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佛教詞典
|
佛學文庫
|
☀大藏經
|
佛图
|
♪佛曲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庫搜索
文章
作者
書名
佛經
▶ 搜索
≡ 大師/居士/名家列表
☰ 名家作品集
「黃夏年教授」作品集:
南北朝時期的戒德
懷念惟賢長老
學問僧淨慧長老
20世紀的亞洲的佛教研究
20世紀中國佛教學術會議綜述
2001年中國大陸佛教會議綜述
2002年我國大陸佛教研究綜述
2003年我國的佛教研究綜述
太虛“人生佛教”思想初探
佛法不殺:佛教的戰爭觀
佛教教育與學術研究淺議
宗教和諧與城市文明是發展的必然之路
唯以般若爲導,淨土爲歸——黃念祖居士的淨土思想研究
法顯與小乘《大般涅槃經》
佛教與生態環境保護刍議
佛教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刍論
慈航法師的愛國愛教思想
發展佛教教育,關心佛教界學者的建設
中國佛教界出版時間最長的《海潮音》
近代中國佛教教育
達摩與佛教文學和生活方式
釋惟賢法師訪談錄
中國佛教理論思想發展史綱
王恩洋先生的唯識學著作
朱謙之先生與日本淨土教研究
新世紀佛教發展刍議
泰國、印度、斯裏蘭卡20世紀的佛教研究
佛教是反科學的嗎:佛法本身最有科學精神
首屆中日五臺山佛教學術會議
透過“神七”想到的宗教與科學關系
悼念聖嚴法師
僧肇是怎樣解“空”的
王恩洋先生與唯識學
真禅法師的佛教文化觀
淺議佛教中的科學知識
從羅漢寺走出的一代大師——桂侖法師
《壇經》的現代意義
太虛大師的佛教組織觀
圓瑛大師與七塔寺
伏牛山雲岩寺初探
虛默·靈默·心鏡——甯波七塔寺祖師刍議
印順的人間佛教思想
義學大師溥常法師
二十一世紀佛教研究的斷想
谛聞法師的教育人才觀
寶峰禅師的境界
從禅宗熱中來看安祥禅
惟賢法師與可祥法師的忘年交
湖北高僧本煥長老的參禅與念佛說——《本煥長老法彙集——方便開示》述評
桂侖法師與七塔寺
虛雲大師與七塔寺
中興七塔寺的慈運法師
石頭希遷與《肇論》
南北朝禅學史上的一樁疑案——玄高從浮馱跋陀學禅說辨僞
學者的學與修
大藏經編纂及電腦化座談會紀要
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以後的禅宗研究
21世紀禅宗二題
21世紀佛教研究的展望
中國禅宗典籍選編——總序
20世紀美國的佛教
20世紀俄羅斯的佛教
20世紀意大利的佛教
20世紀比利時的佛教
20世紀法國的佛教
20世紀德國的佛教
20世紀天臺佛教研究
1994年中國大陸佛學研究綜述
古印度佛教的參學遊行
當代中國佛教教育叁題
百年的唯識學研究
明州佛教與四明知禮
太虛大師的與時俱進思想初探
天臺德韶與天臺宗
七塔寺溥常法師的振興佛教與佛教教育思想
佛教和平走進全球化與多元化時代
當前中國大陸佛學研究的難點與對策
惟賢法師與七塔寺
現代中國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覺社叢書》
禅宗研究一百年
抓住曆史機遇 構建和諧世界 促進世界和平——關于舉行第七次結集的可行性討論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守端禅師公案一則解
佛法本身最有科學精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關於菩提下
聯系我們
赞助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