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能夠短期出家。
再來,度一切苦厄。說谛觀身心,什麼叫做谛觀身心呢?就是深深地觀察我們的身心。深入地觀照,叫做谛觀身心。都是空的,但見五蘊。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所以我們就知道說,你只要深入地去觀照我們的身心,你就會發現只有色受想行識五蘊,其它就沒有。所以我執就是空,你就不要執著這個錯誤的身體。所以佛陀說,人之所以痛苦,在追求錯誤的東西。今天我們追求的東西錯誤了,嚴重的錯誤,所以我們誤導自己,所以誤導自己,就認爲色身香味觸法可以追求,因此拼命地一直追求。追求到最後兩手一蹬,什麼都沒有!譬如說馬拉度那,阿根廷世界級的球王,還有比利,比利是阿根廷的世界級球王,是世界上的 super star football 是個世界級的足球明星,那個時候,參加世界杯比賽的時候,出盡了風頭。去年沒有冠軍,前年是冠軍,是世界級的明星球員。但是因爲吸毒,現在被抓去了,要關一年十個月,吸毒都是平等。叱咤風雲,不可一世的當下,你看不得了,多少的女孩子要嫁給他?還倒貼,還免費贈送呢。聲名顯赫,受到女孩子的青睐,受到女孩子的欣賞,可是現在被抓去關了。所以我們說,你不必去欣賞一些說很偉大的人,其實一切法都是無常法,你應該欣賞你自己,羨慕你的心,你的生命,開采你真正的智慧出來,真正的真理就座落在你的心中,只要你肯放一,就萬法具足,圓豁豁的,不少一法,不少一法,所以說留一點空間寬恕別人,就是圓融,你內在裏面要留一點空間,常常去寬恕別人,那麼一切法都具足,這就是禅。禅就是要在心中留一點寬恕的心理。 我執空,煩惱障就滅,煩惱障就滅。什麼叫煩惱障?我們人生觀看不透徹的話,那麼煩惱就一定存在的。這個煩惱來自于無明,來自于我執,所以如果煩惱障滅的話,我執空的話,就可以度分段生死。因爲我們是修空觀,度分段生死。左邊,蘊從緣生,都無自體。這五蘊,還是從因緣所生的,色法、受想行識這個還是幻起的,所以我執,只是說,知道色身是色受想行識構成的,都無實體,但是呢,深入地觀空的話,深般若的話就不一樣了,包括五蘊那個[蘊],每一蘊的色受想行識都無實體。所以前面是把這個色身劃歸成五個角度,色受想行識,所以說它是空。而後面的法執,是包括這五個當體就是空,還更進一步的空,意思就是說,我執執破,一個個體的執著還存在元素,色受想行識這五種元素是構成我們的生命,而斷法執是包括這五種元素構成生命的,統統空一切,也就是法執空,所知障滅,度變易生死。所知障就是對宇宙的真理不透徹、不了解,所知障就是我們的本性、無量無邊的智慧,本來應該知道,結果被它障礙了,所知障滅了,所以度變易生死。 所謂變易生死的意思,就是說境界一天一天的改變;度分段生死,就是跳出六道輪回。所以煩惱障是對人生觀的愚癡,所知障是對宇宙、宇宙觀的愚癡。
再來,闡明色空的道理。蘊空、色也空,所以說是我空,蘊色我空,從假入空,假就是世間所承認存在的個體, 我們把它分析以後,就知道沒有一樣事情是永恒的,所以我們說它是空。從空出假,當我們了解一切法是空性的,可是我們不壞假名,我們必須在世間的幻化建立一切假相,所以名叫做出假,從空出假。空假相即。所謂空假相即,就是空跟假同時存在,簡單講相即就是空中當下就是假,假當體就是空,空假一如,名相即。相即就是所謂的中道。一蘊如是,四蘊皆然。一蘊就是色法是這樣子,那麼四蘊就是受、想、行、識,統統是假的。
