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因为你看他应化的寿命是什么?《药师经》讲诸佛菩萨诸世八万大劫,而释迦牟尼只是八十年而已,那些诸佛菩萨诸事的时间长着呢,因为它是化身,针对某一类众生,他有缘他就住世,所以普贤菩萨有这样的本事,它能够分身去在诸佛菩萨妙有像前去忏悔,这是菩萨所忏的,一般人是办不到的。而我等名菩萨,我们大概也受了菩萨戒,收了三坛大戒,也有的居士受了菩萨戒,都是名字而已。其实没有内容,比众生还烦恼,有时候与众生还去计较,然后自己还说我受了菩萨戒,这非常尴尬非常苍白。根本就是在打妄语。所以有时候我们自己再想,我们自己没有做到,怎么去影响别人呢?你去说别人,别人不信的,观行还做不到,还达不到广大妙有之境,不能象普贤菩萨一样到诸佛如来妙有像前忏悔,又怎么不应该在法界极微尘刹前、诸佛菩萨前求忏悔呢?那就应该在极微尘刹前、诸佛菩萨前去忏悔。因为你可以去观想,去改变,去转化自己的意念,那我觉得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不修广大忏悔怎么能够忏除我们的恶业,我们的恶也太大了,不然的话,能跑到这里来么?,更何况我们的相貌长的不好,自己没有福报,我们又不是王子出身,想来想去,我们的过失太重了,所以不应该忏悔吗?要知道对一个比丘忏悔或对四个。。比丘忏悔也分明就是对十方诸佛菩萨面前忏悔了,为什么?因为你在做法界观,空观。但是就事而做法界观,你不能离开事相,不能说不这样做。就像我们上厕所,你去男厕所或是女厕所,但是你去了厕所,你又不能执著,这是男的,这是女的,你不去执著,那就是平等观了。因为你只是在随缘,你就事相上去感受那没有事相,就像《维摩经》说的,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只有你自己按时间的分别心在设定,这是男人这是女人,所以就会非常狭隘。你自然就要很烦恼,你自然就很执著,那你就会造业,你就会轮回。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十方诸佛菩萨共一法身,共一空性,所以你要做法界观。虽然是空性,但是能换化出十方诸佛。但是这个幻化是妙有啊!比我们这个世间一定更真实,因为你看看《阿弥陀佛经》的时候,想想看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但是你看看地球呢!一劫还不到,一劫就成、住、坏、空。当然肯定按着成、住、坏、空的法则来运转,因为佛陀也说过有正法,像法,末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都是无常的,所以佛法是最理智的佛法,最说理的佛法。不说理的话,我们都不信,非常非常的说力。那么诚心忏悔,就是发至诚心,扪心自问,自己问问自己,造恶业是否要堕地狱呀,就是说你自己干坏事,难道不堕地狱,干好事堕地狱吗?但也不要害怕。你还可以忏悔,有人说,我可以忏悔,你还可以再干,那不行的,总是这么干的话,那及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问题了。那么如是诚心自然而生,至诚心自然生起来了,“后不复造”我以后不要再造了,既悔其后,既是做到法忏意,也既是僧碣摩法,忏罪及持戒,忏罪及告别了,再见了,就要好好去持戒了。如果不成心忏悔,后不复造,也就说明你还是要轮回的,所以要翻过成善,翻过成德,改过向善,何乐而不为,你为什么不做呢?要做不做将来哪有机会人生这么短,你现在不做,没有因缘做的时候,那怎么办呢? 下面的经文是“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尽故。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菩萨尚且忏悔,何况我等啊!普贤菩萨都在忏悔,那我们又不是普贤,那你要学普贤,你就一定要忏悔,不会怎么能成佛呢?若以为没有罪业,实是愚昧人呀,包括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说初一、十五去诵戒,我又没有自己戒,我又何况忏悔呢?你今生没有造,你往昔造没造,那么可能就是打妄语,就是自欺欺人,那最根本的就是愚昧,你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所忏的是心,也就是我要治的病是什么?你要忏悔,要忏悔那些病,你不知道这些,那你又怎么去学佛呢?有十种,第一种是妄计人我,那你就不愿意去受委屈,你就不愿意对得起自己而对不起别人,那会怎么样呢?增长生死,因为你有了这种我见呢!人见,我见。那你就会有贪、嗔、痴。那没办法,人如没有办法,那何必去贪,人如没有这个身体的话,所有的人都会改过向善,不需要钱,物什么都不需要,谁还会贪著钱物,那就不会贪了,所以这是第一身见苦,有身见,认为实在,实在的就麻烦了,麻烦就来了;第二是具足烦恼,遇到外道恶缘了,“我”心增盛了,就想遇到恶知识了,你身不由己的就跟他学,他会影响你,他不是马上影响你,他会在日久天长中一直影响你,你走啊走啊,你不断遇到恶知识,你就把握不住自己,你的定力会没有,然后你会慢慢的滑下去。