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完全地分裂成型之前,那一個階段,大概前面的幾個月吧,那個階段叫名色,名是指精神面,色是指物質面,你要說它是名,不可以,你說它是色也不可以,爲什麼?這個時候名跟色是不可分的,名色不可分。你要記住這是我們生命裏很奇妙的,兩個細胞合在一起變成一個單細胞,然後這個單細胞開始自己分裂,然後我們的身體後來有多少的細胞啊!
你看看,哎,我今天不是講輪回的,怎麼都在講輪回啊,可是我不講的話,今天一個要講的東西就講不清楚了。你看看,它從那個猴子,接下來的景象是什麼呢?就是一對男女坐在一艘船上,然後有一個小孩子出來了,懂嗎?船跟床這個是諧音嘛,音很近嘛,所以用這個來象征兩性的結合,有一個新的生命醞釀。
然後接下來,這個階段叫做六入,六入就是還在娘胎裏面,可是六根已經漸漸分化,已經漸漸成型了。所以你看這裏有一道門,還有五個窗戶,代表什麼?六根。可是六根在娘胎裏面,雖然有時候踢踢媽媽的肚子什麼的,可是還不能說話,你的所有的營養還得靠你跟母親之間的那一條臍帶在維系嘛。好,記住,雖然你還在娘胎裏,可是你有一個東西已經出來了,這是整個畫裏面我認爲最失敗的,就是用男女在打kiss,這是錯誤的表達,不過反正通俗文化有時候就是將就一下。它是指什麼呢?就是指六根已經開始有觸的反應了,比如說媽媽吃的東西比較寒,那個胎兒在肚子裏面他就會反應,如果媽媽吃的東西太燥,這孩子也會反應。你懂我的意思嗎?所以爲什麼有的母親她懷胎的時候,她如果吃的東西不對,然後就會有什麼反胃,然後會有很多的懷孕的一些不舒服的症狀,這跟她的飲食有關。然後還有胎教,比如說我們有一個學生,她懷孕了以後,不得了,她每天一定要聽《普庵咒》,然後那晚上就可以睡得很好,表示懷了那個胎兒,他就讓媽媽一定聽《普庵咒》,這就是宋朝的普安禅師做的一個咒語,是唯一中國人自己造的咒語,你看這個胎兒就是跟禅師有緣哪。
我們知道,佛門裏面有舍利弗尊者,就是佛的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他母親懷他,他的母親的辯才就好的不得了了,逼著他的舅舅,就是後來所謂的長爪梵志,爲了對付他的姐姐肚子裏面的胎兒,出家苦修18年,後來回來找到這個舍利弗尊者,一辯論,還是不及。所以這個胎教非常的重要,這是講到了從名色到了六入,然後到觸,我現在跟大家強調的在哪裏呢?這個觸是從你在娘胎裏面就開始在發展了,觸,但是起作用,真正起大的作用是在你生下來以後——觸。
我今天想要講的重點是什麼?是觸有兩種,一種是什麼呢?你念念分明,明海大和尚帶大家做行禅練習的時候,你每一個腳步都是念念分明的,你每一步走出去,踩上去,是有感覺的,在南傳佛教裏面,我們在訓練這個行禅的時候,是從你擡腳、提、移,到前腳放下去,慢慢的壓下去,然後身體的重心往前移,再後,另外一只腳擡腳跟,再提、移、放、踩,然後重心再移動,這整個部分都是很有條理的。所以老祖宗傳下來的太極拳,百分之百都要念念分明的。我在對佛教的修行當中,我個人有個想法就是,佛教的修行應該是從身體的覺醒開始的,身體的自覺下手,眼耳鼻舌身的自覺。所以如果你說你禅修,可是你慢慢的反應遲鈍,或者感覺不靈敏,我說你的修行不好說了,應該是我們越修行越靈敏的,很靈敏。
在這個地方,我想要跟同學們來強調一個觀念,一方面是明,就是我們在觸的生起的那個當下,六根要對六塵生起的那個當下,它是明,在明的狀態裏面。可是反過來說,也可以是無明的狀態,比如我們講無明火生起,爲什麼?因爲你在無明的狀態裏面,所以你那個時候,一受到刺激的時候,情緒馬上反應,火燒功德林了。生氣是我們修行的路上最大最大的障礙,容易生氣也是我們修行上最大的障礙。容易生氣,你就一定說話是剛強的,你說話剛強,溝通就會有困難,所謂十二支緣起就是我們的整個生命的輪回,就是十二個條件,十二個次第在那邊推的,這個觸就是一個關鍵。
有了這個觸,我們剛剛講,這個觸有時候是舒服的,有的時候是不舒服的,舒服的叫做樂,不舒服的叫做苦,所以從這個觸接下來就是受,受就是感覺。有了這個受,接下來就是愛,愛是什麼?就是你的好惡,喜歡、不喜歡。然後有了這個好惡,接下來就是取,取是什麼?就是你的執著,就是你的執著起來了。
有了執著,就進入另外一個階段,叫做有,有是什麼呢?“有”就是我們的已經儲存的業,也就是叁界的業,比如說這個行爲是報在天界,報在色界,這個行爲是報在欲界,這個行爲是報在無色界。就是我們的行爲,這個出于個人意志的行爲,在叁界裏面,它都有相應的一個報在那個地方。所以修行這個路上,我覺得最大的一個機會,也可以說最大的一個挑戰是什麼呢?我們每一個當下起的每一個念頭,都正在造未來的果報。
所以我覺得這個地方這個畫就有點好玩了,你們來看看這一幅畫。這是愛、取、有,然後你看這個“有”就很妙了,取,就是摘果子,然後“有”是用什麼來代表呢?這個“有”你看就是懷孕,前面這個小孩代表什麼呢?前面這個孩子代表現世報,這個肚子裏面這個呢——來世報,所以這個畫畫得還是蠻生動的。然後又去投胎輪回了,所以你就會看到這裏又一幅畫,媽媽又生了小孩,然後老死,因爲西藏人是去世以後,要背到山上天葬,所以用這個來代表。
這個是我們看到了輪回的第一圈,而這個圖我覺得也蠻好的,因爲他用十二個圖,來把十二支緣起法的內涵做了一番說明,然後這裏我們就看到,因爲有這個輪回所以就有六道,天界、阿修羅界、惡鬼界、地獄界、畜生界、人界。簡單地講,貪心特別重的人,報在惡鬼道;嗔恨心特別重的人,報在地獄道;愚癡心特別重的人,報在畜生道,所以這個就是所謂的叁惡道,是隨著你的貪嗔癡,它有一個相應的位置在那裏。這個我們就略說了,要緊的在哪裏呢?六道裏面,只有人間有最好的機會,所以佛陀把人間取了一個名字叫“娑婆世界”(問一個營員)我看你猛點頭,告訴我“娑婆”是什麼意思?
