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解脱道的实践:章华寺三坛大戒开示(三)▪P2

  ..续本文上一页,如果当下你的动作没有觉察到,没办法觉醒过来,没办法真正开悟的。所以,绝对不要小看这个过程。如果我口渴要喝水,手去拿这个杯子,包括我打开以及喝下,水进入我口中,吞咽下去的过程…。请问各位:从以前到现在,当你在喝开水的整个过程,包括吞咽下去的过程,有清清楚楚去觉察到的,请不用客气举手一下!有部份,不错!但是还是占极少数。不要小看这个过程,「身念住」的开发,这里讲到说「行则知行」,「行」是代表一种动作,不光是走路。

  

  我们现在先从走路开始讲解,一般众生的走路是急急忙忙的走,赶、赶、赶!很赶快、赶快、赶快!你的每一个脚步,都是很匆促、很匆忙在走。从现在开始,当你每一个脚步踏在地上,在移动左脚、右脚,每一个脚步在移动的时候,请清楚觉察到你的脚步在移动,你的脚步接触到地面…。不要以为这个不重要,这是修行上非常重要的关键,从每一个脚步都清楚的觉察,一点一滴的「明行」,就是「明行」。

  清楚觉察你的脚步在动作,就叫做「明」,不清楚就是「无明」。你的脚步动作就是「行」,点点滴滴在开发明觉,点点滴滴在开发「明行」。

  

  把以前不良的习惯校正过来,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点点滴滴累积下来。有一句话说「聚沙成塔」,点点滴滴的明觉开发,不用几个月、不用几年的工夫,你的动作都会清楚觉察,不断开发「明行足」。它是很具体的,一步一脚印,我们都清楚觉察,也让我们慢慢的练习,踏踏实实每一个脚步、每一个脚印都清楚觉察。

  人生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脚步都清楚觉察,慢慢练习、实实在在自我负责,是开发「明行」非常重要的一个起点。平常不只是在走路、没有走路的时候,或是现在停下来做其它工作,在扫地的当下也是在修行,因为这时候比较明显的动作不是在脚步,而是在手的扫把的移动,这时候就把你的觉察力、注意力,放在手拿着扫把移动的过程。

  

  除了扫地、扫心地,可以清除我们心灵的污垢之外,如果这个扫、扫地的过程,也都保持清醒明觉,扫起来会有一种韵律;而且因为不断这样在开发明觉、开发明觉…,你的觉性就会越来越清楚、越清醒,会逐渐的醒过来。当你酝酿足够的能量之后,有一天才能够真正远离颠倒梦想,这些都是逐渐开发我们的觉性,从日常的各种动作之中,都保持清醒明觉。如果你要洗澡,在脱下衣服、洗澡的过程都不用匆忙,都是这样保持清醒明觉。

  

  当然,我们现在大家都是在受戒期间,时间可能没有那幺充裕,但是你尽可能在整个过程保持一种觉知、觉察,包括我们要穿衣服,一样保持一种动作中的明觉,叫做「动中禅」。你在动作之中,都保持清醒明觉,慢慢你的动作就会像行云流水,它很自然。但是你都保持非常好的一种觉察,慢慢「三妙行」就可以开发出来,那个「妙」,一定是没有冲动,代表一种祥和、安详,柔软、明觉。

  

  如果你是在家居士,在家里要煮饭,包括我们出家众一样要上大寮,或是在家庭的厨房煮饭的时候,在炒菜、切菜的过程,都是修行的好因缘,不要抱怨说「我业障深重啦!我很歹命啦!才一直在大寮、厨房里面做这些,这种工作都是很不重要的!我业障深重!…」如果你边做边埋怨,这样就浪费掉很多的生命。不要想说当下在切菜、煮菜或是煮饭的时候,都很急急忙忙,想说「赶快把这些工作做完,等一下我要去听空海的MP3或是去看空海的VCD,现在做这些不是修行,做这些是在还债务…」不要有这样的观念。

  

  我们珍惜人生的每一刻、每一个当下,活出它的生命意义,做事情都是用欢喜心去做,你的生命会非常有意义。别人是很抱怨在做事情,你却做得非常法喜,从中的喜悦会自然流露,你会做得很有意义。同样在做一件事情,别人做的很抱怨,你却做得很有意义、很法喜。所以,同样在切菜、在煮菜、在煮饭,一样清醒明觉的活在当下,而且做这些一样把你的慈悲心、爱心灌入里面,我们做这些也是在跟众生结善缘啊!这个也是在弘法啊!你当下能够安住在当下的工作之中,也是以身作则,也是一种弘法啊!

  

  所以,在大寮也是修行啊!当我们在洗衣服的时候,整个过程都清醒明觉,洗外面的衣服让它干净,也不忘清洗我们内心,让内心的污垢也能够清净啊!因此,洗衣服也是修行,煮饭、煮菜也都是在修行,你越加入爱心进去,这一餐饭菜的味道,会跟以前你在抱怨时候所煮的饭菜,口味绝对不一样的,相信吗?真的喔!就好像说这一道菜,你加入苦的东西进去,跟加入甜的东西进去,它的味道就会不一样。

  

