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們有疑問有問題,一樣可以寫下來,需要我來回答的,我盡量是公開的時候來回答。因爲如果我是在小參時段來回答的話,那只有一二個人聽到,這樣會很可惜。
所以包括幾位小參老師,你們也覺得,你們如果覺得說,這位學員他問的問這個問題很好,可能也可以讓很多學員可以、可以聽聞,這個問題也代表很多學員的問題,那你們也可以請他寫下來,或是你們也可以寫下來,然後拿過來,我會看適當時機來回答大家。所以雖然沒有一對一的直接小參,但是你們的問題、如果有問題,需要我來回答的時候,我一樣會來跟大家做解答。那我是希望我回答的時候,不是只有少數一二個人聽到,而是大家都可以聽到、可以受益。
現在跟大家介紹,我們有四位小參老師。他們都是很認真的聞、思、修一段期間了,那也參加過好幾次的禅修。所以基本的、基本的,修行方面的觀念、知見、方法,他們都可以來協助大家。如果你們有不了解的,可以來問他們。那也希望大家,在跟小參老師見面的時候,去問問題的時候,希望大家能夠用請益的方式、請益的心來問,而不是來比劍。如果你去找小參老師,或是來找空海,你是一種比劍的方式去問的話,這個就是用我慢在學。你用我慢在學,你真的就學不到什麼啦。
就好象你瓶子裏面,就是裝著、裝填著原來的觀念知見,然後又是滿滿的,你就裝不進新的。所以跟大家勉勵的就是,滿招損。再來呢?謙受益。我們越謙虛、身心越柔軟,你絕對獲益越多。我以前在學習都是這樣啊,都是常常勉勵自己,滿招損,謙受益。我們越謙虛,別人教我們的、反饋給我們的就會越多。
好!現在跟大家介紹四位小參老師。第一位就是我們周志銘、周老師。第二位是喻聖天、喻老師。他們二位都學解脫道也滿久了,而且算是。。。一位是在臺北這邊的第一批的,那一位是在宜蘭那邊的第一批的,他們都很認真的在聞思修。再來,跟大家介紹簡秀醜、簡老師。她以前是教數學的,如果你數學不會,還可以請她補。再來就是王茂洲、王茂洲、王老師。王茂洲他是臺南、來自臺南。那他這二年來,在臺南跟高雄、南部的學員,他也爲南部學員默默的付出很多,不只爲南部學員啦。他有時候也常上來北部,來跟我們學員來互動。那他這幾年來,他都很認真的在深入聞思修,很腳踏實地的在聞思修。那他也都樂意的把他所知道的來跟大家分享。我們四位小參老師,他們都是這樣認真的在聞思修。所以他們本身也在成長,也在學習、也在成長,只是他們比大家走在前面、前幾年。所以你們會遇到的問題,他們大部分都有經曆過,所以可以跟他們請益。如果你問過他們之後,那你還得不到滿意的答案,那你可以把你的問題寫下來。只要你真的是爲破疑解惑而來,那你如果還沒有得到一個、你覺得滿意的這樣一個、一種,就是你的疑問還存在,那你可以把它寫下來、可以寫下來,我會看情況來協助。
希望大家真的能夠這樣,用一種謙虛的心來學,每個人都各有所長。我們能夠從每個人的身上,去發現別人的優點而學習的話,那你到處都有善知識在協助你、能夠協助你成長。記得!從每個人的身上去看到每個人的優點,然後吸收學習別人的優點,不只是對小參老師喔!這個是很重要的人生要成功的秘訣呀。你的人生不管是世間法,或是出世間法都一樣,你真的要成功,就是要懂得虛心學習。那你懂得虛心學習,很切實際的就是,我們身邊你會遇到很多人。那不要忘了,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他們的優點,都有他們的特殊的地方。如果您能夠真正用一個開懷的心胸來學,你隨時、到哪裏都有菩薩,協助你成長、協助你突破。甚至連小孩子都有可能,無意中的一二句話,讓你有所醒悟、突破。
