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釋迦牟尼佛舍利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P2

  ..續本文上一頁牙亦隨之不斷遷地密藏。一五O五年,葡萄牙人登陸,極力迫害佛教信仰,王都又輾轉遷至坎底市,于此建佛牙寺以供奉佛牙。一五六O年,葡人將佛牙送至印度果阿地方(Goa)燒毀,然數年之後佛牙再度出現,有人認爲燒毀之佛牙乃系膺品。

  其他各處的佛牙舍利如下:

  1、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佛牙”:1974年,在應縣佛宮寺木塔第二層和第四層主佛像的身體內,各發現佛牙一枚,大概在遼末藏入佛像體內的。2006年9月木塔落成950周年慶典,首次公開展出了“佛牙舍利”。

  2、山東汶上寶相寺太子靈蹤塔佛牙:寶相寺原名昭空寺,初創于北魏,唐時擴充,北宋重修改今名。太子靈蹤塔建于熙甯六年至政利二年。1994年重修時意外發現塔基地宮,在地宮中發現佛牙舍利。這枚佛牙舍利,據稱是唐朝悟空從北天竺犍陀羅獲得的稈迦牟尼真身舍利。這枚佛牙長五點五厘米,入葬規格爲十二級佛塔和金棺銀椁。同時出土佛舍利九百余粒,被中國佛教協會認定爲“數量最人的佛舍利發掘”,義有“跪捧真身菩薩””等舉世無雙之造像。

  3、四川峨眉山萬年寺“上古佛牙”:這枚長42.66厘米、寬約12厘米、重6.5千克的人“佛牙”,光潤如玉, 于金黃色中透出紫色條紋。傳說宋代僧人從斯裏蘭卡帶回來的,僧人故以“佛牙”的美稱表達崇佛的心理。

  4、湖北當陽玉泉寺“佛牙”:1994年10月,玉泉寺鐵塔出土佛牙舍利。鐵塔地宮銘文記載:“聖宋天聖初,有前住持傳法賜紫廣教大師皆因重修經藏,開拙藏腳基址獲一地宮,見石匣上有字號,原是大唐儀鳳二年叁月十日,天皇天後爲夫主文武聖皇帝忌辰,天下諸州五所各度僧滿四十九常令數足,並造浮圖七級。寺僧弘景禅師德業時,尊後召入京,帝甚仰重,供養數年。禅師雖居鳳阙,不忘林谷、固辭棲遁。金輪聖神皇帝不屈高志,遂放還山,親授舍利令下塔中。以大周長壽二年歲次甲午七月丙戌朔二十日已酉,道俗雲集五千余人,下舍利于塔中。”據此記載,從唐朝玉泉寺僧弘景獲武則天親授舍利,長壽叁年(694)七月下葬,到北宋嘉祜六年(1061)九月重新安葬舍利,兩次安葬時隔367年,且言舍利而非言佛牙,可見史佐不足。

  5、山西五臺山“佛牙”:傳說東土阿育王十九舍利塔之一即在今大白塔之下。今存佛牙長五匣米,呈圓錐形,安置在一個35厘米高的銀質佛牙塔內,據說是民國初年果迦和尚由印度獲得。不過,唐宋之世日本僧圓仁、成尋的日記記載五臺山確藏有辟支佛牙和佛指,不知所蹤。所以,有人猜測白塔之下或許還存有唐代的佛牙舍利。

  6、福建鼓山湧泉寺“佛牙”:鼓山湧泉寺藏經殿中有一座“釋迦如來靈牙舍利寶塔”,塔中存叁顆舍利與佛牙,佛牙呈白色。順治十七年(1660)道霈《建正法藏殿記》:“靈牙,叁山林公得山居士所施也。居士得是牙于燕京古寺中,縱六寸,廣五寸有奇,重七十八兩,其大龈如金,細齒如玉,堅好香潔,蓋是過去古佛大牙,實希有之靈蹤也”。

  7、浙江松陽延慶寺“佛牙”: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行達禅師奉旨西行,曆十寒暑,求得佛牙並舍利四十九粒。鹹平二年動工修塔,五年乃成,葬佛牙舍利于松陽延慶寺。

