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五▪P4

  ..续本文上一页的病。那么能忏悔的药呢?是心,什么药,应该对治什么病。什么病有什么心。第一个是明,信因,治前第十心,拔无因果,有因与果么!哪里没因,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毛主席都说过“世上么有无缘无故的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都是有原因的,哪里有没有原因的事。第二是自愧自责,克则以治第九心无惭无愧,自己很不自觉。伤害了别人,你应该自己很不好意思你自己很惭愧,愧疚,责怪自己。否则的话,麻木不仁,理直气壮,这样人在社会上纯粹是渣子,活着没有意义,活着只能是糟踏粮食,污染环境。就是这样的,迷时能自责则善心胜过恶心。第三,不畏恶道,对治前第八不畏恶道之行,怕下地狱,为什么?要讲因果律啊,实际上一怕下地狱,他就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第四是不瑕疵,对质前第七心,伏藏过失,我不伏藏自己的过失,我自己是什么样的,我可以在大家面前刮露心扉,因为这样做对自己有好处。不养痈为患,过去有一种身上长着的一个痈,是一种毒疮,如果你总不把它根除,将来早晚有一天要麻烦。第五断相续心,对治前第六,恶心相续,发录罪过,永不再造,誓不再造。第六菩提心,发菩提心对治前第五,广大恶心,故转恶心为善心。第七修功补过,以持戒修福的功德山,持戒修福就想造一座功德山,填罪过之河,山来填河,一定能填满,山是太高大了。对治第四为恶心。第八守护正法,对治第三不随喜心,守护佛陀正法既是守护自己正法。能说以上八点,即能成就做法忏,可以成就忏悔了,当然做法忏是事相的忏悔。第九念十方佛,对治第二恶知识缘,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立无畏毅然,清心目净十方佛消灭我心。一直在恭敬十方佛,就能消灭我心,无我之我即是真我,没有我,没有一个我执的话,才能达到真我,真我是什么?去除了我与无我,超越。平等,才能够达到真我,打碎中间的界限,应该如此,自然与佛合二为意,佛心我心,二心相契。第十观罪性空,观罪性本空,返往归真,实之惑业没有自性,没有不能改变的东西,那么一切真的也就是已经过去,就象弘一大师所说:“昨日种种比如昨日死,今日种种比如今日生”。那么我们的命运就掌控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使之惑业无自性,无非一眼见空花,就是说我们的眼睛有了毛病,眼睛有了毛病,上面一层膜,看到空中就有花在动,空中有花么

  没有花,只是眼睛有了毛病,我们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无名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无名的实性就是说没有智慧,真的是没有智慧是永远的么?不是。它的自性是空性,所以无名实性即空性,换花空身即法身,我们这个身体是幻化的,如果你能够与法性相应,那你一定可以证得法身,娑婆世界犯戒缘份特别多,所以一定要去常修忏悔,普贤菩萨奉劝大众虚空界尽,忏悔乃尽,而虚空界等不可能尽故,如是忏悔也无有尽故。所以我们要学习普贤菩萨不断不断的忏悔,从有相忏到无相忏,与空性相应,才是真正的忏悔。