五十一頁。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有的人念了心經念了幾年,他不曉得[受想行識,亦複如是]是什麼意思,他還搞不清楚,他都弄不清楚這一句是什麼意思?這一句的意思是因爲中國人好簡,怕麻煩,本來經典應該這樣念的,如果全部要把它念完,我要念一遍給你聽,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就是這樣子。有的人弄不懂,怎麼會受想行識,亦複如是呢?現在知道了,中國人好簡,所以講一個色法,後面的四個就不必念了,受想行識也是一樣,跟色一樣,這就是大般若經裏面很多重複的地方。
經典已經講了,再來就看表解。色不異空,左邊是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就是這個色法不異空,當下就是不離開空性,不異就是不離。意思就是色法你把它分析到最後,那就是空的。所以底下有一個幻有因緣,幻有,就是說世間是虛妄的東西,一切都是緣起因緣造作的,原無自性,本來就沒有所謂的自性。自性就是實體,原來就是沒有實體的。你說你的色身什麼是永恒的?你講啊,身體上哪一點是你的?原無自性,自性就是實體,永恒的實體,沒有!所以幻有因緣,一切都是因緣造作的,原無自性就是沒有實體。此色無此色性,曰空。我個色法沒有真正的色性,意思就是,因爲它是緣起的,是短暫的,是暫時的,是無常的色法,無此色性,就是沒有真正的色性。
我這樣講,有時候還弄不清楚。說那一朵花是紅色的,把那一朵花切成粉末狀的一點點,要用顯微鏡才能看,你知道那是紅色的嗎?你看得出來嗎?看不出來。所以這個是短暫的,變化在你面前,其實它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有一天它會爛、會壞,你就是做塑膠花,也會、也會壞,一樣的!只是時間稍微長一點而已。所以,此色法無此色性,沒有真正的色性,是藉著緣起法,短暫存在的,所以就是說無此色性曰空。
另外兩個比喻,濕波喻色,濕水喻空,爲什麼加一個色呢?因爲波也有濕性,水也有濕性,濕波、濕水,體性是相同的,可是水是靜止的,波是波濤洶湧,它有幻化、變化的東西。濕波就是有變化的波浪,譬如是色法,沒有變化靜止的水,譬如說是空,沒有任何造作,所以空是無爲法,色法是有爲法。說波濕水幻,波濕,波浪濕性是水幻化出來的,意思是說,色法是由空;水是比喻,色法是由空性所幻化出來的,當體就如,本來就沒有,一切皆如。波豈非水?一切的波怎麼能夠離開水呢?難道不是水嗎?這個波難道不是水嗎?意思是說一切的色法是由空幻化的,那難道色法不是空性嗎?所以說,從假入空,照了實性,從假,從這個因緣和合的,入空性的。照了實性,就是說,從因緣和合的入于空,所以我們照了實性,實性就是無性,無一切法,了不可得,就是實相。就是我們了知,實性就是無性,無一切法。隨緣不變,那麼你就知道我們今天一切都是幻化的,這個世間雖然充滿了罪惡,雖然充滿了愛欲,但是並不值得我們這樣執著。因此悟道的人,不開口笑也是癡人,所以有時悟道的人就哈哈大笑,世間原來如此!就是像演電影一樣幻化不實的,講雖然是這樣講,可是衆生還是沒有辦法。可是有的根器利的人,他一聞就千悟:原來如此。所以我還是要講經說法,也許這裏面,你們這裏面學生會出一個六祖慧能,那我這樣做就值得了。六祖慧能,七祖就慧通,智慧通達。很難講,有的根器利,聽師父這樣一講的話,不得了!
