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卅叁章 成道、成佛、解脫自在▪P3

  ..續本文上一頁操控。如果有一個大力神在操控、在創造,神也是法界的一份子,只要他是衆生,一定是由衆多因緣聚合而生。我們要了悟生死大事,才會大安心、大自在,因此「已證于寂滅」,我慢、自我就會消失了。「安住諸漏盡」就會安住在槃涅寂靜、解脫的世界。但是,不容易啊!「自我」還沒有臣服法界,你是不可能安住在槃涅寂靜的世界,不可能安住在「無爲」的世界。有的人在禅修期間覺得可以體會到「無常」,也可以體會到「無我」,這樣是不是就能夠大安心、大自在呢?要看你的「自我」有沒有真正消失,「自我」要消失,不是用修的,不是用暗示的,不是用欺騙的,「自我」要消失,一定是來自于臣服法界,如果尚未真正完全臣服法界,「自我」都還會展現我是、我能、我慢。如果還有貪、瞋、癡,表示還沒有臣服,還沒有體會到法界展現的「無我」精神:還有瞋恨心,表示沒有體會到法界所展現出來的超越二元對立。

  真正的解脫者,無論是佛陀、耶稣、老子,一定是來到臣服于法界,因此耶稣不是協助人家去抓取他,要信徒把他當作偶像崇拜,而是協助大家去認識上帝,回歸上帝懷抱,意即回歸法界,由于耶稣也清楚知道自己在法界中,所扮演是什幺樣的角色,自己與法界的密切關系,因此他是完全臣服法界,于是就能夠引導出把一切榮耀歸于法界,絕對沒有說大家能夠如何如何,都是因爲我很厲害啊!我是一個大師,我是一個無上師,我很厲害!你們要來抓我,你們要來頂禮我……,不是這樣!真正的解脫者,他們一定都是臣服整個法界,佛陀所講「無我」,才能夠真正展現出來,整個法界展現出來,就是「無我」的精神。

  【法義分享】深觀緣起、緣生、緣滅,深觀身心內外現象界的實相,有助于破除身見、我見、我所的幻相。「五陰、六界、六入處」就是從不同角度去解析身心、內外、萬事、萬物、現象界的一切,都是由各種因緣不斷錯綜複雜、演變而成。此中,沒有任何超級人格化的大力神在操控,也沒有一個「我」在推動。沒有一個人在操控說要讓風怎幺吹,也沒辦法有一個人在說要讓大海、海流怎幺流,海洋怎幺流是法界自然在演變,是隨著因緣在演變,因爲本來就是「無我」,只有因緣聚散而生滅。在因緣未聚合之前,「我」是不存在的。

  如果你找出一個大力神,神祂是衆生,一樣啊!衆生也是由非衆生所聚合成,了知實相、了知「無我」,就不會被一些宗教師牽著鼻子走。揭開生死之謎,就能夠「無爲」的溶入「空」,安住于涅槃寂靜、解脫自在,當你了悟生死大事,就能夠「已證于寂滅,安住諸漏盡」的深義。所以,真正要解脫,真正要體悟「叁法印」,都要回歸法界來體悟。《心經》所诠述的是一個解脫者體悟的世界,但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以更生活化、更活潑的展現,把他所體證的,以及所展現的,加以深入、又很淺出,很生動、活潑的講出來,是非常好的!如果你的聞思修證、證量夠,可以消化整個法義、溶入當下,展現出解脫者的生命意義。

  (第叁節)「時,彼赤馬天子白佛言:『世尊!頗有能行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死處不?』」有一位赤馬天子,亦即孫悟空,是問佛陀、世尊:「能否有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死處不?」能不能有一種方法,因爲我覺得世間是苦海、是不好啊!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出離不好的苦海?然後找到一個永恒不變、很理想的淨土、極樂世界呢?找到不生、不老、不死的一個境界,因爲我怕死呀!我怕老死啊!能不能去找到這樣的世界呀?佛陀就告訴他:「無有能過世界邊,不生、不老、不死處者」很肯定的告訴他不可能的,你不可能向心外去求法,或是到他方世界去找一個永恒不變的世界、沒有死亡的世界。佛陀說:那是不可能的!

  佛陀的厲害就在于此,對現象界、衆生的一切,包括整個宇宙的日月星辰,他都很清楚的了解,沒有一樣是恒常不變的,沒有一個地方是恒常不變的,因此佛陀講說無常法印是超越時空的,過去、現在、未來如此,在此地球是如此,到他方世界也是如此,真理就是真理,不信就去求證,偏偏很多後來的人不去求證,然後還是一樣要去找「常」。佛陀一直宣講「無我」,但是衆生就是一直要去找我、找我,佛陀在此就講得很明白,沒有「能過世界邊,而至不生、不老、不死處」,如果有,只是一直在構築你的夢幻世界而已。這時候赤馬天子就回答佛陀:「奇哉!世尊!善說斯義」你真的說得實在太妙了,爲什幺赤馬天子會有這樣的一種贊歎與回響呢?因爲他曾經鐵齒硬牙,一直在追、一直在找,而且是用他的神通廣大,不斷的去找。如果他沒有這樣找過,實在也不死心啦!因爲他有去找過,但是真的找不到。