好!再來,現在有些規矩,還是要跟大家講一下。我們在這裏禅修有出家衆,也有在家衆。有的人比較常接觸佛門,那也有的人很少接觸佛門,甚至也有的人他根本就不想接觸,都有可能。那不管你以前有沒有接觸傳統佛門,尤其是以前很少接觸佛門的,我希望大家能夠入境隨俗。來到佛門,佛門有佛門的規矩,要入境隨俗。千萬不要以爲說,我學了解脫道,然後我們這個是解脫道,那跟你們那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然後産生我慢或是瞧不起別人,這樣就不好。你學解脫道,正確的學解脫道,你是要會,越來越謙虛、越來越柔軟、越來越有包容量,而不是瞧不起別人,然後産生我慢。只要你學解脫道之後,你會有、你的我慢比以前更大的話,那是代表你體會錯了、學錯了。你真正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你一定會越來越懂得感恩,越來越懂得尊重每個衆生。不管他跟我們是不是同一個法門,或是同一個宗派,或是同一個、是不是同一個宗教,你都能夠用慈悲、包容的心來尊重他們。而且你會真正的尊重每個宗派、每個宗教的衆生。
解脫道要反饋給大家的是,開發出真正的平等智。要來到真正的平等智、平等心,非常不容易。只要你好好深入,你就可以體會到什麼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那是真正的平等心。如果你真的開啓平等智、平等心的話,你絕對不會有我慢,覺得我比別人高,我比別人好,我們比別人優秀,別人是下等的,你絕對不會這樣。但你會清楚的看到,衆生有沒有開啓智慧,衆生有沒有處在無明的世界之中。當你看到衆生處在苦海,你不是瞧不起,而是會産生無限的慈悲。只要他需要我們幫忙,我們能幫得上忙,我們都很樂意無條件無所求的來回饋。這就是真正的菩薩道、叁輪體空的布施反饋。你只要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你一定會實踐真正菩薩道的精神,無條件無所求,叁輪體空的反饋布施。我再強調一遍,你只要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你一定能夠實踐出真正菩薩道無我無私的精神。千萬不要以爲走解脫道,那是自私自利自了漢,那是錯誤的觀念、知見。
我們來佛門,包括你想真正禅定、修行要得力,前面的持戒基礎要有。佛教講,戒、定、慧。我們能夠持戒,就能夠幫助我們減少惡緣,增加善緣。惡的因緣減少,善的因緣增加,如此就能夠幫助我們身、心甯靜沈澱下來。我們凝聚出好的因緣,那我們就有助于,好好的深入心靈的沈澱、好好的深入止觀,這時候我們就有更多的善因善緣,可以去見法、可以去開啓智慧,這就是佛教講戒、定、慧,它都是有因果關系的。所以要知道,戒律不是要捆綁你,規定、規範不是要捆綁你,而是要幫助你。
