所有知足受用樂 雖南面王未易有

  依于如是種種相 思維阿練若功德

  應即息滅諸分別 應當修習菩提心

  最初應當勤修習 自他不異平等舍 

  所受苦樂相等故 應護衆生如愛己

  如手足等維有多差別 同爲一身悉皆所愛護

  如是別異衆生諸苦樂 悉欲求樂如我等無異

  既我自身所在苦 不能損惱他人身

  故知但由執我故 于自所苦難安忍

  如是他人之所苦 雖未降臨加我身

  彼亦能令我生苦 執爲我故不能忍

  我應除去他人苦 是苦受故如自苦

  我應爲他作饒益 是有情故如自身

  若時自他二者間 欲求安樂均相等

  我于他有何差別 何故唯勤求自樂

  若時自他二者間 不欲受苦亦均等

  我于他有何差別 何故護己舍他人

  若雲他身所受苦 不能損我故無關

  若謂我當受彼苦 是爲顛倒邪分別

  今時死者是余身 後時生是他身故

  若時彼人于彼苦 唯彼自身當防護

  足之所作何關手 何故于彼亦防護

  若雲此雖不應理 由執爲我故能爾

  何故不執我爲他 此即應力求斷者

  謂是相續及聚積 如鬘軍等唯虛妄

  有苦者誰畢竟無 此中誰爲主宰者

  若無主宰受苦者 一切有情無差別

  是苦受故應爲除 此中何須定分別

  不須爭論問何故 衆生之苦皆應滅

  若應除苦皆應除 不除我亦如有情

  或部大悲多生苦 何故殷勤令生起

  菩薩思維衆生苦 悲心何嘗令苦生

  若以一苦爲方便 即能消滅衆多苦

  諸具悲者于自他 悉皆應令生彼苦

  是故花月嚴菩薩 雖知受彼國王害

  不求免除自身苦 爲盡衆生多苦故

  若能如是修相續 樂求息滅他人苦

  猶如凫雁見蓬池 不勞驅遣自趣入

  度脫一切諸有情 幾許歡喜廣大海

  于彼若尚未爲足 何爲欲求解脫樂

  如是雖作利他事 不以爲奇不驕舉

  唯是樂爲他義利 異熟果報非所求

  如于極小逆耳言 亦護自身不令受

  護他之心亦應爾 大悲心當如是修

  由串習故諸凡夫 于他有情精血滴

  雖非我物謂爲我 亦能視他爲自身

  諸修行者于他身 何不如是執爲我

  如是亦于我自身 不難安立以爲他

  應觀自身多過失 于他見爲功德海

  于己棄舍我執心 于他攝取當修習

  如何于彼手足等 許爲人體之支分

  而不如是許衆生 爲諸有情之支分

  此身本無主宰我 如是薰習起我想

  于余有情亦練修 我想何不能生起

  是故雖作利他事 不爲希有不自矜

  如以飲馔奉自身 不希酬報索償值

  如于輕微逆耳言 亦于自身善防護

  亦應如是修大悲 思善防護諸衆生

  大悲依怙觀世音 是故亦爲諸衆生

  生死怖畏遣除故 以自名號爲加持

  修菩提心勿畏難 由于如是修行力

  初時聞名生畏者 彼時無彼心不樂

  若人欲求自及他 遠離怖畏得救護

  應修自他相換法 秘密正士之所行

  爲所貪愛之自身 少可怖處亦生怖

  于此能生怖畏身 何不嗔之如寇仇

  此身常患饑渴病 爲求療治具方便

  殺戮禽獸及蟲魚 伏道要人行動掠

  乃於殺害殺父母 盜取叁寶清淨財

  能成無間焚燒業 何有智者于此身

  貪愛守護作供養 不疾視之如冠仇

  于之輕棄而诃譴

  若問施已何所用 是自利心魔事業

  問愛用己何以施 是利他心天人法

  爲己之故而損他 能成地獄等熱惱

  爲他人故自受損 圓滿資糧無不成

  欲求自身高勝者 惡趣醜陋愚癡因

  若即以此推及他 能成善趣享用樂

  若爲自利使命他 當受果報爲奴役

  若爲他利自勞作 當受果報爲人君

  盡其世間諸樂事 皆從求他安樂生

  世間所有諸苦事 悉由唯求自樂生

  總之愚夫唯自利 能仁唯作他利益

  即于此二見差別 是中何煩多贅言

  若于自樂及他苦 不能互換正修行

  豈唯正覺不能成 輪回中亦無安樂

  後世姑置且勿論 如人傭仆不作務

  主人必不酬傭值 現生利益亦不成

  能成現見未見樂 圓滿安樂悉棄舍

  由于令他受苦因 愚夫受諸難忍苦

  一切世間所有諸逼惱 怖畏苦痛凡諸衰損事

  悉皆從于我執而也生 此大惡魔于我有何益

  愛執自身若不舍 則不能免諸苦惱

  如人執火若不舍 終當不免被焚燒

  是故爲滅自災害 亦爲息滅他人苦

  應舍自身爲他人 亦應攝他爲自體

  汝心于此應勝解 謂我隨他自在轉

  唯除利益諸有情 此外非汝所應思

  以彼自在眼根等 成辦自義不應理

  爲他義故以眼等 于彼不應違悖行

  是故有情爲主要 所有我身可得者

  人使彼彼悉奪取 何爲利他饒益行

  劣等有情攝爲我 自身易地爲彼人

  依無分別心修習 嫉妒競爭及我慢

  彼得恭敬我獨無 我得利養不如彼

  對彼贊揚诃罵我 彼享安樂我受苦

  我今辛勤作衆務 彼唯自在安閑住

  彼于世間享盛名 而我德能不顯著

  我無功德當奈何 我等唯應修功德

  有余勝者彼不及 有余劣者我猶勝

  謂壞律儀及見等 煩惱使然非我力

  應須盡力救我等 自願代受諸災害

  若于我等不能救 何反輕蔑于我等

  彼有功德我何益 彼自有其功德耳

  于住惡趣毒蛇口 諸有情類無悲心

  反欲以功德驕人 後時回向諸智者

  觀待與己相等者 雲何令我勝于彼

  或于名利或恭敬 不恤鬥诤決令成

  雲何能令我功德 普遍顯揚于世間

  彼之所有諸功德 任何一人不令聞

  我之過失令覆藏 供養于我彼不爾

  …

《入菩薩行論(隆蓮法師譯本)》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隆蓮法師詩選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