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性,一切衆生跟佛陀都完全平等,因爲我們的組成元素都完全相同。但是法界的奧妙就是這樣:五個一加起來不等于五,它是千變萬化。
所以人類,要跳脫出那種過去單行道的思想,片面的思考、那種瞎子摸象的井底青蛙的知見。真的你要來到很超然的心胸,用心靈去感受:法界、天堂對我們生命的重要與否,你真的要用你的心靈去感受,不是用頭腦去解析呀!你用頭腦去解析,你不會感受到大自然對我們生命的重要啊!所以,這一則也是很深的啓示。
你怎麼樣去看?怎麼樣去品嘗呢?就是:你觀天地萬物,但不要予以分析。這就是說你用你的心靈去直覺,不是用頭腦去思維、去想象。用頭腦去解析的,那是科學家啊,那是哲學、哲學家,那是學者、宗教學者。但是,只要你沒有來到用心靈去直覺去體悟的話,你不會發現法界的奧妙的,你不會臣服的,你的我慢還是會繼續。
好!這是《胡扯·頓悟》裏面的,我們讓大家聞香一下。它裏面還有很多的寶,以後有因緣我們再來分享。
現在我們來看《弦外之音》這一本。這一本也是安東尼·戴美樂的著作,在他的六本著作裏面的第一本;《慧眼禅心》是第二本;那《胡扯·頓悟》是最後一本。
《弦外之音》這裏,你看顧名思義:弦外之音在字句言詞的背後,你要去體會到這裏面所指的深義。
如果你聽到有些你想笑的,你可以開懷笑沒關系。不要這樣提不起又放不下,想笑又不敢笑,然後不該笑的時候又偏偏禁不住。好!講到說笑話這方面,我們還是看《胡扯·頓悟》裏面有一則,這個也是滿有意思的。
事實上一位有智慧的大師,事實上他是很幽默的,他並不是說那種刻板呆板的。
所以32頁裏面有提到:
這一位大師他一點也不會誇大其事,但每次他講話總會引起歡樂的爆笑聲。
所以,那些對禅修、以及對自己持著嚴肅態度的人,往往大感驚異呀。也就是說對那些持戒精嚴、律己很嚴的,還有很苦行重視苦行這樣的人,他們聽大師講這些都覺得奇怪,這人怎麼會這樣?就瞧不起這樣的人。
所以一名失望的訪客他就說:“啊!這個人簡直像個小醜嘛,這個人是個小醜。”那個資深的弟子就說:“不不不,不是這樣的,你誤解了。小醜是讓你笑他;而大師呢,是讓你笑你自己。”
小醜他是表演很滑稽的動作,然後讓你從那個滑稽的動作去笑一笑這樣。但大師可不一樣,他是拿一面鏡子讓你看見你自己的可愛、顛倒夢想,然後讓你笑你自己。
我們現在看《弦外之音》的第四則。
這個刺就是像那個蜜蜂的那個刺。這裏講的是那個螞蟻的刺,有的螞蟻它會叮人,一樣有刺。
有個人他曾有那種說螞蟻話的天賦,會說螞蟻話的天賦。有一回,他就趨近有一只看起來像是位學者的螞蟻,因爲那一只螞蟻它頭上戴有方帽,頂著一片樹葉。所以他就問道:“哎!智高權能者像是什麼樣子呢?他的模樣兒與你們螞蟻相似嗎?”這位螞蟻學者就回答道:“嗯!智高權能者當然不像我們螞蟻,你看我們只有一根刺,上帝可是有兩根刺的!”
上述這些故事引發以下的一個結論:“當問及天堂的景象”,螞蟻學者就沈靜的回答道:“到了那裏我們就像它有著兩根刺,只是不過比上帝小一點就是了。”
後來,究竟這第二根刺、這第二根刺,要安置在升天堂的螞蟻的身上哪一部分呢?哇!宗教學校裏爲此激烈的爭論,學者們更是見诤不斷,到底要安置在哪裏呢?