  8、河北省固安縣寶嚴寺“佛牙”:寶嚴寺地宮發現的漢白玉石函蓋上刻記:“士誨幢佛牙真舍利,維天眷元年(1138)叁月十一日庚辛時建,大金國燕京琢州固安縣寶嚴寺”。石函內供養著鎏金銀佛舍利櫃,櫃內有鎏金舍利盒,盒內裝著佛牙和“珊瑚”舍利,還有金銀菩薩立像和銀幡等物品。塔基中出土的一塊題名磚上說:這座塔所供養的是定光佛的舍利。

  9、通州佑勝教寺燃燈“佛牙”:燃燈佛是今世佛釋迦牟尼的老師。傳說他出生時身邊的一切光明如幻,因此稱燃燈佛。他死後遺體在火化時結成珍珠狀舍利。燃燈佛舍利塔便是收藏有燃燈佛舍利的塔。燃燈佛塔是一座密檐式八角形十叁層磚木結構實心塔。此塔康熙十八年地震時,塔身傾圮。出土“佛牙一顆,舍利百珠”。

  10、河南鄧州福勝寺塔“佛牙” 1988年福勝寺塔發現地宮,在地宮中發現金棺、銀椁及佛骨、佛牙、舍利等28刊:稀世珍寶。金棺內放“佛牙”一“枚,“舍利”瓶內,還有镏金雙龍銀壺一件,彩色玻璃葫蘆一件,均爲罕見之寶。

  11、河南嵩山法于寺“佛牙”:2000年4月,在嵩山法千守唐代“舍利塔二地宮中山土的“飛大舍利盒”中,發現“舍利”及二顆“佛牙”。掘山土的《釋迦舍利藏志》砷銘記:“漢西來釋迦,東肇佛壇,嵩之南麓法王寺立矣,陷{-.壽間帝敕建佛屠,遣使安真身舍利于內,殊因移匿地宮密函之,蓋護寶非不恭也。法門聖物,世遠疑火,減恐镌石以記,祈聖門永輝。圓仁、天如。大唐會昌五年。”

  12、上海松江方塔(興聖教寺塔)“佛牙”:興聖教寺建于五代後漢乾祜二年(949),北宋熙甯、元豐、元祜年間(1068—1094)造塔,磚木結構,九級方形,高42.5米。在形態結構上,因襲唐代磚塔風格。1975-1977年重修時發現地宮,內有石匣、銀匣、宋代錢幣、銅臥佛及“象征佛牙的動物骨骼(象牙)的化石”等。

  13、江蘇連雲港海清寺阿育王塔“靈牙”:海清寺阿育王塔興建于宋代天聖元年(102.3)。1975年在塔心柱下發現石函、鐵匣、金棺、銀椁、銀方匣、銀精舍、佛像和阿育王佛牙舍利等27件文物。銀精舍內安放一長方形木蓮座,上置一木刻“佛牙”,襯墊朽爛了的紡織品,出土時由于年代久遠,木蓮座朽壞。寺塔碣記:天聖元年在後唐塔基礎上重建釋迦真身舍利阿育王靈牙寶塔。據報道說,“出土的佛牙經鑒定爲馬牙上颌第叁齒化石,舍利則爲珍珠和細粒雨花石”。

  14、山西省安國寺“佛牙”:安國寺創建于唐貞觀十一年(637),曾爲代宗女昌化公主食扈地,據記載,“代宗以佛牙二賜公主,置于銅塔貯藏”,今寺中銅塔樓據說就是當年供養佛牙處,但靈牙無蹤。

  15、河北正定縣天甯寺淩霄木塔“佛牙”:天甯寺淩霄木塔始建于唐鹹通年間(860—87.4),1966年地震時損壞嚴重。 1982年修繕時,于淩霄塔塔基內發現地宮,發掘出佛牙、舍利、七寶以及石刻銘文。

  16、天津薊縣定光佛舍利塔“佛牙”:唐代智源禅師藏佛舍利60顆、佛牙一具于定光佛舍利塔。智樸《盤山志》:“金大定九年(1169)進士孫設撰記,舊名翁同山院,有地藏毆(閻王殿),圓覆法師塔上藏佛牙兩具。”康熙帝曾作《佛牙說》辟之。《翁同稣日記》(光緒元年元月二十五日)記:“佛舍利色淺紅,中有血,佛牙黃而裂,有斤斧痕”。

