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的未來觀▪P2

  ..續本文上一頁的,人們會感覺到這種君權專政就是所謂家天下的政治很難讓人信服,大家要求民主,爭取民權,所以進化爲“民權時代”。民權,只是講全民的權利還是不夠,個人的權利更爲重要,因此又進而爭取人權,進入到“人權時代”。現在世界上還有人權日的紀念日。世界再發展下去,不只是民權、人權,而是一個“生權時代”的來臨。什麼叫做生權時代呢?生權就是不只講人類的權利,而是只要有生命的衆生都有權利,並且這一個生權時代就快要來臨。我們現在在馬路上如果用摩托車將雞鴨倒過頭來運載,警察看到就會罰你,因爲你虐待動物。牛和馬,你讓牠超載,也會處罰你,因爲你虐待動物。臺灣南部恒春鎮每年秋冬季有很多過路的鳥,如紅尾伯勞、灰面鹫等,一般的居民都要捕抓牠們,傷害牠們,名作家張曉風教授連同我共同呼籲,要保護這許多過路的鳥,現在政府已經限製居民不可捕捉這路過的客人。人類越文明,越應該要懂得對各種生命的愛護。我有一次在加拿大,當地的人告訴我,加拿大的法律,對于釣魚現在還允許,不過釣上來的魚,要一尺長以上才准許帶回去;一尺長不到而把它釣上來的,應立刻再放回水裏,否則那是犯法的。警察隨時在那裏巡視,凡釣上來的魚,都要用尺去量一量,這就是文明國家對生權的重視和認真。每年四月初八,是佛教教主--佛陀的聖誕日,佛教界正請政府將這一日定爲“保護動物節”,現在世界上文明的國家,都已經爲保護動物製定很多的法令,虐待動物,殘殺生靈,是野蠻人的行爲。所以我們從政治上來看未來,生權的時代就要來臨。

  第二、從宗教上看未來 

  最早的時候,大家信仰的宗教是“自然宗教”,例如打雷,就會說有一個雷公;閃電,就會說有一個閃神;刮風有風神;下雨有雨神;凡是對大自然不了解的,都以爲有一個神在控製主宰著。從自然宗教,進而大家對生活上未知的事情,又認爲一定是神和鬼在操縱,慢慢的進行到“神鬼宗教”。可以說,今天我們的社會,多少可憐的民衆,都自願給神鬼在束縛,以爲我們的生活,都是神鬼在控製著,其實是自己的愚癡在控製自己。這就是一般所謂的迷信。從神鬼宗教,又進到“英雄宗教”,如關雲長赤膽忠心,義薄雲天,就以爲他成神了,因此嶽飛也是神,鄭成功也是神,從地區突出的人物,所謂的民族英雄,由于大家對他們的敬佩,而産生英雄的宗教。宗教再發展下去,未來是一個“真理宗教”的來臨,所謂真理的宗教,就是佛教的信仰,佛教的信仰不是迷信的,不是神話的,是人生的,是生活的。所以,世界宗教的未來,必定是一個佛化世界,佛化真理的未來。

  第叁、從社會上看未來 

  最初的社會,是以“家族社會”爲基礎的,從家族慢慢擴大爲“宗族社會”,再擴大爲“民族社會”,國父 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締造民國,就是以民族、民權、民生的叁民主義而勝利的。時代再發展下去,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呢?是一個“佛族社會”的來臨。什麼叫做佛族的社會?我們的教主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宣布“四姓出家,同爲釋氏”,“大地衆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佛陀所組織的教團,叫六和敬的教團,就是以和平、安樂、清淨做爲基礎,將人間創造成爲一個安和樂利的淨土。而現在世界上邪說彌漫,正是需要具有正知的真理來引導群迷。所以未來的佛光會普照全世界的人類,讓全世界的人類接受佛教的信仰。屆時大家一師一道,讓我們祈求宗教的佛族社會快些來臨!

  第四、從經濟上看未來 

  中國最早的曆史記載著遊牧民族的維生方法,我們的祖先們靠牧業來維持生活,所以是“牧業經濟”。從遊牧經濟漸漸的有了組織,就進入到“農業經濟”。從農業經濟再進步,現在已經邁向“工業經濟”。工業經濟的來臨,我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變化,汽車、電話、冷氣、冰箱,這些都是工業經濟的産品,工業電化已經完全掌握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覺得沒有工業就幾乎不能生活。

  工業經濟再發展下去,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經濟呢?是一個“心業經濟”的來臨。所謂“叁界唯心,萬法唯識”,工業的産品再方便,總也是個累贅,例如汽車代步固然方便,但汽車抛錨的時後就麻煩了。打電話固然方便,但電話造成的誤會不知多少。有人說,今後我們看電視,都不需要用手去開關,只要用遙控器一按就能換臺,其實發展到心業經濟的時代,連遙控都不需要,只要心念一動就可以了。有人說,以後早上起床,都不用去沖牛奶,也不用去烤面包。睡在床上,電鈕一按,機器就把牛奶、面包送來了,其實遙控,按電鈕還是很辛苦,以後只要動個念頭就好了。佛經中記載極樂世界衆生的生活,所謂“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穿什麼樣的衣服,自然就穿起來;要吃什麼,傾刻就呈現在眼前,所以未來的經濟,必然是隨心所欲,舉心動念就可以獲得的。

