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意從現在開始,好好善待一切衆生,願意從現在開始,好好走上究竟解脫之路。就像說原來大家都在苦海裏面,我今天越早一點脫離苦海,學會遊泳、脫離苦海,將來才能夠真正反饋衆生出離苦海。真正的慈悲,不是一直在忏悔、忏悔、忏悔,一直在那裏消災、消災,這樣會背負著很多的包袱,你放不下!能不能把這些暫時放下?然後以無限的慈悲之心,佛道無上誓願成,衆生無邊誓願渡,真正對這世間的大慈大悲,最大的反饋就是你早日成佛、早日解脫自在,都是要有魄力、要有氣魄,你要敢承擔、敢放下。
「阿含解脫道」並沒有否定因果,就是因爲很清楚了解因果,知道過去所做這些,我都會承擔,我願意去承擔,但是我將來怎幺去反饋世間、反饋衆生呢?我從最究竟的解脫邁進,我要反饋世間,也是做最高等的反饋、做最好的反饋,就是一定要邁向解脫,不然你再怎幺樣反饋,如果你還在苦海裏面,怎幺樣去幫助衆生呢?大家只是互相
縛而已。所以,真正的忏悔,真正要反饋這世間,就是要早日成佛、解脫自在。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你不可能去改變它,過去已經發生的,已經是一個事實,你能夠改變的就只有從現在開始,怎幺樣去改變當下的因緣,整個能夠掌握的就是現在,我們一再的用各種方法,都是希望大家能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唯有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整個命運才會扭轉過來,整個生命才會脫胎換骨,都是你要了解清楚,了解因緣法、因果法,我現在怎幺樣好好播種善因,跟衆生廣結善緣,將來才能夠得到解脫的法。
所謂「歸零」,並不是逃避責任,不是說沒有因果。去年你向朋友借一百萬,然後你說我現在要修行,我現在歸零了,那些錢都不算了,你還是要去承擔!「歸零」是你現在當下認清,我欠人家一百萬,我現在怎幺把錢還清,讓自己能夠成爲無債一身輕、解脫自在,因此歸零就是現在不再造諸惡了,願意從現在開始好好邁向解脫道。
(第一節)這兩位都是代表比丘尼,到他們的面前,事實上也是帶有一種挑釁,或是帶有一種質問,不是真正要問法。當然這些修行者也是慈悲來回答,他們就到屍羅比丘尼前面就說:「衆生雲何生呢?」你們常常在說無常、無我,能不能告訴我:衆生是怎幺生出來的呢?「誰爲其作者?」背後的作者是誰呢?創造者是誰呢?「衆生何處起?」衆生從哪裏來呢?「去複至何所?」死後又去哪裏呢?生從哪裏來?死往何處去呢?
屍羅比丘尼就回答:「汝謂有衆生,此則惡魔見」你說有一個衆生,這是邪見!這裏是要破斥,因爲衆生一般都是執著一個真常不變的我,這裏說「汝謂有衆生」,你以爲有一個真常不變的衆生,在那裏頭出頭沒的投胎,佛陀說這一種見解就是邪見,並不是沒有衆生,而是他要破斥你以爲同一個人,幾百萬年前也是那個人,然後幾千年前也是那個人,佛陀說像這樣都是屬于邪見--「惡魔魔見」。當然,是比丘尼的回答,然而事實上他們都是受到佛陀的調教,等于間接是佛陀在回答的。
「唯有空陰聚,無是衆生者」事實上,現象界的一切,「空、陰」要分開,「空」是講宇宙本體,「陰」就是現象界的地、水、火、風,也就是地、水、火、風、加上空,然後因緣不斷的變化,衆生就這樣慢慢出來。現代啓示錄、現代創世紀,都是在宣說衆生是怎幺來的,是整個法界的因緣,要破斥我執。「唯有空陰聚,無是衆生者」沒有一個真常不變的衆生在頭出頭沒。「如和合衆材,世名之爲車」就像一輛汽車,它是由很多的材料組合起來,才形成一輛車。這一輛汽車要形成,也不是汽車本身在決定它要形成車子。「諸陰因緣合,假名爲衆生」「諸陰」就是各種因緣條件,包括地、水、火、風,還有加上空,這些因緣、緣起就會産生,緣盡的時候就會消失。
所以,當它緣起的時候,現象界會存在,但是「存在」又不是永恒不變,「假名爲衆生」的「假名」,它不是永恒不變的存在,但並不否定有這樣現象的存在,而它會不斷的變化,因此我們就給一個假名,叫做衆生。有一個公式,X由非X所組合而成,大家要慢慢去靜思、好好去體會,非X又是由非非X所組合而成,其他的以此可以類推。現象界裏面,你能夠舉出來的一切,都可以帶進去,現象界舉得出來的,放在最前面,然後再去把它解析出來,包括你、我、他,包括耶稣、佛陀,都可以套入公式裏面,佛陀的肉身是由不是佛陀的元素材料所組合而成,耶稣也是,你、我、他都是。一朵花也是由不是花的那些,是由大地、由水……,地、水、火、風、空、還有種子,組合而成。但是,種子也是一樣可以帶進去,也是由不是種子的因緣條件所組合而成,我們不是在玩文字遊戲,要好好去體會,當你能夠體會出來,包括說衆生一直在探討的第幾識,包括很多宗教一直在探討的靈魂,都一樣啊!
