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 普賢菩薩行願品 講記 五▪P3

  ..續本文上一頁,因爲你看他應化的壽命是什麼?《藥師經》講諸佛菩薩諸世八萬大劫,而釋迦牟尼只是八十年而已,那些諸佛菩薩諸事的時間長著呢,因爲它是化身,針對某一類衆生,他有緣他就住世,所以普賢菩薩有這樣的本事,它能夠分身去在諸佛菩薩妙有像前去忏悔,這是菩薩所忏的,一般人是辦不到的。而我等名菩薩,我們大概也受了菩薩戒,收了叁壇大戒,也有的居士受了菩薩戒,都是名字而已。其實沒有內容,比衆生還煩惱,有時候與衆生還去計較,然後自己還說我受了菩薩戒,這非常尴尬非常蒼白。根本就是在打妄語。所以有時候我們自己再想,我們自己沒有做到,怎麼去影響別人呢?你去說別人,別人不信的,觀行還做不到,還達不到廣大妙有之境,不能象普賢菩薩一樣到諸佛如來妙有像前忏悔,又怎麼不應該在法界極微塵刹前、諸佛菩薩前求忏悔呢?那就應該在極微塵刹前、諸佛菩薩前去忏悔。因爲你可以去觀想,去改變,去轉化自己的意念,那我覺得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不修廣大忏悔怎麼能夠忏除我們的惡業,我們的惡也太大了,不然的話,能跑到這裏來麼?,更何況我們的相貌長的不好,自己沒有福報,我們又不是王子出身,想來想去,我們的過失太重了,所以不應該忏悔嗎?要知道對一個比丘忏悔或對四個。。比丘忏悔也分明就是對十方諸佛菩薩面前忏悔了,爲什麼?因爲你在做法界觀,空觀。但是就事而做法界觀,你不能離開事相,不能說不這樣做。就像我們上廁所,你去男廁所或是女廁所,但是你去了廁所,你又不能執著,這是男的,這是女的,你不去執著,那就是平等觀了。因爲你只是在隨緣,你就事相上去感受那沒有事相,就像《維摩經》說的,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只有你自己按時間的分別心在設定,這是男人這是女人,所以就會非常狹隘。你自然就要很煩惱,你自然就很執著,那你就會造業,你就會輪回。爲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爲十方諸佛菩薩共一法身,共一空性,所以你要做法界觀。雖然是空性,但是能換化出十方諸佛。但是這個幻化是妙有啊!比我們這個世間一定更真實,因爲你看看《阿彌陀佛經》的時候,想想看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經十劫,但是你看看地球呢!一劫還不到,一劫就成、住、壞、空。當然肯定按著成、住、壞、空的法則來運轉,因爲佛陀也說過有正法,像法,末法,爲什麼會這樣,因爲都是無常的,所以佛法是最理智的佛法,最說理的佛法。不說理的話,我們都不信,非常非常的說力。那麼誠心忏悔,就是發至誠心,扪心自問,自己問問自己,造惡業是否要墮地獄呀,就是說你自己幹壞事,難道不墮地獄,幹好事墮地獄嗎?但也不要害怕。你還可以忏悔,有人說,我可以忏悔,你還可以再幹,那不行的,總是這麼幹的話,那及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問題了。那麼如是誠心自然而生,至誠心自然生起來了,“後不複造”我以後不要再造了,既悔其後,既是做到法忏意,也既是僧碣摩法,忏罪及持戒,忏罪及告別了,再見了,就要好好去持戒了。如果不成心忏悔,後不複造,也就說明你還是要輪回的,所以要翻過成善,翻過成德,改過向善,何樂而不爲,你爲什麼不做呢?要做不做將來哪有機會人生這麼短,你現在不做,沒有因緣做的時候,那怎麼辦呢? 下面的經文是“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忏乃盡,而虛空界乃至衆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忏悔無有盡故。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普賢菩薩尚且忏悔,何況我等啊!普賢菩薩都在忏悔,那我們又不是普賢,那你要學普賢,你就一定要忏悔,不會怎麼能成佛呢?若以爲沒有罪業,實是愚昧人呀,包括我自己也有這樣的經曆,說初一、十五去誦戒,我又沒有自己戒,我又何況忏悔呢?你今生沒有造,你往昔造沒造,那麼可能就是打妄語,就是自欺欺人,那最根本的就是愚昧,你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怎麼回事。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所忏的是心,也就是我要治的病是什麼?你要忏悔,要忏悔那些病,你不知道這些,那你又怎麼去學佛呢?有十種,第一種是妄計人我,那你就不願意去受委屈,你就不願意對得起自己而對不起別人,那會怎麼樣呢?增長生死,因爲你有了這種我見呢!人見,我見。那你就會有貪、嗔、癡。那沒辦法,人如沒有辦法,那何必去貪,人如沒有這個身體的話,所有的人都會改過向善,不需要錢,物什麼都不需要,誰還會貪著錢物,那就不會貪了,所以這是第一身見苦,有身見,認爲實在,實在的就麻煩了,麻煩就來了;第二是具足煩惱,遇到外道惡緣了,“我”心增盛了,就想遇到惡知識了,你身不由己的就跟他學,他會影響你,他不是馬上影響你,他會在日久天長中一直影響你,你走啊走啊,你不斷遇到惡知識,你就把握不住自己,你的定力會沒有,然後你會慢慢的滑下去。