  第五、從生活上看未來 

  最早的人,只曉得過“物質生活”,好像牛馬一般,因爲牛馬除水草以外,就沒有其它的要求。從最早的物質生活,慢慢地,人們又感受到還要有“精神生活”,知道需要讀書,需要有知識,要有宗教,要有信仰,要有種種精神上的生活。有了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有人還覺得不夠,因此進一步追求超越物質和精神的“超越生活”,如前面講的,寒山、拾得那一種灑脫、自由,不爲物質所拘,也不爲精神所勞,一切皆是本來面目,過著自由自在、灑脫、自如的“超越生活”。曾有人說,外國現在最流行的嬉皮,他們本來就是想學習寒山、拾得大師的這種灑脫自在。因爲寒山大師的詩流傳在世界各地,一些人研讀以後深有感受,生起模彷的心,可是他們不懂得先從內心淨化,只是學習外表瘋瘋顛顛的樣子,這些嬉皮只可惜沒有人指導,所以非但不是超越的生活,反而變成一種瘋狂。

  從生活上看未來,我們的生活,應該是一種“中道的生活”,所謂中道的生活,不完全偏于物質,因爲偏于物質就太過于熱烘烘,會沖昏人的頭腦;中道的生活也不完全偏于精神,因爲只是精神的生活,太過于冷冰冰,沒有生氣。意思就是不要太過于入世,也不要太過于出世,所謂“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這就叫做中道的生活。

  第六、從交通看未來 

  人類的交通,最早是陸上的車輛,海中的船只,漸漸的發展到空中的飛機;現在科技文明,地球上的人類進而向其它星球探索,發明了登月小艇、太空梭等種種超高速的交通工具。各位再想一想,我們未來的交通將會如何進步呢?有人說:未來的交通不要坐火車,不要坐船。也不要坐飛機,只要身上揹一個背包,將背包的機關一發動,就騰空飛行。又有人說:只要一雙鞋子,鞋跟後面的開關一發動,就能騰雲駕霧了。無論背包也好,升空的鞋子也好,還是太慢,還是累贅,我們的未來是一個“神遊的交通”。所謂神遊,並不是作夢,也不是夢遊,就像極樂世界的大衆“盛衆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在極短的時間就能周遊十方諸佛國土,在觀想裏面可以遨遊世界。像現在我在跟各位講話,如果是神遊,現在我想要到美洲、歐洲去看看,心立刻就能去了。我們未來很好很美,希望大家好好保重身體,未來不僅能遨遊世界,還能到月球,甚至神遊十方諸佛國土。

  第七、從教育看未來 

  教育,先是一個老師教幾個學生的私塾教育;進而到許多學生的學校教育;學校教育要到學校去上課,漸漸又感到不方便,因此現在又有所謂空中學校,藉著廣播電臺、電視的傳播吸收知識;你以爲空中教學就很方便嗎?這還是只限于固定的教材和固定的時間,未來的教育,將會是一種“萬有的教育”,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青青翠竹,皆是妙谛;郁郁黃花,無非般若。”以後的教育,都市用體會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向我們說法,都給予我們教育的啓示。現在最進步的空中教學,還是要用到電視,要開收音機,而未來的教育,只要用心體會,宇宙萬有,都是最好的教材。看花,花就跟我說法;看房子,房子也會和我講話;就像極樂世界,樹木、流水、飛鳥都會說法。說來慚愧,今天大家到國父紀念館來說是來聽我講話,其實是國父紀念館這裏的氣氛、美好的環境已先向各位說法了。

  第八、從世界看未來 

  過去的人所知道的只是我們的國家,現在除了我們的國家,還知道有其它的國家,其它的世界,甚至還知道有十方無量的世界,再進一步探討,將來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那是一個“虛空的世界”。世界,要從我們的“心”上去追求,你的心很小,只有一個家庭,那麼一個家庭就是你的世界;你的心有國家存在,國家就是你的世界;慢慢的再擴大,法界之內皆在我們心中,心性以外大地無寸土,我們的世界就是虛空,虛空就是我們的心裏,所謂的“心包太虛”,那個時後,虛空中的一切萬有都是我們的。到了這個時後,那是多麼富貴啊!所謂衆生,是我心裏的衆生;所謂宇宙,是我心裏的宇宙。一切一切,在在處處都是我的,那實在是一個太美好、太富有的世界了。

