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會有反對是因爲:第一個,他們對佛法沒有正確的了解,有很多的誤解;再來就是,很多學佛的人,或是修行的人,你學了佛學了法之後,你不是越來智慧越來越柔軟,而是越來越僵化越固執,把很多的學來的框框,硬是要家人,也跟著你這樣學。
比如說,你學了佛之後,你開始吃素。吃素,這是你的選擇。但是你也要家人,都要跟你一樣,都吃素。你學了佛之後,你天天要做早晚課,你也要家人也要跟著你這樣做。如果另一半,或是小孩子不跟你這樣做,你就認爲他們不聽話,他們沒有愛你,他們業障深重。你學了佛之後,你天天在念佛或是持咒,你也要別人也要這樣。所以導致家人,他們對學佛、修行的人,往往存在一種負面的印象。那這跟我們展現出來的行爲,都有關系。
如果我們學了法、學了正法之後,我們越來越慈悲;越來身心越柔軟;越懂得怎麼樣善待家裏的人,把當下的因緣處理好。如果你學了法之後,你越來越有智慧。那家人看到你這樣的成長、看到你這樣的蛻變,你不用強迫他要來學法,他自然他就想:奇怪!我老婆以前那麼樣的任性、那麼樣的頑固、那麼樣的固執,現在怎麼都不一樣了!現在怎麼這樣這麼樣柔軟啊、慈悲呀,然後又這樣的有智慧。這時候,你不用說刻意要他學佛學法,他就會想要學。
我們很多學員真的都是證明,她們都走過這樣,真的都是這樣啊!很多學員,因爲她覺得,她學曆高啊;女性喔,她學曆高啊!她辦事情也都很有能力呀!所以家庭裏面、在家庭裏面,總是常常會跟老公意見沖突;或是有她很強烈的她的看法:我說了才算!我說了才是!我的看法就是正確的!結果常常展現很強硬、強悍的另一面,導致家庭裏面的關系,常常都處在緊張的情況。
當她學了解脫道之後,她會靜下來去反觀,她才看到:喔!空海都拿那個照妖鏡讓我看,哎呀!最初不敢看,但是他說的沒錯嘞!而且裏面又有一股吸引力,讓我去看,我的痛苦原因到底在哪裏?爲什麼我這麼愛老公,但是老公竟然都是這樣嫌我,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好;爲什麼我這麼愛小孩子,那小孩子總是這樣很叛逆。所以她會有興趣,想要進一步去解析原因在哪裏。因爲解脫道就是,跟大家解析,你的痛苦的原因在哪裏;你會起貪起嗔、憂悲惱苦的原因在哪裏。
那一般、一般人的那一種修行觀念,或是一般人的觀念總是認爲,錯是在別人啊!造成我痛苦的那是在別人啊!我會痛苦,是因爲先生傷害我啊;我會痛苦,是因爲小孩子不聽話啊。我們總是把很多的不可意境都怪別人。佛陀,不會要你去怪任何人;佛陀,要我們找出苦因在哪裏!而這個苦因,不要向外去找。你向外去找,你絕對找不到的啦!你找到了也是只是來自我欺騙、自我安慰啦!
如果你真的要出離苦海,你真的要成長,佛陀就告訴我們:你要好好的去體驗、體悟四聖谛,要去、好好的去正思維,苦、集、滅、道,你要如實的去面對苦啊!一般衆生面對苦的時候:第一個,設法逃避,不敢去面對設法逃避。只要你逃避,你就不可能找到苦因!那有的面對苦的時候,找個麻醉劑來麻醉,頭痛,吃個止痛藥,讓自己不痛。面對苦,常常找一些麻醉劑啦!止痛劑啦!安慰劑啦!興奮劑,來讓自己暫時忘了苦。但問題有沒有解決?沒有解決。你的問題還是在呀!你那個錯誤的運轉方式,那個錯誤的運轉的方程式,還是存在,沒有解決。
所以,爲什麼說佛教是智慧型的宗教?它不是光只是要你信仰、信信而已!佛陀是要讓我們,你要靜下來去找出:我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憂悲惱苦?我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不安?爲什麼會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這麼多?我們要靜下來去找出原因。所以,苦、集、滅、道,就是這樣啊!你從要敢去面對苦、去擁抱苦,進一步,我們問自己,我要繼續在苦海浮沈,還是要出離苦海?如果你苦吃得不夠,你就繼續在浸泡苦海嘛!如果你真的想出離苦海,好!佛陀就進一步告訴我們,我們要去找出苦因。找出苦因,就是找苦、集、滅、道的第二階段,集、集谛。
智慧者,他就很如實的告訴我們,你的痛苦來自于我們的貪愛、我們的抓取、我們的主宰欲、我們的掌控、我們的意思食,那個就是集谛呀!所以我們要如實的去找出我們痛苦的原因。這樣你才能夠對症治療;才能夠從根本來解決。這就叫做治病的根本,而不是只是在治標。
所以這裏喔!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就是,真的我們先來改變我們自己。學智慧型的佛法,改變我們自己。讓我們越來越有智慧,去處理日常的事情;讓我們越來越有慈悲心,去處理日常的曆緣對境,身心越來越柔軟。你如果有正確的智慧,絕對不會硬碰硬。你如果學了一些佛法之後,然後你總是用著你的意思,要去家人、要讓家人接受,那你學得是一種增強自我,然後在增長自我的那個意思食,要家人也同樣接受。這樣的話,反而你修行,別人對你的印象是負面的。不修還好,一修行,哇!越來越合僵化、越來越固執,脾氣越來越不可妥協。而且很多人認爲說,我吃素,我比你們境界都高,我是修行人。然後面對那些沒有吃素的人,常常就在心裏面在嘀咕,或是責備別人:“你們業障深重喔!你們怎麼樣喔你們怎麼樣!”這些喔,都會帶給別人負面的影響、負面的印象。
我們尊重我們的選擇,但也要尊重、懂得尊重別人的選擇。你只要做出身心的柔軟,慈悲善待衆生,別人就會感受到,你心靈淨化的磁場。當你能夠爲法做見證,這就是最好的說法方式,最具說服力的!
