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五章 八正道▪P3

  ..續本文上一頁批判那些阿羅漢,一直在批判真正依著解脫道在修行那些人。

  所以,這都是衆生,因爲沒有實修實證,然後不了解,又從文字上面,去落入在文字障礙裏面而不知道。一個真正要證到四果的人,才能夠真正體證到什幺叫做無爲?老子這一句話補充得相當好,一個真正體證「無爲」的人,他是「無爲而無不爲」;一個真正證悟到「無我」的人,他是「無爲而無不爲」;真正體證「無我」的人,絕對不是消極悲觀的,絕對不會只是一個自了漢,但是那個很深!一個人的「自我」真正能夠死亡,當「自我」消失之後,才能夠真正體證到不生不死;當「自我」死亡之後,才能夠真正體證到《心經》的世界,何謂沒有苦、集、滅、道,何謂「無智亦無得」,什幺叫做沒有老、病、死那些……,都是「自我」消失之後,契入不生不死的世界。

  不要被一些語言、被一些文字,把我們障礙住了,如果你光是從這些語言文字上面要去了解,你很容易都是負面的想象、了解,尤其是無爲、無學,不是用一般衆生的智慧,所能夠去推理、去想象得到的,不是這樣的!你一定要腳踏實地實修,實實在在一直在醞釀、累積,然後不斷求真求證,到最後你才能夠當「自我」消失,你願意決心用生命去追求真理實相,你決心大死一番,一定要大死一番,如果沒有大死一番以前,那個「自我」不會死;「自我」不會死,「自我」不死,你就絕對體會不到什幺叫做無爲、無學。大家要慢慢一步一腳印的醞釀、累積,去求真求證,到後來你會發現真正苦海的根本原因,都是在這個「自我」的問題,到最後你才會心甘情願的要大死一番,那個「自我」才會放下,才會死亡、才會消失。當「自我」消失,你才會真正體證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苦集滅道,你才能夠真正體證到什幺叫做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那個都是事實,可修、可證、可達。所以,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被文字語言所障礙住,一步一腳印的走,一定可以到達。

  (第六節)什幺叫做此岸?什幺叫做彼岸?「非彼岸」講的就是此岸,也就是生死苦海的衆生所處的世界。「邪見者,非彼岸」如果沒有建立正知正見,那幺你沒辦法脫離苦海的,沒辦法到達涅槃的彼岸的。「正見者,是彼岸」如果一個人具有正知正見,初步他是邁向脫離生死苦海、涅槃彼岸的開始,這是「有爲法」的正見、「有學」的正見。但是當一個真正的解脫者,建立起無爲、無學的正知正見,「爾時,世尊說偈言:希有諸人民,能度于彼岸;一切諸世間人,徘徊遊此岸」注意這兩句話,多重視!然後也勉勵、警醒、提醒自己。

  佛陀跟我們講「希有諸人民,能度于彼岸」,人能夠超越生死苦海,而到達究竟涅槃、解脫彼岸的解脫者,不多啦!「一切諸世間人,徘徊遊此岸。于此正法律,能善隨順者,斯等能度彼,生死難度岸」就像說「阿含解脫道」,是一個邁向究竟解脫彼岸的解脫道,大家要能夠聽聞到解脫道,不容易啊!再來,聽聞解脫道之後,又能夠正確去解讀、正確去修行,這又要下一番功夫。你不要以爲看了之後,然後讀了之後,就以爲說:我懂了!我懂了!我知道了!我知道、我都會了!我看過了!你有證初果之後的體會,在你證二果來看,會有不同的體會。

  在此,勉勵大家要有非達目的、絕不終止的決心,才能夠真正一直過關斬將的到達彼岸,不然在這解脫路上會有很多的岔路,很多的誘惑、很多的障礙,會讓你迷得團團轉。但是也不必認爲說:解脫之路好像很難達到,很不容易實踐啊!錯了!不會啦!不會困難啦!如果還沒有找到解脫道,就不敢說;如果你依循著佛陀走過來的一種路程,佛陀就是這樣走過來,而且佛陀也跟我們講,以前的佛他們也是這樣走過來,只要大家能夠腳踏實地的這樣一步一步的走,你這一生、這一世,一定可以到達的,一定可以成就的。所以,解脫道已經有在幫大家找尋出來、呈現出來,問題就是你要不要走?要不要做?信不信?都是要看你要不要去求證?所謂「信不信」不是說盲目、盲信,而是你願不願意去如實面對你的生死大事?你願不願意認真的去求真求證?如果你願意,真理、正法不怕你求證的。

  如果你真鄭願意如實的面對自己,願意好好去追求解脫道,你會對解脫道會越來越清楚,而且你會越來越確定,這就是成佛之道。此經所講的「正見是彼岸」是指已經到達彼岸的解脫者,能真正正確的走在八正道上(叁果以下的只能說是「學習」走在八正道上,因爲還在有學位,尚有「無明」未破)。這裏也是讓大家能夠先有正確的見解,不要以爲我懂一些名相之後,就是已經走在八正道上。叁果以下的只能說是「學習」走在八正道上,還不是真正走在八正道上。爲什幺說是學習呢?因爲有「自我」,還有「無明結」,最主要是「無明」未破。叁果以下的、證到叁果的人,他還有五上分結沒有破,後面兩個結就是我慢、無明結,我慢就是「自我」。所以,不要以爲我證到初果、二果、叁果,我證到二果就已經很厲害了,然後就不知道要繼續上進。事實上,只要還有「無明結」未破,你的苦、你的不安都會繼續存在,因此就是要繼續努力、虛心的學習,這樣才會很快!你越虛心學習,你會越快有成就。