靈魂也是由不是靈魂的那些元素所組合而成,色、受、想、行、識的識,不管第幾識,也是由不是識的那些材料元素所組合而成。佛陀所講的「識」,也是因緣條件具足而生,當地、水、火、風、加上空,有機的生命體的「識」就會産生,因爲問題已經是解答的相當深,都是要讓我們去了解什幺叫做「無我」,是要破除我們的我執。你要證阿羅漢、成就四果阿羅漢,就要破除那些我執、我慢。
(第二節)又有人到毗羅比丘尼面前,問說:「雲何作此形?」我這個身形是怎幺來呢?「誰爲其作者?」誰是我這個身的作者呢?「此形何處起?形去至何所?」前面是衆生,現在是講身形。他回答:「此形不自造、亦非他所作;因緣會而生,緣散即磨滅」身體的形狀不是我們自己在決定,不是現象本身在決定,記得!應用非常廣!任何現象的本身,都由不是現象的各種因緣條件組合而成,只要能夠講得出來,你都可以帶進去。所以,佛陀就一直很贊歎說:哇!緣起啊!實在是太深了,緣起甚深!「此行不自造」就像說你的身體也不是自己在決定,難道是你決定頭部要長出一些頭發,然後鼻孔裏面還要長一些毛?難道是你決定眉毛要長橫的嗎?我鼻子要長直的嗎?是你在決定嗎?包括你的五官要這樣構造,爲什幺會有十只指頭呢?爲什幺有兩條腿呢?都不是你本身在決定。
日本的道源禅師,他到中國去修行之後,有相當多的體悟,回到日本,有人問他到中國去學了什幺?你體悟了什幺?他就回答說:我發現到眼橫、鼻直。一般人覺得眼橫、鼻直有什幺!你會講這也沒什幺,是要你看有沒有神通感應,能不能跟我講一些比較特殊、奇怪的?你跟我講這些,沒什幺呀!衆生就是不死心,道出眼橫、鼻直,就是來到看山又是山,是對法界緣起甚深的贊歎。如果你還在求神通、求感應、求……,求一些奇奇怪怪的、比較特殊的那些,還看不到平凡、平實、平淡之中的一種偉大,你就繼續去耍弄,就再繼續吧!因爲你還不死心啊!還看不到真實的「無上甚深微妙法」。
「此形不自造,亦非他所做」不是另外有一個大力神,然後在那裏造作,有的人就想說:我是父母親造作的。但是父母親也不是本身決定說有一個卵子,我要形成什幺樣的;我有一個精子,我要形成怎幺樣的,將來要造出怎幺樣的一個模型……,他也沒辦法啦!他只是藉助一些因緣,然後生下你。所以,人類只是藉著大自然法則的一些因緣,然後繼續有這樣的因緣不斷演變,所以「因緣會而生」,包括一個受精卵的誕生之後,受精卵要形成,也是一樣要有因有緣才會産生。再來,當它形成之後、要成長,也是一樣!要地、水、火、風、空,不斷的各種元素再具足。因此,都不是受精卵本身在決定,也不是你的父母親本身就能夠決定,都不是的!試管嬰兒還是人類要藉助大自然的條件、元素,人類只是一些雕蟲小技而已,人類能夠改變的是極有限的,沒辦法無中生有。人類能夠改變的是極有限的一部分,只是一些雕蟲小技,沒有大自然的這些元素、條件,你不可能用得出來。
一個試管嬰兒、一個種子,你出來了,沒有大自然的因緣、條件--地、水、火、風、空,嬰兒也不可能成長,胚胎也是要來自大自然的因緣、條件,人類所能夠做的,都是屬于枝流末節的一些雕蟲小技,你要去看到這些,自我、我慢才會臣服。「如世諸種子」這裏講到種子,種子也是由大地而生,「因地水火風,陰、界、入亦然」種子是由地、水、火、風、空這樣,才形成這樣的種子,如果你要去追第一因,就永遠也追不到的,包括說一粒稻谷,要去追討這一粒的第一因,它的第一代是哪裏來?你能夠找得到嗎?你找到一萬年前,我要再問你一萬年前的這一粒稻子又是怎幺來?好啊!一百萬年前,這一粒它又是怎幺來?所以,也不是單純的像達爾文所講的進化論,要去看到是整個法界的緣起甚深,不是單獨物種本身在物競天擇,你們物種本身在決定,不是啊!都是整個法界的因緣。
「如諸種子,因大地而生,因地水火風,陰、界、入亦然」五陰、六界、六入處,這些身心、一切衆生,也都是由地、水、火、風、空這樣,演變而來的。「因緣和合生,緣離則磨滅」因緣條件具足,衆生就會産生;因緣條件不具足,就會消失。「舍一切愛苦,離一切闇冥,已證于寂滅,安住諸漏盡」衆生因爲不了解「無我」,因此一直很貪生怕死的,把「自我」抓得很緊。當你了悟原來的「我」是怎幺來的,「我」幻滅之後,它又是回歸哪裏。當你清楚了悟生死大事之後,就會清楚「生不是我的事,死也不是我的事」。你的長相要長成怎幺樣,也不是你在決定,你要生成男、要變成女,也不是我們本身在決定,都是整個法界因緣。
大自然的展現,男、女的人口數,竟然會維持相當穩定的比例,而且男衆還會比較多一點,因爲要做爲戰爭的折損,知道人類就是在二元對立,男衆在戰場上的損傷比較多,于是會維持一個平衡。大自然是這幺奧妙,背後不是有一個大力神在創造、在…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卅叁章 成道、成佛、解脫自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