  同样的,当你在做饭菜,或是做事情的当下,你加入的是慈悲心、爱心进去,就好像加入甜味的东西进去。虽然是无形,但是众生可以感受得到。如果你是用埋怨、抱怨、不满之心添加进去,众生一样可以感受到,因为那个磁场、那个频率,它就会被贯穿进去!那个能量也会被贯穿进去!众生会感受得到的。如果我们是用负面的能量进去、用抱怨的,这些能量又会回到我们身上来,这就是一种「回向」。善的会回向,不善、恶的也会回向。

  

  所以,你希望你的人生是怎幺样的人生?不要忘了!那个源头是在我们自己!你要你的人生是充满着祥和、充满着安乐、充满着慈悲,就在当下每一天,从我们这边散发出去的就是慈悲、祥和、善待一切众生,你的因缘一定会逐渐改变的。如果你懂得要领,煮菜、煮饭、洗衣都是修行,扫地也是修行,不要以为说「这些都不重要!要赶快把这些做完,然后等一下到念佛堂去念佛,这才叫修行…」念佛也是修行啦!但是不要忘了!每天你每个时辰、每个动作、每个工作,都是在修行!只要你懂得要领。

  

  再来,吃饭也是在修行。我们平常在吃饭的过程,有的还会抱怨「煮这一种是什幺菜嘛!这幺吝啬!煮得这幺不好吃…」边吃还会边抱怨呢!像这样你都错失掉修行的好因缘。用餐、吃饭怎幺修行呢?同样的,当我们拿着衣钵,就像《金刚经》经文一开始有讲,佛陀在讲经说法之前,他是先怎幺样的动作?

  着衣持钵,然后去乞食;乞讨食物回来,饭食完毕之后,然后清洗衣钵。在洗脚之后,然后再讲经说法。不要忘了!这整个一开始的过程,就是在告诉大家:解脱者他的每个动作、每个当下,都是清醒明觉在做。

  

  《金刚经》是很精采、很精华啦!我们也有讲述《金刚经》的课程,大家有缘、有需要,一样可以跟大家分享。但是那个重点,字与字之间的空白,以及佛陀以身作则示现的「明行足」,大家要看到啦!要学会啦!所以,一样在我们吃饭的时候,现在拿着衣钵要去盛饭,当然我们现在三坛大戒期间,都是统一过堂,当行堂的人要把饭菜盛给戒子们,我们一样以一种爱心、感恩之心来做。他们有因缘让我们来结善缘,我们用爱心、感恩的心来做,就会做得很法喜。

  

  而我们这些受戒的戒子呢?能够一心一意在这里受戒,背后有非常多的助缘来协助、共襄盛举,才能够完满这些大事。所以,在我们还没有吃饭之前,就充满着一种感恩。以个人而言,我觉得感恩的心在先,之后再发起供养之心,更理想!有感恩的心,我们的身心会更柔软、更慈悲,更懂得感恩!当我们一开始具有感恩的心,再来当我要吃这些饭菜,我的手要去拿起碗钵的过程,一样都保持清醒明觉。

  

  当我的手要拿起筷子,一样清醒明觉;当我用筷子要把饭菜送到口中的过程,挟菜或是送到嘴巴的过程,我们一口一口都要保持清醒明觉。再来,当我把饭菜挟到口中、在咀嚼的过程,一般人很容易忽略了!然后边吃饭、边想东想西,这样就是身心脱离、没有合一。事实上,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如果已经把饭菜送到口中,就是去体会食物在口中,透过我们的嘴巴咀嚼、咀嚼…,它由粗转变到细的过程,然后要吞咽下去的时候,一样清楚觉察。那个食物从经过我们食道这样吞咽下去,再来下一口又把饭菜送到口中的过程,一样都是保持一种清醒明觉。

  

  你的心能安住在于每一个当下,就是真正在修行。你的身跟你的心结合在一起,身心「明行」,安住在每一个当下,才是真正修行的着力点。如果你今天能够体会到这个要领,以此类推到其它动作,就可以掌握到修行的要领核心。修行说难,很难!说容易,事实上很容易!如果你真正懂得要领,每个当下都是在修行啊!在家居士也不用抱怨,抱怨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啊!我们珍惜当下的每个因缘,我在开车也是在修行。记得!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这是修行非常重要的要领!

  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我当下正在做什幺,比较明显的动作,就把我的注意力、觉察力放在这上面。有一句话说「置心一处,无事不办」,「置心一处」就是要把你的心安住在当下,清醒明觉活在当下你正在做的事情上面,你能够这样做,就可以「无事不办」,可以把当下所要做的这件事情做得很好,甚至会超乎你所想像意料之外的完美。因为当你的身、心能够对焦,你的心能够安住在当下的时候,你的智慧会不断开发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有关身体的一些动作。

  

  再者,每天几乎人人都会做的,就是一种「口行」。但是「口行」怎幺修行呢?不管你是出家众或是在家众,掌握很重要的下面几个原则,如果你没有清楚觉察到你当下的「口行」,我们的嘴巴常常在造口业,而不知道啊!大家相信吗?如果你能保持清醒明觉,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嘴巴,这个「口」也是身体的一部份,我们的嘴巴常常在一天里面,无意中常常在造口业而不知道,我们这两舌在打妄语,也都未必能够觉察到。

  

  「口行」怎幺修呢?如果你这没有觉察到,我们很多的善根福德因缘,因为我们造了口业、跟众生结恶缘,而不知觉的情况之下,会损耗掉我们很多的福报。我们讲话去刺伤别人,我们讲话去讽刺别人,我们讲话…

《解脱道的实践:章华寺三坛大戒开示(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