所以学佛最可怕的是恶知识,它不信因果,他什么都不信,最后他可能就会使你堕落。外缘即一正二报,一报即六尘之境,我们看到外缘六尘之境是实在的,所以我们攀缘。正报即恶知识。恶眷属,即是第二,我见身见,你以为如何的,常常把他摆在一个中心的位置上。老是希望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所以叫自以为是,自以为是的结果是真的么?不是的,实际上似是而非呀!不见得是真的;第三是内外积聚,内聚烦恼,外遇恶缘,如**不同如,不喜他人行善。自己因为遇到恶缘有烦恼看到他人行善自己起嫉妒心,你没有办法面对一个现实。所以也就是我们的第三忌妒心,没有办法随喜,别人好你嫉妒,你会消化不好,别人好了你烦恼所以你身体也不好。这是最吃亏的一件事,忌妒心最麻烦,所以不要嫉妒,别人好了你高兴,别人不好了,你应该悲哀,为什么?为什么不好,当然了,如果可能帮他,如果没有办法,自己要惭愧,因为你还没有能力,你若有能力,一定会影响他。这就是君子有所为,小人无所不为,放纵三业。第四恶心,于是他会影响我们,这就是我们的病;第五事随不广,恶心遍布及遍法界,即是第五广大恶心,你不要认为,我们的善心可以遍法界,恶心也同样可以遍法界,所以为什么会成就魔王,因可他有广大的恶心,所以它能够成就魔王;第六恶心相续,如好杀的人,杀生,愿意杀猪宰羊,你不给他报酬,他也愿意这样干,我遇到一个人,他就愿意这样干,说不给我报酬,我也愿意这样干,为什么?他已经杀习惯了,刹不住车了。那么还有赌博的人,随其所好,你就没办法停止,他就有瘾,还有吸毒的人,他也知道道德败坏,他也知道家里人痛苦,社会人遭殃,给社会带了了隐患,但他吸足了的时候他说:“我下次不再吸了” ,一旦毒瘾犯上了,他已经控制不了自己了,所以众生都是这样的,所以这是相续的恶习,控制不了习气,已经染成了。第七伏藏过失不予人知,自己干了坏事,自己不让人知道,这是伏藏恶心;第八是将堕地狱,也不惊不怖,要堕地狱了,什么都不害怕,爱怎么着怎么着,这样的人就是过去将杀人偿命,绑在刑场上去枪毙的时候,那人说:“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这样人有啊!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谁还知道你还有没有机会二十年了,不知道,但是他自己安慰自己,然后硬撑着英雄好汉,有人说他被绑在刑场上,他一点都不惧怕,其实你哪里知道,你不是他,他害怕的,只不过他在表面上,他要装一下,这是人吗,如果他真的不害怕的话,我执不断了吗?不可能的,所以这样的人是伏藏伏罪恶心,不怖恶道心;第九是无惭无愧,不惧凡圣,惭是己心不安,惭愧,愧是羞对于人,对别人不好意思,对不起别人,那么全然没有,这样的人什么都没有,所以对阎王,鬼神对天龙八部,什么都不害怕,什么阎老五,我不害怕,这样人也有呀!对于佛法呀,他也全然不在乎,这样的人也有,所以全然不惧就是无惧恶的心,一点都不害怕么。没有惧恶的心,它可以放逸放荡所以全然不惧,就事物惧恶心一点都不害怕;第十拔无因果,就想与人说:“唉!死后哪有轮回,一了百了……”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一切都回归大地,没错回归大地,但是你的意识呢?你的阿赖耶识呢?你的仓库里面还藏着那么多的种子,将来他能不发芽结果么?能不如此么?据说近代加拿大有一个医生他把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人头盖骨打开了,打开之后呢,他用的一个仪器突然间碰到某一处的脑细胞,这个人居然就唱起一首儿歌来,这不可思议啊!他醒的时候,你问他,他早已经忘记了。几十年了,他一直忘了,他醒后就不知道了,为什么?那就是记忆。那就是种子,因为有了那样的种子,有了那样的痕迹,他将来能不受报吗?但是受报也不可怕,因为你要学佛,你要转化它是可以的,怕的就是永远沉沦,永远糊涂,永远不知道改变自己,怕的是这样的人。犯错误谁都会犯的,因为是众生么,难免都犯错误,但是你不能永远犯错误,永远犯相同的错误,不能永远犯,那这样就拔无因果,即是断善行、断善根,这样的人没有办法,你怎么去教育他也没有办法。你想想看,现在的人道德滑坡,其实不就是什么都不相信么!真的相信,他自己就自省了,法律只能规范人的外表的行为,他心里不就这样做了吗?他有所畏惧,所以他就不敢做了,他知道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有一句话叫做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他怕因,他就有果。众生不怕因,果出现了他就害怕。有这种事情发生,所以如果是那种正常的正当的,规范的信仰,而不是那种盲修瞎练的信仰,李洪志那也是一种信仰,那很麻烦啊!最后跑来跑去他说放下生死,说这是佛教,佛教真的讲放下生死,并不是放弃生死。是放下对生死的执著,并不是放弃呀!一旦放弃都去自杀了,这还是学佛么?因为当你现在还没有证悟,还没有成果的时候,那你应该利用假去修真呢!,所以要改变一种观念。怎么可以去自杀呢?这样就是胡来了,这是所应该忏悔…
《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