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需要这样干。如果我在国内的话,我干的事业未必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但我相信我的生活还会是愉快的。
问:在柏林禅寺的建设初期,观音菩萨像供在一个临时的棚子里面,您看到以后非常难过,马上和您哥哥共同发心修建观音殿。您后来事业上的成就是不是与这个布施有着必然的联系?
答:我们是真正的佛教徒,我们没有把我们今天的财富当成我们自己的财富。佛教的事业是我们的家事,这个家不是指我们的一个家庭,而是指这个社会,是指这个宇宙。既然社会成就了我们,我们就应该为社会做一些事情。
问:您是一个成功的人,也是一个很有境界的人,您这种境界是不是已经很接近佛了?
答:不敢!很惭愧。我只是把自己每一天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责任,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大家都知道,世界发展得很快,要管好一个拥有两万多人的企业不容易,特别是我们现在从事的纺织和服装行业竞争很激烈。能把这个工作做好,把这个家当好,就已经不容易了。
问:像您这样的人学佛,是想填补精神的空虚,还是追求一种精神的享受呢?
答:我们学佛的目的是要学习伟大的佛陀释迦牟尼,他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希望有一天也像他一样,这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呀!
问:您是佛经中提到的真正的长者,社会需要您这样的人,最好把您的经验宣传出去,让大陆更多的企业家向您学习。
答:要成就一个事业,不是一两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所以要靠大家。我们要感谢净慧法师和其他各位法师给大家这个机会,希望我们伟大佛陀的思想和精神能够传播出去。我只是一颗种子,你也是一颗种子,希望大家能够把佛法传播出去,令社会上的人都能受益。
问:请您举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增强我们对布施得福报的信心,再请您谈谈您修行的打算。
答:一个人不要去计较自己的能力的大小,因为能力的大小会随时间而改变,只要有这个心就可以了。一个人要帮助别人,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当你力量小的时候,你不要老是想着要去帮助别人。你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说去帮助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就已经很不错了。反过来讲,你如果不给别人添麻烦,这实际上已经帮助别人了。你回到家,不让你父母担心,你父母就会高兴。在我们公司里面有一个目标,也是我们的座右铭,有两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你自己能力小的时候,就要把你的问题处理好,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当你有能力的时候,就要帮助别人,奉献给别人。所以说能力不论大小,关键只在你的心。
我们的目的是很清楚的,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榜样,因为他成佛了,他明白了,他能够解决这么多的问题,他就是我们的目标。一个人只要目标明确了,方向正确了,干起事情来才会有劲头。你干任何事情,如果你自己没有信心,你是做不成的。最后,信解行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怎么样运用呢?第一要相信这个方法,第二要了解它究竟是怎么回事,第三是要去干,第四是结果。结果会告诉你,你的信心足不足,你了解得够不够,透不透,你用的方法对不对路。所以说,我们想任何事情,一定不要单纯往一个方向去想。倒过来,慢慢去回忆一下,就会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我们干任何事情,不要只看一点。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有物质的和精神的,要解决精神的问题,就要选择一个宗教的方法。现在我们选择了佛教,就要学习伟大的佛陀,按照他所讲的和他所走过的路去学习。只要学习他,我们就能把我们的问题解决了。你的问题没有解决,是因为你没学透,没理解透。今天给你讲的你明白了,我相信,你出了这个门口就忘了。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都需要大家动脑筋,你越动脑筋,你的收获就会越大。
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句话: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你不到佛教里边去,你怎么知道佛陀讲什么?你不知道,那怎么去替你解决问题呀?我解决的是我的问题,你解决的是你的问题,因为大家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要解决你的问题,第一是要相信这个方法是能帮你解决问题的,要相信佛祖讲的话;第二,要去了解你有什么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做,先找到方法;找到方法不代表你解决了问题,你一定要行动。在你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你们的学习和管理里面,你们要有计划,要有组织,要有分配,要有领导,要有检讨,写得很好,但是干得不好,所以一定要行动,要付诸实践,然后结果会告诉你,你了解得透不透,你的信心足不足,你用的方法对不对路,就不用别人给你打分儿了。佛陀和我们的老祖宗已经告诉我们这些方法了,但是我们自己还是希望少付出一点,让别人给自己讲了,自己就可以得到了,这是得不到的,这就要靠你努力精进了。
问:您在您自己的企业里是怎样宏扬佛法的?您对您的企业里的佛教徒会不会另眼看待?
答:首先,我在自己的公司里没有举行过这样的演讲。其次,在公司基本上不组织宗教活动。
问:您说要让我们学习伟大的佛祖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以前是一个国王的王子,他在悟到了很多的道理之后,决心放弃自己的皇位,放弃自己的万贯家财,然后出家,修成正果。我觉得您也悟到了很多,那您会不会放弃您的旭日集团,剃度出家呢?
答:告诉你,我很想这样做。我一来到这里,就不想回去了,但是可以吗?你说这样的“放下”好吗?
问:请您讲一下您从不信佛到信佛的经历。
答:我真正开始花时间研究佛法,每天做功课,已经有七年了,但从一开始就没有人强迫我吃素,要我每天做功课,只是我自己觉得我应该这么做。
问:释迦牟尼是佛,那么佛是不是释迦牟尼?
答:我问你,佛和人有什么区别?只是释迦牟尼才可以成佛吗?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佛吗?这个宇宙空间只有一个佛吗?释迦牟尼只是一个人的名字,因为他觉悟了,所以我们称他叫“佛”。为什么我们叫“人”呢?因为我们是迷者,因为我们没有觉悟。我们跟他的区别就在这里。这个宇宙空间不是只有一个释迦牟尼是佛,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都可以成佛,只要我们明白,我们就可以成佛了。那要怎么样才能成佛呢?他就现身说法,用他自己的经历来教导我们,他用这么大的慈悲心,要我们大家去共同学习。他把他所走过的路,他所见到的东西告诉我们,让我们大家共同去努力,也希望我们有一天像他一样明白,不要受这么多的痛苦。
《人生与佛学(杨勋居士)》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