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去攻擊別人,我們講話去批判別人,這些都是跟衆生在結惡緣。
講話的「口行」怎幺修呢?從現在開始,請你把講話的速度稍微慢一點,假如本來一分鍾要講二百五十個字,現在把它稍微降低一點,降到二百二十個字,或是降到二百個字,也就是說把我們說話的速度稍微放慢一點,不要像機關槍這樣叽哩呱啦、叽哩呱啦一直講,或是怕十天太短了,不講快一點就講不完,于是要講快一點…。但是如果我講得越快,你們聽得清楚嗎?聽不清楚啊!
我話講的多,量好像很多,但是品質好不好?不好啦!如果我講話很快、很快,或是講話很多,你們吸收的很有限啦!同樣的以此類推,如果你講話很多、很快,講話的效果就不大。所以,把我們講話速度稍微放慢一點。
再來,我們要清清楚楚聽到自己講話的聲音。這很重要喔!我們平常不只是要講話講給別人聽而已,你自己有清楚聽到自己講話的內容,每一字、每一句嗎?不容易耶!所以,當我們在講話的時候,不管跟誰在講話,我們當下的每一句、每一字,自己都先要清清楚楚的聽到。
另外,講話聲調的高亢、高低起伏,要清楚覺察到自己現在講話有沒有在沖動?自己要清楚覺察到自己現在講話柔不柔軟?要清楚覺察到自己現在有沒有在挑撥是非?有沒有在搬弄是非?有沒有在講是非?當下我要清楚覺察到。
當你有清楚覺察到,我們造口業、造惡業的機會,就會大大的減少。反過來,我們會將心比心,我們喜歡聽到什幺樣的話,同樣用柔軟語、用愛心來跟衆生互動,我們用尊敬的心來跟衆生講話,這樣你的人際關系會大大的改善。所以,不要認爲我們在家居士沒有時間修行,請問你每天有沒有時間講話?
如果你有時間講話,就是有時間可以修行。因爲每一個講話都是修行的好因緣,每一個講話也可以是造口業,我們也可以改爲造善業:每一個講話可以跟衆生結惡緣,也可以改爲跟衆生結善緣。相信明智的你,知道怎幺選擇?!
十七、中秋月圓人團圓--邁向身、心、靈的真正團圓
今天是中秋月圓、人團圓的好佳節,我們一起探討解脫道,探討佛陀他們所走過的解脫之路,就是邁向身、心、靈的真正團圓,邁向真正的涅槃彼岸,代表一種心靈的團圓。
今晚所講的這一節會比較深,講到跟《心經》相同的一些境界,但是只要大家用心聽聞,你會體會到很多。因爲真正每一位衆生,所要找尋的、所在尋覓的,都是那種圓滿、團圓的境界。分裂的家庭會造成痛苦,分裂的心靈會造成我們內心心靈的痛苦,每一個人說要家庭圓滿、家庭成員團聚,這還比較容易!但是當家庭圓滿、團聚之後,你的內心裏面還會不會有痛苦不安?還是會有!爲什幺還會有呢?
雖然跟家人、跟兄弟姐妹們,或是我們出家衆跟我們師父、弟兄,大家在一起團圓,在身體上的有形距離方面,我們是團圓在一起,但是爲什幺還會有苦?還會有不安呢?因爲我們的心還沒有團圓,我們的靈魂層面、心靈層面還沒有團圓,這是很深的層面。今天晚上有因緣,就跟大家分享這個層面的團圓。
六祖體會到那一種最終極的境界,就是「心靈的團圓」。當你來到那一種層面,就會體會到什幺叫做「佛佛道同」,什幺叫做「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沒有缺東、沒有缺西啊!有欠缺就是代表不圓滿啊!來到「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喔!我終于體會到了!來到了圓滿沒有欠缺的境界…」。
爲什幺會造成這些不圓滿呢?最主要就是當衆生有了這個色身,我們起了幻覺,認爲我這個身體跟你、跟他、跟別人的身體,是分別、分開、獨立的,于是我們就産生了身見、我見。有了身見、我見、我相之後,《金剛經》裏面所講的四種相-人相、我相、衆生相、壽者相,通通出來了。當你有了這些相的隔閡,就像一個大的月餅,把它切分、分割的四分五裂。
現在所講的這些會比較深奧,大家要仔細聆聽!現在是要直接穿入你的心靈層面,請大家用心靈來聆聽,不是用耳朵在聆聽。聽空海講經說法,請用你的心靈來聆聽,不是用耳朵聆聽,耳朵是我們六根裏面的「耳根」,而最深層裏面的意識之王,就是你的心靈。要深入到用心靈的層面來聽聞空海的講經,我的聲音是來自沒有汙染的靈山-靈泉的聲音,這個聲音沒有汙染,是來自靈山的泉源,它會流向你的心靈裏面,跟你做心靈最深層的交流。如果真的用心靈來聽聞,你隨時都會很震撼!