  下面的经文是:“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出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舍利布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随喜功德么,我们一定要去学习,所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是所学之人,从最初发起菩提心,所谓尽法界,尽虚空十方三是一切佛刹,而且把那个佛刹转化成极微尘数,微尘那么多的诸佛如来,这是我们所喜之人,我们要随喜,随他们所作所为而要随喜。那么从最初发起智慧之心,实觉惑业生死本空,惑业若本来是空的,没有自性的,菩提涅槃本有,当然这是从空生出的妙有,打妄本空本有,即空即有,空有平等,要借助修行,你才能显现,你不去修行,你只在理上感受到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真空妙有,缘起星空,你说得头头是道,也没有用,因内通过修行才能相应相契,才能够显现出来。所以说从出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那么要修福德当不惜声明,以难舍之头、目、手、足而行布施,你要求功德,求成佛的资粮,必须要把我执去掉,你一定愿意去把头、目、手、足拿去布施。为什么布施,因为它不是真的,缘起呀!四大五蕴和合的你说哪个是真的?如果他是真的话,你想去,布施你也没有办法布施,因为他真的,你布施了你给别人,别人也有办法受用。如果能以难舍指头、目、手、足而行布施,何况钱物,因为那是身外之物,我都是假的,更何况钱物等,而且要经过是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要舍那么多不可说不可转变成微尘树木那样的头目手足,如果你不去布施的话,那么怎么能行呢?所以说行难行能行,原来说难行能行我们都已经够为难的了,现在一看就更可怕了,所以这正的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把这一生布施出来,有又何干呢?没有关系,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做,难行能行以自己无量无边的那样的头目手足来去布施给众生,那就会圆满种种波罗蜜门,智慧到彼岸,据说当年舍利佛曾经发菩提心,有一个智者,梵天王就应化成一位老百姓,向舍利佛乞,乞他的眼睛,说:“你把你的眼睛给我吧,我的母亲病了,要用它去做药啊!”请你慈悲,慈悲吧!舍利佛一想,他自己发菩提心的难舍能舍,就把眼睛给了梵天了,当然他是化现为人,然后他说:“错了,我要的是右眼,不是左眼”。舍利佛有将左眼给了他,梵天拿过来用鼻子闻了一闻,说这个臭了,不能做药了,不但说臭了,它用脚又踩了一下,于是舍利佛不发菩提心了,说“算了,还是做自了汉吧!”你看这种考验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如果舍利佛真的能够学普贤菩萨行愿的话,那我相信,他一定不会有怨言的,还会保持它的菩提心。但是可喜的很,我们连舍利佛都做不到,我们自己都不能了,更何况能了他了,所以不这是个容易做到的事。闻佛法要去实践,光说不练没有用的。很多老前辈在前边去那样实实在在的修持,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那是真的。只是讲讲连社会学者都能去说,所以法师从佛法的角度应该尊重他,如果从学问的角度没有什么必要的,没有什么意义,只是说我们要建立起正知见的时候,当然需要法是的帮助。那么布施波罗蜜中也具足戒、忍、进、禅、慧等波罗蜜。在你布施的时候,你把自己的眼、头、手、脚……那出去布施的时候,同时也具足了持戒,你不能去打众生,不能嗔恨。所以你同时也是忍辱,同时也是精进,能够忍得下来就是定力呀!所以禅,禅就是动力,智慧。你能观这个诸法如幻如化,这个身是不实在的,四大五蕴和合的,那就是放不下了。但现实中,谁也不愿割自己的身体,就是你说他两句他都受不了,晚上可能一夜没睡觉,这个绝对会有的,而且很计较,很在意说:“我有理”,谁有理呀!你本来就是假的,你有什么理,你有理你就不跑这来了,对吧?为持戒故,内财多财既舍之,能舍即能忍。说舍便舍,即是精进,难舍能舍心不动,即是禅定,如果没有智慧的话,一切不能成就,没有智慧你想舍也不愿意舍,自己舍了之后心里很难受,心里很痛苦,比如忍辱,你忍了是忍了,但憋得难受,肚子直咕噜咕噜响。然后起的没有办法,这只能叫忍辱,不能叫忍辱波罗蜜,因为忍的无可奈何,不行的,所以一定要有智慧,没有智慧那不是六度,一度都不度,连自己都度不了,更何况能度别人,如进别人像你一样的,忍得很辛苦,很难受,最后都的肝炎,肝癌了。那谁还学佛,谁也不学了。脾气好,为什么呢?看明白了,看透了不计较,不值得计较,是游戏是忍无可忍,能忍所忍两者了不可得,中间骂的话,我觉得都不真实的,所以我不计较,不计较,自免祸殃,否则的话各不相让就不撞到一起,当然这是所有的佛教徒都应该好好的想一想的事情。没有智慧绝对不可以,可以一一波罗蜜可以互*拉拢,只有在智慧得得导引下,才能够互摄互拢,龙树菩萨曾经说过“五度如盲,六度如导”。无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是瞎子,只有般若波罗蜜才会是眼睛,能够导引,前五度成为波罗蜜。所谓正入种种菩萨智地的,即是说从出发心到三贤十地,一位一位的证入成就诸佛所正的无上菩提,又能成就诸佛所证之大涅槃,并且又能分布舍利在人间和天上。他涅槃之后,佛法的涅槃叫不生不灭,就是空性,跟空性相应就是不生不灭,所以叫圆满,也叫圆寂。他一期性命结束了,圆满到不生不灭,与空性相应之后把所余下的假身的遗骨,所谓的舍利,布施给人间和天上。将舍利留下来还要做佛事。利益一切众生,所以法门寺的指骨舍利拿到台湾,利益台湾的众生。所以你看佛多慈悲呀,苦贤菩萨就要学呀!随喜功德,我们也要学呀!那么为众生生善之根,如没有这样一个依止,你怎样去拜呀!怎样去礼敬,所以要有这样一个舍利,要有这么一个指骨舍利,要有一个佛像,有人说佛教是拜偶像的,佛教绝不拜偶像,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讲的。所以佛教最不崇拜偶像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把他放在那里,就提醒我们自己,改造我们的身口意是不是与佛相应,他是警醒我们自己,就像一个人在自己的变化上写一句座右铭:“天行见,君子以自强不息,不能空过时光”。佛像是一样的道理,他往那一放,就告诉你,你天天的身口意在胡思乱想些什么?我觉得这是最关键的。佛未成佛时,增长成佛的善根,佛没有成佛的时候,可以去布施,手足、头、目……作为成佛的资粮,这也是善根。佛已成就既能为一切众生生善之根,把自己的舍利留下人间,天上去供好了,包括佛牙,去供好了,能够生成善根的,我皆随喜,所有佛所做的一切,我都随喜,没有一件不随喜的。所以我们今天看别人做…

《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