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 普賢菩薩行願品 講記 二▪P5

  ..續本文上一頁是佛立論所說的。

  第七是常義,萬古常規是不變的;叁法印到未來還是叁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或諸法實相,空性空相一直不變的萬古常規。

  第八是法義,千夜同軌,規範是一樣的。

  這兩點是梁昭明太子所出的,梁武帝的兒子,是他規範出這兩個意思的;但他很不幸,年輕早逝了。

  第九是典義,經典,是不變義,妙理圓正,沒有偏邪。所以可爲大家的經典不可以變;第十是徑義,就是路啊!經者,徑也是路。那是一條光明的大道,是因爲它能夠超生死,超脫生死,解脫生死,所以它才能是光明大道,它能夠解脫我們的煩惱,化解我們的情緒,消化不了的情緒。

  我們總以爲這個很嚴重,那個很麻煩,這些情緒都是可以化解的,所以正因爲如此它是一條路。它是一條光明大道,我們希望自己走,別人也一起走這條光明大道。

   當然我們回顧今天的現實,會發現真話沒人信。假話卻有市場;這也是一個非常微妙的現實,所以今天說末法,末法時代,有重重的敗相——衰敗之相。說佛法完了,爲什麼呢?是人末不是法末,法永遠都是如此,還是人的問題,我們今天缺少龍象,缺少像過去那些高僧大德對于信仰負責任的龍象。大家都在混日子,馬馬虎虎的也不對自己的信仰負責,也不去弘法;還有人去弘法,熱情有余,能力不足,不但沒度衆生,最後被衆生所度,這也是一個麻煩事。

   我們下面探討“入”,“入”是證入。走進門,現在有很多人在門外,很好奇,沒有進來。其實很多人以爲走進來了,可能把自己的頭也剃光了,但是並沒有走進來,只是外表上很像,內心世界並沒有佛教的那種思維觀念。沒轉化自己的知見煩惱,沒有真證入。入有“能、所”二意,也就是能入和所入;所謂不思議境界爲所入,我們一定要走進那種境界去,我們的發心,發什麼心?發的是菩提心。說我們要成佛,要覺悟,所以要走進那種不思議境界,要走進去。因爲佛是不思議境界,所以是“所入。”普賢行願爲“能入”。因爲有了文殊的智慧,有了方向,所以現在要一步一步的走啊!千裏之行始于足下,你得走,你若不走根本就達不到目的地。你可能會走的非常慢,但是你必須去走,只有走你才可能去念,才可能夠到達目的地,就象今天佛教徒可能互相去比念珠,念珠很漂亮,很值錢,誰的更值錢,兩者之間總是要去比,有一種驕傲感,陶醉感,但你知道念珠是幹什麼的嗎?念珠是念佛的,你不念佛的話,念珠再值錢有什麼用呢!不成了一種裝飾品了嗎?如果我們把信仰當成了非常漂亮的裝飾品,也是夠可悲的……信仰是要落到實處的。不然的話,從曆代的老法師們,從我們這人生一點點的消失。如果你不負責任,不去實踐。那這人生也過去了。那爲什麼不去實踐呢?你不努力時間也消耗掉了,如果你努力,我相信會有轉機。修行就得落到實處。而不思議解脫境界是佛心的境界,只有佛的境界才是不思義解脫境界。