* 海洋波浪的譬喻*
我們衆生就像在同一個大海裏面。地球上的大海,不管是太平洋、大西洋或是印度洋…,雖然有不同的名稱,這是人類把它命名的。事實上,這些海洋有沒有連爲一體?這些海洋的水,它都是在流通、流動的,都是連爲一體的。人類把它分割開,加上一個名稱,但是不管你把它稱爲中國海、南海、東海、太平洋…,不管你怎幺把它分開,其實這些海水它們有沒有分開?沒有。人類再怎幺把它虛妄的分別,但是實質上它還是一體的。
太平洋上、或是我們的長江水,是不是有很多的波浪?尤其是大海的波浪,它又潮起潮落,向遠處望去有很多的波浪,大大小小的波浪。現在大家要理解一點,你、我、他,代表是大海中的一個波浪。你就是大海中的一個波浪,我也是大海中的一個波浪,他也是大海中的一個波浪。請問這些波浪跟其他不同的波浪之間,有沒有連爲一體?它完全是連爲一個整體。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一個個波浪是浪起浪落、浪起浪落,有很多的波浪,事實上那個波浪叫做表相、叫做現象界。現象界有很多波浪的高高低低、起起伏伏,但是對總體而言,它卻是一體的。
表面上你、我、他,我們有不同的五蘊身心,如果我們這個戒期結束之後,你回湖北黃梅那邊,他回廣東、他回東北、他到新疆…,各自回到不同的地方。
從表相上,我們各有不同的五蘊身心,你吃飯、各人吃飯各人飽,但是因爲這一種現象、一種幻相,讓衆生以爲我跟你、跟他…,大家都是分開、沒有關聯的,這是因爲衆生沒有深度去看到實相,于是我們的身見、我見、我相就出來了。你有這個「我相」,就會認爲我跟他是分開的、是分離的,就是從一個大圓裏面把它分開,這樣就沒辦法來到圓滿、團圓的境界。
再來,我們進一步去體會。你、我、他就是代表大海上的一個波浪,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好像是各自獨立,事實上我們所有人-我跟各位、我跟大家…,在本質上、本來面目上、本體上,我們完全是一體的。如果你能夠體會到這一種深層一體的實相,你的人生就圓滿了,就是代表涅槃彼岸,所有二元對立的消失,所有分裂的消失。我們說要修行、修行,要找到西方極樂世界,找到淨土涅槃彼岸,事實上不是抽象的。具體一點就是你終于來到跟衆生是同體的、一體的世界。
這時候你會發現我跟衆生是「同體大悲」,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我們好像沒有血緣關系,但是你會覺得雖然是「無緣」,也一樣對你「大慈」,以及「同體大悲」。
爲什幺他會産生那種慈悲、悲憫之心善待一切衆生?爲什幺他不會對任何衆生起瞋?爲什幺一個真正的開悟者、解脫者,他內心裏面沒有任何的瞋心?爲什幺會沒有任何瞋心呢?因爲他看到的你、我、他,雖然外表、外相上,我們各有不同的五蘊身心,但是事實上你、我、他,我們都是一體的。在這個層面,佛教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法身」。
以比較容易理解的這一種語言跟大家分享,大家都有聽過「法身遍一切」?「法身遍一切」的每一個字都了解啊!幾個字連起來,好像表面的那個意思也了解啊!但是它的真正意義,你有沒有理解?爲什幺叫做「法身遍一切」?事實上,不錯!法身是遍一切,但是什幺叫做「法身遍一切」?
以大海的波浪比喻,大家比較容易了解。在海洋之中有很多的波浪,有一天其中一個波浪,它發現到了「喔!原來我跟其他的波浪、跟整個大海,我們完全都是一體」這時候它的自我、身見、我見會消失,就是會來到「無我」的世界。衆生常常是錯誤解讀「無我」的世界,以爲是幻滅空、斷滅空,其實不是那回事啊!
「無我」的境界,是他這個五蘊身心他體會到了,他這個「小我」他體會到了,他跟其他的波浪事實上是一體,跟整個大海都是一體,這時候他的身見、我見消失,看到所有的波浪都是我,看到所有衆生都是我自己,他這時候會看到這個五蘊身心,事實上是小小的,但是當體證「無我」、溶入大海的時候,整個大海就變成我跟整個大海溶爲一體。
就像說一包鹽,這些鹽如果用身見、身相封閉起來,用不滲透的塑膠封閉起來,然後丟到大海中,它會不會跟大海溶爲一體?不會的!因爲它的身見、我見存在,當那些海洋波浪在沖刷的時候,它會很害怕,覺得「哎呀!你們這些水,怎幺都一直沖刷我?!逆境怎幺這幺多?!考驗怎幺這幺多?!沖擊這幺多啦?!…」
那是因爲你緊抱著一個身見,用很鞏固的我相、身見,把自己包裹起來,然後在大海之中,你就會變成一方面對抗那些波浪,一方面你會覺得很孤單,沒有溶入大海裏面,這樣你能夠團圓嗎?
如果發現這個五蘊身心的身相是一個幻相,就可以把那些錯誤的觀念知見放掉了。但是在你要放掉之前,一定必須透過相當深入的聞思。我們前兩天就在解析五蘊、六界、還有六入處,都是佛陀幫助我們去看透這個五蘊身心。事實上,它是跟整個法界一體的,不要緊緊抓住這個五蘊身心,你的我見、我相想要破除掉,非常不容易啊!
一定要讓你相當的理解,理解到實相之後,你才有可能破除。當你有一天理解到了,原來這個五蘊身心、這個小我跟大我,事實上是完全一樣的、一體的,于是就會心甘情願、很歡喜心的,把那一層薄膜、塑膠膜去除掉。
當你把身見、我見去除掉了,溶入了「無我」,這一包鹽會溶…
《解脫道的實踐:章華寺叁壇大戒開示(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