  因爲佛陀這一句話,他就很佩服佛陀說:「你講的實在太好了,我真的去找過,就是找不到啊!」繼續聽他說:「如世尊說言」就如同你所說的,真的沒辦法到他方世界去找一個不生不死的地方。「世尊!我自憶宿命,名曰赤馬,作外道仙人,得神通廣大,離諸愛欲」他說:佛陀啊!回憶以前我的名字叫做赤馬,叫孫悟空,我做外道仙人,修行修到很高、很厲害呀!得到一般所謂的成仙成佛,成仙的是會飛的,可以飛來飛去,做外道仙人,我得神通廣大,得到的神通是非常巨大的,「離諸愛欲」那時候也克服各種愛欲。「我時,作是念」那時候「我有如是捷疾神足如健士夫,以利箭橫射過多羅樹影之頃,能登一須彌,至一須彌;足蹑東海,超至西海。我時,作是念:我今成就如是捷疾神力,今日甯可求世界邊。作是念已,便即發行,唯除食息便利,減節睡眠,常行百歲,于彼命終,竟不能得過世界邊,至不生、不老、不死之處」。

  就講:以前啊!我做外道仙人,修得神通廣大,真的沒有幾個人能比,那時候我的神通是能夠怎幺樣呢?就像箭穿過兩棵樹,箭飛得很快,穿過兩棵樹之間。事實上,可以說是能夠在百分之一秒的時間,就從這座山跳到那座山,就像孫悟空翻個跟鬥就十萬八千裏,真的是描述得很傳神,翻個跟鬥當作是一秒好了。愛因斯坦他們都把這些算出來,光速一秒是叁十萬公裏,現在假設孫悟空,修到神通很廣大,能夠以光速搭著光速火箭,如果他們的神通很廣大,放下那些就是以光速火箭,也就是形容他們的速度非常快,就可以離開地球去找他們所要的世界,因此說「我有以如是捷疾神足如健士夫」翻一個跟鬥就十萬八千裏,以光速再去出發,然後去找極樂世界。

  「我今成就如是捷疾神力,今日甯可求世界邊」于是想用神通力去找一個很滿意、沒有變化、沒有生老病死的世界,因此就不斷出發一直去找,在過程中,他真的也用生命去修、去找,除了吃飯、大小便、睡覺之外,就是不斷的一直再找、一直再找,但是「長行百歲」,光速一秒是跑叁十萬公裏,叁十萬公裏就是一秒鍾,光速繞地球七

  半,因此「光」從太陽出發,來到我們地球,總共需要八分鍾,「光」一樣有它的速度,像現在的天文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推算出來,認爲極速是光速,最高的就是叁十萬公裏。如果以叁十萬公裏來算,天文方面的距離都是以光速、光年推算,以「光速」一秒鍾,然後跑一年,赤馬天子孫悟空用光速的速度去跑,也就是從這個星球,跑到另外一個星球,從這個地球跑到另外一個地球,從這個太陽系跑到另外太陽系……,不斷的去找,然後跑了一百年,已經找過很多、很多的星球,甚至找過很多的銀河系,但是還是找不到。

  所以「長行百歲,于彼命終」過來那裏也是死,沒辦法啊!還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夢幻世界,「竟不能得過世界邊」還是超越不了宇宙的邊,還是沒辦法找到淨土,沒辦法找到不生、不老、不死之處。佛陀就告訴赤馬:你向心外去求法,永遠找不到的,現在告訴你一個能夠找到淨土,真正讓你解脫自在的秘方,一個最好、最高的方法,于是佛陀就告訴他,「佛告赤馬:『我今但以一尋之身,說于世界、世界集、世界滅、世界滅道迹』」佛陀就講:你向心外去求法,絕對找不到的,我今天只「以一尋之身」,只在我當下的身心裏面,就能夠找到「世界邊」了,「世界邊」就是出離苦海。事實上,前面赤馬天子就是要找尋出離苦海,找到他所要的理想世界,佛陀就講理想世界不在他方,當下你的身心能夠淨化,就會發現世界就在這裏,槃涅彼岸就在這裏。

  「我今但以一尋之身,說于世界、世界集、世界滅、世界滅道迹」「世界」就是苦海,赤馬天子以爲「世界」是外面客觀的世界,以爲苦海是外面整個客觀的存在,以爲是苦海,所以他要向心外去求,永遠也找不到啊!佛陀講「世界」不是外面的世界,苦海不是外面的苦海,苦海就是你的「自我」,你的「自我」所構築的夢幻世界。如果能夠淨化下來,淨化你的貪、瞋、癡叁毒,貪、瞋、癡能夠止息,「我慢」能夠止息,不生不死的世界就會現前。所以,最終的答案就在當下、就在這裏,不要到他方世界去找,你找不到的。

  佛陀就繼續再解釋:「何等爲世間?」記得!這裏的「世間」就是苦海,不是外面的世間,什幺叫做苦海?什幺叫做世間?「謂五受陰」「五受陰」就是你的身心,你的身心就是你整個的世界,你的「世間」就是在你的身心裏面,苦海就是在你的身心範圍。「謂五受陰。何等爲五?」就是色、受、想、行、識,「是名爲世間」。衆生、學佛之人,鹹少清楚具體明了佛教所講的「世間」是什幺,以爲世間是五濁惡世,以爲是外在的世間,因此我們要出離外在的世間,以爲臺灣不好,于是就要移民到其他國家……。如果你的心態不改變,縱使移民到美國,你還是苦啊!而且就算你現在生活在美國,也未必能夠很心安自在。縱使你移民到澳州、移民到加拿大,一樣啊!那邊還是有凶殺,還是有搶奪,還是有政治、社會不安的問題。所以,佛陀就勉勵大家要清楚知道,什幺叫做世間?什幺叫做苦海?…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卅叁章 成道、成佛、解脫自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