這個《弦外之音》,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但是你要慢慢去體會,你要慢慢去體會,這都可以讓你慢慢去咀嚼啊!有些我們點到爲止就好。衆生真的就是很少去看到實相,然後就一直在抽象、想象、幻相裏面,不斷的在那裏見诤不斷。
有一只老鼠跑到叢林裏的水池旁,堅持要那只正在水裏自得其樂的大象離開池塘。大象說:“不要,我在這裏很快活啊,你不要來打擾我”。老鼠就說:“我非要你出來幾分鍾不可。”大象說:“爲什麼呢?”老鼠就說:“等你出來我才告訴你。”大象說:“那我才不要呢。”但是還是熬不過老鼠的折騰啊,好啦好啦!最後大象還是跌跌撞撞的走出水池,站在老鼠面前說:“好啦,現在你可以說爲什麼要我出來水池了吧?”老鼠就說:“沒有其它啦,我只是要看看你是否有穿了我的遊泳褲沒有。”
《弦外之音》的裏面更幽默,比較更好笑。
老鼠對大象說:“我是要看看你是否穿了我的遊泳褲,因爲我丟了一件。”大象穿上老鼠的遊泳褲,比天主上帝來遷就我們對他的認知要容易多了。
重點是在後面這一句。
所以,絕大多數的衆生像就是活在井底青蛙的世界,像瞎子摸象一樣,以蠡測海、以管測天;所以絕大多數的衆生都活在我慢的世界裏,看不到、也看不懂法界的奧妙。然後衆生就在那裏展現我是我能我慢,狂傲自大。這是因爲來自于無明啊、無知啊。所以佛陀也是希望我們,你真的要破除無明,我慢才會消失。
皇帝裏面的宮廷裏面的鴿子,皇家之鴿。
那魯定,這是一個人名。那魯定成了國王的首相。有一回他漫遊過宮殿時,首度看見了一只皇家之老鷹,他從來沒有見過這種鴿子,于是他拿來一把剪刀替這只鷹修整齊它的爪、翅膀還有嘴巴。做完之後那魯定就說:“你現在這樣看起來才像樣,你以前那樣,那是你的看護人的疏忽啊。”
這裏面又有很深的啓示!有些人只知道活在自己的夢幻世界裏面、狹窄的世界裏面,而不打開視野,沒有虛心的學習,真的是很可憐。
這裏提醒我們的就是說:我們不要用自己狹窄的見識,然後硬要去修整訓練老鷹成爲鴿子,是我們少見多怪。結果你以爲、因爲你以前沒有看過鷹啊、老鷹啊,你看的是鴿子。這一只怎麼長得這麼怪,那個嘴巴怎麼可以那麼長?就像他想說鷹就像指甲很久沒有修剪哪,所以拿來把它修一修。
這含義都很深!宗教師常常會用自己的意思食的框框去硬套別人。我們能不能尊重異己,森羅萬象許峥嵘。
剛才講說一般的宗教師,那你不要以爲說:那我今天還不是宗教師,我不會、我沒有。五十步跟百步也是沒差多少。如果沒有回來反觀的話,真的我們會常用我們自己的意思食那種框框去硬套別人。
在這裏附帶一個插曲:有一次,有一個非洲的舞蹈團、表演團,要到臺灣來公開表演。但是在非洲當地,或是他們到出國到其它地方表演,他們照習俗都是上空,女衆一樣都是上空,沒有穿胸罩這些的,他們都是很自然啊!
但是來到臺灣的時候,有關單位卻規定他們要穿胸罩才可以。我們用我們的框框,要他們照我們的意思這樣做。後來聽說有個折中方案,因爲折中、中庸,大家各退一步,所以只穿一邊就好。
爲什麼只穿一半呢?因爲一邊穿的是尊重我們這裏的風俗,另一半不穿的是尊重他們的風俗。折中之位,折中方案。
驢就是馬、驢那個驢。
找驢的人:那魯定大師騎著一匹驢,然後很快的急行通過村子。這時候,許多人看了就問他:“哎!大師啊,你要到哪裏去呢?”然後他就急急忙忙的說,“我在找我的驢子啊。”
小只的魚兒,小魚兒。
有一條海魚、小魚,對另一條魚說:“對不起,打擾一下。你比我年長有較多的經驗也許能幫助我,請您告訴我到哪裏我可以找到海洋呢?我到處找都找不到呢!”“噢!”那一條較年長的魚就回答說,“你現在遊泳的地方就是海洋啊。”小魚說:“是嗎?只是一些水啊!我看不到什麼大海啊?我要找的是那個大海、海洋?”然後他不屑一顧的、十分失望地遊向別處去找。因爲它不相信也不以爲然。
下面這是另外一則,同樣有連帶關系。
有一個人,他來到托缽僧托缽大師的面前,以當地的話說:“我尋找天主、我尋找淨土、我尋找涅槃彼岸都一樣。我尋找天主好多年了,我離鄉背景到處去找,不斷的在求道覓道修道。有人說天主在山峰頂峰,有人說在沙漠裏,有人說在喜馬拉雅山上,有人說在修道院的甯靜中,有人說在貧民窟裏,也有人說在他方世界。”然後大師就問:“那你找到他了嗎?”“假如我說我找到了,那麼我就是個自大而撒謊的人,我沒有找到他,你呢?”
這位大師能對他說什麼呢?夕陽閃爍的金光射進房間內,成群的鳥兒在附近的榕樹上愉快地啁啾不已,微風輕輕地吹著,還有蟲鳴鳥叫……這位先生還能坐在那兒,說他沒有找到天主、沒有找到上帝,還要繼續要找尋他嗎?不久這位先生很沮喪的離開了大師,然後又到別處去找。
就是這樣啊,這個都在喚醒我們。所以後面有一個結論:
“小魚兒啊,你別再到處去找了吧!沒有什麼好找的!只要你靜下來,展開雙眼瞧,就不會錯過了!”
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要透過聞、思、修、證,把沖動不止的心,讓它停下來。那個停下來不是那個死定的那個停下來,停就是說:因爲你的心都一直往前沖、往前沖,現在要讓你這個心,清醒、明覺活在每一個當下。這叫做把你沖動的心停下來。
唯有當你停下來時候,你不再往前沖,你才能夠打開智慧眼去看清眼前的真理實相;唯有你停下來,你的智慧眼打開,你才能夠用你的心靈去品嘗、去體證。所以如果你還又一直急急忙忙往前沖,你又要到他方、到其它地方一直要去找大海、找大海。你就在道中,你就在涅槃彼岸的大海裏。
砍柴:這位禅宗大師悟道之後寫下幾行慶賀詞:“我砍木柴汲井水。汲就是那個打撈,就是搖起那個井水。我砍木柴汲井水。”
你看,他開悟之後,然後他的結論、他的心得就是這樣而已!
我砍木柴汲井水,是多麼令人驚歎的奇事啊!一般人認爲這哪有什麼!所以,大多數人對于砍木柴、汲井水這樣普通的活兒,並不感到驚奇。但是一個悟道之後的人,沒有什麼事物真的改變了,一切照舊,只是你在此時心中驚歎不已。
注意這一句話:
當你開悟之後,你的心是驚歎不已呀!樹還是樹,別人還是老樣子,…
《分享《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