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六章 緣起性空▪P8

  ..續本文上一頁那裏,但是你只要有一個答案,我都可以繼續再問下去,因此那個答案都不是真正的答案,真正到最後的答案是沒有答案。

  老子也講「道可道,非常道」,你講得出來的那些,都不是真正的答案,所謂「名可名,非常名」,這個道、這個名,它是怎幺樣呢?「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非常非常深奧的,不是用一個簡單的公式,就可以把它推論出來,否則那些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們就可以解脫。因緣是錯綜複雜的,這樣不斷在醞釀過程,就像說H2跟O,氫本身的特性就是自己會燃燒,它會自燃,那氧呢?它會助燃,合起來這個水呢?它是滅燃,它的法性是這樣。如果你要問佛陀,這個氫爲什幺自己會燃燒?氧爲什幺能夠幫助別人燃燒?爲什幺它們合起來就能夠滅掉燃燒?你要問爲什幺,誰能夠告訴你答案?沒有答案的,這只能夠說就是法爾如斯。

  佛陀要我們去了解,都是很多的因果,整個大自然的法則是非常奧妙,佛陀講說涅槃是甚深極甚深,空是甚深極甚深,老子所講的「道」,它是玄之又玄、衆妙之門。所以,一個解脫者不是邏輯家、思想家、推論家,是生活的藝術家,它慢慢的繼續醞釀、繼續旋轉,整個都是大自然的自然形成過程,然後中間就會形成太陽出來,旁邊就會形成星球、其它行星出來,慢慢的再一直醞釀、一直醞釀,就是一個成長過程。在這演變的過程,它是經過幾億年、幾十億年的演變,不是說幾百年而已,是幾億年、幾十億年在慢慢演變,于是整個太陽系就這樣出來。

  太陽在裏面發光,其它這些行星就跟著在旁邊,有地、水、火、風俱足的,因緣俱足的星球、地球,就會有更多的衆生會跑出來,慢慢的有天、有地,這是整個太陽系這些內容情況,這是從月球上面來看地球,一樣地球有陰晴圓缺。

  地球的誕生,一樣就是這整個太陽系的演變過程,再來慢慢的,地球最初形成的時候,就是一片高溫、高熱的溶漿,當它形成這些溶漿,裏面有那些水分、水氣,它就會蒸發上來、形成雲,然後這些水氣因緣具足的時候,又會降成爲雨水下來。當因緣具足、降雨下來,漸漸形成海水,有水,慢慢有地、有水、有火(太陽)、有風(空氣、氧氣)……這些,慢慢的俱足,然後衆生就會慢慢的跑出來,就是我們整個地球--地、水、火、風的這些俱足。太陽是在上面,地球本身也有溫度,裏面一樣都有相當的溶漿溫度在裏面,就會有火山的爆發,告訴你這地球是活的生命,有太陽、有大地,有這些因緣的俱足,然後慢慢的醞釀、慢慢的醞釀,這是地球裏面的核心,它就是有相當高的溫度,有這些才能夠孕育衆生出來。

  像一只母雞蹲在這裏孵蛋,你只要腳踏實地好好的孵蛋,就會有小雞跑出來,天地的孕化也是這樣,有太陽、有大地、有地球,地、水、火、風這些,天地慢慢的孕化,很多衆生就會慢慢演變出來,天地慢慢的孕化,就會孵出這幺多的小雞出來,哪一位衆生不是因爲天地的地、水、火、風、空,這些慢慢的孕化,然後才出來呢?就是很深的這些緣起。

  包括整個基督教所講的「創世紀」,以佛教的角度來理解,以及科學家的角度來看,太陽是一個天,是整個地球、生命、能量的總能源,一個太陽的陽光,我們說陽光是白色,甚至陽光是無色,一個普照的陽光,但陽光再把它解析呢?它又會分成好幾種顔色,紅、綠、藍是光的叁原色,當光的叁原色混合時,就呈現白色,當比例成分不同時,它又會出現不同的顔色出來,因此彩虹、七彩虹又這樣跑出來,然後在這裏跟這又交合的時候,它又會産生不同的出來,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比如太陽光就是一個道,所謂「道生一」,然後陽光又會産生不同的,裏面又可以解析,然後千變萬化的顔色就這樣跑出來。

  千變萬化的這些顔色,都是來自太陽的同一個顔色,單單是太陽的陽光,就可以演變這幺多的顔色,如果整個的宇宙這些,地、水、火、風、空的這些孕育變化,緣起甚深啊!它可以演變出無窮奧妙的整個法界,慢慢地去看到那個「空」,看到「空」的偉大,看到「空」的深奧,看到老子所講的「道」玄之又玄,慢慢去體會「無極」,慢慢去體會基督教所講的「上帝」是什幺意思,不要做狹窄的一個「超人」解釋,要做更廣泛、更廣大、更深的那些去看,了解佛教所講的「空」,然後慢慢去看到「有」。由「空」會演變這些「有」出來,然後有天、有地,慢慢的孕育、孕化,所有的萬事萬物就會不斷的出來。如果你能夠慢慢去了解、慢慢去體會,這整個天地萬事萬物的深奧,我們衆生的那個自我、我慢,會漸漸地降伏,當你越體會一分天地這整個的,一方面現象界告訴我們無常、叁法印、四聖谛,但是我們要更深一層的去看到,像《心經》所講的「無苦集滅道」,以及《阿含經》裏面一樣有提到,要去看到「非緣起法」,要去看到「無分別」。

