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不二法門品 第四講 上

  靜波法師講于新加坡

  入不二法門品(第四講上)

  《維摩诘經》的經文“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爲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爲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于其中而通達者,是爲入不二法門。”

  經文意思是第十七位菩薩站起來,談自己對于不二法門的感悟。這樣一位菩薩,一切衆生見之即生歡喜,隨著喜見,看見就高興。當然別人看見他高興,他看見別人也高興。爲什麼,感覺不一樣的。他看見別人看的都是諸法空相,別人看到他只是著相、歡喜。當然因爲這種歡喜而逐步的深入諸法實相,這個契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佛教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你沒有成佛,你先要跟別人結緣。成佛更要結緣,所以叫喜見菩薩。

  他站起來說,色法和色法空,凡夫和二乘人以爲是二法,我們最容易迷惑、最容易障礙的就是著相。色法就是外在的相,宇宙萬有存在的現相,所以色法。色法空,色法本身是沒有自性的,本身是空。但是凡夫和二乘他誤以爲兩者之間是兩個,是對立的,所以他說他是二法。就實際而言,真實相而言,色法是幻有,是假有,是變化的,沒有主宰性的。所以當下即是空,因爲色法本身是緣起的,緣起在變化,當下色即是空,不是等到色法滅了才空。我們很多人說人生無常,就覺得從出生到死亡,看到死亡了才無常,不是這樣的,整個過程就看到無常了。一個小孩子去年沒有長牙今年長牙了,他去年還在爬今年能走了,你說是不是無常,就是無常。而且這個無常是每時每刻都在無常,每時每刻都在新陳代謝,每時每刻都在生都在死,生死是交替的,有生則有死,沒有死就是沒有生。所以說不是等到色法滅了之後才空。所以我們前兩天我們引用白雲守端禅師的話說“夏日擁芳叢,由來去不同”。夏天在花叢之中去感悟人生,去感悟事情的真相,每時每刻都不一樣。“發從今日白”,我們的頭發是從現在開始白的。“花是去年紅”,美好的東西都屬于過去了。“何需待淩落,然後始知空。”沒有必然等到花全部都謝到了,我們才知道這是空的。所以這裏面說不是等到色法滅了才空,即色法自性空當下空,現在就是空,你現在活著你現在正在死,你不願意也是這樣。你現在正在死你現在也正在空,你細胞死了,新的細胞出現了舊的細胞死亡,一直生死死空,就是這樣。直到有一天徹底死亡,一期生命結束,也不是滅斷,也是換另一種形式而存在,所以不要斷滅的。所以是自性空當下空。如果我們能夠認識到能夠感悟到這一點,那麼受想行識也是這樣的。《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首先是色的問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色法如此,那麼受想行識也是這個道理,所以說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所以都是這樣的道理,以此類推,道理都一樣。所以我們的感受,精神的世界和物質的世界都是變幻的、無常的,都是當下,就是空的。所以你就能打破這種物質現象對你的束縛。那麼你不是在頑固的執著這個肉體,執著外邊的這種世界。真實相你覺得沒有了,所以你覺得很釋然很自在很快樂。

  在此五蘊中能夠通達,不僅僅認識色法是空,受想行識都是這樣的道理。所以五蘊即空,就是入于不二法門。如果我們能夠證入不二法門,那我告訴諸位的是,佛法的《心經》告訴我們“照見五蘊皆空”,下邊是“度一切苦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恚求不得呀,身體有病呀,四大不調呀,都會得到一種解決,這個解決是永恒的。不是頭痛就醫頭,腳痛醫腳,是徹底解決生死的問題,走出這樣的局限,輪回就是我執。佛說的《大集經》說過這一首偈子“我今不求蘊界入”。蘊,五蘊,界,十八界,入,十二入。首先就是五蘊呀。“無量劫來虛妄故”就是無量劫來一直都不是實在的。所以輪回,生呀死呀,死呀空呀,一直都轉呀,轉來轉去,轉蒙了。“若有貪求如是我”,如果我們貪求有一個主宰有一個實在,“是人終不得解脫”,告訴你沒有戲了,你一直轉吧。誰是導演,你自己是嗎。那麼誰想解脫,你自己要解脫。你想解脫你能嗎,你不想解脫那就不解脫。誰呀你不解脫,是自己呀,不是別人。所以說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是自己的話,我爲什麼不反醒爲什麼不改變。不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都需要去反醒,出家人要摸自己的頭,要給自己定位,我是出家人,我的使命是宏法是利生。在家人要扪心自問,我沒有出家,但是我心裏可以出家,這個很重要。出家人身心都要出家,否則你身體出家,心沒有出家,不行呀,浪費生命呀,都是要反思、反醒。

  下面經文“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爲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爲入不二法門。”

  經文意思是第十八位菩薩站起來發言,談自己對不二法門的感悟。這樣一位菩薩他深深的感知四大通塞,也就是通達和堵塞。通的時候是解脫,堵塞的時候就是輪回。明暗等相,即有通達又有堵塞,同時又有光明又有黑暗,光明就是解脫,黑暗就是輪回,所以稱爲明相菩薩。什麼叫明呀,通達的意思,通達事物的假相,感悟他的真相,所以叫明相菩薩。