營員:我知道娑婆世界是人間,娑婆是不是跟美好的景色,跟舞蹈有關啊?
遊祥州教授:娑婆,可不是婆娑。我簡單地回答各位,什麼叫娑婆世界?“娑婆者,堪忍也”,堪忍,那爲什麼說人間叫做娑婆?叫做堪忍呢?用白話來講,還過得去吧,就是人生好,好不到哪裏去,可是你說壞,也壞不到哪裏去,簡單地講,還過得去嘛,除非你真跟自己過不去,了解嗎?所以,我們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叫做一個還過得去的世界,就是因爲這是一個還過得去的世界,所以我們在這個世界有很多的機會,圓滿六波羅蜜。不是這樣的世界的環境,我們沒有成就六波羅蜜的機會,如果我們到天界,天界的人都是福報具足,那福報具足的地方,你說我要去天界修布施波羅蜜,就好像你到紐約的第五街,那些都是富人進出的地方,然後你說我要去布施,給你五塊美金,布施給你十塊美金,收到的人會覺得你在羞辱他,是不是?
所以到天界你根本沒有修布施的因緣,那你到天界去,也沒有修持戒的機會,因爲天界的人都是安分守法的。那你如果到惡鬼道、畜生道,你有機會修布施嗎?當然沒有機會修布施了,你救自己都來不及了,還去幫助別人嗎?人間是一個過得去的地方,所以在人間,我們受一點苦,要知道這是我們修行的增上緣。
好,再來看裏面的第二圈,這個第二圈你看到了什麼東西呢?簡單地講,我們在內二圈裏面,看到這邊是白的,這邊是黑的,白的是什麼呢?是一條向上自我提升的道路,就是菩提道,成佛之道。昨天衍空法師講了僧寶的尊貴,什麼叫僧寶?就是佛門裏面的共修的團體,我們一定要依止這個共修的團體,然後我們才不會退心,我們才不會懈怠。所以這個我把它叫白道,或者叫成佛之道,另外這邊黑色的就是黑道嘛,大陸裏面有黑道這個名詞,就是黑社會,黑道的啊,它是一個向下沈淪之道。
好,你記住,不管白道也好,黑道也好,你記住一個最重要的現象,你看到這個黑道最底下有一個人在做什麼?拉著繩子,來吧!來吧!就是你生命的向上之路也好,向下的沈淪之路也好,都是有人帶著你,所以交朋友很重要,所以佛陀在《法句經》裏面有一品,有一品就特別告訴我們交友之道,一定要交善友,不可以交惡友。
最後講到這個輪回的核心,這個輪回的最核心叁只動物,師父啊,你比較會講,你可以告訴我,這叁只動物是什麼?
佛學院法師:貪嗔癡。
遊祥州教授:哇,師父一下就把答案給說出來了,這叁只動物就是代表貪嗔癡,你看那個豬,代表愚癡,那個雞成天到晚“咯咯咯….”就是吃嘛,就是代表貪,然後這條蛇代表什麼?
營員:嗔。
遊祥州教授:嗔恨心,你看那條蛇,頭一舉起來,很准的,我們何嘗有時候不就是這麼一條毒蛇嗎?非常准確的講出別人的錯誤,是不是?就像那個蛇馬上咬人很准的,那個毒液就吐出來了。這個代表什麼呢?這個代表整個六道輪回,整個十二支緣起法,它的總動力就是這叁只動物的象征,剛才師父講了,貪嗔癡。
輪回是貪嗔癡在那邊推動的,而這個貪嗔癡就是無明的內涵,爲什麼會貪?因爲我們心裏面有匮乏意志,覺得自己不夠了,所以就貪了。爲什麼能夠起嗔心?因爲你沒有辦法處理自己內心所遇到的挫敗、挫折。爲什麼會癡?因爲你沒有善用智慧。
在這個地方,我想我們就把這十二支緣起法,大家一起來念一下,好不好?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營員跟念)簡單地講,無明跟行代表我們的過去、現在、未來叁世的心靈的內涵,生、老死代表我們過去、現在、未來的外在的,就是一直在那個生死中不斷地輪轉。識、名色、六入代表我們在娘胎的階段。請…
《禅茶一日(遊祥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