底下,空不異色。空不異色就是說,空性當下也會幻化出色法, 所以空也不離開色法。不異就是不離。說空幻四大,在空性裏面,因爲強而有力業力的念頭,所以我們變化出四大出來。四大就是心王、心所所幻化出來的,就是唯識學裏面講的,相分是由見分妄動而産生出來的,叫做空幻四大,造作色法,在空性裏面,會幻化出地水火風四大出來,是造作色法。空不見形,空是無形相的,而有形相的是由空幻化出來的,哪一樣不是由空幻化出來的?是不是? 一切因緣當體即空,一切雖然是說有,形體是有,但是都是從空幻化出來的,濕水幻波,濕水就是說空性幻化出色法的波,意思是說,濕水,雖然一切法皆空的水,因爲濕水是比喻空,幻波是比喻色,第一個[色不異空]就有談到了,濕波比喻作色,濕水比喻作空,現在說濕水,旁邊寫個空,幻波寫個色,波寫個色,就是空會幻化出色法。然後,水的旁邊寫一個[空],豈離波,波就寫個[色],那就看得很清楚了。空怎麼能夠離開色法呢?對不對?水波濕同,旁邊寫個:空是水,波就是色,比喻作色法,空跟色本性是相同的,都是一切皆空。所以說:空不異色,水不異波,所以水跟波的旁邊其實不困難,水就寫個[空],波就寫個[色],那就清清楚楚。在這裏面所講的,所有的水寫一個[空],這裏所有的波就寫一個[色],所以說,濕水幻波,就是空幻化出色法,水豈離波?空豈離色法呢?水波濕同,空跟色本性是相同,濕性是相同,濕性是本性,本體是相同的,都是空一切法,水不異波,就是空不離色,那就清清楚楚了。有時候背這個,哇!師父!這怎麼看得懂?老夫子有妙法,教你們把這個寫下去,就清清楚楚!所以從空出假,就是說從空性裏面立一切法。照了因緣,什麼叫照了因緣?就是了解透徹的,因緣就是生滅的,那就清清楚楚。照了,就是透視了緣起法的生滅。所以我們說現在解釋到不昧因果是什麼意思?不昧因果就是因緣的生滅法,講因到果,但是當下就是空,所以什麼叫做不昧因果?就是所做一切都不離因果,卻當下又超越因果,名叫做不昧因果。意思是在色法裏面有增有減,因緣法講這個叫做因果法,有增有減叫做因果法,因果的本身自體性是空,就是超越法,因此生滅、因緣就是現實,空就是超越。簡單講,不昧因果就是既現實又超越,你所做所爲,你一定不可能離開因果,但是悟道的人在因果法裏面當下就透視,所以因果法裏不壞因果,但是當下就悟到不執著因果法。所以聖者,將首臨白刃,猶如斬春風,悟道的人把頭拿給你,他要斬,猶如斬春風,春風了無痕迹,他知道色法是假的,畢竟空。所以日子啊,你願意過得很痛苦,那是你家的事情,很可憐!
再來,五十二頁。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前面用二種角度來講,前面說色不離空,空不離色,現在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不容許你起心動念,當下就擠在一起,當下就是一體的東西,不容許你起心動念去討論它,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如果你悟道,二句就悟道了。那麼你起心動念都是多余的,你所有的執著,也是多余的,因爲色法一切,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你所有的追求,統統都是錯誤的,因爲它是空的,就像在夢境裏面在追求,追求到最後醒過來了不可得一樣的。空即是色,一切的幻化,一切的無自性的東西,一切空性的東西,當體就是一切的色法。意思是說恒道,直指人心,明心見性。令一切法無所著,這個境界就高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再來,諸法體無,諸法一切法,體性本來就沒有,因爲緣生;性跟相是緣生。這裏要注意,講了老半天,有的人就講:師父!性不是空的嗎?相不是有的嗎?怎麼講緣生呢?什麼[性相緣生]?
