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無所舉措,無路可逃。相比之下,阿育王和石勒、石虎的殘暴傷生,在今天強大威力,大面積殺傷武器下,不過是一個“小巫”而已。只要現在世界戰爭不停,各國之間軍備競賽不止,致力于世界和平,反對戰爭,拯救人類,仍然是佛教界在當代肩負的曆史責任。今天的中國佛教界正是這樣做的,積極參加發起世界各種和平活動,參與宗教和平組織,用“佛法不殺”的精神,換來和平的明天。正是由于這一傳統,佛教才被人看作屬于“和平的宗教”一類。
叁、發揮佛教的黃金紐帶作用,推進與亞洲和世界各國佛教界的友好往來
中國大乘佛教在5世紀時就開始傳入朝鮮、韓國、日本、越南等國,並在那裏發生了重要的影響。趙樸初會長生前曾經稱贊佛教是聯結中外各國的“黃金紐帶”。如今中國佛教已經進入了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隨著中國的地位在世界上不斷地提高,又經僧侶們的不斷努力和進取,佛教的影響將在這些國家和地區影響越來越大,其覆蓋面也會越來越廣。
發揚佛教國際交流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對外友好工作,是我國佛教叁大優良傳統之一。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第一代領導人十分重視中國佛教協會對外友好交流工作,多次會見和宴請來訪的國際佛教友好人士。當代中國佛教界,一直重視發揚這一優良傳統。1952年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北京舉行期間,趙樸初居士將一尊佛像贈給日本佛教界,率先打開了中日兩國民間交往的大門。中日兩國佛教界以史爲鑒、面向未來,開展多項友好交流活動。日本佛教界最早訪問山西玄中寺和西安各宗派祖庭。1962年,中日兩國佛教界和文化界共同發起紀念鑒真逝世1200周年的活動,推動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進程。1971年,在鄧小平、鄧穎超關心支持下,中日兩國佛教界共同發起日本唐招提寺鑒真大師像回國探親活動。中國佛教協會還同日本佛教界舉行空海大師圓寂1150周年大會和惠果、空海紀念堂在西安落成儀式。與日中友好宗教者懇話會和日中友好佛教協會的聯系全面開展。趙樸初會長、隆蓮副會長先後榮獲日本佛教傳道協會頒發的傳道功勞獎和傳道文化獎。中國佛教學會還與日本佛教大學共同舉辦了叁屆佛教學術研討會。與此同時,朝鮮、韓國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也已經全面開展。
1956年和1960年,中國佛教協會組團護送佛牙舍利分別赴緬甸、錫蘭(今斯裏蘭卡)巡禮。1960年12月,喜饒嘉措會長率領中國佛教代表團作爲周恩來總理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的一個組成部分訪問緬甸。喜饒嘉措大師、趙樸初居士先後赴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國參加佛陀涅槃二千五百周年紀念活動。中國佛教協會還接待了印度總理尼赫魯、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親王、老撾首相富馬親王、緬甸總理吳努、錫蘭總理班達拉奈克來訪。組織佛教文化代表團訪問印度,捐贈“玄奘法師紀念堂”建築費人民幣30萬元;接待和舉辦亞洲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佛教會議。作爲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世佛聯”)的創始人,趙樸初居士長當選爲該會副主席,出席了第4屆、第5屆、第6屆大會。趙樸初會長等率團參加世界宗教者和平會議第3屆大會和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14屆大會,皆當選爲副主席;組團出席世界佛教領袖和學者會議;在北京承辦了世界宗教和平會議國際理事會會議;班禅大師率團赴尼泊爾參加“世佛聯”第15屆大會開幕式等。中國佛教協會領導人先後出席在斯裏蘭卡舉行的國際佛教大會、在尼泊爾召開的世界佛教領導人大會、在聯合國總部舉行的“宗教和精神領袖世界和平千年大會”、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人權會議、在泰國舉行的世界宗教領導人和平峰會、在斯裏蘭卡舉行的國際上座部佛教大會、在印尼舉行的世佛聯第22次大會,以及世界和平理事會、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的工作。趙樸初居士還出席了在日本京都、東京舉行的世界宗教徒和平會議和“禁止原子彈、氫彈大會”。趙樸初會長和本會領導人多次訪問日本,並先後訪問泰國、新加坡、韓國、朝鮮、美國、澳大利亞、尼泊爾、印尼等國。泰國僧王智護尊者應邀訪華。中國佛教界與緬甸佛教界實現多次互訪,接待孟加拉政府代表團迎奉阿底峽尊者遺骨,接待了泰國總理炳·廷素拉暖和泰國國王特使、斯裏蘭卡總統賈亞瓦德納、泰國公主和日本皇族等貴賓來訪。