  真正能到達彼岸的究竟解脫者,實在是很稀少。衆多修行人都被不斷的見诤或我欲、我慢、我能,或名利所系縛,船是劃了一輩子,但是仍在原地不動,因爲系在此岸,欲界的這種繩索並沒有解開,縱然你入了修行門、佛門,或是很認真的修行,但是你都在世間法裏面打滾,都在世間法裏面轉,你知道嗎?有沒有照見到?這個很重要喔!你越清楚的照見,你的成佛之路,越轉就會越快。所以,如實回來,腳踏實地的聞、思、修,把聞思基礎打好,你當下就已經正確在思了,「思」就是八正道裏面的「正知」,有時候翻譯作「正思惟」。

  第七節是把八正道做具體的定義,什幺叫做正見,見、智、語、業、命、進、念、定,八正道裏面具體的一個定義。第八節又把前面的第七節,具體的劃分出來,什幺叫做世間的八正道?什幺叫做出世間的八正道?

  如果一個人能夠知道什幺是究竟法?就能夠善巧應用各種方便法。如果一個人知道什幺是究竟法?就能夠善巧應用各種方便法。如果一個人能夠清楚知道什幺叫做出世間法?同樣的,他也能夠善巧應用各種世間法。大家能夠掌握住這個原則,對于大家在修行,以及在工作上面,都可以非常有用的,而且你才會知道什幺叫做智慧?什幺叫做圓融?如果你沒辦法了解到這個法則,你在世間法裏面、在工作上面,會覺得跟你的修行是沖突。如果你不曉得什幺叫做究竟法,你會被很多的方便法迷惑住,結果以方便爲究竟,也不知道。如果你能夠清楚知道什幺叫做究竟法,就能夠善巧應用各種方便法,而且也能夠包容一切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宗教,你會以平等心來尊重他們、包容他們,你會善巧應用各種方便法。

  如果你能夠知道「出世間法」,最主要就是那個核心、那個精神、那個原則,出世間法的法則能夠掌握到,你就能夠善巧運用各種世間法,當你在工作中也是在修行,你在家裏炒菜、煮飯、帶小孩,也都是修行啊!所以,如果你能夠知道什幺是「出世間法」,你就可以應用,包括你工作方面,原來會有所沖突,如果能夠了解這些,不會有沖突的,而且你會把你的智慧帶帶到你的工作之中,讓你的工作更順利、更好。

  (第七節)什幺叫正見?所謂正見就是「有施、有說、有齋、有善行、有惡行,有善惡行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衆生生,有阿羅漢善到、善向」所謂「有阿羅漢善到、善向」就是有明顯的一個解脫道的次第,你清楚知道有一個明顯有爲、有修、有證的解脫道次第。「有此世、有他世自知作證具足住」過去有解脫者,現在也有解脫者,未來一樣會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是一個到達體證解脫的人,他所做的宣言。

  什幺叫做正志呢?「謂出要志、無恚志、不害志」「出要志」就是要有出離苦海的魄力、決心,很堅定的一種志向,修行方面,我們後面會講到「欲神足」,你要有精進力,這樣才會有魄力去過關斬將。「無恚志、不害志」不要去傷害衆生,當然這方面基本的慈悲心都要有。

  什幺叫做正語?就是「離妄語」,不要說謊。「離兩舌」就是不要當兩面人,不要人前人後說不同的話。「離惡口」就是不要去瞋罵,「離绮語」就是不要去嘩衆取寵,或是說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或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都是不好!因爲背後都有欲望、企圖心在,沒辦法契入正語的。

  「何等爲正業?謂離殺、盜、淫」「何等爲正命?」正命就是正確的滋養性命,正業就是選擇一個正當的職業、正當的作爲,佛陀也跟我們講一個概略的原則,你不要去從事那些殺、盜、淫這方面的行業,選擇一個能夠對自己、對衆生有利益、益助越多的越好。「何等爲正命?」正確滋養我們的生命,方法「謂如法求衣服、飲食、臥具、湯藥,非不如法」有一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世間法也要如此,修行人更是要如此,你本身所需要這些,也是一樣要如法得來,就是所謂的正命,不要說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或是說修行上面,有一個比較容易陷入而不知道的,就是當你成爲一個大師,或是一個住持之後,你本身並沒有真正的實修實證,或是說本身沒有這一種正法,來引導衆生走上出離,而是一直忙著各種建設,然後你的講經說法裏面,卻慢慢是在透露、慢慢鼓勵人家,一直要布施、布施、布施,像這樣的講經說法裏面,都有很多的變質啊!不純啊!這樣就不是佛陀所講這一種正命,我們只能夠點到爲止,希望在將來能夠避免陷入這方面。

  「何等爲正方便?」就是你要正精進,「謂欲(善法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五章 八正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