這裏不是這個意思。性是對相講的,相是對性講的;空是對色法講的,色法是對空講的,因爲是對立的,既然有對立的名詞,所以說它是緣生。是爲了描述色跟空;爲了描述性跟相,所以,也不得不用對立的緣生法來解釋,所以講性相是緣生的,其實性是空一切法,你緣生什麼?但是要講,你講[性]沒有講相也不行;講[相]沒有講性也不行,這二個字是因爲對立法的襯托,譬如色跟空、空跟色,色法襯托也空法,空法襯托出色法,但是色跟空二個也是名詞,當體也是緣生。
無性真空,緣生幻色,無性因爲緣生是無性的,所以它當體就是真空,真空就是絕對空,不容許一絲一毫的,一塵了不可得,空到底,叫做真空,空不到底叫做偏空。只有我空,空不到底。空到底是深般若。無性真空就是空到底。緣生幻色,一切都是緣起法,是變化出來的色法,是緣生幻色。因緣所變幻出來種種的色法。
第叁行,體相不離,空色不二。
體是空,相是緣生,體跟相就是不離,不離就是空跟色是不二,體是空,相是有,所以空跟有是不二,體是無爲法,相是有爲法,有爲不離無爲,無爲當下就是有爲,有爲當下就是無爲,所以說空色不二。幻外無真,所以叫做真空,真外無幻,所以叫做幻色,幻就是煩惱法,煩惱法以外沒有真,就是菩提,如果離開煩惱以外,就沒有所謂的菩提,這叫做真正的菩提。真外無幻,如果菩提性以外,離開這個菩提,也沒有所謂幻化的煩惱法,所以叫做幻色,所以真正的煩惱是來自于菩提。就是說,幻色爲什麼來自于菩提?因爲不悟菩提,當然就是幻色。意思是說,幻外無真,當下就是真空,那麼真外就沒有所謂的幻化,所以當下就是幻色。波就是水,水當然就是波,濕性相同故。
萬法真如,真如有隨緣德,意思就是我們清清淨淨的本性,隨著一切生滅卻不會變化,方便講,不變隨緣,真如是不變,我們現在不是真如,我們現在是分別、是執著,所以隨緣就變,隨緣就變,所以,我常常告訴同學們說,我常常喜歡用這樣一個比喻說,當你們到火車站去的時候,上上下下的人那麼多,舉世盡從忙裏過,誰人肯向死前休? 全世界的人都在忙,匆匆忙忙裏面的度過,哪一個人世間肯在死亡裏面下一番功夫?這個[死]字下功夫,平常放不下,要想在臨命終放得下,那是自欺欺人,若要臨終放得下,除非平日看得破,看破才能放下。所以說真如有隨緣德,因此我希望保持一個無所著的心;因此我希望保持一個無所著的心;保持一個安詳的心,好好地在空性裏面下一番功夫,誰能給你煩惱?誰能給你痛苦?還都是自己。所以真如就是萬法,因爲妙法當體就是如,真如有不變性,所以萬法就是真如。一切皆如,天臺宗裏面講的一切皆如。無一法不如,爲什麼?每一法都有是空性的,當然就如,不如是你的家的事,是因爲你幻化出來的妄想執著,所産生的強烈的對立觀念,而在幻化的無明裏面産生煩惱、欲望,因此滾動你的追求,所以你一直拉不回來,無法破這個無明的殼。所以,世界上誰是幸運的人?不是轎車、也不是中愛國獎券,不是中大家樂,也不是股票上揚,世界上是學佛的最幸福,但是哪一個人是至高無上最大的幸運呢?就是悟道的人,徹悟本性的人,那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爲什麼,全世界的財産給他他不增加;全世界的財産給他,他不減少,你看!不增不減,財産有多少呢?連零都不必寫,你說這個數目有多大?你說1000,已經四個零了,一百億、一千億,那個數目字大到連零都不能寫,再怎麼添個零,還是不能描寫那個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所以我常常說,哪一門學問,有辦法像佛陀這樣子講出來的學問,那真要跟他老人家嗑頭。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5)》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