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善事,我們也要隨喜,隨喜就是功德,能隨喜的人非常高尚,非常偉大,佛當然是最偉大的了,不只是心隨喜,行佛之行更是真隨喜,心裏隨喜了,外表上也要隨喜,就像我們布施一樣,有的人說我沒有錢,我說你沒有錢,你還沒有心嗎?你還沒有身體嗎?你拿一個掃帚在那掃一掃,這也是布施呀!不見得你非要拿錢啊!所以你的心在改變著,你的行爲就是一種最好的布施。
下面經文是:“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
那就是說上面說的那些已經過去了,以及諸佛所在的世界中,一切世界之內,六趣四生,六道輪回麼?天、人、阿修羅、地獄、惡鬼、畜生;四生,胎、卵、濕、化;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極少之微塵,我菩賢都會隨喜,其中的人、天、修羅,當然有功德了,他可以持戒,我菩賢都會隨喜,鬼道也有功德,他有他心通,宿命通,有人說總是想學鬼,那是不應該的,隨喜可以,學鬼總到鬼道,那都不行“哎呀!我能看見什麼……”那純粹是到鬼或者去與鬼相應,那不算什麼,你去看看《維摩經》阿那利的天眼,簡直不得了,現在一看,那就是黃皮子之類的,那些動物畜生之類的本事,那怎麼可能去學呢!怎麼能把那些微不足道的本能當作天眼呢?所以這是不應該的,畜生中也有我們可以學習的東西,比如烏鴉反哺,烏鴉老了,小烏鴉叼來食物喂老烏鴉呀,你說可不可以學呀?現在我們的人都沒有做好,自己家裏養一條狗,比對父母都好,這個很奇怪。人都沒有做好,那怎麼能成佛呀?所以動物身上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也要隨喜,那麼羊羔跪乳等等啊也有功德,羊羔在吃奶的時候跪著吃,報恩啊!我們有過報恩的想法嗎?好像是應該應份的。這個是不應該的,那麼可以說隨喜,這些隨喜都沒有關系,而地獄衆生一夜一日,萬死萬生,受苦不斷,沒有時間,好像沒有任何功德,有何功德可喜呢?所以你又怎麼去隨喜呢?六趣四生啊!地獄你怎麼去隨喜啊!所以菩賢大智知地獄極苦衆生,自性功德未失。自性功德還沒有失去,空性啊!他不是永遠變,永遠不變的,說八萬大劫無間地獄,沒有間隔的受苦,可以說八萬大劫不可以出來,那八萬大劫有一個數目啊,盡來他還可以出來啊!本具大方廣,與佛無二,大方廣所謂的體相,用于佛沒有區別,平等,雖無修德,而有性德,空性之德,法性,所以從理上講,《華嚴經》講“抛一微塵出大千經卷,”一微塵,是不是空行,所有的叁千大千世界是不是與他平等,依我們說一滴水是不是大海,大海其實就是這一滴水的成分啊!所以如果認識一微塵,我們也就知道整個宇宙萬有都是如何了。如果我們知道一滴大海的水,我們也就知道大海水也就是這樣,所以抛一微塵都能出大千經卷的話,從理上講,就事上而言呢,極惡之人也有微小之善,不是絕對,徹底的壞,還是有一點點長處,比如殺人犯,有很多殺人犯,他非常孝順,這一點一般人就做不到,修行人都應該隨喜,哪怕有一點點與要隨喜,因爲以佛的眼來觀衆生。用佛的眼睛來看衆生,因爲什麼?大家都是法性啊!佛觀宇宙萬有都是如幻如化的,那說哪個不是佛呀?與空性相應就是佛了,當以善眼來看衆生,衆生無有不善,學佛當效法之,當用佛眼來看世界,當用法性來去看世界,看衆生,所以這個時候,你再看那個衆生他還可恨嗎?他有可憐可悲,他不再可恨了。因爲一可恨你自己嗔恨心一生起來,你與佛法就相隔的太遙遠,只見衆生之善,不見衆生之惡,你只看到他善的一面,你不再計較他的惡了,即轉煩惱成菩提,如果能這樣做,通過隨喜功德,等于是轉煩惱成了菩提,這樣的話,學佛就會有成就。
下面的經文是“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此經是《華嚴經》是經王,爲什麼要隨喜小乘啊?這裏便有“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回答是就方便而說,因爲雖是聲聞緣覺,仍然勝過我們凡夫,仍然勝過我們今天的凡夫僧啊!我們連小乘啊、聲聞、緣覺都不是。因爲我們有很多煩惱啊!但是你看聲聞、緣覺就沒有了?所以難道不是很慚愧嗎?也要隨喜。
《般若經》中佛陀曾罵而二乘人焦芽敗種,當初我也很不懂,爲什麼佛陀還會罵人呢
後來才知道,佛陀是慈悲心,我們一罵人就是嗔恨心,怎麼能夠相提並論呢?因爲佛需要他們進入大乘,去學菩薩學佛的,第二就根本而言,聲聞、辟支佛將來必定要成佛的,因爲他們到了那果位,他們一定要去成佛的,所以你去看《般若經》去看《金剛經》,跟誰說的,跟須菩提,跟小乘人講的,跟舍利佛說的,所以他必定要成佛的,聲聞緣覺只是一個臺階而已,就像《法華經》說的五百由旬,他走了叁百由旬,他還繼續前行,那只是化城而已,既是化城,是不真實的,只有究竟的目的地,成佛才是真實的了,不然容易産生誤會。那麼隨喜菩薩之善,難行能行者求無上菩提,更屬正常。如果既能我皆隨喜。
接下來是:“虛空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進、我此隨喜無有窮盡。”一切都盡了,我的隨喜也不窮盡,這多偉大!什麼是高尚?這是真高尚!什麼是偉大?這是真偉大!“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而且不斷,是綿綿不絕,甚至說身口意叁也能夠保持下來,甚至永遠都不知道疲厭,那還是我們能做到的麼?我們不睡覺都受不了,不吃飯也受不了,哪裏會有無有疲厭的這種感受呢?
下面的經文是:“複次,善男子,言請轉*輪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刹,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廣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
此是普賢菩薩再一次對善財童子和與會大衆說“所謂請轉*輪,既是菩薩悲憫衆生,所以要請法,爲什麼悲憫,因爲不忍衆生非常苦,你想想看,衆生多苦,他麻木不仁,他愚昧呀,他自己不感覺到苦,事實上苦是存在的,這是從世間法去講在的,如果從法性的角度來講,當然不苦了,但是他同法性是完全不相應的,所以他會感覺到不如意啊!在幸福的人他也有苦,爲什麼呢?還有無常呢,還有生老病死啊!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所以佛說有無量諸苦,當然數目上說有八萬四千苦。那麼即使一心法軌生悟解(錄音不清楚),一心法就是法界觀,就是我們的清靜心,因爲這是一條路,能夠是衆生得以解脫,所以這是請法,請轉*輪,任持自性不失,永遠從事空行,哪怕一切法千變萬化。他永遠都不失自性,都是空行!”
校對:慧智
《大方廣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 普賢菩薩行願品 講記 五》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