  什幺叫有分別?什幺叫無分別?《阿含經》裏面只有點到爲止的談,但是以後我們要慢慢去看到,去看到這整個大自然、大地風雲經,所呈現出來「叁法印」的深奧,以及它所呈現更深奧的「空」,當你慢慢越去體會越深,我慢就會漸漸的減少,而且代之而起的就是一種跟整個大自然、跟整個法界會溶爲一體。你就是不了解,那個自我就抓著不放、就不消失,就不溶入這整個法界,在修行的整個過程,就是你去體會、去了解之後,然後你那個「自我」全然放開,跟這整個法界溶爲一體。在這從「有自我」到「無我」--「自我消失」就是整個從「無明」到「明」的過程。

  

  

  所謂「緣起」,有一個條件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整個緣起是在因果,從「果」來探討「因」,從現象探討它的原因到底在哪裏,然後又可以從「因」去推論到「果」,因此整個緣起的一個法則,就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爲什幺會有這些現象?因爲有前面的這些因,因此整個「緣起」就是因果方面的前因、後果。現在歸納一個總原則,就是我們要看到「諸相非相」,《金剛經》有講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X是由非X所組成,然後非X,又是由非非X所組成。X它是一個變量,你用什幺代進去都可以,如果是人、汽車……,一樣都是可以依此代進去,這個X它是一個變量。比如,人是由「非人」(不是人的東西)所組合而成,汽車是由不是汽車的一些元素、零件所組合而成,汽車是由一些零件所組合而成。這個非X、它就是零件、元素,就像汽車是由輪胎、引擎、橡膠、橡皮,還有很多的零件、玻璃,種種零件這樣組合而成所以這個非X、它是一個零件、元素,汽車是由各種零件、元素條件所組合而成。再來,這個元素、這個零件、條件呢?它又是由非非X所組成。

  汽車是由各種零件,然後其中一個零件就是輪胎,這個輪胎又是由非輪胎所組合而成。輪胎是由什幺組合而成?橡膠、還有化學原料、還有一些鋼絲,因此輪胎是由非輪胎所組合而成,其中一個主要元素就是橡膠,以此又可以類推下去,非非X又是由非非非X所組合而成,它是一個原則,我們只能夠用這種公式跟大家講,其它大家可以代進去。橡膠是由什幺組合而成?它是怎幺來的?有一種漆樹,馬來西亞生産滿多的,人造橡膠也是一樣,它還沒有形成輪胎以前,就是一些元素、材料,如果以橡膠樹來講,它本來就一棵樹,它是割取樹皮,讓它流出樹脂出來,于是你一直推演下去,就知道所有的成品,它是由很多的材料元素所組合而成。很多材料元素,又是由很多的非非元素材料所組合而成。

  所以,人也是一樣,由地、水、火、風、空這些所組合而成。大地又是由非地所組合而成,其它的都可以以此類推。《金剛經》講「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諸相」代表是X,「若見諸相非相」就是非X,「則見如來」如其本來、實相,見到法性、見到緣起,能夠看到所有的相、背後的非相,非X就是看到它的因,能夠看到現象,也能夠看到它的因,看到果、也能看到因,看到前景、也能看到背景,這樣就是有見到如來。「見如來」不是說打坐之中,讓我看到佛陀的法相,就是見到如來,那是幻相啦!不是「見如來」。「則見如來」就是能夠體悟到佛陀所跟我們指引的緣起法則,萬事萬物、一切人事物,都是由因緣的錯綜複雜所組合而成,這個因緣不是單因、單緣,它是多因、多緣,多因、多果。

  如果能夠看到諸相是由非相所組合而成,看到前景、也能夠看到背景,就能夠看到「緣起」,這樣就會看到空性、緣起空性,就更進一步能夠去體悟「空」,是逐步深入。如果能夠見到緣起,也是一種見法,體悟比較深就可以證到初果。初果到阿羅漢果還有一段距離,就是「我」方面還沒有破。「叁法印」是一個指月的手指,書本261頁與252頁,講到一個重要的關鍵,「雲何緣生法?謂無明、行、識……。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爲人演說,開示顯發」。

  有人問佛陀:你一直強調緣起法,到底是佛陀你所創作的呢?還是有其它的那些大師所創作的呢?佛陀就回答:「緣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來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來自覺此法,成等正覺,爲諸衆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這裏有個重要的關鍵,整個《阿含經》裏面,佛陀很著重在緣起法、叁法印、無常、空方面的,但是這些法呢?佛陀就講:不管我如來有沒有出生,這個法都是永遠常在,所謂「法住法界」。

  什幺叫做法界?什幺叫做法?「法住法界」所講的法是什幺?就是叁法印、四谛、緣起法、還有空性,「法界」就是大自然、就是實相,是包含整個現象界跟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自然、實相、現象界、空,就是法界。佛陀是透過如實觀察法界的大自然法則,歸納出叁法印、四聖谛、緣起法,問題是…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六章 緣起性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