  第九、從人生看未來 

  對于人生的看法,有的人只重視今生,以爲這一期生命結束,就一切歸于空無了,因此及時行樂,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有的人還想到有來生,所以不但爲今生辛苦,還要爲來生打算;只來生還是不夠的,因爲除了來生,還有無量無數的後世,後世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有待我們去好好計畫、好好實踐。今生、來生、後世,這樣的未來還是不究竟,我們所要追求的理想,是“無生的未來”。什麼叫無生的未來?現在的我們,還是在生死苦海裏面沈淪,生生死死,無有盡期,要怎樣才能究竟解脫呢?那就是證得“無生”,無生,就是沒有生死。比方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能證得無生。大家要知道,往生,是“生”而不死,與一般的生死是迥然不同的。我們平時看到某個人家生了個小孩,就好喜歡,可是有智能的人看到卻就要哭泣起來,因爲有生就會有死,最好的未來還是“無生”,不生就不會死。佛教所謂涅槃的世界,就是一個不生不死的世界,大家的自性裏面,都有一個涅槃,都有一個不生不死的人生,如何求得,就有待大家的努力了。

  第十、從佛學看未來 

  太虛大師把佛學在印度流傳的最初一千五百年,劃分成叁個時期,第一個五百年名“小顯大隱時期”,小乘佛教彰顯,大乘佛教隱藏;第二個五百年名“大顯小隱時期”,大乘佛教風行,小乘佛教隱藏;第叁個五百年名“密顯顯隱時期”,密宗盛行,顯教隱藏;再發展下去,佛學是個什麼樣的未來呢?是一個大小兼弘、顯密融通、人生普濟的“人生佛教”的來臨,也就是佛光山所提倡的生活佛教。未來,在人生佛教的推廣下,人人都會懂的佛法,懂的生活的佛教,懂的命運是操之在我。佛教講“業”,但業不是完全不好;業,有善業,有惡業,人之所以有不斷的生死,就是“業”在維系著我們的生命,一期一期的生命結束,就像一根一根的木材燒完再遞補,生命的火會一直繼續下去,因此佛教業力的學說,給予我們對未來有很大的信心。我們雖然曾經造業,但沒有關系,因爲業是自力創造的,不受任何地方的控製,凡事自作自受,善與惡機會均等,因此,我們真是希望無窮,盡管再不好的業,都會有受完的收獲的。未來,在佛教信仰的普及下,大家慢慢會懂得如何爲自己開創美好的未來,因此惡業就會減少,大家前途必定是光明、美好的。

  怎樣美化我們的未來?我們的未來很美很好,我們的未來是自由的,是民主的,是和平的,是幸福的,各位想一想,我們未來的日子自由、民主、和平、幸福,這是多麼美好啊!但是怎樣才能自由、民主、和平、幸福呢?我把它用佛法的觀點歸納來說,想要自由、民主、和平、幸福,每一項都應該要做到六點。

  要未來能自由,要做到六點:

  第一、對別人的生命不可以殺害。

  第二、對別人的財富不可以侵占。

  第叁、對別人的身體不可以冒犯。

  第四、對別人的信用不可以破壞。

  第五、對別人的擁有不可以嫉妒。

  第六、對別人的生活不可以幹擾。

  假如對人的生命不殺害,對人的財富不侵占,對人的身體不冒犯,對人的信用不破壞,對人的擁有不嫉妒,對人的生活不幹擾,你說大家不都非常自由了嗎?

  要未來能民主,要做到六點:

  第一、任何的時刻要互相尊重。

  第二、任何的時刻要奉行法治。

  第叁、任何的時刻要公正無私。

  第四、任何的時刻要分工合作。

  第五、任何的時刻要容納異己。

  第六、任何的時刻要贊歎隨喜。

  要未來能和平,要做到六點:

  第一、在嗔恨之處散播慈悲得種子。

  第二、在仇視之處施予寬恕的諒解。

  第叁、在懷疑之處培養信心的力量。

  第四、在黑暗之處點燃般若的火花。

  第五、在失意之處提出明天的希望。

  第六、在憂傷之處增予喜樂的安慰。

  要未來能幸福,要做到六點:

  第一、對他人要有喜舍的布施。

  第二、對世間要有感恩的美德。

  第叁、對物質要有知足的修養。

  第四、對處事要有結緣的認識。

  第五、對生活要有勤檢的習慣。

  第六、對佛法要有發心的修行。

  以上所說的,就是美化我們未來的最好方法,我們的未來能不能自由、民主、和平、幸福,就看我們大家的努力了。

  感謝國父紀念館的館長,各位科長、先生、警員、服務小姐們給予我們諸多的方便,感謝上道下源長老、煮雲法師及諸位大德的光臨,祝福大家在叁寶慈悲的庇護之下健康、美滿、幸福。誠意的爲各位回向、消災、祝福,明年再見!

  

  

  

《佛教的未來觀》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佛教的道德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