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0年9月章華寺禅修空海法師解答學員提問(一)

  2010年9月章華寺禅修空海法師解答學員提問(一)

  

  念力,意志力的說明與運用

  

  本來晚上也可在那邊講,但是因爲那邊附近的聲音比較多,那考量到錄音的效果,因爲外面的聲音會錄進去,這樣話以後聽起來就會有那個配音,外面的聲音都會存在,所以我們臨時改變。好了嗎?

  

  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們,大家好!師父好,我們會更好,世界會更好!好好好

  

  這兩天,一些境界的考驗,對禅修來講是非常非常大的考驗,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關?沒有過關被境界考倒的請舉手,才只有一位嘛,那邊的算你一位。兩位,不錯不錯。

  

  因爲對禅修而言,這確實是非常大的考驗。北傳地區、漢傳地區,因爲一般所流行的觀念,現在所流行的的觀念,都是比較偏向在法會、念佛、持咒、動態的出聲的搖鈴、打鼓的這方面比較多,現在這是北傳普遍存在的情況。一講到一個月共修,什麼共修,什麼法會,什麼法會,就是在唱誦、搖鈴、打鼓就這樣。當然,我們也不排斥這樣的存在,因爲那是時代因緣,時空背景有它存在的這個因緣,我們也尊重。但是,北傳佛教界真的非常需要加強的就是:禅修的環境。因爲這是在北傳佛教界裏面很弱很欠缺的一環,普遍沒有被重視。那如果以南傳佛教地區的話,每一間道場都是以甯靜禅修爲第一優先考量,它成立道場,就是要來修行,就是要創造一個甯靜的環境空間,讓大家好好的在這裏聞、思、修,然後早日道業有成,到各處去廣利衆生,普利衆生。那如果你真的重視實修的環境的話,你會盡量地塑造有安靜的地方,能夠讓大家真的好好的潛修。重視修行重視潛修的人絕對不是自私自立自了漢,絕對不是的。反過來,他們是非常腳踏實地的大菩薩心腸。所以希望北傳的佛教界能夠加強這方面的,就是重視禅修的環境。如果你們有因緣創辦道場的話,或是規劃道場的話,你已經有道場然後你想要規劃,或是你想創辦,我希望能多加強禅修環境的重視跟大自然的結合。

  

  道場可以規劃成前後兩半,前半是廣泛地接引衆生用的,前半就是接引衆生用的。後半或者是另一邊那是一般遊客不進入,那是專門供常住,或是想要專修用功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受到嚴格的保護,就是安靜、甯靜,不受外境的幹擾。在這樣,因爲你越有這種甯靜的道場、甯靜的環境,那大家呢越是會腳踏實地的進入聞思修,你這個道場它才會建立起令人肅然起敬的道風。

  

  真的,歐美人士他們到東方來要尋寶,他們到東方來要追求心靈的成長。他們不會到在哪裏唱誦啦,法會叮叮當當的這個地方,他們不會,他們絕不會到這個地方。他們一來就覺得不是他們想要甯靜淨化心靈的一個好地方,所以他們就會另外去選擇。所以真的歐美他們是很重視開啓智慧,很重視心靈的淨化,實質的心靈淨化成長,歐美他們現在很重視這方面,然後不斷的向東方挖寶。所以,反而是南傳的佛教世界,因爲都是很重視實修,很重視讓大家可以有甯靜的地方可以好好用功,所以反而外國人、歐美的人他們到南傳地區去求法去修行的風氣反而很盛。所以我真的是肺腑之言,也是由衷之言,希望北傳佛教真的要加強這方面的重視。不要以爲佛教現在就是法會、唱誦,不是啊,這個是方便法,可以接引不同需要的衆生。但是不要忘了佛教的根本,真的在于深入聞思修,心靈的淨化,原始佛法,佛陀都是如此在的引導大家深入聞思修,深入淨化,真的去見法開啓智慧,所以我們不排斥方便法,但不要忘了根本佛法,根本的重要淨化心靈。

  

  這裏有學員問到幾個問題,現在陸續來再回答大家的問題。

  

  至于剛才所講的北傳佛教規劃道場方面,我們也已經出版一篇DVD,就是《森林禅修中心建構範例參考》。就是如果你要規劃一個以前所謂的叢林道場,或是叢林修行地方,實修的環境,我們已經有出版一篇DVD,就是《森林禅修中心》。你如果要規劃這方面的森林禅修中心,那這篇DVD你可以拿去參考,或是去送給那些同參道友,或是一些師長,讓他們可以參考,真的北傳非常需要,這樣佛法佛教才能夠真正的深入紮根,而且那個深度品質才會真的出來。

  

  

  

  這裏有學員提到:觀呼吸等16個階段,還有四禅八定,是否每次都從頭開始觀,還是清靜後,念頭清靜後,可直接觀無常、緣起、無我,或觀深層次那些貪嗔癡我慢?

  

  可以的。觀呼吸的步驟,這是協助大家把心猿意馬,散亂的心逐漸的甯靜下來。那如果你已經比較有定力了,心比較不會散亂了,那你心靜下來甯靜下來,沒有那些妄念、雜念, 那這時候你一樣就可以去觀叁法印,體悟叁法印,或是去找出我們深層的結縛

  ,那就是四念處的法念處,如果你的心靜下來,可以進入法念處來觀法。

  

  

  

  再來,有學員問到:觀無常生滅變異,穩坐那點後,就坐在那永恒的現在。這位學員體悟到的是:觀無常刹那的同時,是與空融爲一體,所以就坐在那永恒的現在這樣對嗎?

