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生與佛學(楊勳居士)▪P2

  ..續本文上一頁不需要這樣幹。如果我在國內的話,我幹的事業未必會有今天這樣的成績,但我相信我的生活還會是愉快的。

  問:在柏林禅寺的建設初期,觀音菩薩像供在一個臨時的棚子裏面,您看到以後非常難過,馬上和您哥哥共同發心修建觀音殿。您後來事業上的成就是不是與這個布施有著必然的聯系?

  答:我們是真正的佛教徒,我們沒有把我們今天的財富當成我們自己的財富。佛教的事業是我們的家事,這個家不是指我們的一個家庭,而是指這個社會,是指這個宇宙。既然社會成就了我們,我們就應該爲社會做一些事情。

  問:您是一個成功的人,也是一個很有境界的人,您這種境界是不是已經很接近佛了?

  答:不敢!很慚愧。我只是把自己每一天的工作作爲自己的責任,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大家都知道,世界發展得很快,要管好一個擁有兩萬多人的企業不容易,特別是我們現在從事的紡織和服裝行業競爭很激烈。能把這個工作做好,把這個家當好,就已經不容易了。

  問:像您這樣的人學佛,是想填補精神的空虛,還是追求一種精神的享受呢?

  答:我們學佛的目的是要學習偉大的佛陀釋迦牟尼,他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希望有一天也像他一樣,這就是我們學佛的目的呀!

  問:您是佛經中提到的真正的長者,社會需要您這樣的人,最好把您的經驗宣傳出去,讓大陸更多的企業家向您學習。

  答:要成就一個事業,不是一兩個人的力量能夠做到的,所以要靠大家。我們要感謝淨慧法師和其他各位法師給大家這個機會,希望我們偉大佛陀的思想和精神能夠傳播出去。我只是一顆種子,你也是一顆種子,希望大家能夠把佛法傳播出去,令社會上的人都能受益。

  問:請您舉一些具體的事例來增強我們對布施得福報的信心,再請您談談您修行的打算。

  答:一個人不要去計較自己的能力的大小,因爲能力的大小會隨時間而改變,只要有這個心就可以了。一個人要幫助別人,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當你力量小的時候,你不要老是想著要去幫助別人。你自己的問題都解決不了,還說去幫助別人,不給別人添麻煩就已經很不錯了。反過來講,你如果不給別人添麻煩,這實際上已經幫助別人了。你回到家,不讓你父母擔心,你父母就會高興。在我們公司裏面有一個目標,也是我們的座右銘,有兩句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你自己能力小的時候,就要把你的問題處理好,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當你有能力的時候,就要幫助別人,奉獻給別人。所以說能力不論大小,關鍵只在你的心。

  我們的目的是很清楚的,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榜樣,因爲他成佛了,他明白了,他能夠解決這麼多的問題,他就是我們的目標。一個人只要目標明確了,方向正確了,幹起事情來才會有勁頭。你幹任何事情,如果你自己沒有信心,你是做不成的。最後,信解行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怎麼樣運用呢?第一要相信這個方法,第二要了解它究竟是怎麼回事,第叁是要去幹,第四是結果。結果會告訴你,你的信心足不足,你了解得夠不夠,透不透,你用的方法對不對路。所以說,我們想任何事情,一定不要單純往一個方向去想。倒過來,慢慢去回憶一下,就會找到你所需要的東西。我們幹任何事情,不要只看一點。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有物質的和精神的,要解決精神的問題,就要選擇一個宗教的方法。現在我們選擇了佛教,就要學習偉大的佛陀,按照他所講的和他所走過的路去學習。只要學習他,我們就能把我們的問題解決了。你的問題沒有解決,是因爲你沒學透,沒理解透。今天給你講的你明白了,我相信,你出了這個門口就忘了。今天我給大家講的,都需要大家動腦筋,你越動腦筋,你的收獲就會越大。

  我們的老祖宗有一句話: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你不到佛教裏邊去,你怎麼知道佛陀講什麼?你不知道,那怎麼去替你解決問題呀?我解決的是我的問題,你解決的是你的問題,因爲大家的問題是不一樣的。要解決你的問題,第一是要相信這個方法是能幫你解決問題的,要相信佛祖講的話;第二,要去了解你有什麼問題,應該用什麼方法去做,先找到方法;找到方法不代表你解決了問題,你一定要行動。在你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在你們的學習和管理裏面,你們要有計劃,要有組織,要有分配,要有領導,要有檢討,寫得很好,但是幹得不好,所以一定要行動,要付諸實踐,然後結果會告訴你,你了解得透不透,你的信心足不足,你用的方法對不對路,就不用別人給你打分兒了。佛陀和我們的老祖宗已經告訴我們這些方法了,但是我們自己還是希望少付出一點,讓別人給自己講了,自己就可以得到了,這是得不到的,這就要靠你努力精進了。

  問:您在您自己的企業裏是怎樣宏揚佛法的?您對您的企業裏的佛教徒會不會另眼看待?

  答:首先,我在自己的公司裏沒有舉行過這樣的演講。其次,在公司基本上不組織宗教活動。

  問:您說要讓我們學習偉大的佛祖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以前是一個國王的王子,他在悟到了很多的道理之後,決心放棄自己的皇位,放棄自己的萬貫家財,然後出家,修成正果。我覺得您也悟到了很多,那您會不會放棄您的旭日集團,剃度出家呢?

  答:告訴你,我很想這樣做。我一來到這裏,就不想回去了,但是可以嗎?你說這樣的“放下”好嗎?

  問:請您講一下您從不信佛到信佛的經曆。

  答:我真正開始花時間研究佛法,每天做功課,已經有七年了,但從一開始就沒有人強迫我吃素,要我每天做功課,只是我自己覺得我應該這麼做。

  問:釋迦牟尼是佛,那麼佛是不是釋迦牟尼?

  答:我問你,佛和人有什麼區別?只是釋迦牟尼才可以成佛嗎?這個世界只有一個佛嗎?這個宇宙空間只有一個佛嗎?釋迦牟尼只是一個人的名字,因爲他覺悟了,所以我們稱他叫“佛”。爲什麼我們叫“人”呢?因爲我們是迷者,因爲我們沒有覺悟。我們跟他的區別就在這裏。這個宇宙空間不是只有一個釋迦牟尼是佛,我們所有的人,所有的衆生都可以成佛,只要我們明白,我們就可以成佛了。那要怎麼樣才能成佛呢?他就現身說法,用他自己的經曆來教導我們,他用這麼大的慈悲心,要我們大家去共同學習。他把他所走過的路,他所見到的東西告訴我們,讓我們大家共同去努力,也希望我們有一天像他一樣明白,不要受這麼多的痛苦。

  

  

  

《人生與佛學(楊勳居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