所以學佛最可怕的是惡知識,它不信因果,他什麼都不信,最後他可能就會使你墮落。外緣即一正二報,一報即六塵之境,我們看到外緣六塵之境是實在的,所以我們攀緣。正報即惡知識。惡眷屬,即是第二,我見身見,你以爲如何的,常常把他擺在一個中心的位置上。老是希望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所以叫自以爲是,自以爲是的結果是真的麼?不是的,實際上似是而非呀!不見得是真的;第叁是內外積聚,內聚煩惱,外遇惡緣,如**不同如,不喜他人行善。自己因爲遇到惡緣有煩惱看到他人行善自己起嫉妒心,你沒有辦法面對一個現實。所以也就是我們的第叁忌妒心,沒有辦法隨喜,別人好你嫉妒,你會消化不好,別人好了你煩惱所以你身體也不好。這是最吃虧的一件事,忌妒心最麻煩,所以不要嫉妒,別人好了你高興,別人不好了,你應該悲哀,爲什麼?爲什麼不好,當然了,如果可能幫他,如果沒有辦法,自己要慚愧,因爲你還沒有能力,你若有能力,一定會影響他。這就是君子有所爲,小人無所不爲,放縱叁業。第四惡心,于是他會影響我們,這就是我們的病;第五事隨不廣,惡心遍布及遍法界,即是第五廣大惡心,你不要認爲,我們的善心可以遍法界,惡心也同樣可以遍法界,所以爲什麼會成就魔王,因可他有廣大的惡心,所以它能夠成就魔王;第六惡心相續,如好殺的人,殺生,願意殺豬宰羊,你不給他報酬,他也願意這樣幹,我遇到一個人,他就願意這樣幹,說不給我報酬,我也願意這樣幹,爲什麼?他已經殺習慣了,刹不住車了。那麼還有賭博的人,隨其所好,你就沒辦法停止,他就有瘾,還有吸毒的人,他也知道道德敗壞,他也知道家裏人痛苦,社會人遭殃,給社會帶了了隱患,但他吸足了的時候他說:“我下次不再吸了” ,一旦毒瘾犯上了,他已經控製不了自己了,所以衆生都是這樣的,所以這是相續的惡習,控製不了習氣,已經染成了。第七伏藏過失不予人知,自己幹了壞事,自己不讓人知道,這是伏藏惡心;第八是將墮地獄,也不驚不怖,要墮地獄了,什麼都不害怕,愛怎麼著怎麼著,這樣的人就是過去將殺人償命,綁在刑場上去槍斃的時候,那人說:“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這樣人有啊!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誰還知道你還有沒有機會二十年了,不知道,但是他自己安慰自己,然後硬撐著英雄好漢,有人說他被綁在刑場上,他一點都不懼怕,其實你哪裏知道,你不是他,他害怕的,只不過他在表面上,他要裝一下,這是人嗎,如果他真的不害怕的話,我執不斷了嗎?不可能的,所以這樣的人是伏藏伏罪惡心,不怖惡道心;第九是無慚無愧,不懼凡聖,慚是己心不安,慚愧,愧是羞對于人,對別人不好意思,對不起別人,那麼全然沒有,這樣的人什麼都沒有,所以對閻王,鬼神對天龍八部,什麼都不害怕,什麼閻老五,我不害怕,這樣人也有呀!對于佛法呀,他也全然不在乎,這樣的人也有,所以全然不懼就是無懼惡的心,一點都不害怕麼。沒有懼惡的心,它可以放逸放蕩所以全然不懼,就事物懼惡心一點都不害怕;第十拔無因果,就想與人說:“唉!死後哪有輪回,一了百了……”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一切都回歸大地,沒錯回歸大地,但是你的意識呢?你的阿賴耶識呢?你的倉庫裏面還藏著那麼多的種子,將來他能不發芽結果麼?能不如此麼?據說近代加拿大有一個醫生他把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人頭蓋骨打開了,打開之後呢,他用的一個儀器突然間碰到某一處的腦細胞,這個人居然就唱起一首兒歌來,這不可思議啊!他醒的時候,你問他,他早已經忘記了。幾十年了,他一直忘了,他醒後就不知道了,爲什麼?那就是記憶。那就是種子,因爲有了那樣的種子,有了那樣的痕迹,他將來能不受報嗎?但是受報也不可怕,因爲你要學佛,你要轉化它是可以的,怕的就是永遠沈淪,永遠糊塗,永遠不知道改變自己,怕的是這樣的人。犯錯誤誰都會犯的,因爲是衆生麼,難免都犯錯誤,但是你不能永遠犯錯誤,永遠犯相同的錯誤,不能永遠犯,那這樣就拔無因果,即是斷善行、斷善根,這樣的人沒有辦法,你怎麼去教育他也沒有辦法。你想想看,現在的人道德滑坡,其實不就是什麼都不相信麼!真的相信,他自己就自省了,法律只能規範人的外表的行爲,他心裏不就這樣做了嗎?他有所畏懼,所以他就不敢做了,他知道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有一句話叫做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菩薩他怕因,他就有果。衆生不怕因,果出現了他就害怕。有這種事情發生,所以如果是那種正常的正當的,規範的信仰,而不是那種盲修瞎練的信仰,李洪志那也是一種信仰,那很麻煩啊!最後跑來跑去他說放下生死,說這是佛教,佛教真的講放下生死,並不是放棄生死。是放下對生死的執著,並不是放棄呀!一旦放棄都去自殺了,這還是學佛麼?因爲當你現在還沒有證悟,還沒有成果的時候,那你應該利用假去修真呢!,所以要改變一種觀念。怎麼可以去自殺呢?這樣就是胡來了,這是所應該忏悔…

《大方廣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 普賢菩薩行願品 講記 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