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你去追求各種方式的睡覺(包括各種設備)好讓你睡得更舒服, 那就是你對睡有貪著了。一個修行的人, 如果他什麼事情都不做, 天天在修行, 佛說這個人一天睡四小時就夠了。至于一般人, 如果工作忙碌, 他必須睡七到八小時, 不然他很容易疲累。所以睡覺需要花多少時間才不叫貪呢?因人而異。如果一個人睡醒了, 不願意起來、賴床, 這也是一種貪。只是, 睡覺跟吃的貪一般上不會影響到很多人, 也不會傷害別人, 所以一般人不會注意這個問題。
我們的煩惱很多、很多, 一時也講不完, 我只是大略的介紹這一些。我在這裏講的煩惱是針對一般人來說的, 一般人都希望在這世間過得更好, 不是針對修行的人來說, 因爲要修行的人不是以這樣的態度來處理煩惱的。
煩惱是煩惱, 苦是苦
每個人都有煩惱, 這些煩惱我們要弄清楚, 別不是煩惱的也當作是煩惱, 這個怎麼說呢?比方現在我在考試, 那我就必須多用功、看多一點書, 而一些人看到書就煩了, 在那邊苦惱, 他是因爲考試煩惱呢?還是因爲煩惱而煩惱?當你碰到一些因緣你必須要做的, 你沒辦法, 必須去做, 佛法上說就是你身心不自在, 身心不自在就是所謂的苦。苦並不是煩惱, 煩惱一定是苦。這句話我要解釋一下, 比方說我現在牙痛, 牙痛並不是煩惱, 牙痛是一種苦, 但當你牙痛的時候, 你整天愁眉苦臉、很苦惱, 那是因爲牙痛的過程中你起煩惱。本來牙痛已經苦了, 你再加上煩惱就苦上加苦了。或者說我必須完成一件事, 正在忙碌著, 不明白的人會說:“哎呀!廣超法師啊, 你爲什麼這樣煩惱要做這個。”這個人就不懂什麼是煩惱了。做事、解決一件事不叫煩惱, 那是你要去處理、完成一些事情, 只有當你去執著、貪著時, 那才叫作煩惱。“那當我沒去執著、貪著(某件事), 我必須去做, 我(還是)很煩惱。”這樣問的人就分不清楚了。當一件事情發生在你身上, 你必須去做而你不願意, 那個時候你是在起嗔心的煩惱。這起嗔的煩惱你應該克服, 而那件事你依然要去做。
如果真的要講起來, 我們就從早上到晚上來看:我早上起來要刷牙“哎呀!爲什麼我每天起來要刷牙?很煩惱。”時間到了要吃“我爲什麼每天要吃?很煩惱。”“爲什麼要洗澡, 很煩惱。”如果這些對你而言都是煩惱, 那麼你就沒辦法過生活了。在這世間生活, 你有這個身心就有這個(身心活動所帶來的)苦, 而你必須去進行、去完成(這些活動), 在進行、完成的過程當中你再起一些煩惱的心, 這些才是煩惱——在佛法上有這樣的區別。一個人如果去修行了以後, 他了解這世間是苦, 他也感受到很苦, 不想要了, 然而那苦依然會現前, 如果他分不清苦與煩惱, 他會很煩, 說:「哎呀!我學了佛更煩惱, 爲什麼?哎呀!一切很苦、很煩惱。」那就錯誤了。煩惱是煩惱, 苦是苦, 這一點大家要弄清楚。所以當你學了佛法, 了解這世間是不自在的、是苦的時候, 你要看清楚, 不要再加上煩惱心——自尋煩惱。
要真正了解我們的煩惱呢, 你們要去上一項佛學的課, 去認識這個煩惱心的生起。我們的心是這樣子:它先生起一些知覺的心, 然後再生起種種分別的心, 分別了以後就加上種種的煩惱。我們如果要修行的話, 就要去認識這個分別的心, 然後再進一步去認識這知覺的心, 認識了這些, 我們就可以站在煩惱的前頭來處理它。如果你做不到, 你只好在煩惱生起了以後才來處理, 那你就要有一個認識:這一切的煩惱都是無常的、暫時的, 不要去執著它。你越執著呢, 就越放不下。
當煩惱生起來以後, 我們要知道自己是否有進一步的改善, 只要你每次有改善, 那就對了。不要期望一次過解決問題。如果一個人一聽完佛法就完全放下他的煩惱, 那這個人就是聖人, 不是凡夫了, 一般人是不可能的, 我們要了解這一點。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 要去認識各種各樣的煩惱, 了解它, 然後慢慢、慢慢的克服。如果不能克服, 可以用一些方法, 比如念佛, 念經或者念咒, 念了一段時候, 雜亂的心安定下來了, 我們就會把煩惱看清楚, 也比較有能力來處理那些煩惱。所以對初學佛的人, 他可以先從念佛, 念經或念咒開始。對一般人是這樣子。
煩惱是因緣所生法
根據佛法說, 煩惱本身是空的、沒有真實性的, 隨著某種因緣生起來, 我們不要因爲一時的煩惱, 就把它當作永遠的。所以當一個人生起了某一些煩惱, 做了一些行爲, 不要因爲這樣就看扁他;也不要因爲他現在很好就覺得他非常好, 爲什麼?他以後也會有煩惱出來的。我們過去無量劫有很多善的、惡的業習, 有著不同的煩惱, 今生有今生的因緣、今生的煩惱會表現出來, 不要因爲這個人很煩惱而看輕他, 他是因爲今生的某一些因緣而那樣煩惱。你今生的煩惱比他少, 是因爲你今生有一些好的因緣, 可能下一生你就比他煩惱了。所以呢, 不要看輕那些煩惱的人。
我們要了解一切都是因果, 煩惱在你身邊發生, 就是你本身有一部份的責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 因爲你和他過去有種種的因緣, 造成他的煩惱轉到你這邊來發生了。我們要永遠記得一句話:“煩惱是我自己的”——對方不過是助緣, 幫忙你的煩惱出來而已, 所以要怪就怪自己的煩惱, 不應該怪對方。
有關煩惱就講到這裏。
《煩惱》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