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要碰到往生被、金光明沙,還得要一點點福報,對不對?不然你以爲你可以碰到往生被?像前幾天那個八掌溪,有一個軍官他要緝私,結果船被撞了,就沈下去了,現在屍體也找不到。恐怖!在這個世間,死都不得安祥。所以我就教你們,師父加持過的那一包,你就要常常戴在身上,你平常也不修行,對不對?一看不對勁,金光明沙趕快到起來,我走了!貼上去就OK了。我走了,若是還有辦法說出這一句,他就還能爬起來不會死,所以說,這個世間恐怖!六十一頁。顛倒迷惑。反于真理,迷真逐妄,就像四種顛倒一樣的。四種顛倒就是以苦爲樂,以無常爲常,以無我爲我,因此我們要了解這個顛倒,衆生以苦爲樂。再來就是夢想,寐的時候,寐就是醒,就妄想。寐,睡覺的時候就做夢,産生一個夢,而晝心不散,夜神不昏,如果你能夠保持白天不散,你晚上就不昏。不過這個夢,有時候是一種預感,但是也是不可思議!前一陣子有人來,說要找師父,來了他說,他不曉得我是誰,剛好我坐在客廳裏面。他就說:師父!師父!我要找慧律法師。我說:哦!我師父休息。你認識他嗎?他說:我不認識。你找他做什麼?菩薩叫我來的。我說:哪個菩薩叫你來的?他說:觀世音。我說:素食館還是什麼?他說:不是素食館,(臺北觀世音有個素食館。)他說:真的那個菩薩叫我來的。我看他有沒有這樣子(意思腦子是否正常)?結果一看也沒有,他很正常啊!他很正常!我說:你爲什麼要找我?他說:我兒子念書,都念得很高的, 不隨便的,我以前都不甩這一套的,34:00結果菩薩晚上托夢給我,因爲我以前一直自己祈求,要追求這個真理,菩薩就告訴我:你要去追求真理,你就去找,晚上睡覺的時候,影現四個字出來:慧律法師。我說:你真的沒見過慧律法師?他說:沒有!你既然沒見過,你怎麼會找到我這個地方來,你怎麼知道?他說:我第二天就問,我在夢境我就問菩薩說:臺灣那麼大,你要我去找哪一個慧律法師?人不曉得。很簡單!那個講經幾萬個人那個就是。在南臺灣,他就來了。來了我看他,他確實不認識,要不然怎麼一直問:我是誰,這就是不認識啊。這夢境有時也不簡單,所以,有時候,菩薩也會推薦哦!還有一個更有趣的,來皈依,以前有一次來辦皈依。皈依的時候,他上面介紹者寫什麼呢?寫:乩童。來的時候一看:哦!乩童。我說:來、來!老菩薩!你怎麼是乩童叫你來皈依的?我啊,就是看媽祖傳,媽祖教人家要吃素。我想我這麼老了,也該吃素了。我是會吃素,可是我不會修行,人家說要先拜師,還說要什麼依啊?人家告訴我要什麼依的。我說:叫做皈依啦!什麼依他也搞不清楚,不是風衣哦,是皈依!他說:這樣啊?我也不懂,我就去點香,就問了:我要去皈依,可不要讓我走錯路了,我已經十。。。。。。加八了,我說:這叫五十。他說:對啊!五十八歲了。36:22五十,十聲十。。。。。。八了。(已經五十八了),我要是找錯師父,那就很淒慘了。叫我首先要來皈依,就准備皈依。皈依來的時候,他家剛好是神壇,他就看習慣了,反正閑來沒事,就起乩跳起來了,就寫:我現在想要吃素、要皈依了,我要皈依,想找個好師父,我已經五十八了,可不能再走錯路了,也請浮出個字指示我。就寫:慧律法師。就把它抄起來,找來這裏,乩童介紹的。(法師大笑)你們講神、道、佛你能講沒有嗎?對不對?這是有,怎麼會沒有?還是有。你說他是亂講的,他也不會編一套來騙我。他就是這樣子。還有一個寫:准提菩薩,准提菩薩介紹。這種東西,夢有時候也是不可思議。這是題外話。醒的時候作得了主,還要夢的時候作得了主。究竟涅槃,譯曰,圓寂障盡曰寂,就是我們圓滿,而且進入最寂靜,除去所有的障礙,盡了叫做寂。德備,就是圓。圓滿具足。此言大涅槃,那就是不生不滅的,又謂必至此際,菩薩依般若而因圓,菩薩因爲般若波羅蜜多故而圓滿,所以究竟涅槃。[阿]翻譯成中文叫做無,[耨多羅]就是上,[叁藐]就是正等,[叁菩提]就是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諸佛依般若而果滿。所以,[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有一次我去岡山,周羅漢的家裏,來了一個很鐵齒的一個男衆,那個人講話,我聽起來就是很能痛苦!師父!我問你。我說:怎樣?有什麼事情?你們心經講的,說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那我問你,那是不是心經的咒是最好的了?那你們楞嚴咒又說是無上的咒王;大悲咒就說是九十九億恒河沙諸佛成道的根本。怎麼每一種咒,佛都說是最好的? 