就象我們現在新種一顆樹、新種一顆樹,如果我們沒有用一些支撐架,把它固定的話,這一顆樹它會怎麼樣?會怎麼樣?風一吹,就會搖搖晃晃啊。所以那個支撐架把它固定,這個就象戒律。一些戒律把它保護固定,讓它可以穩住,甚至有些旁邊要做一些欄杆、籬笆圍起來,避免被其他動物所破壞、傷害。那這個籬笆或是這個支撐架,都是要協助這一顆樹木,能夠早日把根生長好,能夠讓它早日很穩定。所以我們所跟大家講的規範戒律,那都是要幫助大家持好境界,然後能夠進一步修定,進一步來到止觀雙運開智慧。
那跟大家要求的最基本的就是要持五戒、持五戒,五戒很多人都知道,但希望大家,能夠真正把那個精神實踐出來。五戒第一就是不殺生,你們在禅修期間,大家盡量就是維持一個和諧、和和的團體。我們不要去惱怒傷害別人,不管任何沖突委屈,都不要去傷害任何人。不殺生,最主要就是不能夠去傷害任何人,進一步去擴及不要去傷害動物。因爲當我們起嗔去傷害動物的時候,這時候我們的心會産生嗔心。那這一種嗔心呢,它對我們身體就是一個毒素,那這個毒素會幹擾我們的甯靜。就好象說,你沒多久之前,才跟人家在那裏吵架。你生氣吵架,然後你進來說要你打坐,你靜下來不容易。所以不殺生除了不要跟衆生結惡緣,再來就是,讓我們盡量維持心平氣和的心境。
再來是不偷盜,我相信進入佛門的大部分、大家這方面,都比較不會。但是團體生活,這方面大家還是一樣要嚴格要求,自我要求也自我遵守,不偷盜。不管任何東西,不屬于我們的,我們千萬不可以有任何的偷心、偷竊之心。那如果是常住的、常住的東西,供應大衆的,你沒關系你就拿,該喝的你就喝,能吃的我們就拿來吃。所以是公衆用的你就拿去用。現在最主要就是,我們不可以有那一種偷竊之心,要去偷別人的錢財。如果我們有偷竊之心,你的心一定不會安。不會安的話,你要禅修、要得力,那是免談。所以爲什麼不偷竊?不偷竊就是讓我們真的心地光明磊落,心安理得。你的心地光明磊落心安理得,這已經是在幫助禅定做好基礎了。這樣知道嗎?所以佛教爲什麼要講戒定慧!
第叁不邪淫,也就是來這裏,你們不是去參加那個什麼一般的活動,然後去交友、去聯誼,然後去博感情。大家來這裏,就是要身心的甯靜沈澱。所以這個就是不要有那些淫念啦,或是非分之想啦。你如果有那些心的話,你的心就是會七上八下,你沒辦法真正的甯靜。那如果是有夫妻檔來的,一樣都是要分開,你們夫妻怎麼恩愛,那回去再說。禅修期間就是要,讓大家身心甯靜沈澱。
第四就是不打妄語。不打妄語,因爲我們禅修期間,我們要求的是禁語,所以大家犯這個妄語的情況比較少,但是希望大家能夠遵守禁語。除了法工人員必要的交談之外,希望大家好好的遵守禁語。不只禅堂內不能講話,禅堂內可以講的,就除了我們的執行長,他有必要的一些事情宣布之外,那這方面也是越少越好,有些是盡量透過公布,然後如果有必要的,才在禅堂裏面跟大家簡短的宣布。其他的學員禅堂裏邊都要保持禁語,那不只禅堂內呀,你在走廊、在寮房,尤其是在寮房很容易犯的一個問題。一般回到寮房之後,就在那裏關起門來,然後就在那裏竊竊私語,這樣很不好。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的堅守、堅持,回到寮房也盡量、盡量不要講話。除非一些必要的、真的很必要的,也簡短一、二句。那你不要認爲說,我在禅堂裏面講。。。不是啦!我在寮房裏面講,反正也沒人聽到啊、也沒人看到啊,講這些這個無所謂吧。這個禁語不是要禁給空海看呢,也不是要禁給別人看呢,是爲你而禁語呀!