所以我們象前九月份,在湖北那邊,有一位她現在、她本身的職業是醫生、西醫、女衆,她已經六十幾歲了。那她先生、她愛人是屬于搞科學、科技方面的。她以前、這位學員,她以前學各種法門的時候,她先生總是跟她講:“這盲目、迷信,搞那些!當個醫生還去搞那些!”所以以前喔,她要把一些經典,或是法門,跟她先生推薦分享的時候,她先生總是都不會接受的。而且都是認爲,你這都是在搞那些迷信。所以先生從來不贊同她學,但當然她想要學,先生只是都持反對啦。那如果她想要去、外面去參加佛七啦,或是參加一些修行,先生就是不同意,認爲你不要去搞那些啦。所以以前她想要修行,那種障礙、阻力滿大的。
好!等到二年前,她接觸到解脫道之後,哇!她自己很多的法喜,然後她在家裏一樣,她想說:“喔!空海說我不要有意思食,好啦,我不要老公也要學這個啦!”就是反正尊重他,然後她就看她的!那她現在慢慢身心越柔軟,不要求另一半跟她同步,那她就看她的。那結果,她先生反而覺得,這個老婆最近不一樣呢!然後又…,有時候他會也加入一起看,你到底在看什麼?結果一看,她老公就跟她講:“對啦!就是要這樣合乎科學的啦!這個就不錯不錯!好好認真去學!”
你看喔!結果就這樣,所以她這樣自己一方面漸漸改變之後,那她老公看到她改變,那覺得,你現在跟以前的不一樣了,然後對她所學的也有興趣。結果沒有意思食要他先生看的情況,她先生自己來看了。看了之後就覺得,不錯就是這樣,就是要合乎科學的,這個講得很好、很好,然後就鼓勵她:“好!你好好學。”結果,當我們九月要禅修的時候,她跟她愛人跟他講就說:“我什麼時候想去參加禅修,可不可以?”她知道,如果以前她先生絕對是不可以、不贊同。那結果這一次呢,她要來禅修,而且是叁個禮拜,她老公:“可以,好!你去!”支持她去。就是這樣啊!
你說我老公不懂佛法,要怎麼樣去開導他?用我們具體的改變、用我們的愛心來回向!你的老公他跟你是有緣,他會感受到你的成長、感受到你的蛻變、感受到你的慈悲。這就是你,默默的具體的在爲法做見證,以身作則,這是最好的說服力!這樣知道喔!
好!剛才這個我再補充一下,因爲他後面有提到說,怎麼樣去開導她的先生,才不會阻止我去修行?所以這個就是,如果我們的修行,帶給家人、帶給周遭的人,是負面的印象的話,那個阻礙力就會出來;如果我們的聞思、我們的修行,帶給我們的家人、帶給我們的親戚朋友,是正面的印象,那他們不但不會阻止你,還會支持你。更進一步,他還會護持,做你的護法。所以到底,我們周遭的人,是我們修行上的障礙,還是我們修行上的助緣、護法呢?一切唯心造!責任不要推給別人啦。從我們自己開始改變起,這個力道最強。
好!再來:爲什麼要禅修?禅修有什麼受益?禅修爲什麼要禁語?禁語有什麼受益?如果你沒有講清楚,我下次禅修我就不禁語。後面這一句話是我補充的。因爲他要問:爲什麼要禁語?禁語有什麼受益?
好!爲什麼要禅修?禅修有什麼受益?佛陀所講的解脫、邁向解脫的這個次第,是有步驟的。聞、思、修、證,我們簡短的講,就是聞,先聽經聞法,聞;然後再來思,進入思考、進入消化咀嚼。聞、思,因爲前面…你要當然你要聽聞到正法,也要累積相當多的善根、福德、因緣。如果你們沒有累積相當多的善根、福德、因緣,我們不會見面;如果我們因緣不具足,就算你跟我見面,也是一樣,路過…,見面一樣不相識。
好!所以你要具足相當多的善根、福德、因緣,你才會聽聞到,解脫的正法、出世間法。這是第一個,聞思的階段、“聞”。思、修、證。第二個階段算是,你聽聞到這些法之後,因爲在你還沒有真正接觸到正法之前,你一樣會涉獵、接觸到很多的宗派、宗教、講經說法或是經典。那每個宗派、每個宗教,都會告訴你,它的是最好的,它的是最好的、它的是最究竟的、它的是最高的。每個宗派幾乎都會這樣跟你講,每個宗教也都會這樣跟你講。這樣才會吸引你嘛!
那佛陀要我們,你面對這些的時候,你要冷靜、你要理智!別人跟我們講了之後,你不要盲目迷信、不要盲信、不要偶像崇拜;別人跟我們講之後,我們要進一步去正思惟。聞思啊!如果你這個正思惟、你沒有…
《2010年12月7日空海法師廈門開示答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