  17、雲南省賓川縣雞足山“佛牙”:相傳“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葉,抱金縷袈裟、攜舍利佛牙,來雞足山,設置宣講佛法的“道場””。資料不詳。

  18、遼甯沈陽遼濱塔“佛牙”:近年,遼濱塔進行了全面維修,維修古塔時,打開了塔的地宮。發掘出包括佛牙、舍利在內的一批珍貴文物。

  19、江蘇漣水妙通塔佛牙:江蘇淮安市漣水妙通塔始建于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1998午在妙通塔地宮內發掘山金棺、銀椁、舍利、佛牙、錢幣、石碑等一批珍貴文物。

  20、江西廬山天池塔佛牙:1927年廬山天池寺重建宋代天池塔,在發掘舊塔地宮時出十銀質金身如來臥像一尊,背上刻有陰文:“人宋國蕲州奉佛女弟子朱氏叁娘,男胡文中、胡中孚,伏過廬山大池院,取今年四月初八日安葬佛才舍利及諸珍寶……紹聖二年丙子歲文紀。”“ 21、西山招仙塔“靈牙”:上個世紀初“寺僧于塔基內發現一木匣,內藏靈牙舍利四枚”。

  22、臺灣佛光山“佛牙”:1998年4月,臺灣中央補報道:藏傳密宗活佛貢噶多傑仁波切,在西藏“囊極拉齋寺”遭文化人革命摧毀時,拾獲佛牙舍利。據說,爲守護佛牙舍利,貢葛多傑曆經艱辛,長途跋涉,將佛牙舍利奉迎回印度,珍藏叁十年後,這顆佛牙舍利被送往臺灣。

  23、韓國“乾鳳寺佛牙”:乾鳳寺位于韓國江原道金剛山,建于新羅時代。據說該寺廟安置的“真身佛牙舍利”是新羅時期慈藏法師從唐朝長安求得。貞觀十七年(643)叁月,慈藏等人自唐取得大藏經一部四百余函,及佛舍利、佛頂骨、佛牙、袈裟等返回新羅。同年十二月,新羅國通度寺創立,建築戒埴。佛牙舍利原藏通度寺,倭亂時期被倭寇掠走。李朝宣祖叁十八年(1605),泗溟大師前往日本與豐臣氏講和歸來後,將通度寺舊藏的佛牙索回,置于乾鳳寺,並營造堂舍。另外,北宋著名的“道宣佛牙”據說也于徽宗排佛之宣和年間流入新羅。其事離奇曲折,難辨虛實。

  24、馬來西亞“蓮花寺佛牙”:位于馬來西亞與泰國接壤的吉蘭丹州萬捷縣峇來村的蓮花寺,近年在塔頂的暗格內,意外發現一個鑲金的容器。僧侶當時逐層將容器打開,一直開到第叁層,內有佛祖釋迦牟尼佛牙舍利。此事傳出後,震,驚全球佛教徒。

  25、緬甸“明江佛牙”:2004年8月,馬來西亞新山市首次展出了從緬甸護送來的明江佛牙。明江佛牙,最初是由一位信徒所發現,一直收藏于信徒家族中,直到近代,才交給明江舍利塔的VenKondanna師父保管。傳說北宋時緬甸蒲甘王阿那羅多曾向中國求取佛牙未得;又求諸錫蘭,1197年迎請錫蘭佛齒供養。

  26、緬甸敏貢佛牙:18世紀,緬甸國王孟雲先後向中國朝廷贈送金塔、佛像、石長壽佛、貝葉·緬字經、馴象、緬甸國布等(《清朝文獻通考》卷叁百叁十叁),當時清政府回贈緬甸許多珍品,內有“佛牙舍利”一顆,現供養在該國敏貢佛塔中。

  27、新加坡護國金塔寺“蒲甘佛牙”:又稱“妙務佛牙”。據稱,1980年,緬甸修複妙務山蒲甘古佛塔倒塌時清理出一純金佛塔,鑲…

《釋迦牟尼佛舍利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