他很不服,意思就是既然有個第一了,就不應該樣樣都第一。即這個若是好的,另外一個就要不好。我告訴他,40:22不然不好的咒,抽出來不要念。他說:不過佛怎麼說每一種都很好?我說:可不是!這和一個神經病的來一樣,師父!我先生往生了。我說:怎麼樣?你替我挑一部最好的經,幫我先生超度一下。我說:好!來!我帶你去六樓看。 門打開說:不好的幫我挑出來,我留好的幫你念。她說:這個……對啊!你說好的才念,不好的幫我挑出來,我留好的。佛講的,哪裏有不好的經典?釋迦牟尼佛講任何的經典,他都是一定要贊歎,對不對?他哪一部經典後面講咒,他就是一種方便、權巧, 所以,佛法來說,中邊皆甜,如同吃餅一樣。41:22佛法,八大人覺經也很好,心經也很好,楞嚴經也好 、法華經也好 ,就像這餅幹一樣,中間也是甜的,旁邊也是甜的。對嗎?他就一定要挑剔,對不對?奇怪!岡山怎麼會出那種人才?奇怪!聽不懂,這個人怎麼這樣子的?有半藐視釋迦牟尼佛,意思就是釋迦牟尼佛這樣講有罪過,應該講:這是第一等咒,這是第二等咒,那我問你,釋迦牟尼佛講,這是第叁等咒,那誰要念?我念咒是一樣的時間,我還念第叁等咒嗎?傻瓜!神經病,這個人不懂佛法,他看到這個心經就就不服氣,釋迦牟尼佛講的,又是大神咒願,又是大明咒,又是無上咒,又是無等等咒,這奇怪?岡山怎麼會出挑剔毛病的?也是出那一個人才。我都沒有想到這一點,因爲我知道釋迦牟尼佛是慈悲的,人不應該這樣子來衡量無上的慈尊、慈父,我們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個法,我們對佛法,我們用生命來相信它,至誠懇切,我常常講,像我這麼爛的人,念咒都會有感應的,何況你們那麼有修行的人。有的人笑得很可愛,笑成這樣。所以說,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我們看看這個咒:陀羅尼名,又有明,是就是你念咒就會有光明。密語就是秘密之語,不爲衆生所了解的。真言,那就是佛的語言。真言,真實不虛的語言。陀羅尼有四,翻譯成中文叫做法、義、咒、忍。法,就是具足一切道理,具足一切法。義,就是含有無量的意義。咒,是順著中文的翻譯,陀羅尼叫做咒。因爲古時候我們不可思議的,統統稱爲咒、符咒,符咒這是順中國翻譯的。忍是印可。這個咒有威神力,能令一切衆生認同。陀羅尼翻譯成總持無量義,意思就是你只要念咒,我就具足無量無邊的道理,統統存在裏面,所以,你要好好地念大悲咒,就是這個道理。以及善不失,惡不生,就是你行善,畢竟不會失去你的功德,你要學這個惡,馬上把你除掉。所以陀羅尼就是善不失,惡不生,因此你們要好好地念大悲咒,這是我勸導你們的。叫你們念楞嚴咒可能比較困難。有一個念楞嚴咒,這個咒,有一次有一個比丘住茅蓬,突然被毒蛇咬到。山上距離平地要好幾個鍾頭,沒有車子也沒有辦法,平常一個禮拜下山買一次菜,那麼上去就勉強買一些比較不會爛的,他也沒有冰箱,上面也沒有電,住茅蓬,被毒蛇咬到了,這下慘了!可能還沒有到人家那個地方找到醫生就死了。他一下子很慌張,突然想到,這咒有無上的咒力,他平常在修楞嚴咒,就一直持楞嚴咒,然後把他的腳捆綁起來,然後慢慢地就下山,竟然沒有置他于死地。所以這個咒,有時候你只要深具信心也是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所以你們要出去出國的話,最好跟那個有修行的人,真的!因爲他會念咒啊,至少坐飛機也比較安心。他說:師父!如果爆炸了,我跟師父去,剛好度我去。但是不要一爆炸後,我沒死,你倒是出事了。也許是我先回去,或你先回去也不一定。所以說這個佛教的團體能夠的話,出國少說話,多念佛。因此念這個咒,我希望大家好好地用功。明就是淨障,即淨除障礙,咒翻譯成明,就是淨除障礙,密就是不爲衆生所知,只有諸佛菩薩能知,真就是實相不虛。[大神]就是具大神力,陰陽不測,除障不虛。[大明]呢就是破衆生的暗,鑒照無昧。無上,最勝窮理盡性,無法出上。最殊勝,窮理:徹底地解決,無法出上,無上。無等等,一切諸法無能與等。除苦不虛,喻咒,比喻說這個咒,贊歎這個功德能夠除苦,歎果,這八個字,分四個階段來解釋。喻咒,比喻作咒,來贊歎這些功德能除苦,而且不虛。總結而映前,所以起度苦而不虛。總結論映到前面,爲什麼?映就是觀空,等一下,我會從頭到尾解釋一遍。[綱戊 結顯開密 節一說咒][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這個應該這樣念:(揭念ga)(最後是 sa wa ha )有的人念到這一句時,就聯想到很愛吃:多一塊,多一塊,再多一快(臺語諧音) 按:經語50:09有五種不翻,是唐代玄奘法師所立的,咒語就是其中之一,五不翻譯的其中之一。