  

  對一半,因爲這是在打坐禅修的時候,你容易來到坐在無常法印啊,無常法流啊,或是與空融爲一體的這一種情況,那是在禅修的階段。

  

  有兩個問題:第一就是:你要運用甯靜的心進行止觀雙運,開智慧。第二個就是:你所謂的與空融爲一體,心與空相應。要知道禅修的時候打坐的時候容易啊,但這個不是真功夫,真功夫要在曆緣對境中。你曆緣對境的時候,你能不能展現真的心量的寬廣,無邊無際。用講的很容易,你要真正做到,我提醒不容易。曆緣對境,很快那個身見、我見馬上出來,我慢也很快容易出來。所以你說要來到與空融爲一體,禅坐禅修中那都很容易啊。但你要曆緣對境,你真的做到,那才表示你是真的體證到。所以不要以爲這樣就是了,這樣就好了。

  

  你曆緣對境能不能展現真的心量的寬廣,無邊無際,外面的順境、逆境不會幹擾你,不會在你的心靈裏面卡住礙著,或是在那裏二元對立。再來,那是一個心量展現,真的實際的無邊無際,所以你說的你體空了,佛教所講的空啊,或者你來到與空相應,那都不過是觀念知見而已,那都是禅相,在四禅八定裏面空無邊處定,你多麼會修,你進入多麼美妙的世界,禅修禅相那都是一回事。你曆緣對鏡,要真來到心與空相應,你的心是空無邊,那才表是你真的做到,真的證悟到。

  

  再來,你說與空融爲一體,那一般來講,那是會來到與衆生與境界融爲一體。禅修禅定那都很容易啊,問題還是在于曆緣對境的時候,你能真的做到麼?你能夠在曆緣對境時,真的沒有那些身見、沒有那些我見?能做到麼?能,那代表你是真正的證悟到。如果我們在曆緣對境還沒有真正做到,要知道那些還都只是一個過程,還都只是一個粗略的體悟這樣而已。所以要做到才算,這樣知道麼?所以不要得少爲主。不要以爲說我打坐禅修,我有一些非常殊勝的禅相,非常殊勝莊嚴的境界出現,然後就以爲這樣就是了,曆緣對境才是真修行。所以你們現在都在打基礎,你們的聞思,你們的禅修那都是在打基礎啊,讓你能夠真的更具有雄厚的基礎,然後在曆緣對境時候,能夠真的做到,應用的出來。

  

  所以這裏有學員提到:弟子不明白,因爲有人講在滾滾紅塵中修行更快,請師父明點。

  

  在滾滾紅塵中修行更快,這一樣是對一半。是不錯,在滾滾紅塵中修行很快,問題是如果你沒有聞思基礎,沒有正知正見,你的觀念不正確的話,你在滾滾紅塵中,你是卷入滾滾紅塵裏面,在苦海裏面浮沈,然後在世間法裏面打滾。在世間法裏面,你明明一直沖沖沖,你原來是以爲沖向理想,怎麼後來沖向的是一片苦海。你的智慧如果沒有開啓,你沒有相當的聞思,沒有相當的正見,沒有開啓智慧的話,真的你在滾滾紅塵裏面,很容易讓你迷失了方向,很容易讓你腐蝕了,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知道?遇到很多痛苦的時候,那些痛苦會喚醒你,你沖錯了。我以前忽略那些聞思的基礎,我以前否定那些打坐禅修的重要,但是那時候你可能已經人老,人已經很老了。所以真的,滾滾紅塵的修行很重要,但是好好讓自己靜下來聞思修,那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他想靜下來聞思修,卻沒有因緣,那是因爲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所以他只好在滾滾紅塵裏面修。那有的人有善根、福德、因緣,他可以聽聞法,他可以修行,但是沒有遇到正法的話,也有可能他又走偏,或者急著要修行有成,那很容易走火入魔;或是觀念不正確,結果又從一端跑到另一端躲起來;或是聞思不夠,然後只是急著修行;或是一直處在修行的環境裏面,卻不願意去接受滾滾紅塵的洗滌。像這樣的話,你的實修、你的修行,還沒有經得起考驗,那真功夫都還沒有真的出來,也就是說你真實的智慧還沒有出來。所以最理想的就是:你要有求法、求解脫的心,求開啓智慧的心,希望自已能夠有高等心靈的品質,高等心靈的智慧,你有這樣的心念心願,你就會不斷的虛心學習,那虛心學習,如果你的善根、福德、因緣夠,你就會聽聞到正法。這些正法是幫助我們真正的去淨化心靈,幫助我們心靈真的是實質的提升,開啓智慧,開啓視野。你如果是聽聞正法的話,你的人生的路途就會越來越順暢越寬廣,你就能夠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出來。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挫折跟失敗,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慘痛的教訓,所以這兩方面,這個都是需要做結合,就是出世間法跟世間法要做結合。

  

  

  

  再來,這裏有學員問道:念力,意念力,就是意根,就是意念的這個力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物理學家他們都在研究什麼力呀,什麼力呀,包括什麼地心引力呀,磁力呀,磁場那個磁力呀,他們在研究各種力。但是很少有科學家去研究這個念力的重要,直到量子物理方面它才慢慢地接觸到,人這個念力一加下去,對那個量子物理他會産生微妙的變化。他們…

《2010年9月章華寺禅修空海法師解答學員提問(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