你越能夠收攝六根,你越能夠讓身心甯靜沈澱。如果你還是隨時准備想要講話,那表示你的心沒有真正的甯靜沈澱下來。你的心沒有真正甯靜沈澱下來,你沒辦法深入啊,你沒辦法真正來到止觀呢,你的修行還是會停留在淺層、表層啊。所以記得!禁語不是禁給別人看,而是爲自己而禁語。
我們少部分法工,那是不得已。因爲他們、很多情況他們要犧牲小我來爲大家服務,所以那是不得已,法務上溝通需要講話。但也請盡量、盡量的小聲,然後盡量的不要去幹擾到禅修中的學員。包括大寮方面的也是一樣,那大家在溝通的時候也都小聲一點。尤其是在用餐的時候,大寮方面的一樣要盡量保持禁語,有必要的時候小聲講,盡量不要幹擾禅修的學員的甯靜。那我也希望,這麼多的護法菩薩來協助,我希望每位學員你們能夠好好的珍惜。真的!禁語不是禁給別人看,不是爲別人而禁。
你要身心、六根要收攝,收攝並不是繃得很緊呢,而是真的不要攀緣呢!現在不是你聯誼的時候啊,不是你講心得的時候啊,現在就是要甯靜沈澱,不要攀緣,把六根甯靜收攝下來。你越腳踏實地的去做,你的心就會越甯靜越沈澱下來,你的。。。你就越能夠來到明心的階段。你的心、你的心越清越靜越明,你的見法力道就會越深呢。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的遵守,禁語的規定。
還有,希望大家不要偷打電話。電話自己自動關機收起來,到禁語解除的時候,你才開機。你打電話比那個、二個人談話那都還更嚴重,包括那個電磁波的,那都會讓你受影響呀,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嚴格遵守禁語,不偷打電話。如果你確實有急事要處理的話,那請跟我們男女衆的事務長,來跟他們反映,跟我們執行長、辦公室人員來聯系,不要私下自己偷打,經過他們覺得可以、允許,那你們再打電話,這個都是爲大家好!
再來,還有第五點,不喝酒但是可以喝水。第五點就是不喝酒,不抽煙,不要塗香水。
在禅修期間,犯喝酒的情況比較少。但是,有的會犯抽煙的這一種情況。希望大家來禅修,盡量讓自己生命能夠有脫胎換骨的機會,自我挑戰。做到不抽煙,不喝酒。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抽煙的喝酒的習慣。那如果少部分你還有這種習慣的,希望你能夠自我挑戰,自我突破。因爲這是讓自己生命脫胎換骨,很重要的良機,不要錯失。你真的能夠讓自己,甯靜清靜沈澱下來的話,你的心只要真的甯靜沈澱下來,你的明覺逐漸開發出來之後,你很多的不良的習慣、不好的習慣,都會自動的就會舍棄掉。你只要真的有開發明覺出來,你以前、就算你以前有抽煙的煙瘾,只要你明覺有開發出來之後,你就會不想抽煙,很自然的。以前不知道的時候、感覺遲鈍的時候,以爲那個味道不錯。但是只要你心靈淨化、明覺開發出來之後,你一聞到你就覺得好臭啊,你就會自然的就會不要!所以希望大家能夠遵守這五戒!
好!剛才所講的五戒,講過了。但是這五戒你們不要隨時歸零啊,不要說講了又忘了。剛才講的這五戒,我們還是要有一些民主的作風。這五戒你覺得你不能夠持的,或是其中某一條,你不能夠持這方面的戒律的,請舉手,有沒有?現在是這樣喔!如果你覺得你真的不能持,現在我們還可以討價還價喔!如果沒有的話,那表示你們就簽下這個契結書,你們就要嚴格遵守。再問一遍,有沒有人,沒辦法持這五戒?或是其中的一條你沒辦法持的,有沒有?沒有。好!沒有請大家跟我誦一遍: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叁,不邪淫。第四,不打妄語。第五,不喝酒不抽煙。
好!希望大家好好的遵守這五戒!你只要這五戒,你能夠好好的遵守,你就會增加很多的善因、善緣,你會減少很多的惡因、惡緣。你已經在爲定,做好基礎准備。當我們能夠真正的放下萬緣,你的身心就能夠容易甯靜沈澱下來。你身心能夠甯靜沈澱下來,你的禅修就一定能夠得力。所以這方面諸佛菩薩,他們都只能夠做助緣,空海也只能夠做助緣來幫助大家,主角都是你們自己。禅修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得力,能不能真的有所突破成長,你才是主角。空海是來服務你們的,來回饋來協助。
希望大家好好的把握因緣,只要你一步一腳印的去聞思修,一步一腳印的去實驗、去實踐,你就會真的明顯的成長,也能夠早日爲法做見證。
好!祝大家成功,早日解脫自在!謝謝大家!
好!現在把燈關掉,我們坐、一起打坐到九點半。
《2010年7月空海法師臺灣禅修開示(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