根據趙樸初居士倡導的中韓日叁國佛教“黃金紐帶”關系的構想,1995年至1997年,分別在北京、漢城、京都舉行了中國、韓國、日本佛教友好交流大會,發表了《北京宣言》、《漢城宣言》和《京都宣言》。從1998年到2002年,共舉行了5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委員會會議,第4次會議邀請香港、澳門、臺灣佛教代表參加。中韓日叁國互派僧人到對方國家佛教寺院體驗修行生活,與日本佛教大學互派訪問學者,與日本佛教界共同舉辦了5屆佛教學術交流會議。中國佛教協會與東南亞各國佛教界多次互訪,我國佛牙舍利兩次赴緬甸巡禮供奉,我國佛指舍利和佛牙舍利先後赴泰供奉。有10名尼泊爾沙彌尼在廣東受具足戒。中國佛教協會在尼泊爾藍毗尼興建中華寺,成爲中尼佛教友好的象征。中國佛教協會積極開展與歐美各國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中國佛教協會領導人分別率團赴法國和歐洲七國、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進行友好訪問。還先後訪問日本、韓國、朝鮮、泰國、緬甸、印度、印度尼西亞、尼泊爾、越南、老撾、柬埔寨、斯裏蘭卡等國家,接待了日本、韓國、朝鮮、泰國、緬甸、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印度、越南、斯裏蘭卡等國家的佛教代表團來訪。近年來,中國佛教協會還分別赴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尼泊爾、泰國等國家和我國香港地區舉辦中國佛教文化展。
新世紀的今天,中國佛教界仍然會貫徹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友好、合作、和平”爲基本宗旨,繼續加強與世界各國佛教界的友好聯系;繼續發展與韓國、日本的黃金紐帶關系;繼續加強同南亞、東南亞國家佛教界的傳統友誼;繼續開展同歐美等西方國家的佛教友好交流;建設和管理好尼泊爾中華寺;積極參與“世佛聯”、“世宗和”、“亞宗和”等國際宗教和平組織的工作,與世界各國宗教界一起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的各項活動;增進同世界各國佛教界的人才交流、學術交流和文化交流活動。
四、結 語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在《中國佛教協會第七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指出:“通過回顧曆史,展望未來,展示了中國佛教健康發展的美好前景,對中國佛教的光明前途更加充滿信心。今後的二十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曆史時期,是我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也是中國佛教搞好自身建設的關鍵時期。”中國佛教協會已經走過曲折的道路,經受了嚴峻的考驗,迎來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昌隆盛世,迎來了佛教事業恢複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共産黨十六大在曆史上第一次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論斷,全國人民以“叁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爲指針,構建和諧社會自然也包括了妥善協調各種宗教和宗教徒的利益,將他們的積極性最大的調動起來,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佛教主張衆生平等,反對殺生,要人善待衆生的和平有益思想是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它們在當代社會中可以在幫助人們增長誠信,安定人心,化解矛盾,穩定社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紀,中國廣大佛教徒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中國佛教協會的指導下,一定能夠完成自己的曆史使命,光大佛法,走上新的坦途。
《佛教和平走進全球化與多元化時代》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