秘者是深奧難言之義,很深,很不好說。密是隱密不易示人。所以,又顯這個法誦持,你只要念就好,往往尋文思義,不得專一。你不能說,你念大悲咒時,一邊念,50:41一邊想[南無喝羅怛哆羅夜耶],這是一個什麼佛啊?[婆盧羯帝,爍缽羅耶]然後又:這是什麼佛啊?不要!你就拼命一直念就好,就會自然有感應了。所以說,往往尋文思義,不得專一,秘法誦持,不起分別,易成叁昧,聞密宗的大德這樣說:咒文不盡梵語,就是不完全是梵語,它是通乎六道輪回。簡單講,比如說我們念那個[唵嘛呢叭彌吽],就是通六道輪回,就是所有密宗的人,都持這個咒,大部分,紅觀音,這個咒我持了幾十萬遍:唵嘛呢叭彌吽……。通乎各趣,就是天竺人也就是每有所不解,即有很多就是印度人也不是很了解。但求信心薰習,你只要求這個信心的薰習,淨心的感應,清淨心就會感應,所以我們的文依例,例不許翻,就是我們還是不翻譯。語例不強解,這個音這個語,我們也不勉強來解釋它,謹按照古德。但是各經都有顯說密說,不獨本經,顯說者義詳,密說者義簡,詳簡皆說一事,詳細或是簡單,統統是說一個事相。知其可顯,可會其秘密,這樣就可以會合了這個秘密。觀世音菩薩說了一部,大智慧到彼岸最重要的一部經典,觀自在菩薩就告訴了舍利弗,他過去無量億劫來,怎麼修行呢?是修行這個深般若波羅密多的時候,就照,徹底地照破了色、受、想、行、識,一切統統是空的,所以,能夠超越一切的痛苦;能夠超越一切的煩惱。觀世音菩薩就叫舍利弗,說,舍利弗啊!你知不知道呢?色不異空,就是色法是緣起所生的,並沒有離開這個空性,而空性,也沒有離開這個色法,如果進一步講,色當下就是空,而空當下就是色,那麼所有的受、感受;所有思想;所有的行爲造作;所有的意識形態的分別,統統也是空的,亦複如是:也是空性的,意思是我們不能執著五蘊。觀世音菩薩又對舍利弗這樣叫:舍利弗呀!什麼是諸法的空相呢?什麼是一切法自性本空的空相呢? 所謂空者,因爲它不生,所以它就不滅,本性本來就沒有生,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滅;本性也沒有所謂的垢,也就沒有所謂的淨。這空性裏面所發展出來的,也沒有所謂的增加,卻也沒有所謂的減少,所以在空性當中的一切法,我們必須要徹底地清除。那就是說:我們一定要空掉這個色法,空掉受、想、行、識法;我們一定要空去眼耳鼻舌身意;我們一定要除掉色聲香味觸法;我們一定要空去眼界,到最後無意識界。在空性的發展當中,沒有所謂的無明,無明是來自于虛妄的意識形態,也沒有所謂的修行而把無明除掉,因爲本來就沒有無明,無明不可除,自性本空故。乃至到最後也沒有所謂的老死,也沒有所謂的把老死除掉的功夫修行;也沒有所謂小乘的苦集滅道;也沒有所謂的智慧;或者是所謂的得到,因爲一切法畢竟空,無所得。因爲無所得的原因,所以菩薩依大智慧所以能夠到彼岸,因此,大菩薩的心無挂礙,因爲沒有挂礙,也就沒有所謂的恐怖,也就沒有所謂的顛倒跟夢想,所以,叁世諸佛就是因爲空性,悟到空性的原因,因此究竟了不生不滅的涅槃。那麼因爲按照大智慧到彼岸的能力,所以能夠得到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們知道,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大神咒就是不可思議;是大明咒,就是能放出一切光明的;是無上咒,沒有一個比這人更高的;無等等,意思就是沒有能夠望其項背的,意思就是般若波羅密多咒,這是無等等的,沒有一個有辦法跟它比的,能夠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所以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就是我們所謂的所講的咒語,叫做:揭谛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菩提薩婆诃。我們心經用最短的時間把它講完,是因爲方便買錄音帶的人,不要花那麼多錢,如果說你有興趣的話,你去找斌宗大師的注解,好好地去讀一讀、研究研究,但是道理師父已經講過一遍了,那就非常清楚了。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7)》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