  他站起來說,地、水、火、風四大種各有異相,四大種地、水、火、風他也是代表我們生命的一個現象。地表示我們的骨骼,堅硬。水流動,他是指我們的血液、我們的尿液,流動的,指我們的身體。火是指我們身體溫度的,風是指我們的呼吸的,所以由四大種來完成我們生命的一種現象。這個生命的四大種現象是有差別的,你的骨骼和你血液和你尿液和你身體的溫度和你的呼吸肯定是各司其職的,是不一樣的,所以這裏面說各有異相。呼吸肯定不是血液、不是尿液,血液、尿液肯定不同于我們的骨骼,骨骼不同于我們的呼吸,各有差別,現相界上你不可以否定他。就像男相女相,你說沒有,那是你閉著眼睛說,你要看到他有,看到他有的時候你在透視他的真相,你才發現原來沒有主宰性,于是我們說沒有男沒有女,但並不是否定有男的緣起相,有女的緣起相,只是這個相不是主宰相不是真實相。于是你就釋然了,我就不貪心了,我自己都不執著自己,別人也是假的,所以這個煩惱就解決了。所以這裏面告訴我們各有異相,各有不同,我們得承認他們的因緣不一樣。

  那麼空大種不同于四大。爲什麼呀,因爲四大種性是緣起的,緣起本來就是空的。這個空一般人以爲這個空和地、水、火、風的空不一樣,他是二。即四大種是色法,空大種是空法,爲什麼不一樣,因爲四大種地、水、火、風這四法是組成我們身體的現相,物質現相,我們能夠摸得到,能夠感悟得到。比如呼吸、比如說我們的尿液、血液,都能感覺得到,比如說我們身體的溫度,都能感覺到,所以他是四法,而四大種是空法。他認爲空跟四法是對立的,是矛盾的,是分割開來的。那麼對此,凡夫和二乘人以爲是二法,凡夫執著有,我們衆生都執著有,都是實在的,我們都苦惱。二乘人都執著空,所以就逃跑,偏空,所以有是有空是空兩者之間不相關,這是不可以的。就實際而言,什麼是實際呢,真相呀,就他的真相而言呢,四大種性就是空,這個空也就是空大種性,四大種性的真實性就是沒有主宰性,因爲他是緣起的,由各種緣來完成的。如果說由各種緣來完成的,那就是空大種性。原來這個是沒有主宰性的,所以緣起性空。地是緣起、水是緣起,火是緣起、風是緣起,都是空,四個空加在一起你說是不是空呢,還是空呀。所以說,如是四大種性不異空大種性,他們之間沒有差異。如果我們要感悟空的話那就必須在四大種性上是去感悟,必須在我們每個人自身上去感悟,原來我的骨骼,原來我的血液、尿液,原來我的身體的溫度,原來我的呼吸都是沒有主宰性的,一旦無常,壞了。所以我知道他是空的,而且不是無常的時候他是空,他現在就是空,現在就是無常,只是這種無常非常微細,使你感覺到沒有這種感覺。所以你一直活在錯覺之中,你並沒有透過這種現象感悟他的本質。

  因爲四大依空而生,如果沒有空就沒有有,因爲他是無常的,所以他能重新打亂組合。就像我們最終的開始,沒有我們,這世界哪有我們,我們爲什麼來,我們需要依靠父親母親,阿賴耶識就是我們前生的種子識,這個種子識大家都能夠理解。比如說一個玉米的種子,他爲什麼生來就是玉米,因爲他有基因,基因就是他生命的痕迹,所以他生來不是大豆,大豆生來他就不是玉米,這是不亂的。當然有人說了現在給它轉基因,但是那是給他另一個因緣,就像今天我們嫁接一種水果,他變成了另一種味道,他不是那種了。你給他一個因緣,他就改變了原來的味道。所以我們雖然科技怎麼發達。比如我們今天說試管嬰兒或者是克隆人,我認爲這是人類生命質量下降的一種表現,如果這個人沒有父親沒有母親,你認爲他正常嗎,這個人肯定不正常,他心態就是失衡的,這種人在社會上了會怎麼樣,我認爲他不可靠的,他的言行肯定都是不可靠的。你說這是科學進步嗎,我不認爲是一種進步。將來製造這些人怎麼樣可能是社會隱患,因爲他打破你原來的規律,那是業障。所以今天這種生命的痕迹完全來自于我們前生的一種基因,基因工程,這個工程你還是要讓他原來那個樣子是最好的,不要輕易的去改變他,你一旦輕易改變他,是非常複雜的。所以說四大依空而生,本來是沒有的,但是重新的打亂呀,重新的緣聚呀。緣聚就沒有主宰性。我們說這杯水放在這裏,我們爲什麼說生命是可以改變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這杯水他本來是不固定的,他是白水,加上茶他茶水,加上鹽他鹽水,加上糖他糖水,加點醋他酸水,可變呀。只是我們今天太頑固了,不願意去改變。如果你願意你隨時都可以改變,當然改變比較難。還是那句話“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不是不能,只是很難…

《入不二法門品 第四講 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