  當年佛的弟子問他:“什麼是涅槃”?佛不說,因爲他說了也沒有用,大家沒有證得涅槃,你跟他說有什麼用,文字的導引固然是需要的,但是佛陀說了那麼多的法,沒有證得涅槃的人,你跟他說什麼涅槃,所以佛陀不予回答,佛的境界既是破除我法二執的真空。破除我法二執,因爲不執著我,也不執著法,同時也不障礙妙有的我法。所以真空不礙妙有,妙有是不執著,是你明明知道幻有;你又能夠利用它,妙有和真空不二,二而不二,不二又有二。因爲針對衆生你得要說二,因爲對證悟的人對于衆生的目的是通達不二,平等,是這樣一個過程。所以是不可思議,真空、妙有、不可思議,胡思亂想,使勁想,也可能想不到。你只有走進去,去實踐,去感受,才可能走進不思議境界。反過來看,前面說破除我法二執,所以能夠證入真空,從此也不障礙妙有的我法。二而不二,不二而二這是一種不可思議。如果沒有我法二執的話,那又會怎麼樣呢?有我執,有法執,那就會變成有思有議,就可以考慮了是好是壞。是美是醜啊!都可以有一個定義,至少你是一個一相情願的定義。你認爲好像是對的,事實上那是你認爲的,別人認爲是不一定;你認爲這件事很重要 ,別人認爲那不重要。所以有思有議,你可以胡思亂想,這樣還是分別心在作怪了。因爲有我,即成爲我執,就開始執著我了,人爲什麼自私啊!沒有這個肉體他執著什麼?

  莊子說:“我有大患,因我有身啊!,我若無身我何所懼?”因爲有這個肉體很麻煩。那麼若有法即成法執,有了法你就認爲那是實在的,就成了一個法執----執著法。可見解脫的境界絕對不是不解脫的人所能思議。

  跟河泊去探討大海,那河泊發呆,大海有我大嗎?井裏的蛤蟆也發呆,天就跟井這麼大…….所以不能夠相提並論,那個棚間雀根本就不知道鹍鵬的志向,所以一般的凡夫衆生他又怎麼能知道成佛的美妙境界?

  法喜充滿,只有真正的領受到佛法了,他才會絕對歡喜一場,別人還以爲他神經大概不對頭,可能會這樣。針對衆生的貪得,我執和法執而乘機行騙,那當然是不道德的;當然衆生有事,比如家裏出了問題,去找所謂的出家人,一不小心碰到了一個假佛教徒,他就說你家裏有鬼呀!有神啊…….開始行騙,第一點這是不道德的,第二點作爲佛教徒,作爲你要去了解的人,應該清楚,走什麼途徑才能夠真正了解佛法。這是必要的,否則的話你上當受騙了,還要罵別人。現在的人就有這樣的怪辟,古怪的個性,自己因爲貪心要解決一些問題,貪便宜,比如說街上賣表、賣美鈔……自己花錢花人民幣,就把美鈔買來了,結果是假的,然後他就拼命罵騙子,忽略了自己應當充當的責任。如果你不貪心的話,你不愚昧的話,你可能去上當受騙嗎?這是一種存在的現實,那麼無疑是不懂就好辦了,有很多人對佛法是不懂,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有一個人跑到我那兒去了,門口介紹進來以後他坐也不坐,很焦急的問我:“你看我是什麼變的,”我一看他真不懂,不懂就好辦了,坐吧!我說“你是驢變的。”他撓撓頭“驢不是很好吧!”然後說“你怎麼知道我是驢變的?”我說“你前生是一頭廟裏幹活的毛驢,然後幹完活就把你拴在樹上,出家人一念經,你就在支著耳朵聽,聽來聽去一不小心就變成人了。”他很激動“哎呀!真的?”我說“我騙你呢!”他立刻臉紅脖子粗急了“你怎麼能騙我呢?”我說“我根本就不想騙你,可是你給了我一次騙你的機會,我什麼都沒有騙你,但我只想提醒你,以後不要問這些問題,假使你前生就是驢的話,也沒關系,因爲你今生終于成爲人了,那個驢跟你有什麼關系?你告別驢吧!別再胡思亂想了。”所以人就是不知道的老想知道,好奇、神秘;別人趴著耳朵告訴你的說沒告訴別人,這就是騙你的,但是他不能夠理解到這一點,他認爲這是真的,很多人一學佛以後變了,疑神疑鬼整天能看見這個能看見那個,弄的正常人也不正常了,整天胡思亂想,我怎麼就看不見呢?我說你非常正常,看見的人啊!非常不正常,所以你不要去學他……“哦!原來是這樣啊!”

  (第二盤結束) 整理人:北京居士 初校:慧智

  

  

《大方廣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 普賢菩薩行願品 講記 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